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陸小曼窮困,胡適想幫助為啥被拒絕?
某日亂翻閱閑書,發(fā)現(xiàn)1925年的3月11日,似乎冥冥中是個很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晚上,有兩位著名才女都在寫情書。一位,是來自廣東的許廣平,她鼓起勇氣給老師魯迅寫下了第一封表達愛慕的信件。另一位,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女主角“民國名媛”陸小曼。
那晚,燈光下,為了能和知己訴說情愫,陸小曼搦筆給她的“摩摩”,寫下了第一天的戀愛日記。紛傳近百年不歇的“徐陸傳奇”,在那晚正式拉開序幕。
當年的《上海畫報》
眉目傳情一年半后,1926年10月,這兩位可人在北京成婚,隨即移居上海。過了5年雞零狗碎的婚姻生活,1931年11月19日,陸小曼的夫君徐志摩因機難去世。從此,陸小曼的名媛生涯徹底毀滅,失魂落魄,一蹶不振。
她的余生似乎對一切都不在乎了,外界的很多指責與唾罵,她無任何辯解,只專注做了兩件事:一是全力搜輯徐氏的作品整理出版;二是癡迷繪畫,自云“用整個后半生去愛一個逝去了的愛人”。
在這樣長期的貧困與孤苦伶仃歲月里,她以“未亡人”身份苦撐了35年,直到貧病交凌、寂寞并痛苦地告別人間世。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的突然去世, 對陸小曼而言,是她一生的轉折。夫君的不告而別,不僅讓她在精神上失去了靈魂,在經濟上實際也斷了生活來源。
那一年,陸小曼29歲。沒有工作。家中并沒有剩下多少積蓄。很多人不解,陸小曼與徐志摩夫婦二人,可說都是富二代,父母都很有錢,何以陸小曼會在徐志摩死后就立即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呢!
論家世,陸小曼確實出身不凡。她的老爹名陸定,字建三,也是很了得的人士。前清舉人,留日學生,日本名相伊藤博文得意門生,老同盟會員,民國成立后歷任司長、賦稅司長等油水要職20余年。
后來棄政從商,更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正因家境非常優(yōu)渥,也才有資本培養(yǎng)出陸小曼這樣號稱“北方交際界名媛領袖”的寶貝女兒,同時讓她得以優(yōu)游地沉浸于才藝世界,及軟紅十丈之中。
徐志摩送給胡適的陸小曼讀書照——民國時送人照片是個時髦
陸小曼確實堪稱才女,劉海粟說她是“曠世佳人”。我也覺得她的才情一點都不亞于“情敵”林徽因,只是太懶讓她成就有限。她年輕時,不是只會喝酒、跳舞的交際花,實際非常“內秀”,外語、戲曲、詩、文、書、畫都很上乘。
她精通外文,18歲進外交部給顧維鈞幫忙做翻譯,譯過意大利戲劇《海市蜃樓》,晚年也與人一起翻出了《泰戈爾短篇小說集》、艾米麗.勃朗臺自傳體小說等等;嗜戲,精昆曲、皮黃,出演過《春香鬧學》等劇,是當時名票友。
與徐熱戀時,搞過五幕話劇;胡亂寫的小說《皇家飯店》至今還值得閱讀;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的拍賣價不是一般的高。她真的不是一名花瓶。而她能有如此文化積累,在當時那個年代也是要大筆大筆銀子澆育出來的。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后
