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概括能力訓練
1. 怎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關于文言文閱讀的教學,高中新課標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二是體會作品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這就是說,文言文的教學,首先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和句式,始終是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而朗讀、背誦和詞義、句式的歸納對比練習以及古文今譯練習,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據必修課教材的整體安排,本單元還要學習提要鉤玄的讀書方法。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是閱讀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學、初中的閱讀教學中就訓練過。高中階段,課文的難度增大了,閱讀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僅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對一句話或幾句話、一段話或幾段話以及對有關的某部分內容,都要能夠根據需要,正確而熟練地進行概括。
概括要點必須在理解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認真閱讀,理清思路,是恰當概括的前提;把握住關鍵語句,對保證概括的準確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對內容要點的概括,離不開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細節(jié),善于把握住相關事物的聯(lián)系、把握住它們的相同點或不同點。文章內容的分析,則離不開對背景知識的掌握,也離不開對表達方式的理解。教學中應從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更好地全面把握課文的內容。
2. 34怎樣培養(yǎng)學生閱讀概括能力
語文概括能力是一種提取作品主要信息的能力。
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無時無刻不用到它。然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練習,都習慣于指出概括的結果,而不提概括的過程,所以有必要對這種能力作一具體的總結,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要知道,概括能力是超越語文學習的。心理學家林崇德先生說:“概括是真理與能力的特點。
因此中小學生概括能力的發(fā)展,應該看成其智力與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指標。”“由于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yǎng)中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始終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
在閱讀能力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理解”,而在閱讀理解能力中,最基本的智力技能是“概括”。于是,闡釋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闡釋的能力)、組合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重組的能力)、擴展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揚棄的能力)就成為閱讀理解能力所包含的三個層面,出現(xiàn)在閱讀全過程。
解釋就是把文章讀厚,挖掘就是把文章讀透,概括就是把文章讀薄。分析能力決定著概括能力,準確地分析產生準確地概括和遷移。
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呢?教學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體的操作要領就顯得非常重要。從概括的文本范圍講,要在整體關照下進行段落、章節(jié)的局部概括,在完成所有局部概括的條件下進行文篇、書本的整體概括概括是將作品的主要信息提取整合的過程。
在閱讀教學中,要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中學語文閱讀文本都屬于單篇中短章,在閱讀教學中,要將課文分解開,讓學生認識到作品由語段、段落、章節(jié)、文篇組成。
在分析文本時,應該由最小的組成部分入讀,從最小語段概括起,再將各語段的內容進行整合、分析,變成段落、整篇的主要內容。就學生的語文概括能力訓練來說,要分級掌握如何抽取段落主要意義、如何攝取段落精華、如何梳理文本大意、歸納主旨的技巧。
葉圣陶先生說:“理解一篇作品當然著重在它的意思。但是主要意思是靠全篇的各個部分烘托出來的,所以各個部分都不能輕易放過。”
這就告訴我們,在閱讀中,一定要教會學生全面地概括,而不是以偏概全,斷章取義。如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1-4段主要講“我”小時候的身體和性格,5-7段寫母親對“我”的教之嚴、愛之慈,8-11段寫母親對“我”講她在艱難中當家的難,12段寫母親的剛氣的一面,13段總結深遠影響。
總觀全文,胡適先生用濃情筆墨寫出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自己平凡的一生給孩子用之不盡的美好品質。在閱讀時,我們只有將這13個自然段進行整合、歸類,合并相同內容的自然段,再將這些歸類后的部分進行內容提取,形成這四大塊主要內容,這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浮出水面了,一個性格具有多面性的女性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這是就文體表達方式所做的典型的整體概括,給人以“一覽眾山小”的 *** 。只有教會學生如何整合一篇作品,才能讓他們在一篇長篇的閱讀作品面前不至于束手無策,方法在手,才會胸有成竹。
從概括的策略方法講,要由易到難,先學會依據文本的擇要概括,后鍛煉超越文本的取精概括在文本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重點詞、重點句,我們稱其為核心詞、核心句。概括時如果能緊扣這些核心內容,從句子入手,概括到復句,再到段落,以至于全篇,就會顯得很容易了。
這樣,我們在教學時就要教給學生一些技巧,比如核心句的位置,一段的核心句,往往出現(xiàn)在段落的開頭或結尾。如《岳陽樓記》,作者假托“古仁人”與“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特異之處,正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
這是由段落核心句到篇章的概括方法的典型事例。再比如2011年中考呼和浩特第一次模擬閱讀材料,它是一個典型的抓核心句解題的例子。
文章的題目是《注重提升工作境界》,正文由五個段落組成。粗讀一遍,中等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他四個段落的第一句話格式完全一樣,很明顯,這是四個分論點,這四句話分別是所在段落的主要內容。
中心論點肯定在第一自然段,只要讀出這些信息,后面的五個題是不難做的。當然,中心句也不總那樣在顯眼的位置,有時它們潛伏在語段中,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概括出來。
像這樣超載文本的綜合,要求學生看懂文本內容,結合寫作目的,提煉出新的句子。像我們上面講到的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各段落的主要內容就要靠我們根據文本去自己概括。
只要讀懂了文本,概括出主要內容是不成問題的。抓中心句,在中學階段的閱讀理解中運用相當普遍,而且,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對寫作也大有裨益――學會了先總說后分說,有助于增強作文的條理性。
從概括的文體規(guī)范講,應該分清作品的文體,進行具體概括不同的文體,其行文的方法是不同的。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體裁,教會學生有規(guī)律可循的概括方法。
