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1.《史記》:中國古代史書,由司馬遷所著,總共記載了從夏朝到西漢初期歷史事件,以及列傳和表等資料。
2.《漢書》:中國古代史書,由班固所著,記載了西漢至新朝的歷史,包括了帝王事跡、列傳和表等內(nèi)容。
3.《后漢書》:中國古代史書,由范曄所編,記載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的歷史事件,包括了帝王事跡、列傳和表等內(nèi)容。
4.《三國志》:中國古代史書,由陳壽所著,記載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的歷史事件,主要內(nèi)容是三國時期的歷史。
5.《資治通鑒》:中國古代史書,由司馬光所著,是一部總綱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歷史事件。
6.《舊唐書》: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唐朝的歷史事件,由姚思廉等人所編纂。
7.《新唐書》: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唐朝至五代十國的歷史事件,由歐陽修等人所編纂。
8.《元史》: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元朝的歷史事件,由脫脫等人所編纂。
9.《明史》: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明朝的歷史事件,由張居正等人所編纂。
10.《清史稿》: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清朝的歷史事件,由魏源等人所編纂。
這些都是一些較為著名的編年體史書,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編年體史書,如《圣經(jīng)》、《日本書紀(jì)》等,都按照年代順序記錄了歷史事件。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1. 《史記》:中國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至漢朝建立的歷史,共130篇。2. 《漢書》:中國漢朝的歷史,共100篇。3. 《三國志》:中國三國時期的歷史,共120篇。4. 《資治通鑒》:中國自春秋至明朝中期的歷史,共294卷。5. 《舊唐書》:中國唐朝的歷史,共200卷。6. 《新唐書》:中國唐朝后期至五代十...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1、我國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竹書紀(jì)年》、《漢紀(jì)》、《后漢紀(jì)》、《國榷》等。2、其《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是我國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是我國較大的編年體通史。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編年體史書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竹書紀(jì)年》、《漢紀(jì)》、《后漢紀(jì)》、《國榷》等。編年體是中國傳統(tǒng)史書的一種體裁,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guān)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它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編年體史書是按年代順序記錄歷史事件的史書,主要有以下幾種:1.《史記》:中國古代史書,由司馬遷所著,總共記載了從夏朝到西漢初期歷史事件,以及列傳和表等資料。2.《漢書》:中國古代史書,由班固所著,記載了西漢至新朝的歷史,包括了帝王事跡、列傳和表等內(nèi)容。3.《后漢書》:中國古代史書,由范...
中國的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中國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資治通鑒》、《竹書紀(jì)年》等。編年體史書是中國歷史文獻(xiàn)的重要部分,以時間順序為線索,記錄重大事件。以下是關(guān)于中國編年體史書的 1. 《春秋》:這是中國傳統(tǒng)史書中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由孔子修訂。它以魯國的歷史為基礎(chǔ),記錄了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重要事件...
中國的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中國的編年體史書主要包括《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載(即按年代順序記載)歷史事件。代表作:《資治通鑒》(由宋代司馬光編纂,是我國現(xiàn)存編年體史書中影響最大的一部)。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是編寫歷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編年體史書有:一、《春秋》《春秋》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由孔子整理修訂。它以時間順序記錄歷史事件,從魯隱公元年開始,一直到魯哀公的最后一年。該書奠定了編年體史書的結(jié)構(gòu)基礎(chǔ)。二、《左傳》《左傳》又稱《左氏春秋》,是第一部規(guī)模較大的編年體史書,以《春秋》為基礎(chǔ),擴(kuò)展了歷史事件的內(nèi)容...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中國編年體史書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竹書紀(jì)年》、《漢紀(jì)》、《后漢紀(jì)》、《國榷》等。《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而《左傳》則是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編年體紀(jì)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國,由周代史官在公元前841年前后創(chuàng)立。《左傳》完善了...
下列哪些屬于編年體史書( )。
A項正確,《春秋》是中國現(xiàn)存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儒家經(jīng)典之一。以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起于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B項正確,《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jù)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范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
編年體史書有哪些
1、《春秋》,即《春秋經(jīng)》,又稱《麟經(jīng)》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xiàn)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2、《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
相關(guān)評說:
尼木縣主軸: ______[答案]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 春秋·孔子《春秋》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jīng)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
尼木縣主軸: ______[答案]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事件. 《國語》《戰(zhàn)國策》《三國志》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guān)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 《春秋》《左傳》《資治通鑒》 紀(jì)傳體: 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是以本紀(jì)...
尼木縣主軸: ______ 是《春秋》 我國第一部編年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資治通鑒》 編年體史書和編年體通史有什么不同??? 回答 編年體:我國傳統(tǒng)史書的一種體裁,按年、月、日編排史實. 史書是指專門記載歷史的書籍,狹義的說法是指記載歷史的古籍 而 通史是指記載從黃帝到作者生活年代的歷史. 參考資料:http://www.hudong.com/wiki/%E7%BC%96%E5%B9%B4%E4%BD%93?hf=youdaocitiao&pf=youdaocitiao
尼木縣主軸: ______ 編年體史書 以時間為中心,按年、季、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它以時間為經(jīng),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前后的聯(lián)系;但是編年體史書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歷史事件的前后的聯(lián)系,也不易于寫出與重大歷史事件有密切關(guān)系的人物的事跡.編年體史書出現(xiàn)較早,如《春秋》、《左傳》、《竹書紀(jì)年》等書.北宋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是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杰作.
尼木縣主軸: ______[答案] 應(yīng)該是:《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由司馬光等花了19年時間編成.宋神宗認(rèn)為此書“鑒于往事...
尼木縣主軸: ______ 《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尼木縣主軸: ______ 一、按真實性分類:1、正史:以紀(jì)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jì)和經(jīng)濟(jì)、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
尼木縣主軸: ______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紀(jì)傳體史書—— 《史記》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jīng)注》
尼木縣主軸: ______ 紀(jì)傳體:紀(jì)傳體史書創(chuàng)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jì)”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tǒng)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范.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jīng),以事實為緯,如《左傳》、《資治通鑒》等都屬于這一類. 紀(jì)事本末體:創(chuàng)始于南宋袁樞的《通鑒紀(jì)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xiàn)有九部紀(jì)事本末體的古籍.
尼木縣主軸: ______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 氏春秋》,相傳是左月明所作.該傳是一部史學(xué)名著和文學(xué)名著,是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敘事詳細(xì)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xiàn),它代表了 先秦史學(xué)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的史學(xué)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 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并豐富了《春秋》的內(nèi)容, 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 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lǐng)域的“小事”; —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 法,代之以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左 傳》的 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