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IDE硬盤和SATA硬盤哪個好?
問題描述:
對硬盤我不太了解~聽說IDE硬盤是80線的數據線,SATA是4線,我看了一下,我的好像是4線那種,不過看同學的是寬寬的數據線,跟光驅那個似的,請問哪個更好?有什么區(qū)別?多謝!
解析:
SATA是主流。
IDE也叫PATA已經要淘汰。
SATA硬盤和普通PATA硬盤的優(yōu)缺點比較
相信大家對SATA體系的一些技術特性都已經有所了解。所以本文就不再重復,僅做出一些有關SATA相比PATA優(yōu)缺點的簡單說明。簡單講,SATA硬盤在現階段相對PATA有3個優(yōu)點和1項不足,我們戲稱為“三缺一”。
● SATA具有更快的外部接口傳輸速度,數據校驗措施更為完善。
首先是外部接口傳輸速度更快。由于改用線路相互之間干擾較小的串行線路進行信號傳輸,因此相比原來的并行總線,SATA的工作頻率得意大大提升。雖然總線位寬較小,但SATA 1.0標準仍可達到150MB/s,未來的SATA 2.0/3.0更可提升到300以至600MB/s。就目前IDE設備的速度提升而言,SATA標準滿足未來數年的要求絕對不成問題。
● SATA具有更簡潔方便的布局連線方式。
體現在數據線的布線連接上,SATA也與PATA面積較大、稍顯零亂的排線截然不同。由于采用點對點總線,因此SATA只需要兩對(4Pin)線路即可完成發(fā)送和接收功能,加上另外的3條地線,一共只需要7條同軸包裹的物理連線便可滿足需要。不僅如此,SATA使用的7針插頭結構安裝起來也相當簡便,如下圖所示。
SATA數據線同并行數據線對比
對于傳統(tǒng)PATA的40Pin接口,SATA的單向L型盲插接頭在設計上就杜絕了錯誤反插的可能,再也不需要插線時,如同并行ATA排線上紅線對0插針的繁瑣校對過程。而且在連接時咬接到位,使用戶可以方便、可靠地進行拔插而不必擔心接觸不良或弄壞接口等問題。此外,為配合SATA規(guī)范所提供的硬盤熱插拔功能,接頭中的3根地線信號針的長度比數據信號針要長出一小截,插接時總是地線先接觸、然后才是信號針接觸,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誤操作熱拔插時的放電損害設備等問題的出現。
● SATA支持更長的信號傳輸距離。
為避免信號并行傳輸時的衰減或干擾問題,PATA數據線的長度被限制在了45cm以內,而SATA的串行線纜長度則可延長到1m,這對PC而言已經是綽綽有余了。同時,如果我們將串行ATA線纜的線路直徑增大,有效信號還可以傳輸得更遠,因此當大家看到2m以上的超長SATA數據線時,請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 電源接口和BIOS設置需要購買者注意
盡管有上述種種優(yōu)點,但作為普及不久的電腦配件,相對大家都很熟悉的PATA而言,SATA體系的某些改變也不那么令人愉快。首先在電源插口上,由于SATA需要3.3V、5V和12V等多種電壓,每種電壓有3根相關定義腳,再加上地線5根和1根保留腳,加起來串行ATA硬盤的輸入電源線就需要15個針腳。這比目前并行硬盤的電源腳數增加不少。
雖然其接插方式也改為更人性化的L型盲插接口,但寬度比PATA寬了許多。因為目前大部分電源都來不及提供這種串行硬盤專用供電插頭(一些最新的電源已經提供),所以使用SATA硬盤的用戶還必須自購一條轉接線才行,稍嫌麻煩。
SATA電源線
不過,日立、麥拓等部分硬盤廠商通過在硬盤電路板上設置轉換電路,實現了L型盲插接口和傳統(tǒng)4針電源接口并存的方式,免除了用戶聯結電源時的麻煩,值得稱道。
雙電源硬盤
此外,就目前的主板上使用的實際情況來說,相對于大家已經十分熟悉的并行硬盤的BIOS設置而言,由于增加了有關SATA的相關設置,并且通常具備多種模式可供選擇,因此在BIOS設置以及驅動安裝上,稍嫌麻煩。不過,我想以目前硬件的更新速度,這些問題很快就能夠解決了。
硬盤SATA和IDE那個類型好?
綜上所述,選擇SATA還是IDE硬盤,主要取決于用戶的具體需求和場景。對于追求高速數據傳輸、穩(wěn)定性和兼容性的用戶來說,SATA硬盤無疑是更優(yōu)的選擇。而對于需要考慮兼容性或成本因素的用戶,IDE硬盤則可能更為合適。在實際應用中,無需過分糾結于硬盤接口類型,關鍵在于根據自身需求做出合理選擇。
硬盤接口類型SATA、IDE比較
在傳輸速度上,SATA硬盤比IDE硬盤快得多。目前SATA的傳輸速率可達150MB\/s,未來有望達到300MB\/s甚至600MB\/s,這將使數據傳輸速度提高近10倍。相比之下,IDE硬盤的傳輸速率相對較低。SATA硬盤使用更少、更細、傳輸距離更遠的線纜,使得設備安裝和內部布線更加簡便。其連接器體積小巧,不僅優(yōu)化了計算機內...
SATA硬盤和IDE哪個好
SATA硬盤和IDE硬盤相比,當然是SATA硬盤更好。SATA硬盤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好。SATA接口標準提供更高的接口帶寬。對于IDE硬盤而言,即使是最高級的UltraDMA 6模式,也只能提供133MB\/s的接口帶寬,而SATA硬盤最低的SATA1.0版本,就已經提供了150MB\/s的接口帶寬了。SATA硬盤支持很多新特性,如NCQ特性可以顯...
