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憂世議隘”的出處是哪里
“但憂世議隘”全詩
《玉溪歸逢外甥李相如汴中》
宋代 晁補之
蠻鄉(xiāng)俟天形,畏蠚復(fù)憚暑。
夢甥來萬里,竹響風(fēng)動宇。
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
平生窘執(zhí)轡,白面力如虎。
誰令斗指日,江使墮漁罟。
桃僵李為仆,遺佩滿江渚。
常憂抱石死,無復(fù)腳踏土。
哪知徼時愿,起廢遇明主。
曠調(diào)已遠(yuǎn)跡,未用矜杜舉。
但憂世議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學(xué)孔子,況乃父母魯。
如聞四門辟,未信遡洄沮。
上書閔魃旱,膏以神靈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豈無女。
爾壯觀爾能,吾歸固吾所。
期甥二兒上,馀子不足數(shù)。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吳醑。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方寸一虛隘八極”的出處是哪里
“方寸一虛隘八極”出自宋代劉黻的《東坡竹石》。“方寸一虛隘八極”全詩《東坡竹石》宋代 劉黻坡翁北歸留戲筆,數(shù)竹離奇生磈石。世如有鳳必先知,碌碌凡禽誰得識。風(fēng)不聲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嶺恥每苦煙瘴深,煙瘴何曾禍忠直。天使無垢來此邦,要與坡翁發(fā)真跡。大書特書等傲岸,方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什么意思??
從哪里知道是這樣的呢?早晨出生的菌類(不到黑夜就死去)不知黑夜與黎明;寒蟬(夏生秋死)因而不知春天與秋天。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冥靈,把五百年當(dāng)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dāng)作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大椿,把八千年當(dāng)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dāng)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可是彭祖到如今獨以長壽而聞名于世,人們與他...
“賓客隘村墟”的出處是哪里
“賓客隘村墟”出自唐代杜甫的《草堂》。“賓客隘村墟”全詩 《草堂》唐代 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請陳初亂時,反復(fù)乃須臾。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中宵斬白馬,盟歃氣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斷劍閣隅。布衣數(shù)十人,亦擁專城居。其勢不兩大,始聞蕃漢殊。
吳越爭霸歷史事件的故事、典故、成語。詳細(xì)一點,最好有除了臥薪嘗膽之 ...
象范蠡,出身于布衣之家,有匡世奇才,而“時人盡以為狂”(《越絕書》)。他琢磨,楚國不用,自己不能直接報效于父母之邦,不如東去助越,以越制吳,消除楚國東顧之憂,將全部的才智曲折地貢獻給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國。于是,他邀好友文種一起告別了家鄉(xiāng),踏上東去越國的道路。 越國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國家。傳說其先祖乃大禹...
《孔雀東南飛》的原文和譯文
蘭芝抬起頭來回答說:“道理確實像哥哥所說的一樣,離開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安排都要順著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夠自作主張?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yuǎn)沒有機緣。立即就答應(yīng)了吧,就可以結(jié)為婚姻。”媒人從坐床走下去,連聲說好!好!就這樣!就這樣!他回到太守府稟告太守:“下官承奉著大...
“遠(yuǎn)途憂地窄”的出處是哪里
“遠(yuǎn)途憂地窄”出自唐代元稹的《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遠(yuǎn)途憂地窄”全詩 《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唐代 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遠(yuǎn)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并入紅蘭署,偏親白玉規(guī)。近朱...
“云傍馬頭生”的出處是哪里
“云傍馬頭生”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云傍馬頭生”全詩 《送友人入蜀》唐代 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作者簡介(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
“抑亦為國者之憂”的出處是哪里
“抑亦為國者之憂”的出處是哪里“抑亦為國者之憂”出自宋代李覯的《袁州州學(xué)記》。“抑亦為國者之憂”全詩《袁州州學(xué)記》宋代 李覯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xué)。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
“寧憂道未恢”的出處是哪里
“寧憂道未恢”出自宋代邵雍的《悟人一言》。“寧憂道未恢”全詩 《悟人一言》宋代 邵雍 百慮謀猶拙,一言迷自開。世間無大事,天下有雄才。唯恐人難得,寧憂道未恢。忌心都去盡,何復(fù)病塵埃。《悟人一言》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悟人一言》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不思明日憂”的出處是哪里
“不思明日憂”出自宋代李覯的《寄懷三首》。“不思明日憂”全詩 《寄懷三首》宋代 李覯 齪齪復(fù)齪齪,淺謀同燕雀。不思明日憂,但敢今日樂。欲儒抱書卷,未去眼中瞙。誰將古人淚,更為今人落。《寄懷三首》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懷三首》是宋代詩人李覯的作品。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
相關(guān)評說: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清音俗世流, 紛爭幾時休, 誰能破名利, 太虛任遨游”是電影《獨孤九劍》(國內(nèi)電影,導(dǎo)演余明生, 李嘉欣、劉錫明、楊麗菁主演)結(jié)尾的一首無名詩.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周顗,字伯仁,晉汝南安成人.以下由幾篇世說新語中的故事,讓大家更了解周伯仁的個性儀表,以及他又是如何展現(xiàn)他不凡的生命霸氣.尤悔第六則:「王大將軍起事,丞相兄弟詣闕謝.周侯深憂諸王,始入,甚有憂色;丞相呼周侯,曰:『...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蘇州吳縣人.范仲淹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其詞存世不多,僅三首比較完整,但意境宏闊,氣象雄奇,以反映邊塞風(fēng)光和征戰(zhàn)勞苦見長.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學(xué)過《岳陽樓記》,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散文、詩、詞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 教化是民眾的冷熱,教化不按時那么就會傷害世界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因為是斷章取意,個別字句解釋的也許不夠準(zhǔn)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三國東吳名將 (一)六大元老 1.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在《三國志》中張昭排列在吳國所有大臣之首. 《...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 《赤壁賦》蘇軾手稿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
白塔區(qū)漸開: ______[答案] 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對于他們而言,當(dāng)他們?yōu)槔硐肱r,盡管很苦,可他們樂在其中;當(dāng)他們的理想實現(xiàn)時,他們更是樂不可支,這就是他們的樂!第二個問題,沒有原文,不好回答,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