陸小曼娘家確實不缺錢,得到的資助也很豐厚。可問題在于,在徐志摩殞命前,她老爹也過世一年多了,留給她的遺產早已被她敗光光。1930年,她老爹陸定去世,臨死前將家財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捐給了“革命事業(yè)”,小部分給了遺孀吳曼華,其余的就給了陸小曼。
偏偏陸小曼是敗家能手,不懂理財,沒固定收入,沒固定工作,但賭博、炒股、打牌、跳舞、包戲院,費大錢的都會;住上海高級洋房、請大量傭人、租小汽車、請專職司機、雇專職醫(yī)生,有錢人的派頭她都喜好。
為了舒緩她精神衰弱的頭病痛,還吸上了鴉片。如此花錢如流水,她老爹那點遺產,如何折騰起一年半載,很快, 錢就沒了。她老爹留給她娘那點養(yǎng)老錢,也差不多被她挪用使勁花掉了。
陸小曼青年時代的“擺拍照”
有好事者統(tǒng)計,那時的陸小曼,每月至少要花掉大洋五六百,同時的魯迅在北京買套大四合院也才八百多大洋。而徐志摩就一大學教書的,還不像現(xiàn)在的名教授有各種外快,純死工資,無非寫文章來點塞牙縫的稿費,以至于與徐結婚后,亞歷山大,心力交瘁。在五所大學兼職,北京上海南京兩三地跑上班,一件衣服破了洞還不舍得買。
作為老北京的頭牌交際花,彼時的陸小曼只管任性花錢,既要物質的滿足,又要精神的富有,雙手都要抓,一樣不可少。根本想不到有一天生活會戛然一聲,把她的一生全部打散,從此流離。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心灰意冷,一代名媛,從此素服終身,閉門不出。
她的臥室里,常年懸掛著徐志摩的大幅遺像,每日悼念。那時的她,按道理并不至于困頓,但確實或者造化弄人,或者她自己太作,使得她得不到什么資助,如何解決柴米油鹽都讓她著急。
一個原因是,她當初作為有婦之夫,和有婦之夫的徐志摩結婚,在社會輿論上是引發(fā)軒然大波的,并不見容于社會。舉個例子,那時的財務部司長趙椿年,過去和他老婆都很喜歡陸小曼,還認她作干女兒。但是,徐陸戀情曝光后,他們就沒怎么往來了。
趙受邀參加徐陸的婚禮,回家還被他老婆臭罵了一通,說“似此不顧羞恥,何喜可賀?”從此與陸小曼斷交。民國雖然有婚姻自由的跡象,但到底還是舊社會,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社會壓力對陸的殺傷力。也因此,徐出事后,陸小曼雖然是名交際花,陸家也是大戶人家,但是她得不到什么同情,也就更別指望有人雪中送炭了。
而在徐志摩家庭的那一方,雖然徐家富得流油,徐父徐申如還大量銀子去做慈善,但是對于陸小曼,連“兒媳”都不認,更別說會給多少錢了。當初徐志摩棄賢妻原配張幼儀,徐父是極度不滿的,寧愿要張幼儀這個兒媳而不認徐志摩這個兒子,斷絕所有資金.
加上徐志摩的機難,當時人多認為是陸小曼揮霍無度逼徐志摩拼命掙錢才導致的,徐家對她也是記恨;更何況,陸小曼也沒給徐志摩留個一兒半女,隨著徐志摩的離去,她和徐家的關系也就若存若亡了。
實際上,翻《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當徐志摩一死,陸小曼也是意識到經濟危機狀況的,她曾寫信給胡適,請求他代作“說客”,促成徐父給她生活保障。徐父也是勉強應允,但似乎不多。
因為同時她還羞答答地向胡適借錢,且怕她亂花,限定每月20號取錢。基本上,可以推斷,徐父給的這一點錢,是陸小曼29歲后到解放前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了。
此時前后的胡適
徐志摩朋友遍天下,且多是社會名流,本來陸小曼作為他的遺孀,遇此大變,淪落江湖,朋友們不會坐視不管,但偏偏陸小曼自己作死。那時,徐志摩的生前好友,尤以胡適為頭領的朋友圈,對陸小曼很同情,是商議要管陸小曼的后半生的。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徐遇難不久,陸小曼竟然被翁瑞午“包養(yǎng)”了——雖然陸小曼自己有不同的說法了,常和翁一榻橫陳,隔燈并枕。此舉讓胡適等人強烈不滿。他們甚至一起出面,公推胡適找陸小曼長談一番。
