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屈原原文高中語文翻譯及賞析
2、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4、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5、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6、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7、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8、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10、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11、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12、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13、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14、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15、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16、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17、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18、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dāng)】儯?br />19、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20、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21、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2、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23、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24、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25、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dāng)?shù)化。
26、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27、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28、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
29、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30、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31、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32、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33、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34、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5、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36、掔木根以結(jié)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37、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38、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39、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
4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1、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4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4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44、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45、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46、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47、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48、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49、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50、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5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5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5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4、第一章(被貶)53行:詩人從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寫起,回顧了自己有生以來的努力、追求、奮斗以及所遭受的失敗,滿腔悲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態(tài)度。
55、第二章(反思)38行;接著面對自己的失敗,進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畢竟慘遭失敗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詩人以“路徑似未看清兮”領(lǐng)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裝”一般地表現(xiàn)自己的反思,但僅如此則缺乏波瀾,且難以深入,所以借“家姐”這個人物從反面來責(zé)備、勸說,以逼出“找舜帝評理去”一節(jié),既深化了反思,又強化了情感。連情誼最親密、對自己最關(guān)心的“家姐”,也如此責(zé)罵、勸說,世上還有誰能理解自己呢?一氣之下便“找舜帝評理去”。反思的結(jié)果,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56、第三章(再試)38行:又積極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卻沒有結(jié)果。詩人寫自己的“仔細(xì)尋路”。這是在遭遇誹謗之后的重新努力,但無論叩“天門”還是“求美女”,都以失敗告終。
57、第四章(徘徊)38行:詩人又陷入苦悶與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敗,究竟何去何從?詩人無奈,于是“取瓊茅來卜卦”,請靈氛為他占算以決疑。靈氛卜卦的結(jié)果是必須遠游離開楚國才有出路。經(jīng)過一番考慮,仍然猶豫不決。于是再請巫師降神求教。之后,又經(jīng)反復(fù)審慎的思索,最終決定“遠游自離去”,離開楚國出游。
58、第五章(他投)21行;通過審慎思慮后,詩人結(jié)束了自己的徘徊,認(rèn)可了靈氛的“吉卦”,選擇“吉日”出發(fā)。但充滿憧憬的出游還是因為“眷顧楚國”而中途放棄了:”曲身回首停步“。結(jié)果只能選擇以死殉國,“追隨彭咸歸去!”
翻譯:
59、高陽:顓頊之號。
60、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邊。此苗裔連用,喻指子孫后代。
61、朕:我。
62、皇:美。
63、考:已故的父親。
64、攝提:太歲在寅時為攝提格。此指寅年。
65、貞:正。
66、孟:開始。
67、陬(zōu):正月。
68、庚寅(gēng 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來紀(jì)日。
69、降(hōng):降生。
70、揆(kuí):推理揣度。
71、肇(zhào):開始。
72、錫(xī):賜。
73、名:命名。
74、字:表字,這里活用作動詞,起個表字。
75、內(nèi)美:內(nèi)在的美好品質(zhì)。
76、重(chóng):再。
77、扈(hù):楚方言,披掛。
78、江離、芷:均為香草名。
79、紉(rèn):草有莖葉可做繩索。
80、秋蘭:香草名。即澤蘭,秋季開花。
81、汩(gǔ):水疾流的樣子,此處用以形容時光飛逝。
82、不吾與:賓語前置,即“不與吾”,不等待我。
83、搴(qiān):拔取。
84、攬(lǎn):采摘。
85、宿莽:草名,經(jīng)冬不死。
86、忽:迅速的樣子。
87、代序:指不斷更迭。
88、惟:思慮。
89、遲暮:衰老。
90、撫:趁。
91、此度:指現(xiàn)行的政治法度。
92、騏驥(qí jì):駿馬。
93、道:通“導(dǎo)”,引導(dǎo)。
94、三后:夏禹、商湯、周文王。
95、固:本來。
96、申椒、菌桂:均為香木名。
97、蕙(huì)、茞(chén):均為香草名。
98、耿介:光明正大。
99、遵道:遵循正道。
100、猖披:猖狂。
101、捷徑:邪道。
102、偷樂:茍且享樂。
103、幽昧(mèi):黑暗。
104、殃(yāng):災(zāi)禍。
105、敗績:喻指君國的傾危。
106、踵武:足跡,即腳印。
107、荃(quán):香草名,喻楚懷王。
108、齌(jì)怒:暴怒。
109、謇謇(jiǎn jiǎn):形容忠貞直言的樣子。
110、九天:古人認(rèn)為天有九重,故言。
111、正:通“證”。
112、期:約定。
113、羌:楚語,表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卻”。
114、成言:誠信之言。
115、既:本來。
116、數(shù)化:多次變化。
117、滋:栽種。
118、樹:種植。
119、畝(mǔ):二百四十步為畝。
120、畦(qí):五十畝為畦。
121、留夷、揭車:均為香草名。
122、冀(jì):希望。
123、峻:長。
124、刈(yì):收獲。
125、萎:枯萎。
126、絕:落盡。
127、蕪(wú):荒蕪。
128、穢(huì):污穢。
129、競:并。
130、羌(qiāng):楚人語氣詞。
131、興:生。
132、忽:急。
133、馳騖(wù):亂馳。
134、冉冉(rǎn rǎn):漸漸。
135、英:花。
136、茍:確實。
137、信姱(kuā):誠信而美好。
138、練要:心中簡練合于要道。
139、掔(qiān):持取。
140、貫:拾取。
141、矯:舉起。
142、索:草有莖葉可做繩索。此作動詞,意為搓繩。
143、纚纚(xǐ xǐ):繩索美好貌。
144、法:效法。
145、周:合。
146、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投江而死。
147、民生:萬民的生存。
148、艱:難。
149、修姱(kuā):潔凈而美好。
150、誶(suì):進諫。
151、替:廢。
152、纕(xiāng):佩帶。
153、申:重復(fù)。
154、悔:怨恨。
155、靈修:指楚懷王。
156、眾女:喻群臣。
157、謠:詆毀。
158、諑(zhuó):誹謗。
159、偭(miǎn):違背。
160、改:更改。
161、錯: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62、繩墨:正曲直之具。
163、曲:斜曲。
164、周容:茍合取容,指以求容媚為常法。
165、侘傺(chà chì):失志貌。
166、流亡:隨水漂流而去。
167、此態(tài):茍合取容之態(tài)。
168、不群:指不與眾鳥同群。
屈原詩詞《離騷》原文和翻譯
《離騷》是戰(zhàn)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fù)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guān)心,“哀民生之多艱”,嘆...
