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山隈”的詩句大全
“山隈”開頭的詩句
1、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出自唐·李貞《奉和圣制過溫湯》
2、德隱前星民已和,山隈水曲廟何多。——出自曾極《文孝廟》
“山隈”結(jié)尾的詩句
1、野桃無主滿山隈,遷客攜觴獨(dú)自來。——出自王禹偁《南靜川野桃花下獨(dú)酌因簡(jiǎn)同年馮中允》
2、昔聞?dòng)猩袼菊保鹅粲盍羯节瘛!鲎栽獎(jiǎng)住额}白帝廟詩并序》
3、眼看青云不著腳,決去得邑窮山隈。——出自張耒《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
4、輕肥寧所羨,未若反山隈。——出自唐·陳子良《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
5、亦有吾廬在,寂寞舊山隈。——出自唐·李山甫《山中依韻答劉書記見贈(zèng)》
6、泇泇清洛轉(zhuǎn)山隈,渺渺東流不復(fù)回。——出自張耒《度洛因泛舟東下數(shù)里頗憶淮上》
7、飄骸填港匯,悲魄棲山隈。——出自劉黻《風(fēng)水》
8、漫疑蹤跡塵埃暗,從此出躍樊山隈。——出自孔武仲《次韻蘇翰林西山詩》
9、歨行西山隈,茄荻風(fēng)颼颼。——出自李新《楊村四十韻》
10、西風(fēng)舉扇揮浮埃,十年水曲并山隈。——出自李流謙《用黎州梅字韻作詩送之》
11、古今相望兩令尹,文詞灑落千山隈。——出自蘇轍《次韻子瞻與…同直翰…昌西山舊游》
12、萬疊云山踏雨來,白云依舊冒山隈。——出自黃干《紹熙庚戍十…游九峰…山紀(jì)行十首》
13、鷲峰何代落山隈,每到須清一世埃。——出自蘇頌《次韻葉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絕句》
14、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出自李白《古風(fēng)》
15、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出自張耒《詩呈同院諸同》
16、人物如公亦偉哉,竏樽寂寞峴山隈。——出自李處權(quán)《游峴山觀顏魯公竏樽呈豠父》
17、收拾此身知有此,一間茅屋傍山隈。——出自林季仲《次韻和康侍郎游仙巖》
18、長(zhǎng)怕山林勒駕回,幽尋空像櫟山隈。——出自吳時(shí)顯《大寧寺過舅書舍》
19、君居予昔至,古鄆泰山隈。——出自方回《贈(zèng)送李顯之》
20、霜云明凈海山隈,一歲登臨始此回。——出自蔡襄《九日許當(dāng)世以詩見率登高》
21、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出自唐·吳筠《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
22、朼來靈山隈,跫然慰虛谷。——出自韓元吉《送湯朝美還金壇》
23、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出自唐·柳宗元《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huì)》
24、靈祠真館閟山隈,形勢(shì)相高對(duì)越臺(tái)。——出自秦觀《游龍瑞官次程公韻》
25、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滅留山隈。——出自歐陽修《石篆詩》
26、數(shù)椽茅屋傍山隈,野草如云徑不開。——出自宋·鄧肅《偶成二首》
27、夏祖何屯圮,遷殛?a href='.com/baike/222/322974.html' target='_blank' >松節(jié)瘛!鱟蘊(yùn)啤?a href='.com/baike/224/288530.html' target='_blank' >蕭穎士《羽山》
28、吳越多婦人,死即藏山隈。——出自王禹偁《真娘墓》
29、雷鳴湖雨作,還泊香山隈。——出自元·楊維楨《香山篇》
30、飛鳴失其所,徘?a href='.com/baike/220/252320.html' target='_blank' >泊松節(jié)瘛!鱟栽斗詈統(tǒng)菥龐驕攀住び衛(wèi)噴鶘健?/p>31、風(fēng)搖頂笠曉山隈,覓法心如未熟梅。——出自李彌遜《送慶侍者之凈眾》
32、爾來古意誰復(fù)嗣,公有妙語留山隈。——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
33、斜陽騎馬末山隈,淡碧晴空雁字回。——出自阮閱《往知袁州道經(jīng)末山》
