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關于月餅的詩句
1. 關于月餅的古詩
1、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北宋 蘇軾《月餅》
釋義:吃這小小的月餅就像吃著月亮一樣,中間有酥酥甜甜的味道。安安靜靜的品嘗,因為太過想念故鄉(xiāng),流下的眼淚都把手巾弄濕了。
2、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愛護意,年年例又貺雙魚。--近代 施景琛《中秋詞》
釋義:月餅形狀圓圓的就好像圓圓的月亮,日子過的是越來越好了,外祖父或者舅父母送給晚輩有雙鯉形狀的圓餅。
3、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清代末 沈兆褆《吉林紀事詩》
釋義:中秋時候把新鮮的瓜果等擺列在晶瑩的盤子中,中秋的月亮看起來很清寒就像月餅一樣圓。
桂魄比喻指月亮。中秋節(jié)一家人不出門在一起聚餐,要和中秋的明月一同來個大團圓。
4、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幡然嫦娥竊藥手,奔入廣寒歸不得。 -- 清彭蘊章《幽州土風俗》
釋義:月餅上的圖案多種多樣,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類的裝飾性圖案,不禁讓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傷故事。
5、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jié)物無容忽。--清 袁景瀾《詠月餅》
釋義:用各種特殊的模具制作出來的月餅,名稱也各式各樣,是菜單上的亮點。因為月餅師傅的巧心,使月餅看起來同月亮一樣美麗。
2. 關于月餅的詩句
中秋鮮果列晶盤,
餅樣圓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門不出,
要同明月作團樂。
-沈兆褆
三材取具油糖面,
磊落芳潔堆瓦缸。
水溲成模入火炙,
鐵爐揚炭時錚從。
和酥餡果更奇絕,
列肆錯雜魚豆樁。
-錢灃
紅白翻毛制造精,
中秋送禮遍都城。
論斤成套多低貨,
餡少皮干大半生。
-李靜山
中秋節(jié)物未為低,
火烘羅羅出斧齊。
一樣餅師新制得,
佳名先向月中題。
-祁啟萼
3. 關于月餅的詩句有哪些
1、
《水調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
《中秋》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3、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4、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5、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4. 中秋節(jié)關于月餅的詩句 (上等的)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jié)!望望空佇立,玉蟾清冷桂花孤,碧海青天夜夜心,千燈夜作魚龍變。
今宵注眼看不見,北斗闌干南斗斜。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狹衣秋已寒。
便喚作,胡窺青海灣。 清輝澹水木。
南都從事莫羞貧。長袖起。
但喚取,今夜清光似往年,欲磨還缺。 永結無情游,怕天放。
少君引我升玉壇。障泥未解玉驄驕,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醉臥少休。
山中夜來月。 滿江紅。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思歸多苦顏,澄澄變今古。解鞍欹枕綠楊橋, 欲減初圓及午時,呼芳樽于綠凈,肯教幽暗取丹枝,光彩露沾濕,況是清秋仙府間。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 驚鵲棲未定。
高樓當此夜。 舉杯邀明月。
過酒家飲酒。 未必素娥無悵恨。
舉頭望明月,人情未必看承別。 明朝人事隨日出。
群動悠然一顧中,月是故鄉(xiāng)明,四海正看當路時,是夜越吟苦,正對五候殘酒卮,還寢夢佳期。 西南火星如彈丸。
我歌月徘徊。 曲折無心逐浪花, 漸看星瀠失南箕。
庭槐寒影疏,湓浦沙頭水館前,清歌咽,應費明河千斛水,曲江池畔杏園邊,淚下沾裳衣。 有弟皆分散,明月明年何處看。
佳期曠何許、離恨總成歡。 嘆十常八九,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不見有人還。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披衣覺露滋。 堂前月色愈清好,銀漢無聲轉玉盤,應華發(fā)。
若得長圓如此夜。 一杯未盡銀闕涌,約明月之浮槎。
照野彌彌淺浪,禮空遙請真仙官。拜華星之墜幾,獨酌無相親。
把從前。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 滅燭憐光滿,杜宇一聲春曉。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卷簾推戶寂無人,相期邈云漢,天高地平千萬里,瓊杯滑,明月明年何處看。
今夜偏知春氣暖。 東林莫礙漸高勢。
寄書長不達,萬道虹光育蚌珍。 何人為校清涼力,山上長松山下水,一聲吹裂。
書此語橋柱上。 由來征戰(zhàn)地,銀漢無聲轉玉盤,對月題詩有幾人,載畫舫之清冰,照我羅床幃,竟夕起相思,愁思當告誰,行樂須及春,低頭思故鄉(xiāng), 溪聲喧石灘。
明月易低人易散蘇軾的《水調歌頭》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微風吹蘭杜,蟲聲新透綠窗紗.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亂云脫壞如崩濤,我欲醉眠芳草。 千里共如何。
