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科普#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生長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間。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處方名:蒲公英、公英、鮮公英、黃花地丁。
蒲公英是一種對身體非常有益的植物,因為蒲公英的植物體里面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等多種非常好的營養(yǎng)成分。
【炮制】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段,曬干。
【性味】苦、甘、寒
【歸經(jīng)】入肝、胃經(jīng)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用于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蒲公英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火上炎所導(dǎo)致的目赤腫痛。
【作用】
1、清熱解毒:蒲公英適合用于各種熱毒疾病,其中清肝熱的效果非常好,對于治療由肝熱所引起的嚴(yán)重發(fā)紅、腫痛,以及多種傷口感染后或是化膿的疾病療效明顯。
2、利膽保肝:蒲公英中含有多種具有保健功能的化學(xué)成分,比如植物生物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苦素,對肝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排毒抗氧化:蒲公英也是一種利尿劑,有助于腎臟清除廢物,阻止過多鹽分的吸收,幫助身體排出過量的水減少水腫。
4、降糖、降脂:蒲公英多糖通過誘導(dǎo)氧化反應(yīng)來降低高血糖活性,從而降血糖。糖尿病患者養(yǎng)肝不妨吃些蒲公英也極具療效。
5、清肝瀉火:如果口苦、口臭,還伴隨著愛發(fā)脾氣、失眠多夢、面紅目赤、眼干的情況,那么要考慮是肝火旺所致,可服蒲公英清肝瀉火。
6、美容養(yǎng)顏:蒲公英的葉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舫、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還有維生素等,葉子中更是含有改善濕疹和舒緩皮膚炎的成分,花朵還有去除雀斑的功效。
7、祛濕除痘:蒲公英可以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dǎo)致的惡心、舌苔發(fā)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青春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8、清熱利尿: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加之有消炎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自色念球菌、大腸埃希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改善尿道炎、膀胱炎、盆腔炎等疾病。
9、消癰散結(jié):乳腺炎初起,紅腫堅硬,灼熱疼痛。蒲公英水對于治療乳腺炎具有很好的效果,若產(chǎn)后乳汁蓄積作痛,可用蒲公英的鮮品,搗絨外敷,消腫通乳;蒲公英煎水服,能夠起到通乳的作用。
【配伍】
1、蒲公英配伍夏枯草,用于治療肝經(jīng)實火、熱毒內(nèi)蘊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
2、蒲公英配車前草,適用于治療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3、配伍魚腥草、蘆根、冬瓜仁可用于肺癰咳吐膿痰、胸痛等癥。
4、配赤芍、牡丹皮、大黃等用于腸癰熱毒壅盛之證。
5、與板藍根、玄參同用則可治療咽喉腫痛。
6、配伍茵陳,治療濕熱黃疸。
7、配伍金錢草、茅根等,治療小便淋漓澀痛。
8、蒲公英配伍菊花、龍膽草、黃芩等,治療目赤腫痛。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
1、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以及多種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還有化膿性疾病,如皮膚感染化膿等。
2、清熱散結(jié),預(yù)防結(jié)節(jié)的發(fā)生,蒲公英對所有的疔瘡、腫毒、瘰疬、痰核等都有消腫散結(jié)作用,特別是對于乳腺結(jié)節(jié)、乳腺增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3、清熱利尿的作用,可以用于泌尿系的炎癥,前列腺炎出現(xiàn)的尿頻、尿急、尿不盡,可以用蒲公英泡水利尿通小便。
4、蒲公英還可以清肝利膽、解毒退黃,對于各種肝炎、膽囊炎、胰腺炎都有較好的抗菌消炎功效。
【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中醫(yī)藥科普小知識
3. 中藥學(xué)最早的代表作是漢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之一。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成了唐代以前的治療經(jīng)驗,對后世影響深遠。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jié)了之前的藥物知識,對藥物學(xué)發(fā)展貢獻巨大。4. 中藥根據(jù)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和中藥材。隨著資源的...
【中藥知識科普】中藥材里面的三字經(jīng)
中藥知識的精髓在其中,猶如三字經(jīng)般精煉易記。解表類藥物,麻黃溫通,治表癥利水,桂枝解肌。紫蘇葉散寒,蘇梗安胎,生姜止嘔,姜皮利水。香薷防暑,荊防風(fēng)寒,芥穗止血,川羌活祛風(fēng)。白芷陽明痛,藁本厥陰,蒼耳子通竅,辛夷花治鼻。薄荷疏肝,牛蒡子消腫透疹,蟬蛻止痙。桑葉 ...