名門世家出身的翁瑞午,中年時和他的五個孩子
在上海四明村徐生前租下的那個房子里,胡和陸沒有談妥。半個月后,胡寫信給陸,提出三點要求 ,要求: 1,戒大煙;2,遠離翁瑞午;3,速往南京,給她安排新的生活。可能陸覺得傷自尊吧,置若罔聞,連信也不回。
陸小曼性格是非常固執(zhí)的。做事一意孤行,不計后果,也不怕任何人非議。來自朋友圈的可能資助機會,她似乎也沒太在意,并不愿屈已就人,也就這么失去了。
1949年,社會鼎革,陸小曼基本上還是足不出戶,息交絕游,和翁瑞午也沒了往來。
自此以后,她算徹底孤家寡人一個。據(jù)一些回憶錄說述,偶爾熟友過訪,她也只談京劇書畫,不涉國事,潛心于繪畫。
陸畫作。其一對聯(lián)曾在2010嘉德拍出66.08萬,同場林徽因對聯(lián)是5750元
那時的她,還能靠著賣畫掙點生活費,日子自然是清苦至極的。不過,她也有遇上好的時候。解放后不久,一次畫展上,當時的上海市長陳毅參觀,看見了她落款的畫。聽聞她的處境,他一時動容,神情感傷,對身邊人說,“徐志摩是我的先生,陸女士應是我的師母”。
在陳老的關照下,陸小曼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員,專門搞翻譯和繪畫。在“脫產”半生之后,陸小曼終于有了固定工作。她那時似乎和一個老傭人相依為命,開銷很低,這份工資也足以讓她優(yōu)游于藝術世界之中了。有一年,這位前名媛,還被評為了“三八”紅旗手。
晚年林徽因在家中
但是,隨后各種不幸,社會如同天羅地網(wǎng),她還是逃不了苦難糾纏的。1960年以后,她的身體每況愈下,氣喘發(fā)作非常可怕,每天要坐床上,前俯后仰,伸直脖子,大咳不止,每每精疲力盡,不復能言。
就這樣拖著,直到1965年的4月3日,她63歲那年,孤零零地死在了病床上,猿啼鶴號,無人知曉。那一天,遠在美國的張愛玲,正坐在陽光彌漫的窗前,攤紙給小迷弟——夏志清教授寫信,很興奮地告訴他,自己的小說《北地胭脂》終于改好成為中文了。
陸小曼晚年——早已見不到當年的風采了
據(jù)說,臨死前,她不斷吟誦起一首詩:“腸斷從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嶠。年來更識荒寒味,寫到湖山總寂寥”。那是1933年的清明節(jié),她獨自一人,到徐志摩老家海寧硤石,給徐上墳時,一邊哭一邊口占而成的。
胡適想接濟陸小曼,有哪3點要求令陸小曼無地自容?
胡適和徐志摩的關系很好,他看到徐志摩的遺孀生活困頓,想要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一下陸小曼。知道陸小曼和翁瑞午在一起,也覺得不好。因為翁瑞午是有婦之夫,而陸小曼是徐志摩的遺孀,兩個人在一起,對徐志摩的名聲不大好。但是,這個接濟是帶有條件的。那就是兩個離開,一個戒掉。對于新思想的陸小曼...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窮困,胡適想幫助為啥被拒絕?
加上徐志摩的機難,當時人多認為是陸小曼揮霍無度逼徐志摩拼命掙錢才導致的,徐家對她也是記恨;更何況,陸小曼也沒給徐志摩留個一兒半女,隨著徐志摩的離去,她和徐家的關系也就若存若亡了。 實際上,翻《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當徐志摩一死,陸小曼也是意識到經濟危機狀況的,她曾寫信給胡適,請...
