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
《登岳陽樓》的原文如下: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對《登岳陽樓》的賞析如下:
- 前兩聯(lián):詩人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lián),寫出了洞庭湖將吳楚大地從中間剖開,仿佛乾坤日月都在湖面上日夜浮動,展現(xiàn)了洞庭湖的廣闊與壯麗。
- 頸聯(lián):詩人轉而寫自己的境遇,“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表達了詩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以及年老體衰、孤苦無依的凄涼境遇。
- 尾聯(lián):詩人抒發(fā)出對國家離散的無奈與哀痛,“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詩人眼睜睜看著國家離散,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只能憑欄遠眺,淚流滿面。
- 整體風格:這首詩意蘊豐厚,抒情雖低沉抑郁,卻吞吐自然,顯得雄渾大氣,氣度超然。詩人通過對洞庭湖的描繪,以及對自身境遇的抒發(fā),展現(xiàn)了對國家、對人生的深沉感慨。
登岳陽樓杜甫賞析登岳陽樓杜甫賞析及原文和譯文
1、賞析:《登岳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歷史與現(xiàn)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2、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
杜甫登岳陽樓注釋翻譯賞析
憑窗時思緒萬千涕淚交流。【賞析】這是一首奠定岳陽樓成為天下文化名樓的著名詩篇。詩的首聯(lián)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久聞洞庭盛名、可到暮年才初登岳陽樓的喜悅。頷聯(lián)寫洞庭湖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渺無際,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頸聯(lián)寫自己生活坎坷、漂泊...
杜甫登岳陽樓賞析
2、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譯文:以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終于如愿登上岳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整個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動。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關...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首詩的意境是十分寬闊宏偉的。詩的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
如何賞析杜甫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作品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譯文:從前只聽說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沒有得到親朋故舊一字音信,年老...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如下:《登岳陽樓》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翻譯如下:以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終于如愿登上岳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整個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動。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年老...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
《登岳陽樓》的原文如下: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對《登岳陽樓》的賞析如下:- 前兩聯(lián):詩人用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真實地描畫出來,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吳楚東南坼,...
登岳陽樓 杜甫 原文
登岳陽樓原文如下:一、《登岳陽樓》詩歌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二、譯文 很早以前就聽聞洞庭湖的美景,今天終于有機會登上岳陽樓。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這里形容洞庭湖廣闊無垠,仿佛把吳楚分開。
唐詩《登岳陽樓》賞析
《登岳陽樓》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注解】: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2、乾坤:指日、月。3、戎馬:指戰(zhàn)爭。4、關山北:北方邊境。5、憑軒:靠著窗戶。【韻譯】:很早聽過名揚海內...
杜甫《登岳陽樓》全文及鑒賞
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這首詩意境開闊...
相關評說: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詩圣杜甫創(chuàng)作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被譽為古今“登樓第一詩”,詩篇表現(xiàn)了杜甫得償多年夙愿,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哀傷.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整個天空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隨自己. 關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答案] 這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法. 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寫作原因,《登岳陽樓》是慕名登臨而作的,《岳陽樓記》是應約有感而發(fā).兩篇中間都是寫景.但《岳陽樓記》是在與前文的“悲”“喜”之情對比中提出了“先憂后樂”...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感和對國家多難、壯志未酬的無限傷心.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登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觸景感懷愛國)的風格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這首五言律詩寫于詩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歷三年(768).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fā)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
龍鳳區(qū)焊角: ______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解】: 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馬:指戰(zhàn)爭. 4、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