暫伴月將影,冷露無聲濕桂花。可惜一溪風月,輪嗣布;待月舉杯。
青女素娥俱耐冷。 向尊前。
碧虛無云風不起。 露氣入茅屋。
誰為天公洗眸子。 天上若無修月戶,他年此日應惆悵。
客行雖云樂。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乘月至一溪橋上。 露從今夜白。
至今不會天中事。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長河漸落曉星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此夕羈人獨向隅。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
今年八月十五夜。亂山攢擁,演漾在窗戶,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夜愁不能寐。 此生此夜不長好,此時立在最高山、孤冷有愁無,天涯共此時。
可憐關夜嬋娟影,影徒隨我身。 絕景良時難再并,況乃未休兵。
此生此夜不長好;江山如畫,飛螢卷簾入。 遂令冷看世間人,更許螢火爭清寒,應是嫦娥擲與人,攬衣起徘徊。
不堪盈手贈、玉纖橫笛。 問嫦娥。
醒時同交歡。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此時瞻白兔,莫教踏碎瓊瑤。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不期而會重歡宴。及覺已曉。
簾斜樹隔情無限, 好風偏似送佳期,角尾奕奕蒼龍蟠,醉后各分散。 玉液滿,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槁秸申酬,輪欹影促猶頻望。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橫空隱隱層霄。
青熒滅沒轉山前。 長風幾萬里,醉,蒼茫云海間, 到曉不曾看。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美人清江畔,春夜行蘄水中,歸來呼酒更重看。 誰做冰壺浮世界。
漢下白登道,斂著眉兒長嘆。 兒童漫相憶。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 還許分明吟皓魄,開帷月初吐,秋邊一雁聲,瑞光千丈生白毫。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直欲數(shù)秋毫。風雨滿城,百尺樓高水接天,對影成三人,疑是地上霜,解鞍曲肱。
戍客望邊色、浮云遮月。 出戶獨彷徨。
荏苒幾盈虛。 月既不解飲、無由再逢伊面。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 嫦娥應悔偷靈藥,疑非人世也,不如早旋歸, 行路豈知難。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殿前拾得露華新。 近日來。
金霞昕昕漸東上,東南見月幾回圓! 引領還入房、閑暇里,不知秋思落誰家,無家問死生,嘆息未應閑,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
最愛笙調聞北里。 昨風一吹無人會,鄰杵夜聲急。
何人艤舟昨古汴,恍然一夢瑤臺客,何幸兩重陽之近,吹度玉門關,我舞影零亂,流水鏗然。 情人怨遙夜, 燭暗香殘坐不辭,歸時說。
凝光悠悠寒露墜,天樂一聲肌骨寒。 云*(左車右并)欲下星斗動。
今夜月明人盡望,窗下咿啞唯楚老,桂枝撐損向西輪,尚從前赤壁之游。 秋夜月 當初聚散。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照我湛然心不起。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5. 關于吃月餅的古詩
關于吃月餅的古詩:
1、清代祁啟萼有《月餅》詩云:“中秋節(jié)物未為低,火烘羅羅出斧齊。一樣餅師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題”。道出了月餅取名的緣由;
2、《酌中志》:“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于干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3、《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后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4、《西湖游覽志會》:“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5、明朝的彭蘊章《幽州土風俗》:“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詩句生動描寫了“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被心靈手巧的制餅師印制在月餅之上,月餅與月亮的傳說相結合,訴說了歷史悠久的月亮文化,伴隨著美味的月餅一代代傳承后世;
6、吳曼云《江鄉(xiāng)節(jié)物詞》:“粉膏圓影月分光,每際中秋得飽嘗。只恐團凼空說餅,征人多半未還鄉(xiāng)。中秋月夜,確乎是一個懷人的時節(jié),吃月餅,盼團圓只是一種祈盼,離鄉(xiāng)的人們,腦海里,都是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惦念;
7、施景琛的《中秋詞》:“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愛護意,年年例又貺雙魚。”寫的是在福建,凡當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節(jié)要送給外孫子、外孫女或外甥有雙鯉形狀的月餅。這和現(xiàn)代晚輩送上輩過節(jié)禮的習俗恰恰相反。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月餅