IDE和SATA哪種好
IDE硬盤與SATA相比,在性能和便利性上存在明顯的差距。并行ATA的數據線過長,不利于機箱散熱,且主從盤設置復雜。熱拔插功能在服務器應用中至關重要,但并行ATA不支持這一功能。并行ATA的錯誤檢驗技術也有所不足。而IDE接口使用的5伏電壓,已經不符合現代處理器低電壓的需求。SATA硬盤相較于IDE,具有許多...
硬盤SATA和IDE那個類型好?
盡管SATA接口在理論上提供了更高的傳輸速度,但是這種優(yōu)勢在日常應用中并不明顯。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無論是SATA還是IDE硬盤,都能滿足基本的數據存儲需求。因此,在選擇硬盤時,用戶應更多考慮的是硬盤的容量、讀寫速度、價格等因素,而無需過分糾結于接口類型。實際上,硬盤性能的提升更多的是體現在硬盤...
是IDE接口的移動硬盤好還是SATA接口的移動硬盤好?
只看盒,論性價比,IDE接口好,便5到十塊,但IDE接口的硬盤因貨少反而貴,長遠IDE接口的支持多數要比SATA接口先入歷史,所以建議你用SATA接口
IDE和SATA有什么不同
首先,從傳輸速度來看,SATA的性能明顯優(yōu)于IDE。SATA能夠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這意味著在讀寫操作時,SATA硬盤能夠更快地處理數據,從而提升整體系統(tǒng)性能。在連接方式上,IDE采用并行總線接口,支持一對一連接,但不支持主從盤結構,這限制了硬盤的擴展性和管理復雜性。相比之下,SATA采用串行總線接口,...
請教:硬盤是SATA的好還是IDE的好。為什么?
SATA信號線除抗干擾外,它還比PATA數據線輕薄很多。SATA信號線的寬度僅為1厘米多一點,而長度卻可達1米,而傳統(tǒng)的PATA硬盤信號線則寬達4.5厘米,長度又不能超過40厘米 在電源線上,SATA與PATA硬盤也各不相同。這是因為SATA硬盤需要3.3V、5V和12V等多種電壓,幾種不同電壓加...
SATA硬盤同IDE硬盤的區(qū)別,哪個更好,現有電腦是否可兼容
SATA支持熱插拔,并且傳輸速度比IDE快些,現在主流都用這種硬盤,只要你的主板有SATA接口就可以用SATA硬盤,當然,一般的人都只有一個硬盤,這時,SATA硬盤的“熱插拔”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請問IDE硬盤和SATA硬盤哪個好?
對硬盤我不太了解~聽說IDE硬盤是80線的數據線,SATA是4線,我看了一下,我的好像是4線那種,不過看同學的是寬寬的數據線,跟光驅那個似的,請問哪個更好?有什么區(qū)別?多謝!解析:SATA是主流。IDE也叫PATA已經要淘汰。SATA硬盤和普通PATA硬盤的優(yōu)缺點比較 相信大家對SATA體系的一些技術特性都已經有所...
相關評說:
韶山市三角: ______ 只看盒,論性價比,IDE接口好,便5到十塊,但IDE接口的硬盤因貨少反而貴,長遠IDE接口的支持多數要比SATA接口先入歷史,所以建議你用SATA接口
韶山市三角: ______ 當然SATA SATA是新接口 IDE都多少年了啊 SATA比IDE先進啊 IDE快淘汰了 不過其實IDE不會比SATA慢很多的
韶山市三角: ______ IDE接口: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
韶山市三角: ______ IDE叫并口硬盤.SATA是串口硬盤.它們主要的區(qū)別是在串口的傳輸速度要高一點.能提高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韶山市三角: ______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從數據傳輸的速率和接口都不一樣,從傳承來說,ide是老產品,sata是取代它的,不過也會很快被sata2取代
韶山市三角: ______ 當然是sata
韶山市三角: ______ 如果你購買移動硬盤盒,那么需要看你想接什么接口的硬盤了.如果你想接IDE的硬盤,那么你就買IDE接口的硬盤盒,反之,你就買SATA接口的硬盤盒. 目前,硬盤以后都是SATA接口的了,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買SATA接口的硬盤盒,將來的用處會更大些.如果你本身手里還有老的IDE接口的硬盤,而你又不想浪費了,那么,給你個最好的建議,你可以看看飚王的有一款硬盤盒,既可以接IDE的硬盤,又可以接SATA接口的硬盤,這樣,我覺得你的硬盤盒就用處更廣泛了.什么都可以用了,你可以考慮一下.
韶山市三角: ______ 硬盤的外部傳輸率實際上只是個噘頭. 同樣的硬盤內部構造(轉速,緩存,盤片大小,材質),無論外部接口是IDE DMA100 還是SATA 150, 實際上外部傳輸率遠遠到不到100,(偶估計也就是60~70吧)也就是說 DMA100目前完全夠了. 假設外部傳輸都是峰值100. RAID 0理論上就是200, 提高100% 實際上還要受到RAID 芯片性能影響, RAID 0時候芯片要把一塊數據分成2塊,這有點延遲時間, 不過總體上比非RAID快那是一定的.
韶山市三角: ______ 接口不一樣,SATA的好,它在傳輸速度和緩存方面都優(yōu)于IDE硬盤.主板有SATA接口就可以用 選我做最佳哦!
韶山市三角: ______ SATA硬盤采用新的設計結構,數據傳輸快,節(jié)省空間,相對于IDE硬盤具有很多優(yōu)勢: 1 .SATA硬盤比IDE硬盤傳輸速度高.目前SATA可以提供150MB/s的高峰傳輸速率.今后將達到300 MB/s和600 MB/s.到時我們將得到比IDE硬盤快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