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shù)囊馑迹?
從前的人,珍視品德,輕視利益,看重義氣,輕視錢財。
我的理解是,古代的人,看重品德而輕視利益,講義氣而看輕財利
這句話出自秦代李斯的《上書秦始皇》,意思是:古人重視德行而輕視利益,重視道義而輕視金錢。
視道德高尚為重的人對個人利益會看得比較輕。重義氣的人對錢財視為無物
芷空1304746887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世紀中期在中國任職的英國領(lǐng)事館官員T?T?梅多斯,根據(jù)第一手觀察資料做出如下解釋:中華民族作為同一個民族,其歷史空...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本題是闡述見解題,題干要求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評析作者的觀點.首先解讀材料提取觀點,依據(jù)材料“必須靠道義的作用而不是靠物質(zhì)力量來治國”可以得出觀點一是儒家重義輕利的思想;依據(jù)材料“一種制度是:公職競爭考試的制度(科舉...
芷空13047468872: 怎樣評價孟子的“重義輕利”的思想?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戰(zhàn)國時期梁惠王問一學(xué)者有關(guān)利國之道的問題.該學(xué)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位學(xué)者是孟子. 孟子的義利觀,把義和利看作是一對矛盾,強調(diào)要“貴義賤利”.
芷空13047468872: 評價重義輕利觀念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言及義與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云:“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余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
芷空13047468872: 《孟子》萬乘之囯,弒其君者?的意思¥8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選自 孟子見梁惠王 原文: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文: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
芷空13047468872: 孔子一方面主張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寧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沒有矛盾?怎樣理解自古皆有死,名無信不立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沒有,他強調(diào)“先富之后教之”是為了讓學(xué)生不受外物影響一心向?qū)W,而“寧可去食留信”是說在食物與信譽之間要選擇立信,不食嗟來之食.兩個主張是針對不同情況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芷空13047468872: 子列子學(xué)于壺丘子林……則危辱及之矣的翻譯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原文: 列子:說符 子列子學(xué)于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則可言持身矣.”列了曰: “愿聞持后.”曰:“顧若影,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 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后...
芷空13047468872: 知道小古文中巜國寶與器用》的全文嗎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你指的是這一段嗎?——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 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 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 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聽治,其...
芷空13047468872: 春秋之義,貴信而賤軸,是什么意思?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重視道德,鄙視工匠技術(shù)·
芷空13047468872: 君子與小人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學(xué)說中對后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
芷空13047468872: 求《論語》君子之風每句話的評析 -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論語》選讀06《君子之風》注譯評【原文】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1),依于仁,游于藝(2).” (7?6)【注釋】 (1)德:舊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藝:藝指孔子教授學(xué)生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
我的理解是,古代的人,看重品德而輕視利益,講義氣而看輕財利
這句話出自秦代李斯的《上書秦始皇》,意思是:古人重視德行而輕視利益,重視道義而輕視金錢。
視道德高尚為重的人對個人利益會看得比較輕。重義氣的人對錢財視為無物
解釋: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shù)囊馑?
從前的人,珍視品德,輕視利益,看重義氣,輕視錢財。
相關(guān)評說: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本題是闡述見解題,題干要求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評析作者的觀點.首先解讀材料提取觀點,依據(jù)材料“必須靠道義的作用而不是靠物質(zhì)力量來治國”可以得出觀點一是儒家重義輕利的思想;依據(jù)材料“一種制度是:公職競爭考試的制度(科舉...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戰(zhàn)國時期梁惠王問一學(xué)者有關(guān)利國之道的問題.該學(xué)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位學(xué)者是孟子. 孟子的義利觀,把義和利看作是一對矛盾,強調(diào)要“貴義賤利”.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言及義與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云:“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余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選自 孟子見梁惠王 原文: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文: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絕對不會滿足的.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沒有,他強調(diào)“先富之后教之”是為了讓學(xué)生不受外物影響一心向?qū)W,而“寧可去食留信”是說在食物與信譽之間要選擇立信,不食嗟來之食.兩個主張是針對不同情況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原文: 列子:說符 子列子學(xué)于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則可言持身矣.”列了曰: “愿聞持后.”曰:“顧若影,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 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后...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你指的是這一段嗎?——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 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 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 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聽治,其...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重視道德,鄙視工匠技術(shù)·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學(xué)說中對后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
南票區(qū)拉孔: ______[答案] 《論語》選讀06《君子之風》注譯評【原文】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1),依于仁,游于藝(2).” (7?6)【注釋】 (1)德:舊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藝:藝指孔子教授學(xué)生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