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張居正為何在死后遭到萬歷皇帝抄家呢?
1582年6月20日,當國十年的張居正病逝,不到二十歲的萬歷皇帝心頭五味雜陳。
十年時間,他需要老師張居正支撐起一方可以遮風擋雨的屏障,需要老師來拯救奄奄一息的大明朝廷。也確實是因為老師棄家為國、鞠躬盡瘁,才讓皮包骨頭般的大明變得飽滿起來。大明國庫里囤積的四百多萬兩黃金和能夠供給十年之需的存糧,見證了張居正的功績。正因為這些,才讓危在旦夕的大明政權化險為夷,才讓邊境安寧。
然而,張居正走了。
當初年僅十歲的萬歷皇帝已經(jīng)二十歲了,當初在他眼睛里高大威嚴的老師不過是朱明政權的一枚棋子,他已經(jīng)完成了過河翻山的使命;或者說他不過是朱明政權的一枚利劍,他已經(jīng)完成了刺殺貪腐者的使命。他已經(jīng)對自己的學生和他的政權失去了意義。
輟朝吊唁老師之后,他給老師追贈了上柱國,賜予謚號“文忠”。
很快,在萬歷皇帝的腦海中,張居正威儀剛正的首輔形象、一絲不茍的帝師威風、秉公用權的權臣作為、以身作則的重臣身影,猶如迅速隱退的潮汐,悄無聲息地淹沒在與日俱來的權利旋渦之中。
時間過去了一年十個月(1584年四月),明神宗朱翊鈞做了一道讓滿朝文武瞪大眼睛的決定——查抄張居正的家產。
萬歷皇帝為什么要這么干?為什么沒有人替張居正家求情?
我們今天來看看這件事情。
1525年(嘉靖四年),在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個書香家庭,張居正出生了。在秀才父親的栽培下,張居正聰穎過人。1537年,十二歲的他參加童試,荊州知府對這個孩子喜歡的不行,于是給他改名為“居正”。1540年,張居正中舉。而1547年,考中進士的張居正被封為“庶吉士”(相當于宰相人選),這成為他進身大明高層社會的關鍵一步。身為庶吉士的張居正,認真思考當時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民生現(xiàn)狀,上奏《論時政疏》,系統(tǒng)提出了自己對社會治理的看法。雖然沒有引起皇帝的重視,但是這個奏疏卻切中了大明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問題。
明穆宗朱載垕上位之后,張居正進入內閣班底,有了施展抱負的舞臺。1572年,明穆宗去世,年僅十歲的神宗繼位,是為萬歷皇帝。
神宗年幼,母親李太后把張居正任命為首輔,全權負責朝政。走在朱明政權的前臺,可以說張居正干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大刀闊斧地革除時弊,恢復大明政權的肌體,讓了無生機的機制出現(xiàn)中興。
然而,改革本身就是刀刃向內。張居正以破冰的精神改革賦稅特權,挖斷貪腐之路,讓皇權不再浩浩蕩蕩,觸動特權階層利益。
他結怨于天下,他結怨于皇權。
大明政權走到了嘉靖時代,官員“朝事取索”已經(jīng)成為公開的秘密,行賄多少成為進階的依據(jù)。那時候,錢能通天、錢能通官、錢能通神——送錢已經(jīng)不是潛規(guī)則了。腐敗的濁氣正在腐蝕大明的肌體,危機四伏。
首輔張居正總攬朝綱之后,開始了一個新的張居正時代。
農村豪強擁有賦稅減免特權,老百姓承擔了大量的轉嫁過來的賦稅。張居正實施“考成法”,對豪富勢力沉重一擊,開辟國家稅源。“財裕民足,四海晏然”,張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條鞭法” 取消豪紳避賦偷稅特權,從而緩釋了貧民之困,堵死了豪民之奸。改革驛遞,遏制驛站私用,堵死官員肥私之路,老百姓歡呼雀躍。改革學政,煞住找路子、拜門子的進士歪風。
倡廉肅貪歷來是治政的要害所在。張居正獎廉抑貪、正本清源、自持其身。
誰都不愿意別人動他鍋里的肉,張居正改革遭到了強烈反彈。但是大權在手,他堅守“棄家忘軀,以殉國家”。
他自己明明白白知道,這種做法結怨于不少人。他也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走下去。他比誰都明白,以后自身難保。
果然,張居正生前的擔心成為現(xiàn)實——被他懲處過的貪賄者抱團反擊。他成了“萬古之罪人”“亂政之權奸”。
查抄太監(jiān)馮保家的時候,搜出了200多萬兩黃金白銀和無數(shù)珠寶。一個太監(jiān)富可敵國,萬歷皇帝大驚失色。
既然抄家能得財,加上又有人不斷彈劾上奏張居正,萬歷皇帝下詔查抄張居正。
1584年四月,張居正的老家被挖地三尺。張家家財黃金兩千兩,白銀一萬七千兩。萬歷皇帝心里空落落地,這就是輔佐自己十年的老師。
他勃然大怒,下令嚴查張居正的親屬。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也在嚴刑拷打后不堪受辱,留下絕筆后自縊身亡。張居正的三子張懋修則是投井自殺不成,絕食自殺也沒成功,最終被發(fā)配邊疆而死。張居正的親屬十幾人被困死。張居正的母親也差點丟了性命。
萬歷皇帝以怨報恩,有良知的人出來說話。左都御史趙錦上疏提出“張居正從無二心,不該如此待他。”
于慎行(官至左諭德)給負責抄家的刑部侍郎丘寫信說,張居正辦事剛正,依法治國,不會貪賄。盡管他結怨于上下,而他在位時都說他的好話,今天又尋找他的罪行,你三思而后行。
然而,求情的聲音是微弱的。萬歷皇帝哪里顧得上這幾個人的奏章。刑部侍郎丘更沒有理會于慎行的勸誡。
追仇張居正,再無張居正。明帝國的敗亡是誰也沒辦法改變的。
張居正死后被自己的學生抄家鞭尸,原因是什么?
