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見江雄什么意思
關于“中流見江雄”的意思,回答如下
該句出自《彭蠡湖中望廬山》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fā),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黕黤凝黛色,崢嶸當曙空。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孟浩然詩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出襄陽、過夏口,準備東游吳越、淮海途經(jīng)鄱陽湖時寫的。彭蠡湖,即鄱陽湖,在今江西省境。廬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鄱陽湖口以西,亦名匡山,又稱廬阜。
開頭四句寫夜泊湖中,船家預知風訊而張帆待發(fā)。
廣闊的天空懸掛著一輪明月,在月亮的周圍有一個渾茫的光圈,“月暈而風”,船家預知天將起風,于是就掛上了帆席,等候天明時開船。
這里由天上的月暈寫起,雖然沒有直接點出彭蠡湖,但“渺漫平湖中”,已使煙波浩淼的湖面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從而暗示了“望”的地點,緊扣了題目。
接著,寫望中所見。這時,天已將曉,船已掛帆在湖中行進,廬山在晨霧的朦朧中出現(xiàn)在詩人的眼前。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廬山突兀而起,矗立在九江之上。它的氣勢壓住了波濤滾滾的江流。這個“壓”字,不僅勾勒出了廬山巍峨高峻的雄姿,也傳達出了廬山雄鎮(zhèn)江濱的神韻。
“黕黤凝黛色,崢嶸當曙空。”從色彩上描繪廬山的形象。在微茫的曦色中遠望廬山,看到的是一片青黑的山色,然而高聳的峰巒,在曉空的映襯之下,顯得格外分明,嫵媚動人。
這里“黛”字既點染了蒼翠濃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昏暗的天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升起來了。
這時,廬山又展現(xiàn)出另一番景象:“ 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在旭日的照耀下,香爐峰更加絢麗多彩;峰下的瀑布,透過陽光的照射,像一條美麗的彩虹懸掛在天空。
在這秀麗的景色之中,詩人在想些什么呢?“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他想起了“尚子”和“遠公”.這暗示詩人早就有高蹈 出世的思想。
尚子,就是尚子平,東漢高士,隱居不仕,等到把兒女婚事辦完后,就與友人漫游五岳名山;遠公,指慧遠,他是東晉的高僧,居廬山東林寺。“追”、“懷”二字表達了詩人對這兩位超凡脫俗的隱士高僧的敬仰。
“我來限于役”四句,說明自己不能“息微躬”的原因。詩人從故鄉(xiāng)出發(fā),經(jīng)湘贛,還要到長江下游江浙等地漫游。現(xiàn)在整個行程才走了一半,而一年的時間卻又快過去了。因此,詩人感嘆自己限于行役,來到這里而無暇停歇。
“淮海”、“星霜”這個對偶句,用時間與地域相對,極為工穩(wěn)而自然,這就更突出了時間與空間的矛盾,從而顯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這對“久欲追尚子”兩句說來是一個轉(zhuǎn)折,表現(xiàn)了隱逸與漫游的心理矛盾。
最后兩句“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承“久欲”兩句的意思,是說等到將來自己事畢之后,要來與“巖棲者”共同歸隱,表現(xiàn)出對廬山的神往之情。
這首詩由湖中遠望廬山,由望廬山而思歸隱,然而因為“限于役”未能實現(xiàn)“息微躬”的愿望。最后歸結(jié)到“畢趣當來同”.全詩自然渾成,景象壯闊,誠如潘德輿在《養(yǎng)一齋詩話》中說的:“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中流見江雄什么意思
關于“中流見江雄”的意思,回答如下 該句出自《彭蠡湖中望廬山》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fā),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黕黤凝黛色,崢嶸當曙空。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將...
分享關于黃河的詩句50首
潮陽何日見, 不愧讀韓碑。上武元衡相公 - 唐代·王建旌旗坐鎮(zhèn)蜀江雄, 帝命重開舊閤崇。 褒貶唐書天歷上, 捧持堯日慶云中。 孤情迥出鸞皇遠, 健思潛搜海岳空。 長得蕭何為國相, 自西流水盡朝宗。黃河詩句由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chuàng)整理并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黃河的意思中國第二長河。發(fā)源于青...
與朱元思書教案
“從流飄蕩,任意東四”,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zhuǎn)的特色,也表現(xiàn)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⑷巧用修辭。比喻、夸張、對偶句式的運用使讀者陶醉于奇山異水之中。 七、賞析駢文之美 1...
相關評說:
高郵市軸瓦: ______ 可奈何,可奈何,中流見抵住,平地起風浪 可奈何 就是 無可奈何 中流見抵住,平地起風浪 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平地:平穩(wěn)開闊的地方;風浪:大風像海浪一樣.在平地刮起大風.比喻平穩(wěn)的局勢上掀起波瀾. 整句感嘆局勢的變化.
高郵市軸瓦: ______ 表示來往比較頻繁的意思,香客如流:形容客人像流水一樣絡繹不絕,非常密集.流拼音:liú 釋義:1、液體移動:流水.流汗.流血.流淚.流程.流瀉.流質(zhì).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喻沒有主見,...
高郵市軸瓦: ______ 出 處 《晉書·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
高郵市軸瓦: ______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 褒義 出 處 《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高郵市軸瓦: ______ 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語見《鶡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物然.” 《金·元好問·續(xù)夷堅志·卷二·救熏死》:“蘆菔細物,活人之功乃如此.'中流失船,一壺千金',真不虛語.” 《毛詩正義》:“以壺與食瓜連文,則是可食之物,故知壺為瓠.” 陸田注:“佩之可以濟涉,南人謂之腰舟.” 亦作“中流一壺”《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俞樓雜纂》:“持論有本,不墮矯激,亦足為'中流一壺'.” 壺即匏,指匏體輕能浮,失船者得之,可免溺水. 常喻物雖卑微,然一經(jīng)用上,則十分珍貴. 《鶻冠子·學問》篇中有“中流失船,一壺千金”,此處的一壺指平時不值錢的東西,到緊要時候就成為救命的法寶.
高郵市軸瓦: ______ 中流砥柱:【基本解釋】: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拼音讀法】:zhōng liú dǐ zhù 【近義詞組】:砥柱中流 【反義詞組】:擎天柱石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歇后語】:三門峽的石峰
高郵市軸瓦: ______ 這是這個詞語的典故,看看可以加深理解里面的意思: 好好學習! 祖逖中流擊楫 自從匈奴人占領中原,北方有許多人避難到南方來.劉琨的好友祖逖也帶了幾百家鄉(xiāng)親來到淮河流域一帶.在逃難的行列中,祖逖主動出來指揮,把自己的車馬讓...
高郵市軸瓦: ______ 中流就是河流的正中間,指河流中最湍急的地方.擊水代表逆風而上,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反抗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