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能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陰、急走、無賴”等詞語的意思。
2.能讀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根據(jù)詩中描繪的情景想象寫一段話。
過程與方法:小組自學,讀中理解,讀中想想,表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古代兒童的生活樂趣。提高文學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1.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2.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古時兒童生活場景,師生共同做有關的背景介紹,提問“同學們想了解更多古時兒童的生活情況嗎?”那今天學了古詩二首你就會有更多的了解。
二、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一)讀詩解題、做背景簡介。
1.出示古詩,教師范讀。
2.這首詩描寫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題:宿:過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二)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的美麗。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一起討論、交流。
3.齊讀一、二句:
A.第一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徑:小路。 深:深遠。
這句意思: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深向遠方。
板書:籬笆 (疏疏) 一徑(深)
這句詩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遠望到的。緊接著作者收回視線,從遠望到近觀,又看到了什么呢?
齊讀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書:樹頭
理解:樹頭:樹枝頭。 未:沒有。 陰:樹蔭。
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jīng)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C.小組內(nèi)說說這兩句詩意——指句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D.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zhì)樸的農(nóng)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tài)描寫(板書)。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活潑生動的圖畫,那就是后兩句所表達的。
多媒體出示后兩句畫面(齊讀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 黃蝶 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 追到?jīng)]有?
B.女生讀第4句:
處:地方。 尋:尋找。 為什么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C.兩句詩意連起來,指名說詩意。
D.再看圖(后兩句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跑、尋”這叫動態(tài)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E.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F.檢查:指名讀全詩,齊讀
板書:喜愛
(四)重點賞析,體會情感。
1.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的美呢?(多媒體出示)
填空:詩中通過----------、---------、----------、----------這些情景來說明是----------季節(jié)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心情。
2.詩中前兩句是靜態(tài)描寫,后兩句是動態(tài)描寫,全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充滿了春的氣息,特別是后兩句,兒童捕蝶的畫面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聽到了什么呢?[想象練說]
(幾個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仿佛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作者看到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詩情畫意(板書)呀!
3.邊想象畫面邊背誦。
三、學習《清平樂.》
(一)原型啟發(fā), 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nèi)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jù)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背景簡介)“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嗎?(那么,這首詞又是講述的什么呢?)
4.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5.學生練讀。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老師要鄭重糾正剛才的錯誤:我們班中男同學和女同學一樣棒。)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剛才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師把學生說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現(xiàn)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這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同學們真是會學習。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詞義,老師根據(jù)這首詞畫了幾幅連環(huán)畫。請同學認真看,可能會對大家理解詞有所幫助。(出示圖并范讀)
5.看了這幾幅圖,同學們可能理解了這兒其中的幾個詞語,可能有幾個還不夠理解,
6.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師請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詞語都理解了,請同學們連起來說說整首詞是什么意思。(說得非常通順連貫,老師相信你能讀得和說的一樣好。)(太美了,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
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先展開想象,然后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4.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并隨機板書。(鄉(xiāng)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向往,我們就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把它再現(xiàn)出來吧!)
四、作業(yè):
根據(jù)詩中描繪的景色,結合自己的想象任選一詩寫一段話。
讓學生在課堂上自我表現(xiàn),能使學生更快進入角色,激發(fā)他們探究的興趣。
語文教學要注重閱讀,注重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注重在讀中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時抓點帶面,點上著力,次要內(nèi)容以讀代講,重點內(nèi)容反復朗讀,讀中感悟。
圖文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更好的體會作者情感。
通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通過學生講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學生更好的走進文本,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學生讀辛棄疾的《清平樂.》就要讓學生了解辛棄疾本人,了解他生活的時代,從而為學習文本做好準備。
不同形式的朗讀能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小組探究,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廣闊的天地,為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搭建平臺。
語文學習是綜合性學習,是開放性學習,本課運用請同學上臺表演、連環(huán)畫等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僅是為了增加學習興趣,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優(yōu)秀的《古詩詞》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對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重音的處理,不宜由教師直接下結論,先由學生自己嘗試后,教師再給予必要的點撥引導,形成彼此認同的意見后誦讀效果會更好。 第二課時 一、簡介洞庭,引入課題 1、齊背《獨坐敬亭山》,這首詩寫景也寫情,看《望洞庭》,又寫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課題并板書《望洞庭》。 2、介紹洞庭湖。
一年級下冊《古詩》教學設計「語文S版」?
1.指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2.你是怎么記住“醉、煙、童、散、忙”的?點撥:(1)“醉”是平舌音。(2)“煙”韻母是前鼻韻母。(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認記(立+里)。(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5...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教學設計
(一)原型啟發(fā), 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nèi)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jù)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背景簡介)“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
《古詩詞》課教學設計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
教科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1、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兩首古詩,他們的作者所處的朝代都在南宋。你們對宋王朝有哪些了解?2、是的,那是個非常復雜的時代。今天我們所學的兩首詩正是從不同側(cè)面反映那個時代的。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會對歷史上曾經(jīng)建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二、自學...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古詩兩首》教案(一)春曉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曉、眠、啼”3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時的情景。詩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覺天就...
如何設計小學古詩詞教學
在探索有效古詩課堂教學研究中,小學古詩詞教學設計分七步進行: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古詩導課的方式與閱讀教學的導課方式類似,即:間接導課與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并板書課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內(nèi)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古詩詞教學設計案例三篇
古詩詞教學設計案例三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
《古詩:寒食、迢迢牽牛星、十五夜望月》教學設計
《寒食》課時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2. 邊讀邊看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象和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一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嗎?(指名學生答)那么,你們知道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是...
《古詩》教學設計
《古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
相關評說:
平陰縣搖桿: ______ 四合茗苑是中式設計行業(yè)里面最早實現(xiàn)設計與施工一體化的機構,具有強大設計與施工服務保障體系,為高端客戶提供“一站式”整體私人定制服務,中式裝修設計全案解決專家.
平陰縣搖桿: ______[答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
平陰縣搖桿: ______ 第23課《古詩詞三首》課文原文 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平陰縣搖桿: ______ 獨坐敬亭 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
平陰縣搖桿: ______ 復習內(nèi)容: 本組教材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安排了三篇精讀課文: 《古詩三首》、《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一篇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本組課文作者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和獨特的感受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奇觀.復習...
平陰縣搖桿: ______ 上冊的: 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下冊的:古詩詞三首 《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古詩詞三首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我再給你說個教案 給這個人教課標版語文是配套的1到9年級的都有 網(wǎng)址是:http://www.lbx777.com/
平陰縣搖桿: ______ 你好,沒有必要在此做了,一般懷孕超過二十周,做唐氏篩查已經(jīng)沒有準確系數(shù)了.一般孕十六周到二十周之內(nèi)去醫(yī)院空腹抽血檢測的.
平陰縣搖桿: ______ 第一課嗎?是《古詩詞三首》順便提一下,是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想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胡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an 讀一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平陰縣搖桿: ______ 都能,就看自己努力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