1. 張居正手握大權,未能尊重萬歷皇帝的權威,對年幼的皇帝管教嚴格。當推行新政時,張居正與太后共同策劃,使得小皇帝不得不遵從。這導致皇帝將張居正當作一位嚴厲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奪權的佞臣。2. 張居正晚年變得驕傲且生活奢侈,與其要求皇帝節(jié)儉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皇帝的不滿和忌...
明朝的張居正死后為什么被抄家?
馮保被抄家后,萬歷皇帝了解到他擁有大量財務,因此對張居正也產生了抄家的想法,沒收其財產。鄭貴妃和太后的支持也是關鍵因素之一。與張居正有過節(jié)的高供遺作揭露,張居正曾陷害高供,馮保為了他們的利益而毒啞犯人,陷害高供。流言稱張居正有篡位之心,有人甚至將他比作伊尹。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張居正...
張居正為什么最后被抄家了
張居正最后被抄家的原因如下:1、受賄難題,無論是他自身貪的,還是弟兄子侄貪的,必須算入他的頭頂。一個如此大的官,必然逃脫不了這個問題,就算他本人再怎么清廉,在明朝的那種制度下,其兄弟子侄也可以利用他的權力和地位去搞錢,這一點,想必張居正本人也是很清楚的。但他顯然沒有制止這種行為,...
明朝萬歷皇帝為什么要抄首府大臣張居正的
萬歷皇帝在張居正的嚴格管理下,幾乎沒有任何自由,即使是與宮女的私情,也被張居正嚴厲指責。張居正作為首輔,對皇帝的約束之嚴格,可見一斑。然而,張居正去世后,皇帝開始調查他的私生活,發(fā)現(xiàn)他私底下竟有眾多侍妾,并且存在諸多違法行為。這使得皇帝憤怒不已,最終下令抄了張居正的家。盡管如此,張居正對...
一代名相張居正為何在死后遭到萬歷皇帝抄家呢?
萬歷皇帝以怨報恩,有良知的人出來說話。左都御史趙錦上疏提出“張居正從無二心,不該如此待他。”于慎行(官至左諭德)給負責抄家的刑部侍郎丘寫信說,張居正辦事剛正,依法治國,不會貪賄。盡管他結怨于上下,而他在位時都說他的好話,今天又尋找他的罪行,你三思而后行。然而,求情的聲音...
張居正鞠躬盡瘁的付出,為何死后還被萬歷帝王抄家?
因為他對張居正本身就有成見。這個人固然是個大功臣,可正因為功勞大,才會搶了皇帝的風頭。更何況,萬歷年輕的時候,張居正就做過帝師,估計也沒少管教,后來執(zhí)政的時候,也時常擺出老師的架子,這就很容易讓萬歷生起嫉恨之心。綜合以上這三點原因,張居正落得個被抄家的下場,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萬歷皇帝抄張居正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還有為什么幼年勤政刻苦的萬歷...
一、張居正被抄家的原因:1、張居正的改革在某些方面確實損害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而死后被言官攻擊,再加上改革功高震主是被歷來皇帝所忌憚的,因而被萬歷皇帝抄家。2、據(jù)《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張居正自身品行有虧。張居正死后,從他家搜出三十萬兩白銀。這雖然無法與那些巨貪相提并論,但也...