屈原《離騷》全文翻譯和作者簡介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dāng)年紀(jì)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fēng)騷”,對后世...
高中語文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
高中語文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如下: 一、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
2010年人教版高一語文離騷全文翻譯
賞析一 《離騷》是屈原自敘平生的長篇抒情詩。它的名稱有雙重涵義:從音樂方面來說,《離騷》,可能是楚國普遍流行的一種歌曲的名稱。游國恩曰:“《楚辭·大招》有‘伏羲駕辯,楚勞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駕辯、勞商,皆曲名也。’‘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或即同實而異名。西漢末年,賦家揚雄曾仿屈原的《...
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賞析
譯文:屈原名平,與楚國的王族同姓。他曾擔(dān)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yīng)對辭令。對內(nèi)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fā)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yīng)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
高中語文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
高中語文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 2、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
屈原列傳原文翻譯賞析司馬遷的文言文
屈原列傳原文翻譯賞析司馬遷的文言文 1個回答 #熱議# 生活中有哪些實用的心理學(xué)知識?藍韻文化傳媒 2024-01-23 · 致力于推動文化傳播、內(nèi)容創(chuàng)作 藍韻文化傳媒 向TA提問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
新課改 高一必修二第五課 《離騷》原文及翻譯
【譯文】止不住的嘆息擦不干的淚水啊,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不順利。我雖然愛好高潔又嚴(yán)于律己啊,但早上進獻忠言晚上就被廢棄。既然因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但我還要加上芳香的白芷。愛慕芳草是我內(nèi)心的信念啊,雖九死也絕不悔恨停止。怨只怨君王是這般放蕩糊涂啊,始終不理解人家的心意。眾美女...
[高中語文《采薇》原文及翻譯]離騷屈原原文高中語文
《采薇》是《詩經(jīng)·小雅》中的一篇,描繪了士兵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歸鄉(xiāng)的心路歷程。以下是該詩的原文及其改正后的翻譯。高中語文《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
屈原之作.《離騷》 蓋自怨生也怎么翻譯
“離騷”,就是離憂的意思, 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原文及譯文: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
相關(guān)評說:
班瑪縣尖底: ______ 寫的很是優(yōu)美押韻,把離騷現(xiàn)代詩化了,覺得很平易近人. 里面有幾句求韻而傷意,不過也無傷大雅. 有些句譯的很絕比如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這句直譯 “眾女嫉妒我的美貌,造謠說我好與人行淫” 與寓意“眾奸臣對屈原進行陷害”的情景很難在一句詩表達出來,譯成 他們是妒忌美女兮,在造謠說她荒淫.就再好不過. 最終不足還是覺得浪漫情懷欠缺了那么一點點.
班瑪縣尖底: ______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班瑪縣尖底: ______ ?離騷 先秦 · 屈原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
班瑪縣尖底: ______ 離騷》屈原,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其意表現(xiàn)出詩人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fā)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總體幾個字來解說:離騷者,尤罹憂也!
班瑪縣尖底: ______ 深深地嘆息著擦拭眼淚啊, 我哀傷自己活得是如此艱難. 我只因為熱愛美德并以之約束自己啊, 卻旱晨受到責(zé)罵,晚上又被罷官. 這既是因為我以蕙草為佩飾啊, 又加上我采了白芷精心編連. 只要是我衷心喜愛的事啊, 縱然為它死上多次也...
班瑪縣尖底: ______ 我長聲嘆息而淚流滿面啊,為老百姓多災(zāi)多難而哀傷.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沒想到早上進諫晚上就被貶官. 貶黜我是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啊,給我加罪是因為我愛好花香. 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縱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喪. ...
班瑪縣尖底: ______ 《離騷》全文詩文翻譯 / 賞析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作者:屈原 (先秦)
班瑪縣尖底: ______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這里的“修”我認(rèn)為就應(yīng)該解釋為:(路)長.從文中來看,“修遠”應(yīng)是一個并列詞,對應(yīng)下句的“求索”. 《離騷》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懷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fā)憤之作 為了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尋.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xiàn)了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班瑪縣尖底: ______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這里的“修”我認(rèn)為就應(yīng)該解釋為:(路)長.從文中來看,“修遠”應(yīng)是一個并列詞,對應(yīng)下句的“求索”. 《離騷》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懷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fā)憤之作 為了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尋.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xiàn)了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班瑪縣尖底: ______ 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不能斷章取義. 本句的上下文及譯詩如下: 月神在前帶路兮,風(fēng)神在后跟上. 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 100 鸞鳥鳳凰開道兮,雷神提醒帶雨裳.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101 我令鳳鳥飛騰兮,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