在敘事類文本中,我們要抓住敘事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其中,人和事在概括過程中是兩個首要的因素,只要抓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就可以迅速提取主要信息。比如《藤野先生》一文,文本敘述的主要。
3. 怎么樣提高語文文言文能力
關于文言文閱讀的教學,高中新課標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二是體會作品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這就是說,文言文的教學,首先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和句式,始終是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而朗讀、背誦和詞義、句式的歸納對比練習以及古文今譯練習,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據必修課教材的整體安排,本單元還要學習提要鉤玄的讀書方法。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是閱讀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學、初中的閱讀教學中就訓練過。高中階段,課文的難度增大了,閱讀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僅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對一句話或幾句話、一段話或幾段話以及對有關的某部分內容,都要能夠根據需要,正確而熟練地進行概括。
概括要點必須在理解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認真閱讀,理清思路,是恰當概括的前提;把握住關鍵語句,對保證概括的準確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對內容要點的概括,離不開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細節(jié),善于把握住相關事物的聯(lián)系、把握住它們的相同點或不同點。文章內容的分析,則離不開對背景知識的掌握,也離不開對表達方式的理解。教學中應從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更
4. 怎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及理解文言文能力
一、反復閱讀選文平時講解課文之前要求學生要預習、閱讀課文,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要答閱讀分析題,自然也不例外,讀是基礎。何況現(xiàn)在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或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或寓理于情、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有的還代表著新的文化觀念等,這些材料對大多數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瀏覽、細讀、品讀是必不可少的。
瀏覽,即引導學生學會快速閱讀包括標題和檢測題在內的所有文字資料。通過瀏覽,大體知曉材料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細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檢測題細細閱讀選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等,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品讀,就是要求學生帶著對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點品讀檢測題的題干,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再讀選文,同時對那些答題要求較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關注。
二、抓住文體特征閱讀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答好題,如果僅是讀懂選文,而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會無從下手。各類文體的特征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
因為許多閱讀材料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文體特征,只有掌握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答題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記敘文常涉及的是記敘的六要素、記敘的線索、敘述的方式、表達的方式等;說明文常考的是說明方式、說明順序、說明對象及特點、說明方法等;議論文則側重對議論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論點、論據的類型、論證的方法等。
這些都涉及到相應文體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內容。如果學生對選文的文體類型辨別無誤,基本概念認識清晰,那么答題時就不會張冠李戴,這樣基本分就不會丟失了。
三、準確把握材料每篇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吃力不討好。
5.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啊
就個人知識的獲得來說,一般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通過親自實踐獲得大量感性知識,然后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些構成了個人知識的一小部分來源。另一方面則是直接把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繼承過來,把社會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知識,這是中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或大部分來源,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體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個體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他的歷代祖先的經驗的結果來代替。”
在繼承知識的各條途徑中,可以說閱讀是一條主要途徑。 實際上,在校學習時,僅僅依靠上課是無法理解全部知識的。
可以說,學生時代的學習一天也離不開閱讀,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用書,離開書,離開閱讀,學習就會十分困難。要知道,老師上完課就走了,而書籍卻始終伴隨著我們。
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要珍惜這無憂無慮、精力充沛的寶貴時光。要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多讀點書,多繼承點人類的寶貴知識財富,為一生的事業(yè)打下雄厚的基礎。
同時在閱讀活動中增長起來的閱讀能力,將為一生中不斷地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要不斷改進閱讀的基本條件 閱讀需要哪些條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詞、句、段、篇的基本知識 閱讀就是要通過與字、詞、句、段、篇打交道,從中獲取知識,如果不掌握這些知識,那么,閱讀就變成看“天書”了。
中學生如能掌握5000個字,閱讀一般文章就問題不大了。有的學生之所以閱讀能力差,就是因為沒掌握足夠數量的字、詞(主要是實詞)和詞組的表達概念,而概念是思維的“細胞”。
句是用詞按一定的語法規(guī)律聯(lián)結而成的語言單位,一般用來表達判斷,表達相對完整的思想。對句的理解不單要求掌握詞義,還要求掌握語法。
