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是的意思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1、<形>對(duì);正確。2、<代>這;這個(gè);這樣。3、<形>凡是;所有的。4、<動(dòng)>表判斷……
是基本字義
1.表示解釋或分類: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2.表示存在:滿身~汗。
3.表示承認(rèn)所說的,再轉(zhuǎn)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4.表示適合:來的~時(shí)候。
5.表示任何:凡~。~活兒他都肯干。
6.用于問句:他~走了嗎?
7.加重語氣,有“的確”、“實(shí)在”的意思:天氣~冷。
8.對(duì),合理,與“非”相對(duì):~非。他說的~。實(shí)事求~。
9.認(rèn)為對(duì):~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表示應(yīng)承或同意(單說一個(gè)“是”字):~,我就去。
11.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助詞,把行為對(duì)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惟你~問。惟利~圖。
13.姓。
文言文中是的含義
讀音:shì
1、<形>對(duì);正確。
《歸去來兮辭》:“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又】<形意動(dòng)>認(rèn)為……正確;肯定。
《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代>這;這個(gè);這樣。
《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3、<形>凡是;所有的。
《游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4、<動(dòng)>表判斷。
《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5、<名>商業(yè)、職業(yè)或政府的事務(wù)、業(yè)務(wù)或國務(wù) 。
“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jì))無從定矣。——范曄《后漢書》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該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作為動(dòng)詞:“是”表示判斷,例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2、作為代詞:“是”可以表示這,這個(gè),這樣,如《石鐘山記》中的“是說也,人常疑之”。3、作為形容詞:“是”表示正確,如《歸去來兮辭》中的“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4、作為...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五種解釋:①動(dòng)詞是,表判斷。②以……為是,認(rèn)為……正確的。③形容詞。正確的。④代詞。這,這個(gè),這樣。⑤動(dòng)詞,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dòng)詞之間強(qiáng)調(diào)賓語。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正確,與“非”相對(duì)。陶淵明《歸去來辭》:“今是而昨非。”②認(rèn)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是在文言文中可以用作動(dòng)詞、代詞和形容詞,用作動(dòng)詞的含義有:①表判斷,譯為是;②譯為以為是,認(rèn)為正確的等等;③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dòng)詞之間強(qiáng)調(diào)賓語。用作形容詞時(shí),表示的是正確的含義。用作代詞時(shí),表示的是這、這個(gè)、這樣的含義。1、具體用法:這;這個(gè);這樣。2、《嚴(yán)先生祠堂記》:"仲淹來守...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在文言文中,“是”作為動(dòng)詞時(shí),表示判斷,例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shí)”。二、作為代詞,“是”可用于指代事物,如《石鐘山記》中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夜,明月照高樓,照見有人樓上愁”。三、作為形容詞,“是”表達(dá)正確之意,如《歸去來兮辭》中的...
文言文中“是”有哪些意思以及用法?
意思:(1)作指示代詞,與“此”同義,“這、這樣、如此”之意。(2)作助詞,一般用于倒裝句中,使賓語前置,起強(qiáng)調(diào)作用,無實(shí)義;(3)作動(dòng)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判斷動(dòng)詞“是”相同;(4)作形容詞,與“非”相對(duì),“正確、對(duì)”之意,此義項(xiàng)有時(shí)活用為意動(dòng)詞,“認(rèn)為??正確、對(duì)”之意。虛詞類...
是在文言文的意思
1.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是”在文言文中有多種用法和意思,如指示代詞“這”,表示肯定“正確”或“這樣”,或是用來表判斷等。例如,在《嚴(yán)先生祠堂記》中,“是邦”意為“這個(gè)州”,而在《歸去來兮辭》中,“今是而昨非”則表示“現(xiàn)在是正確的,而過去的是錯(cuò)誤的”。2. “是”在文言...
是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1. 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是 shì 〔代〕 (1) 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賈誼《論積貯疏》 (2) 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里;此...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1、<形>對(duì);正確。2、<代>這;這個(gè);這樣。3、<形>凡是;所有的。4、<動(dòng)>表判斷……是基本字義 1.表示解釋或分類: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2.表示存在:滿身~汗。3.表示承認(rèn)所說的,再轉(zhuǎn)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好詩,就是太長了。4.表示適合...
在古代的文言文中,意思為“是”的字是?
文言文中“是”字的含義:是 shì〈名〉(1)商業(yè)、職業(yè)或政府的事務(wù)、業(yè)務(wù)或“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jì))無從定矣。——范曄《后漢書》(2)又如...
文言文中“是”字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是”有很多意義。1 形容詞,對(duì)的,正確的。如“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2 指示代詞,此,這。如“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3 名詞,事業(yè)、事務(wù)。如“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
相關(guān)評(píng)說:
臨沭縣三維: ______ 是非若所知也 是:此、這、這個(gè) 全句譯文: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臨沭縣三維: ______[答案] 是非君子之道 是:這,指代偷雞這件事
臨沭縣三維: ______ 就
臨沭縣三維: ______ 1、作代詞:這,這個(gè),這樣 2、作判斷動(dòng)詞
臨沭縣三維: ______ 代詞“這樣”的意思
臨沭縣三維: ______ “是則然也”一句中的“是”,代詞,意思是這.是則然也.——這道理是對(duì)的.
臨沭縣三維: ______ 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 翻譯:竹子的節(jié)很堅(jiān)貞,憑著堅(jiān)貞的節(jié)可以立志
臨沭縣三維: ______ 文言文中“是”通常作代詞,是“這”的意思,所以是虛詞.
臨沭縣三維: ______ http://wenku.baidu.com/view/e369e718227916888486d7b7.html 文言文中的是
臨沭縣三維: ______ 是:這,此. 下面是全部的解釋,你自己看也就能明白了. ◎ 表示解釋或分類: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 表示存在:滿身~汗. ◎ 表示承認(rèn)所說的,再轉(zhuǎn)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 表示適合:來的~時(shí)候. ◎ 表示任何:凡~.~活兒他都肯干. ◎ 用于問句:他~走了嗎? ◎ 加重語氣,有“的確”、“實(shí)在”的意思:天氣~冷. ◎ 對(duì),合理,與“非”相對(duì):~非.他說的~.實(shí)事求~. ◎ 認(rèn)為對(duì):~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 表示應(yīng)承或同意(單說一個(gè)“是”字):~,我就去. ◎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 助詞,把行為對(duì)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惟你~問.惟利~圖.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