中醫(yī)藥科普小知識
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如今,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fā)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范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chǎn)于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yīng)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 歷史 ,文化等方面的特點。中醫(yī)...
#中藥知識科普# 這些中藥的主治功效,你了解嗎?
下面,介紹幾款中藥的主治功效,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藥知識和進行 健康 養(yǎng)生 。黃連——瀉火 銀花——清熱解毒 藿香——芳香化濕 朱砂——重鎮(zhèn)安神 茯苓——利水滲濕 麝香——芳香開竅 石膏——清熱 沉香——降氣 石斛——生津 半夏——溫痰 羚羊角——平肝 薄荷——辛涼 元胡——止痛 三七——止血...
中醫(yī)養(yǎng)生|中藥保健這些知識要了解
另外,服用中藥還受季節(jié)、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因而要做到“因時制宜”。例如,夏季發(fā)汗解表藥及辛熱藥不宜多用,苦寒降火藥用量宜重,而冬季則反之。養(yǎng)生 中藥保健這些知識要了解" img_height="518" img_width="746" data-src="\/\/imgq6.q578.com\/ef\/0730\/e19e608df4afa971.jpg" src="\/a...
中藥科普知識——三七
三七又名菊三七,俗名長壽草,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我國最早的藥食同源植物之一。由于自古以來就被公認(rèn)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等神效,故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 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又分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
#中藥知識科普#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柴胡的味道是苦的,性質(zhì)微寒。它歸入肝和膽經(jīng)。其功能和主治包括和解表里、疏肝、升陽。它可用于治療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jīng)不調(diào)以及子宮下垂等癥狀。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包括:1. 解熱抗炎:柴胡具有顯著的中樞性解熱降溫作用,與其含有的皂苷和揮發(fā)油有關(guān)。2. 鎮(zhèn)靜...
中草藥、中成藥、植物藥、天然藥迷糊分不清楚?快來看這篇科普!
天然藥是指從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藥物,包括單一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半合成品,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在天然藥物中,植物藥占絕大多數(shù)。中藥中的大部分是植物藥,但不能將植物藥和中藥完全等同。判斷是否屬于中藥的標(biāo)準(zhǔn)是基于中國中醫(yī)藥學(xué)傳統(tǒng)理論,且制備藥物的材料必須來源于自然界的動物、植物或礦物。...
#中藥知識科普#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性味**:苦、甘、寒。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功效**:- 清熱解毒: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 清肝明目: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作用**:1. 清熱解毒:擅長清肝熱,對嚴(yán)重發(fā)紅、腫痛及化膿性疾病有顯著療效。2. 利膽保肝:含有蒲公英甾醇和...
#中藥知識科普#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性味】苦、甘、寒 【歸經(jīng)】入肝、胃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用于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蒲公英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火上炎所導(dǎo)致的目赤腫痛。【作用】1、清熱解毒:蒲公英適合用于各種熱毒疾病,其中清肝熱的效果非常...
相關(guān)評說: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1、清熱解毒 可用于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2、消癰散結(jié) 治療熱毒壅結(jié)于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jié)通乳,可內(nèi)服或外敷...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蒲公英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歸肝、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蒲公英苦以泄降, 甘以解毒,寒能清熱兼散滯氣,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之佳品...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蒲公英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的作用.外科常用于治乳癰,腸癰,疔瘡,癤腫、癰腫不散等癥.內(nèi)科則多用于治療熱痢,瘟毒,腮腺炎、扁桃腺炎等,常與銀...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它屬于苦寒藥,味道很苦,如果你的火性比較大,可以經(jīng)常吃一點,但是那些體虛、消化不良以及容易腹瀉的人要慎用或不用. 蒲公英,始載于《唐本草》.《本草綱目》以及《中國藥典》、《中...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苦、甘、寒.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 淋.主治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用法用量:內(nèi)服9 -15克.外用鮮品適 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核心提示: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見《唐本草》.蘇頌云:“春初生苗,葉如苦營,有細齒,中心抽一莖,莖端一花,色黃”.李時珍說:“小科布地生,斷之有白汁,嫩苗可食”. 蒲公英各地自生,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作藥用. 蒲公英美食性昧 苦微甘、性平,無毒. 蒲公英美食成分 根含蒲公英素、植物淄醇、菊糖及果膠等. 蒲公英美食功效 健胃、利膽、清血、凈血,并有催乳,以及緩和輕瀉之功.本品為有效的抗菌消炎、清熱解毒藥,適用于感染性炎癥發(fā)熱,如:上感、流感、急性氣管炎、肺炎、膽襄炎、乳腺炎等,對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亦有卓效.
九江市生產(chǎn): ______ 清熱、瀉火、解毒、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