沒有語言,思維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見,閱讀的重重困難,往往是由不識字詞,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帶來的。因此認真學好語文,在閱讀中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家用他們的親身體會,明確地指出了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數學家說:“很難想象一個文理不通、錯字連篇的人,能把邏輯嚴謹的數學內涵表達出來。”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我從小打好的語文基礎,對我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還覺得學好語文對訓練一個人的思維很有幫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條理。
這些,對我后來學好數學都有很大好處。”人們贊譽蘇步青為“數學詩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 不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就會給閱讀帶來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難重重。有人說,到了21世紀,如果不懂生物化學,不懂生態(tài)學,可能連報紙都看不懂。
現(xiàn)在報上經常出現(xiàn)“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遺傳工程”、“基因”等專用名詞,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可見,要想在現(xiàn)代化社會里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盡快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行。
(3)要會用工具書 在閱讀時難免有些字不認識,也有的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如果手頭有《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就可以及時地查一下,以掃除閱讀中的障礙。當然,根據閱讀的需要,準備一些相應的參考書籍,準備隨時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書齊備,查找熟練,閱讀起來就會順利得多。當然,通過查找工具書,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識進一步豐富起來。
(二)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讀書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 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每天又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供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并不多,如果讀書再沒有目的和計劃,就會使寶貴的閱讀時間得不到充分地有價值地利用。
中學生的閱讀應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出發(fā)點: 有利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有利于彌補自己的弱點,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安排閱讀計劃時要注意: 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
例如,讀一些與課內學習有關的科技史,人物傳記,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內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學習的內容,使思維更加活躍。 圍繞自己的愛好或特點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一個愛好理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到閱覽室讀有關的報紙雜志,一個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去讀各種文學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文學名著。
至于課外書的選擇,可以請教老師,請教高年級的優(yōu)秀生或同班的同學,也可以請教家長。把他們的好經驗學過來,實在是一種省時間的好辦法,選好一本書,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
書選好了,再把讀書的時間分配好,不僅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不至于沖擊課內的學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習中的弱點就可以得到彌補,個人的特長就可以得到發(fā)展,既促進了課內的學習,又豐富了課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fā),常常看一些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yè),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三)要處理好博覽和精讀的關系 博覽就是廣泛地看書,目的是針對書的內容作一般了解,以發(fā)現(xiàn)書內精華的部分和。
6. 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中的概括能力
一 培養(yǎng)學生概括段意的能力 段落是文章的組成部分,是通向全篇的橋梁,準確的概括段意,是理解課文內容,理清作者寫作思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
準確地概括段意,就能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點,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此我想先來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一般說來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再仔細閱讀每個自然段,抓住這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進行分析比較,考慮他們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與全文主要內容有關系的部分;最后將次要的內容舍去,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段落的中心,這就是段落大意了。
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種: 1抓重點句概括段意 有一些文章在每段的開頭或結尾,用一兩句話概括了本段的大意,這一兩句話便是段落的重點句或中心句,我們在概括段意時,可以摘引這個重點句或中心句作為段意。有的重點句在段首,有的重點句在段中,有的重點句在段尾。
例如《小草》一課的第二部分即第2—5自然段,從四方面介紹了小草的特點,每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話點明了人們贊美小草的原因。在概括段意時,我們就可以抓住每一自然段中的這個重點句來概括。
再如《莫高窟》一課的第三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個過渡句:“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彩塑”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壁畫”是這一段的主要意思,因此二、三自然段的段意可分別概括為“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絕倫”、“莫高窟的壁畫宏偉瑰麗”。
2連詞法概括段意 從段落里找出表示本段意思的關鍵詞語,把它們適當串聯(lián)起來,就可以表達段落大意。如《長城》一課第二自然段中的關鍵詞語有“高大堅固、城墻頂上、城墻外沿、城臺”,抓住這些關鍵詞語,并作以適當串聯(lián),就可以把本段段意概括為“從城墻頂上、城墻外沿、城臺三個方面具體介紹長城的構造高大堅固。”
3取主舍次概括段意 沒有中心句的段在文章中居多。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要通過分析每段內容的主次,取主舍次,歸納出段意。