6. 關于月餅的詩句
1、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宋.蘇東坡《詠月餅》 釋義:吃月餅就像在吃著月亮般,中間還有美味的夾心。 2、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愛護意,年年例又貺雙魚。
——近代.施景琛的《中秋詞》 釋義:凡當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節(jié)要給外孫子、外孫女或外甥送月餅。 3、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
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
——清.袁景瀾《詠月餅》 釋義:該詩描寫了月餅的制作工序 4、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幡然嫦娥竊藥手,奔入廣寒歸不得。
——清.彭蘊章《幽州土風俗》 釋義:寫月餅上圖案多樣,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類的裝飾性圖案,不禁讓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傷故事。 5、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清.楊光輔《凇南采府》 釋義:月餅的餡兒也更加講究起來,和今天類似。
7. 關于月餅的古詩
1、《吉林紀事詩》 【清】 沈兆褆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門不出,要同明月作團圞。譯文:中秋鮮果列晶盤──中秋的新鮮瓜果排列在晶瑩的盤子中。
餅樣圓分桂魄寒──清寒的月亮像月餅一樣的圓。桂魄:喻指月亮。
聚食合家門不出──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門。要同明月作團圞──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來個大團圓。
2、幽州土風俗 【清】彭蘊章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幡然嫦娥竊藥手,奔入廣寒歸不得。
譯文:寫月餅上圖案多樣,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類的裝飾性圖案,不禁讓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傷故事。3、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北宋 蘇軾《月餅》釋義:吃月餅就像吃月亮,中間酥酥甜甜。
安靜的品嘗,因想念故鄉(xiāng)流下的淚把毛巾都弄濕了。4、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
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
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jié)物無容忽。
--清 袁景瀾《詠月餅》釋義:用特殊的模具制作月餅,名稱也各異,是菜單上的亮點。因月餅師傅的巧心,使月餅像月亮一樣美麗。
5、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門不出,要同明月作團樂。
--清代末 沈兆褆《吉林紀事詩》釋義:中秋的新鮮瓜果排列在晶瑩的盤子中,清寒的月亮像月餅一樣的圓。桂魄:喻指月亮。
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門,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來個大團圓。擴展資料:中國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飲食習俗。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
到了明代,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如有剩月餅,乃整收于干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經(jīng)過元明兩代,中秋節(jié)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征義。經(jīng)清代到現(xiàn)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fā)展。
原料、調制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jié)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jié)吃。
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jù)。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月餅。
乾隆關于月餅的詩句
1. 關于月餅的古詩 1、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北宋 蘇軾《月餅》 釋義:吃這小小的月餅就像吃著月亮一樣,中間有酥酥甜甜的味道。安安靜靜的品嘗,因為太過想念故鄉(xiāng),流下的眼淚都把手巾弄濕了。 2、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愛護意,年年例又貺雙魚。--近代 施...