為什么張居正去世的時候,萬歷皇帝要抄他的家呢?
1.萬歷10年之前,萬歷皇帝對張居正尊敬,放權。張居正在萬歷皇帝還是世子的時候,就是他的老師。而且是一名嚴師。從小缺少父愛的萬歷帝,對于張居正對他的嚴格要求并沒有反感,相反他對于張居正是極度尊敬的。我們知道萬歷皇帝的父親隆慶皇帝,生前是極不討嘉靖皇帝的喜愛的。所以嘉靖帝駕崩后,隆慶帝在繼位...
張居正一生鞠躬盡瘁,為何死后還被萬歷君王抄家了?
因為張居正輔政期間,大權獨攬,使萬歷君王的君權受到壓制。因此,居正死后,萬歷君王就開始行使自己手中的君權進行報復,這是封建君權制度下作為臣子的悲哀。明神宗在年僅十歲繼位,張居正擔任首輔,受先帝托孤囑托,張居正不僅擔負起輔佐朝政的責任,同時也日常教導神宗。因此,張居正與神宗的關系不僅是君臣...
張居正為何死后被抄家
萬歷十年,張居正逝世,享年五十八歲。同年,他的政治伙伴馮保倒臺,被抄家。隨之而來的是,張居正的政治對手們紛紛展開攻擊,奏章如山堆積在皇帝面前,最終在萬歷十二年,明神宗下令查抄張居正的家。查抄過程極其殘酷,不僅導致張府十幾人因封鎖而餓死,張居正長子也因受辱自殺,其妻自殺未遂后毀容。這場查...
相關評說:
山陰縣最大: ______ 病死!死于萬歷10年
山陰縣最大: ______ 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后,反對改革的官僚紛紛起來攻擊、誣陷張居正.朱翊鈞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謚號,還查抄張家.改革被廢止,朝廷又一天天地走向沒落.朱翊鈞是一個盡情享樂的皇帝.他成年親政后,卻不常視朝,深居內宮.不僅在世時要享受,還想到死后的安樂,早早籌劃自己陵寢,建造定陵耗時達6年之久.他還有一個不擇手段親自斂聚錢財?shù)膼毫?提倡官吏向他進奉,把進奉財物的多少作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標淮.為了在全國范由內聚斂民財,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當?shù)V監(jiān)、稅使,肆意搜括民脂民膏.這使得人心洶洶,民變紛起,社會越發(fā)動蕩不安. 隨著民怨四起,朝廷官員不斷遞上的奏章.萬歷皇帝不知如何處理,他只有選擇沉默,逃避現(xiàn)實,以茍求于享樂之中.
山陰縣最大: ______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因為死后被萬歷皇帝清算,當權者不喜歡,改革不會成功. 商鞅的變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即使后來的秦惠文王也基本認可商鞅變法,當權者支持,所以這個改革有延續(xù)性,導致秦國后來的強盛.
山陰縣最大: ______ 他的老師張居正死后,朝中沒有人再嚴加要求萬歷,多年受張居正管制的萬歷變得貪酒好色,不理朝政.
山陰縣最大: ______ 張居正于國事日以繼日地奔忙,連十九年未得見面的老父文明去世,他都未能服喪守制.萬歷九年(1581年),五十七歲的居正,終于勞累病倒. 萬歷十年六月二十日(新歷7月9日),居正病逝,舍棄了他十年始終...
山陰縣最大: ______ 首先,我覺得他會很憤怒,因為他為了國事19年都沒有回家探望父母,等到父親死了之后,萬歷讓他奪情,這又讓他背上了道德有污點的罵名,許多昔日他很信任的人統(tǒng)統(tǒng)反對他.這些都是為了萬歷和萬歷新政,而在他死后,萬歷卻這樣對他的...
山陰縣最大: ______ 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 明神宗在位初,任用張居正等大臣輔政,采用張居正的改革,令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但張死后,神宗竟三十年不上朝,荒廢朝政,并廣搜民脂民膏,派宦官到處搜索珠寶,以勘礦,開礦為名,廣搜民財,導致民憤紛起,怨聲載道,史書道:「明之亡,亡于神宗」. 自此,明王朝走向滅亡之路.
山陰縣最大: ______ 昏君不上朝有什么好奇怪的啊?他是明16帝中最懶的皇帝,明滅亡我認為他至少要負一半責.張居正生前會約束他,因為張是他老師,張死了沒人管他了,他就不上朝咯
山陰縣最大: ______ 有一句話“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卑未篡時”,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由后人終其一生的來評價.張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于北宋王安石齊名,為明朝在經(jīng)歷了英宗、熹宗、嘉靖等混亂統(tǒng)治后得以延續(xù)立下經(jīng)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