如《飛奪瀘定橋》一課的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寫出了瀘定橋的“險”;第7自然段寫紅四團發(fā)起總攻;第8自然段寫紅軍戰(zhàn)士英勇戰(zhàn)斗,奪下了天險瀘定橋。這部分內容緊緊圍繞“奪”展開:奪的困難—奪的經過—取得勝利。
奪橋過程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所以取主舍次,段意是紅軍戰(zhàn)士英勇戰(zhàn)斗,奪下了天險瀘定橋。 二 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閱讀過程中,在理解文章的詞句進行分段和歸納段落大意的同時,要能夠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同時可以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指主要記了什么事,或寫了什么人。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五種方法進行歸納: 1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為幾段,每一個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個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綜合起來,就能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綜合組織各段的大意為主要內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總和,概括是一定要注意區(qū)別重點段落與次要段落,做到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如《豐碑》全文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的前進;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將軍的思索;第三部分(第3—12自然段)寫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在人們心中樹起一座晶瑩的豐碑;第四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寫紅軍一定會取得勝利。從各段大意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前進時,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他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樹起一座晶瑩的豐碑。
2重點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
具體的操作:可以先簡單地讀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點段,弄清作者在重點段中要表達的意思,再聯(lián)系其余各段作適當補充,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自然概括出來了。
例如《難忘的故鄉(xiāng)》一文,第一部分寫對故鄉(xiāng)的記憶如珍珠似的跳出來;第二部分是對往事的回憶;第三部分抒發(fā)了難忘故鄉(xiāng)之情。顯然第二部分是重點段,其中先談到夏天在江邊洗澡的記憶,接著是對關于故鄉(xiāng)冬天的幾件事的回憶,然后是回憶童年的友情。
因此歸納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就要抓住第二段,可概括為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3題目擴展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課文信息。
不少課文的題目,就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借助課題。
首先要讀懂字面上表達的意思,再根據課文內容把課題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豐滿,使表達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警惕大自然的報復》這篇課文,我們抓住課題就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是: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學會從課題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與“具體”之間的關系了。 4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
讀。
如何加強語言概括能力
提升語言概括能力的關鍵在于深刻準確地判斷事物的本質。以豬肉價格上漲為例,要概括這一現(xiàn)象,需了解其成因和周期規(guī)律。可以說:“此輪價格上漲源于瘟疫和個別地方不當行政行為,緩解這一狀況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這說明,語言概括能力并非單純依賴語文水平,而是需要深厚的知識積累和準確的分析能力。此外...
文言文概括能力訓練
”“由于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yǎng)中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始終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 在閱讀能力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理解”,而在閱讀理解能力中,最基本的智力技能是“概括”。于是,闡釋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闡釋的能力)、組合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重組的能力)、擴展能力(對閱讀信息進行揚棄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
1、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社會實踐做積累,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社會實踐,你很難有思考的源泉,沒有思考的源泉,你很難訓練歸納總結能力。2、較強的的邏輯思維能力,所有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是通過刻意練習訓練出來的。比如寫作,寫作是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最好方式。3、所有文章的書寫,都要做到分條闡述,通過分條...
概述和概括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提升個人歸納概括能力?
在職場工作場景中,開會的時候,領導言兩語就將一個冗長會議討論的內容提煉成幾點,言簡意賅而且全面系統(tǒng),人們覺得領導水平就是高;電視上,好的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總是能夠快速抓住訪談對象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及背后的邏輯,給于贊賞、質疑與引導,人們都會說這個主持人水平真高。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
文言文分析概括題設誤角度
文言文的分析綜合 一、考綱在線 《2012湖南卷考試說明》語文科“考試內容”部分有關“古代詩文閱讀”的考試范圍包括“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前者具體包括三點:(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能力層級為C級。后者具體包括兩點:(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怎樣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5個方面提升表達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語言缺少邏輯、表達混亂,說明思維不清晰。教師想要錘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有意識地訓練你自己的思維。04 提高概括能力和總結能力 現(xiàn)在教師有很多公開發(fā)言的機會,要利用好每一個發(fā)言的機會,去鍛煉自己的。每一次公開的工作匯報,每一次集體大教研的即興討論,每一次大小...