34、愁客坐山隈,懷抱自悠哉。——出自唐·李嶠《秋山望月酬李騎曹》
35、不臨水曲與山隈,卻在天臺(tái)獨(dú)自開。——出自王炎《和楊郎中北廊梅花》
36、朱欄碧瓦照山隈,竹簡(jiǎn)牙簽次第開。——出自蘇轍《寄題蒲傳正學(xué)士閬中藏書閣》
37、陽烏翅焦云崔嵬,避熱馬轉(zhuǎn)南山隈。——出自張閏《夜宿龍井廣福寺分韻得來字》
38、行行晃蕩呼吸頃,擊纜牽確登山隈。——出自程卓《游金焦二山》
39、泉聲虢虢轉(zhuǎn)山隈,錯(cuò)認(rèn)山頭急雨來。——出自項(xiàng)安世《疑雨》
40、聞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出自唐·張說《奉酬韋祭酒…懷驪山…諸留守之作》
41、馀韻寫宮徵,飛落遠(yuǎn)山隈。——出自宋·李彌遜《水調(diào)歌頭》
42、鶴駕云輟去不回,空遺廟貌古山隈。——出自周炎《黃陵題詠二首》
43、古藤依格上,野徑約山隈。——出自唐·駱賓王《春晚從李長(zhǎng)史游開道林故山》
44、從今長(zhǎng)謝客,穩(wěn)臥北山隈。——出自蘇泂《陳杰荊州之…聞其沒…不寐遂成詩》
45、石田磽確萬山隈,逢春荒年更可哀。——出自洪咨夔《山鄉(xiāng)》
46、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九》
47、棘垣嬰吏局,蕙帳憶山隈。——出自耿南仲《和鄧慎思詩呈同院諸公三首》
48、平石如臺(tái)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出自陽枋《云山避地》
49、葳蕤揚(yáng)芬馨,生在空山隈。——出自清·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50、幽棲寄山隈,欣賞亦何有。——出自李呂《巢云》
51、和靖書堂八面開,新分半席在山隈。——出自鄭起《虎丘尹和靖書院示開講》
52、作詩示同好,為我銘山隈。——出自歐陽修《永州萬石亭》
53、我今流落荒山隈,秋蓬作鬢心摧頹。——出自張嵲《閩中早春》
54、杖策遂侵尋,獨(dú)下前山隈。——出自張嵲《窗陰忽霽獨(dú)往山下看梅》
55、何當(dāng)離城市,高臥博山隈。——出自唐·杜牧《遣懷》
56、柴門如畫映山隈,窈窕軒窗向水開。——出自李處權(quán)《偶書三首》
57、百八浮圖信異哉,無今無古壯山隈。——出自清·俞益謨《詠百八塔》
58、何人辟谷硯山隈,洞府藤蘿鎖不開。——出自葉善夫《芹溪八詠》
“山隈”在中間的詩句
1、路曲山隈一逕通,天開地辟幻金宮。——出自釋紹嵩《疏山途次》
2、三川窈窕山隈雝,宜著狂歌老杜家。——出自晁說之《三川》
3、往年江湖飽觀畫,或在山隈溪水涯。——出自孔武仲《子瞻畫枯木》
4、茗根千百個(gè),卻於山隈藏。——出自孫應(yīng)鳳《虎巖紀(jì)游》
5、故山隈且僻,應(yīng)種秫為糧。——出自胡楚材《青山懷古》
6、杖策山隈亦水濱,閑中未害飽經(jīng)綸。——出自仲并《題章伯深舑怪圖》
帶“山隈”的詩句大全
45、石田磽確萬山隈,逢春荒年更可哀。——出自洪咨夔《山鄉(xiāng)》46、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九》47、棘垣嬰吏局,蕙帳憶山隈。——出自耿南仲《和鄧慎思詩呈同院諸公三首》48、平石如臺(tái)倚山隈,淮擬茅間讀叫易。——出自陽枋《云山避地》49、...
“故人謁我此山隈”的出處是哪里
“故人謁我此山隈”全詩《贈(zèng)吳居易別》明代 楊基黃梅雨晴桑重綠,南風(fēng)楝花開蔌蔌。故人謁我此山隈,帶束烏犀帽輕縠。入門相顧如夢(mèng)寐,名姓雖忘面仍熟。久之稍稍憶舊游,尚恐非真問童仆。遂昌先生客滿座,君時(shí)雄辯眾賓服。先生博學(xué)且敬君,況我才疏敢相逐。蘇臺(tái)一別已十載,世事飄如電經(jīng)目...
山隈的引證解釋山隈的引證解釋是什么
”清洪亮吉《夜宿茅山元符宮下飲石壇作》詩:“樹杪下石壇,山隈面平麓。”。山隈的引證解釋是:⒈山的彎曲處。引晉潘岳《楊仲武誄》:“朝濟(jì)洛川,夕次山隈。”宋歐陽修《永州萬石亭》詩:“作詩示同好,為我銘山隈。”清洪亮吉《夜宿茅山元符宮下飲石壇作》詩:“樹杪下石壇,山隈面平...
帶“公有”的詩句大全(29句)
爾來古意誰復(fù)嗣,公有妙語留山隈。——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公有”結(jié)尾的詩句 1、男兒事業(yè)知公有,賣與明君直幾錢。——出自唐·杜牧《醉贈(zèng)薛道封》2、清景為公有,放曠云邊亭。——出自唐·皎然《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公有”在中間的詩句 1、群公有慚色,王室無削弱。...