中秋月餅的詩句
一個哥們,一吃月餅就拉肚子,那年,我就好奇,和他一起吃,只見他拿出月餅,華華麗麗的撕開干燥劑,撒在月餅上,一口咬下,回頭對我說,你吃月餅不撒佐料嗎? 中秋到,月兒圓,老少齊聚慶團圓,你一言,我一言,和和美美笑滿園,吃月餅,拜月娘,姑娘能遇好君郎,吃月餅,舞火龍,事業(yè)財運共升騰!中秋快樂! 又快到中秋節(jié)了,...
關于月餅的詩句
關于月餅的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作者李白介紹如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為人爽朗大方,樂于交友,愛好飲酒作詩,名列“酒中八...
關于中秋節(jié)的詩詞美文
1、念奴嬌·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里,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里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2、水調歌頭·中...
請寫出關于中秋、端午、重陽、春節(jié)、元宵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
一, 中秋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出處:北宋-蘇軾《中秋月》。白話釋義:黃昏時的彩云完全消散,萬里晴空充滿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悄然無聲,冉冉東升的明月像一輪移動的白玉盤。二,端午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出處:唐·殷堯藩《端午日》。
關于美食與心情的詩句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 戚里相饋遺,節(jié)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制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關于月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關于“酒”詩詞與美食中國文化...
迎中秋慶國慶祝福短文
1、圓圓明月當空照,人間家家慶團圓。紅旗招展漫天舞,全國上下度國慶。中秋之后國慶至,舉國同慶盼統(tǒng)一。國慶接著中秋到,福運一個連一個。祝你雙節(jié)快樂幸福!2、五星紅旗飄揚,祖國平安吉祥;丹桂月餅飄香,幸福甜蜜綿長。國慶中秋“雙節(jié)”,雙喜慶雙祝福: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祝愿朋友幸福吉祥!3、中秋國慶已...
贊美早點小吃的詩句
5. 《月餅》 蘇軾 宋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淚沾巾。 說到關于贊美美食的詩,就不得不提: 蘇東坡: 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
香妃:乾隆心中第一寵妃 乾隆最愛的女人
乾隆還在詩后自注說:“樓近倚皇城南墻。墻外西長安街,內屬回人衡宇相望,人稱‘回子營’。新建禮拜寺,正與樓對。”以后乾隆還經(jīng)常作有關寶月樓的御制詩,如“一泓水鏡呈當面,滿魄冰輪映峰頭”、“南岸嫌長因構樓,樓臨直北望瀛州”等詩句。不難看出,這些詩句無不反映了乾隆對寶月樓的深情...
中秋節(jié)詩句,中秋節(jié)的由來50字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相關評說: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中秋節(jié)正式成為歲時節(jié)日,應起于唐朝,唐書太宗紀,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jié),以后... 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xiàn).詩人兼美食家蘇東...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詠月餅詩 ______袁景瀾 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 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 戚里相饋遺,節(jié)物無容忽. 皓月瑤池怨,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餅乃獨絕. 沾巾銀絲透,舉頭相思愁. 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一、吃月餅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jié)吃月餅,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吃月餅: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jié)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賞月: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樓,好游者則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備核肴酒漿,文人賦詩,俗士講古,...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答案] 1:李白的月餅床前明月光,有餅沒包裝.舉頭望明月,低頭聞餅香!NO.2:杜甫的月餅細草微風岸,今年送禮多.何物能擺闊?月餅最出色!NO.3:柳宗元的月餅無權鳥飛絕,沒錢人蹤滅.品餅蓑笠翁,獨過中秋節(jié)!NO.4:蘇軾的月餅明月...
聶拉木縣圓刀: ______ 未來的李政道 你好!那燒麥出征喪了殘生,餡餅回營搬來了救兵,鍋盔坐在了中軍帳,發(fā)面火燒前部(呢)先鋒.搬來了吊爐燒餅整整十萬,蕎面餅催糧押著后營.紅盔炮響驚天地,不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