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更妍”的出處是哪里
“小窗幽更妍”全詩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代 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翻譯及注釋
翻譯
乘坐小轎任性而往,遇到勝景便游覽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嘗香茗與素齋。
蒙蒙細(xì)雨時作時停,清幽小窗更顯妍麗。
這里四面環(huán)山,如坐盆中,難見太陽,草木自生自長,蒼然一片。
登上寺內(nèi)最高的塔,放眼觀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煙波浩渺,浮天無岸。
像卞山這樣深厚沉靜當(dāng)然喜歡,也喜歡太湖吞吐云天,無所不容的曠蕩氣度。
游興還沒有結(jié)束,但村落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裊裊炊煙。
歸來后記下今天的游歷,心中掛懷無法入眠。
道潛也沒有睡意,孤燈古佛,同參夜禪。
注釋
⑴肩輿(yú):一種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用兩根竹竿,中設(shè)軟椅以坐人
⑵勝:美景。輒(zhé):總是,就。
⑶酌茗(míng):品茶。靜筵(yán):指素齋。筵,酒席。
⑷盆山:指寺廟四面環(huán)山,如坐盆中。
⑸最高塔:指湖州飛英寺中的飛英塔。
⑹卞(biàn)峰:指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長興界,為湖州之主山。
⑺震澤:太湖。
⑻曠蕩:曠達(dá),大度。
⑼耿耿:心中掛懷的樣子。
⑽墟落:村落。
⑾道人:指僧人道潛,善詩,與蘇軾、秦觀為詩友.當(dāng)時也在湖州。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紀(jì)游詩,寫于元豐二年(1079)的端午節(jié),此時作者剛到湖州不久。同游者還有“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的秦觀,秦觀寫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可證。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賞析
詩的開頭四句,直敘作者乘坐小轎任性而適,遇到勝景便游覽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開筵,筵席上都是素凈之物,以見其是在寺中游覽,四句詩緊扣題目中的遍游諸寺。
“微雨”以下四句,轉(zhuǎn)筆描繪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細(xì)雨,時作時停,寺院的小窗,清幽妍麗,四面環(huán)山,如坐盆中,山多障日,故少見天日。草木郁郁蔥蔥,自生自長,蒼然一片。蘇軾本人對此四句詩很欣賞,自謂“非至吳越,不見此景”(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這四句詩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點。
當(dāng)詩人登上湖州飛英寺中的飛英塔時,放眼觀看大千世界,筆鋒陡轉(zhuǎn),又是一番境界:詩人進(jìn)一步描繪了闊大的景物。“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二句,寫景很有氣魄,既寫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傳神地描繪出浮天無岸,煙波浩渺的太湖景象。此二句詩與“微雨”以下四句,都是寫景的佳句。據(jù)《苕溪漁隱叢話》記載:“東坡渡江,至儀真,和《游蔣山詩》,寄金陵守王勝之益柔,公(即王安石)亟取讀之,至“峰多巧障日,江遠(yuǎn)欲浮天”,乃撫幾曰:‘老夫平生作詩,無此二句。’”這就可見王安石對“峰多”兩句是如何贊賞了。但這兩句的意境,又完全出現(xiàn)在《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的寫景名句中。“盆山不見日”與“峰多巧障日”差可比肩,“震澤浮云天”比起“江遠(yuǎn)欲浮天”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個大手筆,寫詩要能放能收。蘇軾這首詩,在達(dá)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兩句議論,以作收束的過渡,對眼前所見的自然美景,發(fā)表了評論,說他既欣賞太湖的那種吐吸江湖、無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愛登高眺遠(yuǎn),景象開闊的曠蕩。緊接此二句,便以天晚當(dāng)歸作收,卻又帶出“墟落生晚煙”的晚景來,寫景又出一層。最后四句,又寫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實則不然。與道人同對孤燈于古佛、同參夜禪的描寫,正是這一日游的一部分。
這首紀(jì)游詩,作者在寫景上沒有固定的觀察點,而是用中國傳統(tǒng)畫的散點透視之法,不斷轉(zhuǎn)換觀察點,因此所攝取的景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體現(xiàn)出“遇勝輒流連”的漫游特點,詩人的一日游,是按時間順序而寫,顯得很自然,但又時見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寫景佳句,便是奇崛之處,故能錯落有致,平中見奇。
關(guān)于春天桂花的詩句大全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116 采納率:0% 幫助的人:106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1.有關(guān)桂花的詩句 1、人閑桂花落 , 夜靜春山空。 【出處】:唐 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飄 【出處】:唐...
形容花骨朵含苞欲放的詩句
《思黯南墅賞牡丹》)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yǎng)正》)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洛賓王《晚泊》) 當(dāng)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至剡...
