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雅量原文及翻譯
以下是關(guān)于“世說新語雅量原文及翻譯”的講解:
《世說新語·雅量》是南朝宋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的第四門,主要記載了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人物在語言、行為、態(tài)度等方面不同于平常的故事,反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氣度、修養(yǎng)等。
下面是一則原文及翻譯:
原文:顧和始為揚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頃已在床下。人語之曰:“府君熱如烘,揚州有何事?”和答曰:“乾坤定位,日月西行,無事欽來言。”
翻譯:顧和剛做揚州從事的時候,每月初一上朝,等他還沒進入官署,已經(jīng)等在床下。有人問他:“長官像火燒一樣熱,揚州有什么事情?”顧和回答說:“天地定位,日月西行,沒有什么事值得我來告訴你。”
在這則故事中,顧和雖然身為揚州從事,但他卻表現(xiàn)出一種高雅的氣度和修養(yǎng)。在等待進入官署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床下等候,表現(xiàn)出了他的耐心和謙遜。
當有人問他有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回答說“乾坤定位,日月西行,無事欽來言”,意思是說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規(guī)律,沒有什么事情值得他特別去說的。這個回答表現(xiàn)出了顧和的沉著冷靜和自信,也展現(xiàn)了他的智慧和才情。
《世說新語·雅量》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它們通過描述人物的語言、行為、態(tài)度等方面,展現(xiàn)了當時士族階層人物的不同性格、氣度、修養(yǎng)等。這些故事不僅具有文學(xué)價值,還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關(guān)于人性、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啟示。
總之,《世說新語·雅量》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文化經(jīng)典,它通過描述人物的語言、行為、態(tài)度等方面,展現(xiàn)了當時士族階層人物的不同性格、氣度、修養(yǎng)等,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關(guān)于人性、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啟示。
世說新語雅量翻譯及原文謝公
《世說新語·雅量》中關(guān)于謝安的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fēng)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fēng)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
世說新語雅量(顧和始為楊州從事)整篇意思
雅量第六之賣氏世二十二、此中中肢最是難測地(原文)顧和剛擔(dān)任揚州從事時,每至月旦將朝見,尚未入府,便將車停于州府門外。一日,周侯詣見丞相,途中經(jīng)過顧和車旁,見顧和正整理衣物捉虱,神情自若,毫不動容。周侯經(jīng)過后,忽然返回,指著顧和心臟處問道:“此中何所有?”顧和依舊捉虱,...
世說新語雅量全解
回答:雅量第六之一、顏色自若 (原文)豫章太守顧劭,是雍之子。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屬自圍棋,外啟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賓客既散,方嘆曰:“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zé)!”于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 (譯)豫章太守顧劭,是顧雍的兒子。顧劭在豫章去世的時候,...
求世說新語雅量的翻譯
雅量第六之十九、東床坦腹 (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譯)郗太傅(郗鑒)在...
世說新語雅量第六原文賞析翻譯
《世說新語·雅量》中,顧劭作為豫章太守,顧雍的兒子,在任內(nèi)去世。顧雍當時正在聚會飲酒,聽到消息后神色不變,但內(nèi)心已經(jīng)明白。他悲痛至極,用指甲掐著手掌,血流出來沾濕了座褥。等到賓客散去后,顧雍才悲傷地嘆氣說:“已經(jīng)不可能有延陵季子那么高尚,難道我可以再受因喪子而哭瞎眼睛的責(zé)備嗎?”...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十六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譯?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十六則》的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許侍中、顧司空①俱作丞相從事,爾時已被遇,游宴集聚,略無不同。嘗夜至丞相許戲,二人歡極。丞相便命使入己帳眠。顧至?xí)曰剞D(zhuǎn),不得快熟;許上床便咍臺大鼾②。丞相顧諸客曰:“此中亦難得眠處。”翻譯:侍中許璪和司空顧和,當時都...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十九則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譯?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十九則》的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②,因嫁女與焉。...