山水風(fēng)景詩句大全
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茲辰始澄霽,纖云盡褰開。天秋...[唐] 柳宗元77、《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唐] 白居易78、《飲酒 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
帶“茅屋”的詩句大全(187句)
54、數(shù)椽茅屋傍山隈,野草如云徑不開。——出自宋·鄧肅《偶成二首》55、十弓荒圃百弓山,縛草編茅屋兩間。——出自宋·艾性夫《移家寄諸丈》56、繩床茅屋下,獨(dú)坐味閑安。——出自唐·耿湋《題惟干上人房》57、楊柳之堤鵝鴨聚,家家茅屋似淮鄉(xiāng)。——出自元·王冕《過武塘》58、夜來茅屋下,酸淚為君垂。
“幽棲”開頭的詩句大全
15、幽棲寄山隈,欣賞亦何有。——出自李呂《巢云》16、幽棲已成趣,不復(fù)問浮名。——出自釋文珦《地遠(yuǎn)》17、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出自唐·白居易《與僧智如夜話》18、幽棲絕世紛,足以養(yǎng)九君。——出自釋文珦《幽棲》19、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出自唐·張祜《江南雜題》2...
帶“瞰”的詩句大全
45、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出自唐·吳筠《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46、丹檻拂丹霄,人寰下瞰遙。——出自唐·許棠《題甘露寺》47、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出自北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48、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出自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帶“瞰”的七言詩句帶“瞰...
“天開”開頭的詩句大全
28、路曲山隈一逕通,天開地辟幻金宮。——出自釋紹嵩《疏山途次》29、天開璧玉三千岫,水繞黃云一萬家。——出自陳宓《登清水巖謝晴承知丞惠詩次韻為謝》30、萬里江山誰畫得,天開新樣雪晴圖。——出自虞儔《雪后過南坡》31、天開錦幄三千丈,日透紅妝一萬重。——出自楊萬里《萬花川谷海棠盛開,進(jìn)退格》32、...
帶“傳聞”的詩句大全(78句)
7、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九》8、旅竄南方遠(yuǎn),傳聞北使來。——出自唐·張說《盧巴驛聞張御史張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贈(zèng)之》9、聞?dòng)心虾有?傳聞殺畫師。——出自唐·郭元振《相和歌辭·王昭君三首》10、計(jì)吏從都出,傳聞大小康。——出自唐·沈佺期《答魑魅代...
相關(guān)評(píng)說: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展開全部 泛舟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泛舟(戴叔倫) 風(fēng)軟扁舟穩(wěn),行依綠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 夜靜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飄飄信流去,誤過子猷溪. 望海潮. 山水之間 云流山脊 風(fēng)清云露 古林染霧藏花 舟斷水天 臨波釣叟 江埋半世憂愁 暢飲酒為仙 笑看人間事 鉤釣霜秋 寒氣迷城 卯辰絲雨灑如花 折花夜旅歸人 染濕身綢緞 昨夜豪言 今日笑談 推杯換盞 茶涼寒酒誰收 云里小高樓 掛幾行琴語 不舍離別 山水清風(fēng)釀酒 再醉幾涼秋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金 元好問《游承天懸泉》 詩人愛山愛徹骨,十月東來犯冰雪.懸流百里行不前,但覺飛湍醒毛發(fā). 閑閑老仙仙去久,石壁姓名苔蘚滑.此翁可是六一翁,四十三年如電抹. 并州之山水所洑,駭浪幾轟山石裂.只知晉陽城西天下稀,娘子關(guān)頭...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關(guān)于深山的詩句有: 1.《君不見,簡(jiǎn)蘇徯》 唐 杜甫 君不見道邊廢棄池,君不見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樹中琴瑟,一斛舊水藏蛟龍. 丈夫蓋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fēng). 2.《偶見·深山曲路...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把酒送春春不語 春游春從夜專夜 春日春風(fēng)有時(shí)好,春日春風(fēng)有時(shí)惡,不得春風(fēng)花不開,花開又被風(fēng)吹落. 晉?樂府民歌《子夜四時(shí)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fēng)復(fù)多情,吹我羅裳開. 俏也不爭(zhēng)春,只把春來報(bào) 無意苦爭(zhēng)春 江上春來新雨晴, 瀼西春水縠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 人來人去唱歌行 春晚從李長(zhǎng)史游開道林故山 幽尋極幽壑,春望陟春臺(tái). 云光棲斷樹,靈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徑約山隈. 落蕊翻風(fēng)去,流鶯滿樹來. 興闌荀御動(dòng),歸路起浮埃.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山行》---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后兩句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yàn)檠矍斑@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1.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jī)不早,悔之晚矣. 2.血染征袍透紅甲,當(dāng)陽誰敢與爭(zhēng)鋒! 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3.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1、《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zhēng)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yuǎn)眺,但見...
錫山區(qū)千分: ______ 演義三十五回司馬徽語于劉備:“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四十七回蔣干... 三國(guó)演義后面所寫,吊念龐統(tǒng)的古詩: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兒童慣識(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