陸羽曾在余杭苧山撰《茶經(jīng)》三卷
對于苧山的確切位置,學(xué)者們進(jìn)行了不懈的尋找。1993年,余杭茶文化研究者俞清源和王家斌教授等人進(jìn)行了尋訪,但始終沒有結(jié)果。直到2002年,劉祖生教授在研究茶樹嫁接技術(shù)時,也在仙宅村附近進(jìn)行了調(diào)研。然而,關(guān)于苧山的確切存在,始終沒有定論,這也關(guān)系到《茶經(jīng)》編撰的背景和真實性。
余杭的茶文化源遠(yuǎn)流長,特別是徑山茶和徑山寺的茶宴,對日本的茶道發(fā)展有著深遠(yuǎn)影響。陸羽兩次考察徑山,對其茶事活動留下了寶貴記錄。此外,娘娘山茶葉特色園區(qū)的“娘娘山茶”和洞宵宮的“伏虎巖茶”等,都是余杭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茶文化愛好者,我親自踏足仙宅村尋找苧山,遍歷村莊周邊,詢問老人,但始終未能找到。直到2009年,在編撰良渚鎮(zhèn)“鎮(zhèn)志”時,我在古文獻(xiàn)中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于苧山的線索,這表明苧山可能就在現(xiàn)今被稱為“仇山”的支脈附近,也就是現(xiàn)今“小山頭”,它位于古余杭北驛道西側(cè),是陸羽考察茶事的重要地點。
在仙宅村,老人們的口述提供了更多線索。陸羽在苧山指導(dǎo)難民種茶、制茶,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聯(lián)系,甚至可能影響了村民姓氏的變遷。村民們?yōu)榱思o(jì)念這位茶仙,曾在苧山橋旁建廟,尊其為“苧山大帝”,每年八月初六日舉行廟會以示敬仰。
陸羽曾在余杭苧山撰《茶經(jīng)》三卷
中國茶圣陸羽在唐代曾隱居在浙江余杭的仙宅村苧山,撰寫了著名的《茶經(jīng)》三卷。據(jù)《新唐書》記載,陸羽在上元初年(公元760年)在此閉門讀書,專心致志于他的茶學(xué)研究。《吳興縣志》中也有提及,陸羽自號桑苧翁,撰書茶經(jīng)時,常閉戶著述,有時獨自漫步野外,沉浸于詩文和對茶藝的探索之中。對于苧山的...
茶圣是誰
陸羽生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jīng)》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zhì)、產(chǎn)地、種植、采制、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
禪茶一味的由來
由是皎然以飲成詩,得“茶道”二字,陸羽以悟求道,著《茶經(jīng)》三卷。茶道、茶經(jīng),流傳天下,及于朝鮮、日本,凡烹茶行禮之處,皆以陸羽為“茶圣”。南宋末年,石屋清珙禪師行至妙西,駐錫求法,品茶修禪。座下高麗弟子普愚太古,學(xué)成歸國,尊為國師,得開太古禪宗,衣缽相傳。茶禪一味,傳承至今。
陸羽泉基本介紹
陸羽泉屬于上饒濕地湖泊的著名旅游去。陸羽泉位于上饒市區(qū)茶山寺(今上饒一中校內(nèi)),史載,唐代茶神陸羽于德宗貞元初(公元785-786)從江南太湖之濱來到信州上饒隱居。之后不久,即在城西北建宅鑿泉,種植茶園。陸鴻漸宅在府城西北茶山廣教寺。昔唐陸羽嘗居此,號東岡子。刺史姚驥嘗詣所居。鑿沼為溟之...
李白寫茶的詩句大全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茶學(xué)專著是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此書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紀(jì)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書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茶葉的百科全書,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學(xué)專著。 8. 關(guān)于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
天下第四泉是什么泉?
四、天下第四泉一般指陸羽泉。陸羽泉位于杭州市余杭區(qū)徑山鎮(zhèn)雙溪,俗呼陸家井。據(jù)清嘉靖《余杭縣志》 載:“陸羽泉在縣城西北三十五里吳山界雙溪路側(cè),廣三尺許,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極清冽”。史載,陸羽因“安史之亂”,從湖北天門到浙西余杭近郊的苧山隱居,自號桑苧翁,著《茶記》一卷。
帶“苧”的詩句大全
“苧”開頭的詩句 1、十日笙歌一宵夢,苧蘿因雨失西施。——出自唐·韋莊《殘花》2、山藪半潛匿,苧蘿更蒙遮。——出自唐·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3、苧蘿妖覆滅,荊棘鬼包羞。——出自唐·李紳《過吳門二十四韻》4、楊柳惹鞭公子醉,苧麻掩淚魯人迷。——出自唐·鄭渥《洛陽道》5、苧...
鄭板橋的事跡。多舉幾個實例
——鄭燮題江蘇省鎮(zhèn)江北固山海西庵 老屋掛藤連豆架; 破瓢舀水帶鯈魚。 ——鄭燮題江蘇省昭陽[今興化]古寶筏寺藕花居 山光撲面經(jīng)新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鄭燮題江蘇省鎮(zhèn)江焦山自然庵[別峰庵] 自然庵亦叫別峰庵,為鄭板橋讀書處。鄭燮曾在《奇舍弟》的信中說:“江雨初晴,宿煙收盡,林花碧柳,皆洗...
描寫景色的古詩有哪些?
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2、《錢塘湖春行》...
相關(guān)評說:
仲巴縣裝配: ______ 茶 葉類著作中以陸羽 的《茶經(jīng)》 為最早.陸羽(733——804)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竟陵子”.原本為棄兒,后為僧人收養(yǎng),因不堪師傅虐待,離開了寺院,并一度曾為伶工,后隱居.上...
仲巴縣裝配: ______ 《茶經(jīng)》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重要著作.由唐代的陸羽(733年一804年)所作.陸羽,名疾,字鴻漸、季疵,號桑寧翁、竟陵子,唐代復(fù)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
仲巴縣裝配: ______ 《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yù)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此書是關(guān)于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源流、現(xiàn)狀、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
仲巴縣裝配: ______ 陸羽是中國的茶圣.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漢族,唐朝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聞名于世,對中國茶業(yè)和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xiàn),被譽(yù)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diào)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shù),并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jīng)》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仲巴縣裝配: ______ 茶 葉類著作中以陸羽 的《茶經(jīng)》 為最早.陸羽(733——804)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竟陵子”.原本為棄兒,后為僧人收養(yǎng),因不堪師傅虐待,離開了寺院,并一度曾為伶工,后隱居.上...
仲巴縣裝配: ______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或云自太子文學(xué)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聞名于世,對中國茶業(yè)和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xiàn),被譽(yù)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diào)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shù),并擅長品茗.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經(jīng)》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仲巴縣裝配: ______[答案] 陸羽(733年~804年),外號茶仙或茶圣.唐朝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陸羽,字鴻漸,又號「茶山御史」. 《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jīng)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陸羽遍嘗中國各地的名茶,并著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