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
意思是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原文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jīng)與小朋友們一同游玩。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四則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世說新語·雅量篇·第四則的原文為:“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理解如下:故事背景:王戎在七歲時,與一群小朋友外出游玩。他們看到路邊有一棵李樹,上面結(jié)滿了果實,樹枝都被壓彎...
《世說新語.雅量》翻譯
《SHI SHUO SIN YU ? Magnanimity》
相關(guān)評說:
滕州市高度: ______ 意思是王戎不摘路邊的李子,《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滕州市高度: ______ 競走的意思是:爭相跑過去.全句意思是:許多孩子都爭相跑過去 出處:佚名〔宋代〕《王戎不取道旁李》 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滕州市高度: ______ 雅量第六之九、直是暗當故耳 (原文)裴遐在周馥所,馥設(shè)主人.遐與人圍棋,馥司馬行酒.遐正戲,不時為飲,司馬恚,因曳遐墜地.遐還坐,舉止如常,顏色不變,復(fù)戲如故.王夷甫問遐:“當時何得顏色不異?”答曰:“直是暗當故耳.” (譯)裴遐到周馥那里,周馥作東道請客.裴遐和人下圍棋,周馥的司馬過來給他敬酒,裴遐只顧下棋,沒有及時喝酒,司馬生氣了,撕扯裴遐,裴遐從座位上摔到地上.裴遐站起來后又回到座位上,舉止和平時一樣,臉色也沒變,還像剛才那樣,繼續(xù)接著下棋.過后王夷甫問裴遐:“當時你怎么能不生氣呢?”裴遐回答:“只得默默承受啦.”
滕州市高度: ______ 意思是: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 出處: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滕州市高度: ______ 《王戎識李》中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意思是那些孩子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滕州市高度: ______ 取之信然意思為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原文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 ...
滕州市高度: ______ 郗太傅住在京口,讓門生給王丞相送信,要丞相給推薦一個女婿.丞相見了信說:“你到東廂房去看看,看中哪個就選哪個.”門生回來后,告訴郗太傅說:“王丞相家每個門生都很優(yōu)秀,聽說太傅要選女婿,個個都表現(xiàn)得溫文而雅,只有一個少年躺在東床上露著肚皮呼呼大睡,好像根本不知道有選婿這碼事.”郗太傅聽了說:“就是這樣才好啊!”于是郗太傅親自去走訪,發(fā)現(xiàn)這個露著肚皮睡大覺的正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兒嫁給他了.(這就是東床快婿的來歷)
滕州市高度: ______ 《世說新語 雅量》中的王氏二子,應(yīng)結(jié)合原文翻譯如下: 1、原文:王劭、王薈共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薈不自安,逡巡欲去;劭堅坐不動,待收信還,得不定,乃出.論者以劭為優(yōu). 2、翻譯:王劭、王薈一起到宣武(桓溫)那里,正...
滕州市高度: ______ 雅量第六之二、嵇康臨刑 (原文)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xué)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太學(xué)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譯)嵇康押到東市受刑時,神色不變,他要琴彈奏《廣陵散》.彈罷說道:“袁孝尼(袁準)曾經(jīng)要跟我學(xué)彈此曲,我因為舍不得就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今以后就絕傳了!”當時有三千多太學(xué)生上書朝廷,請求拜嵇康為師,沒有獲準.嵇康死后不久,晉文王(司馬昭)也后悔了.
滕州市高度: ______ 【題解】雅量指寬宏的氣量.魏晉時代講究名士風(fēng)度,這就要求注意舉止、姿勢的曠達、瀟灑,強調(diào)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態(tài)度上流露出來.不管內(nèi)心活動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現(xiàn)出來的應(yīng)是寬容、平和、若無其事,就是說,見喜不喜,臨危不懼,處變不驚,遇事不改常態(tài),這才不失名士風(fēng)流.本篇所記的就是名士們的雅量.在遇到喜怒哀樂等方面的事情時神色自若,應(yīng)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