陸小曼晚年為啥窮困潦倒?胡適原本想幫助,為何提出條件后她不答應呢...
其實,徐志摩生前好友眾多,當時陸小曼便給胡適寫信,表示希望胡適能夠作為說客幫忙去徐志摩父親那邊給陸小曼生活上一些救濟,徐父雖然每個月給陸小曼的錢并不多,但也表示應允。與此同時陸小曼還向胡適借錢生活。不僅如此,當時有很多徐志摩的朋友想要救濟陸小曼,并協(xié)商想要管陸小曼的后半生,奈何陸小曼自...
陸小曼晚年窮困娘家人不接濟她嗎
陸小曼本是富家小姐出身,更是家中的獨生女,她的父親陸定,是北洋軍閥政府財政部的賦稅司司長,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家中資產雄厚,為何在徐志摩死后,即使陸小曼窮困潦倒,娘家人也不相助?其實這件事還是有一定的淵源的。陸小曼本是王庚的妻子,王庚更是擁有一片光明的前途,而陸小曼也是養(yǎng)尊...
徐志摩去世,陸小曼為什么會窮困至死?
因為陸小曼有抽煙的習慣,那個時候抽大煙是一個很大的經濟消耗,而且他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呼市跟他本來就只是一種出于對朋友的幫助,而給他的一些幫助,當然是不能給他太多的錢呢,陸小曼覺得這不符合她的消費習慣,所以沒有答應胡適的意見,最終就是和翁端武同居了。
民國才女陸小曼的愛情有多坎坷?
但這個要求卻遭到了徐志摩兒子徐積鍇的拒絕,徐積鍇給出的理由是:陸小曼雖是徐志摩妻子,但一直不被徐家人承認,而且徐志摩死前,兩人關系幾近破裂。 更重要的是,徐志摩死后,陸小曼一直與有婦之夫翁端午同居。所以徐積鍇覺得陸小曼沒有與徐志摩合葬的資格。 陸小曼晚年時,她依賴半生的“情人”翁端午也已經離世,由于...
...陸小曼選擇翁瑞午的三個原因,第三個讓胡適無言以對
兩人關系不一般,胡適甚至承諾照顧陸小曼余生。但陸小曼最終選擇留在有家室的翁瑞午身邊。胡適難以接受,提出條件。陸小曼選擇翁瑞午,背后原因復雜。翁瑞午與陸小曼結緣始于徐志摩,兩人傳緋聞時,翁瑞午堅決否認。徐志摩為醫(yī)治陸小曼身體,邀請翁瑞午為其治病,兩人成為好友。翁瑞午醫(yī)術高超,陸小曼身體逐漸好轉...
胡適和陸小曼有關系嗎?
胡適與陸小曼:沒有爆發(fā)的四角糾紛 胡適與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據(jù)說徐志摩會把他的日記拿給胡適看,然后胡適在上面做批注。徐志摩也很了解胡適,他說,凡是胡適文章中有按語的地方都要好好考究,因為這些按語往往都是導引你往錯誤方向理解的,所以胡適說“知我者志摩”。后來徐志摩到歐洲去,還托胡適...
被帥哥們盛贊的陸小曼,為何拍出來的照片平平無奇?
胡適曾說,“陸小曼是北京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在徐志摩死后,胡適曾想接濟陸小曼,被陸小曼拒絕。民國外交家顧維鈞曾說,“陸家最出色的不是陸定,而是陸小曼,既冰雪聰明又生得十分美麗。”再說徐志摩,徐志摩見過陸小曼之后驚為天人,不惜得罪軍政要員,陸小曼的丈夫——王賡,也要娶陸小曼。最...
不甘寂寞:徐志摩死后寡婦陸小曼的不倫生活
陸小曼是一個寬厚的人,志摩死后,她的心靈已經麻木,她對翁那一套已經見怪不怪,就由他去說。寡婦就不能交朋友嗎?陸小曼曾說過自己和翁瑞午之間的關系:我與翁最初絕無茍且瓜葛,后來志摩墮機死,我傷心之極,身體太壞。盡管確有許多追求者,也有許多人勸我改嫁,我都不愿,就因我始終深愛志摩...