關(guān)于贊美木蘭的詩句是
【釋義】:世上哪有這樣的臣子,能有木蘭這樣的 氣節(jié)情操,忠孝兩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夠泯滅? 5、洞庭波冷曉侵云,日日征帆送遠(yuǎn)人。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出處】:唐 李商隱《木蘭花·洞庭波冷曉侵云》 【釋義】:早上冰冷的洞庭湖水啊寒氣直沖云霄,那揚(yáng)帆疾駛的航船啊天天送走遠(yuǎn)去的旅人.我?guī)状蔚?..
贊美老師的成語優(yōu)選好句189句
您的愛,比父愛更嚴(yán)峻,比母愛更細(xì)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15、出處:明·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16、【反義詞】:敷衍了事、敷衍塞責(zé)17、鞠躬盡瘁誨人不倦良師益友師道尊嚴(yán)教導(dǎo)有方18、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19、。
關(guān)于蘇軾的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給了蘇軾。她比蘇軾小十一歲,自小對蘇軾崇拜有加,生性溫柔,處處依著蘇軾。王閏之伴隨蘇軾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歷經(jīng)烏臺詩案,黃州貶謫,在蘇軾的宦海浮沉中,與之同甘...
“懶更妝梳”的出處是哪里
“懶更妝梳”出自宋代杜安世的《鶴沖天》。“懶更妝梳”全詩 《鶴沖天》宋代 杜安世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fēng)細(xì)。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窗外數(shù)修篁,寒相倚。有個關(guān)心處,難相見、空凝睇。行坐深閨里。懶更...
岑參關(guān)于菊花的詩句
——出處: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出處: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4)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出處: 蘇軾《趙昌寒菊》 5)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 ——出處: 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6)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贊美梅花的詩句
玉潔冰清的風(fēng)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fēng)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jīng)追隨向曉云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3、南北朝:何遜《...
陸游的詩
陸游的詩:1、卜算子·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
李商隱是什么朝代的的詩人
(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其中李商隱的詩風(fēng)與杜甫更為接近,“唐人知學(xué)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王安石語),杜牧的詩風(fēng)則更近似李白。以下是他的代表作品:【代贈二首之一】 樓上黃昏欲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1]...
相關(guān)評說: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這句話出自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唐皇甫松的《醉鄉(xiāng)日月》中也有記載. [意思是在花蔭間酣飲,應(yīng)當(dāng)在白天,有更好的光線可以欣賞花的美麗.對著雪景飲酒,應(yīng)當(dāng)在夜晚,可以更好地領(lǐng)略雪的皎潔. 因為古人飲酒要講究時候和環(huán)境的配合以及心情的合適. 嘉靖名士田汝成著《醉鄉(xiāng)律令》,提出“醉鄉(xiāng)十一宜”,即“醉花宜晝,醉雪宜袒,醉月宜樓,醉暑立舟,醉山宜幽,醉水立秋,醉佳人宜微酡,醉文土宜妙令酌無苛,醉豪客宜揮觥發(fā)浩歌,醉將離宜鳴罨,醉知音宜樂侑語無它”,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出自《小窗幽記》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已是全文.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原文】 聲色娛情,何若凈幾明窗①,一生息頃②.利榮馳念,何若名山勝景,一登臨時. ——《小窗幽記》 【注釋】 ①凈幾明窗:潔凈的書桌和明亮的窗子. ②息頃:休息. 【譯文】 在聲色娛樂中去求得心靈愉快,哪里比得上在潔凈的書桌和明亮的窗前,陶醉在寧靜中的快樂;為榮華富貴而思前想后,哪里比得上登高望遠(yuǎn)賞名山美景來得真實.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是描寫十二月令花(分別對應(yīng)十二花神)的十二首詩中的一首,為二月杏花(花神為楊貴妃).全詩為:柔似淺云初照水,嬌如粉蝶撲流霞.一從雨露承恩后,管領(lǐng)春風(fēng)獨此花. 完整的十二首詩如下: 正月梅花(花神壽陽公主)一樹開來冰雪...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洪應(yīng)明《菜根譚》,源于中國的傳統(tǒng)道家思想,意思是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淡然處之.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這句話選自陳繼儒《小窗幽記》飛泉數(shù)點雨非雨,空翠幾重山又山的白話譯文:飛流直下的瀑布飛泉落濺下無數(shù)的小小水滴,它們空靈可愛,似雨非雨,遠(yuǎn)望碧野深處,遠(yuǎn)方是重巖疊嶂的幽深翠綠的山野林叢,一眼望不到天邊,不知這中間又會隔了幾重山、幾重水呢?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明代的著的 《小窗幽記》中的這樣一幅對聯(lián):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一幅對聯(lián),寥寥數(shù)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應(yīng)該是明代洪應(yīng)明寫的,最早出自洪應(yīng)明所著書《菜根譚》. 陳眉公著書《小窗幽記》也有收錄此聯(lián). 里最常見的答案“陳眉公輯錄《幽窗小記》中記錄的明人洪應(yīng)明的...
樂業(yè)縣錐齒: ______[答案] “山水花月之際,看美人更覺多韻.非美人借韻于山花水月也,山花水月直借美人生韻耳.” 摘自《小窗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