怎樣進行歸納總結,提高自己歸納和概括的能力?
至于高效讀書學習的方法,我之前已經分享過一些我的經驗了,比如:①學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和記憶的能力,拿其中的快速閱讀來說,掌握到兩三千字每分鐘的一個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②用“對答案”的方式進行閱讀;③用“便簽讀書法”進行讀書學習;④高效地做讀書筆記等等。內容較多,就...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概括能力
②提高寫歷史筆記的能力是提高 學生概括能力的最實用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課前試編單元或章節(jié)課堂教學提綱,課后記錄讀史 札記、學史心得,試寫歷史小論文等形式的訓練,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③以中考例 題作示范,明確概括類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設題例,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概括能力。 總之,培養(yǎng)...
高考語文文言文概括分析題教案
文言文的分析綜合 一、考綱在線 《2012湖南卷考試說明》語文科“考試內容”部分有關“古代詩文閱讀”的考試范圍包括“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前者具體包括三點:(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能力層級為C級。后者具體包括兩點:(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高中語文蘇武傳訓練題及答案
7.解析:這是一道概括能力訓練題。小標題要準確概括情節(jié)變化,并盡量展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注意語言的通順凝練。 答案:全文10段,可依次概括如下:單于示好,出使匈奴。緱王謀反,副使陰助。禍殃漢使,欲死明志。引劍自刺,壯節(jié)驚敵。衛(wèi)律逼降,嚴詞喝斥。北海牧羊,矢志不渝。 李陵勸降,剖露忠肝。李陵哭別,敬稱義士...
相關評說: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文言文主要是指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書面語,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標點,俗稱“之乎者也”.文言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對文言文中的優(yōu)秀作品的學習,可以...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這個東西 主要是 靠積累 多看 看的多了就會有語感的 我們高中的時候 老師上課也不講課了 一人發(fā)一本 《史記》 我那時候就是硬把 《史記》 看完了 看史記好處也很多 因為考試卷子總會出史記上的文章~~~~當然如果水平差的話 先把三國演義看一遍 就行了 不要急于求成 每天看一節(jié) 看一篇 就行 我感覺很沾光 反正我語文一般都是第一 作文也是 經常最高分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平常的時候,多看文言文,如果你覺得光看書無聊,可以去看一些古裝電影,最好是咬文嚼字的那種,也可以看看用文言文寫的故事,那樣就生動多了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很簡單,只要掌握翻譯方法就可以了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你好! 文言文的學習是要注重理解,真正懂得詞語、句子、段落的含意,背誦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文章內容,加深理解,同時還可以積累文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所以我認為文言文的學習特別是初中是需要大量背誦的.當然我們說學習決不能死...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學好每一門功課,都要擁有好的學習方法. 從小到大,我的成績還算不錯,我也是初中生 下面,給你介紹我的方法 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而成, 上課必須專心聽講,而且要記下課堂記錄. 老師講課時,心里邊記下一些 要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平時要預習和復習. 有時間要多看課外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嘛!! 要懂得舉一反三...還有,愛拼才會贏 要記住八榮八恥里的每一條. 要努力進取,取得好成績不能驕傲,要虛心. 取得成績不好要繼續(xù)努力,不能灰心.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相信自己,努力加油吧!! www.zhongkao.com里面有專門的專區(qū),有許多學習的方法,我覺得蠻不錯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實詞(一般是課本出現(xiàn)過的,不然,你背熟了課文,自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課外的易如反掌了.) 虛詞(一般不超出18個的范圍,老師有說的,抓一抓重點的,應該沒問題,記得聯(lián)系上下文喲) 句式(重點賓語前置、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把課文的一整理,也蠻容易的,不妨試試) 文段內容理解,一般根據選項,逐句對照原文比較,得分還是容易的. 加油,相信你得!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一、 精選篇章,抓好熟讀、背誦一環(huán) 這是歷來的傳統(tǒng)經驗.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學生必須讀多少文言文,背熟多少文言文,怎樣才能背熟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學生要真正能夠獨立閱讀哪怕是較淺易的文言古籍,不讀上100—150篇文言文是不行...
灣里區(qū)圓柱: ______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六至九年級的學生,對于淺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要能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也就是說,初中生要通過四年的學習,具備獨立閱讀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在平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