相關評說:
代縣氣動: ______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飛機遇難,此后,有關徐生前留下的兩本日記(《康橋日記》)的去向成了一個謎. 時光倒流至1925年3月,當時徐志摩到中國著名女作家凌叔華家,把一個小提箱(這個箱子后來被稱為“八寶箱”)托凌叔華保管...
代縣氣動: ______ 看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故事總覺得和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頗有幾分相似,都是風流倜儻的多情才子在婚后對美麗女子驚為天人,甘冒生命危險,置錢財,身份,名譽于不顧苦苦追求. 而愛情有時卻如雞肋,不是靠一時的驚天動地,轟轟烈烈就可...
代縣氣動: ______ 即成的結果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 徐志摩1921年在英國學習時碰到當時正在歐洲游學的林徽因父女.與林長民成為忘年之交,以兄弟相稱,并被林徽因的才氣及美貌傾倒...
代縣氣動: ______ 張幼儀是他的原配并且跟她還有個兒子但因為他們的婚姻好象是父母的意思,后來離了婚,但離婚后他倆通信更勤了,而且張幼儀以后并沒有改嫁,自己一個人帶著兒子. 林徽因是徐追求的對象,但林徽因太了解志摩的個性,并沒有嫁給他嫁給...
代縣氣動: ______ 徐志摩這一生是為情愛才來到人間,他的使命是為了那些紅顏.最后他為陸小曼奔波忙碌,又為了趕赴林徽因的一次講座墜身于山谷,落到尸骨無存的下場.如果說張幼儀是他生命里的一次意外,那么林徽因則是他床前的白月光,陸小曼則是他心頭的朱砂痣,其余那些紅粉佳人連偶然都算不上了.唯有真愛的人才值得他不惜費盡一生心力去擁有.徐志摩如此,我們又何嘗不是這般. 是這一段嗎?
代縣氣動: ______ 徐志摩有好多手稿,散文、詩歌、書信、劇本等等,《愛眉小札》手稿最后收在陸小曼手里,還有好些徐志摩逝世后出版的詩歌手稿全都有陸小曼保存,還有在朋友手里的,最后流失了的,一直也沒有能夠出版的詩文書信也有一些
代縣氣動: ______ 1964年秋10月,陸小曼住進了醫(yī)院,主要是肺氣腫和哮喘.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yī)院過世,享年63歲.
代縣氣動: ______ 引用一句林徽因的幾封信的內容吧:她說:“你的心情永遠是那么潔凈;頭老是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誠摯;臂上烙有那么許多不折不撓的勇氣.”“志摩認真的詩情,絕不含有絲毫矯偽,他那種癡,那種孩子似的天真實能令人驚訝...
代縣氣動: ______ 我看過一本書,叫《我是天邊的一片云》,書上說徐志摩的死是因為兩個女人,一個是林徽因,另一個就是陸小曼, 因為陸小曼與徐志摩結婚是不受徐志摩父母的認可的,他們結婚后家里便不再給予幫助,陸小曼又是小姐出身,花錢大方,后來又染上鴉片,徐志摩為了節(jié)省飛機票而一等再等,本來是前兩三天便可以走,但為了坐免費的郵寄飛機而出事了,所以是為了陸小曼兒節(jié)省飛機票,為了看林徽因的演講、
代縣氣動: ______ 徐志摩不是自殺死的,謝謝 徐志摩之死 1931年11月上旬,陸小曼接連十幾次電報催徐志摩南返.11日,他從北平南下,13日到了上海.一見面,夫婦之間就大吵一架.素稱脾氣溫和的陸小曼,竟然大發(fā)嬌小姐脾氣.徐志摩本來不想把關系弄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