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唐詩、宋詞含有冷雨的詩句 描寫寒冷的雨的唐詩宋詞詩句
此刻,塞外正飄著零星的雪花,三點兩點,貼在臉上,有些微涼、柔潤。像初春那乍放的梨花,薄涼、養(yǎng)眼。想必此刻,江南也應該是瀟瀟春雨,帶著些許寒意吧。
我的腳下是厚厚的泥土,寒冷的原野,以及隨處可見的遼文化遺跡。大遼帝國在這片土地鼎盛的時候,江南的那些詩人們,正用長長短短的詩句,吟詠著宋朝的草長鶯飛、山河破碎。那些婉約或豪放的詩句里,有點點的冷雨,在紛飛。
想來,是大遼帝國的金戈鐵馬,讓大宋朝廷上下心驚膽戰(zhàn)。而朝廷的妥協(xié)與茍安,也讓大宋那些文人墨客的心涼了。他們用一支涼透了的筆,蘸著絕望的淚水,填寫著一闋一闋的小令、長調(diào),抒發(fā)著內(nèi)心的苦悶與悲涼。那茫茫的江南煙雨,也被塞外大遼的風雪侵襲著,變得生硬、冰冷。
在岳飛的《滿江紅》里,我們感受到了雨的涼意。雖然,此時塞外大地上的王朝已經(jīng)由遼而金,然而,塞外的風雪卻越刮越猛烈。“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是江南的雨嗎?岳飛率軍與敵人邊關對峙,冷雨瀟瀟,打濕了將士們的戰(zhàn)袍,自然也涼透了岳飛那顆火熱的心。(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有岳家軍駐扎的地方,自然是宋朝的天空,那雨自然也是宋詞里的雨。但這宋詞里的雨與塞外的雨其實并沒有什么兩樣,冰冷的,擊打著殘垣斷壁,也擊打在將士們的鐵衣上,鏗然有聲,撼人心魄。那面帥字大旗,在蕭蕭冷雨中緩緩低垂,僵硬而沉重。天空濃重的烏云翻滾,大地一片蕭條荒涼,目光所及,只不過是殘山剩水,那里有江南的風韻?
那些冰冷的雨點擊打在人們的臉上,寒在心底,凝滯在不朽的詩行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知是邊關的朔風還是宋朝的冷雨,讓英雄對空嗟嘆,少年頭白。
我在塞外的大地上行走,想尋找大遼帝國興衰的密碼。在那個被稱作“中京”的地方,我看見了那座巍峨的“大明塔”。這是修建于遼代的建筑,是大遼帝國興盛的象征。在大明塔的不遠處,我見到了一位放羊的中年人,走過去與他攀談,問他知不知道這片土地曾經(jīng)有過一個大遼帝國。他用略帶不屑的眼神看看我,指指不遠處的大明塔:“沒見那座大明塔嗎?這里原來就是大遼國的都城,是一座很繁華的城市。”那人很健談,知道很多關于遼宋的掌故。他講了那個著名的“澶淵之盟”,講了關于蕭太后的故事,講了關于楊家將的故事,也講了大遼與大宋間不斷征戰(zhàn),又不斷融合的故事。當然,這些都流傳自于民間。但可以看得出這片土地與大遼帝國的淵源,看得出歷史上大遼與大宋的恩恩怨怨。自然,這些流傳于塞外民間的故事,與宋代詩人們寫入詩詞里的感受有著很大的不同。
這片土地上,有“上京”,“中京”之說。是大遼帝國興盛與衰亡的地方。興盛的時候,大遼帝國在塞外興建了幾座規(guī)模很大的城池,做為經(jīng)濟,軍事重鎮(zhèn),也做為向中原進軍的跳板。“上京”,“中京”就具有這樣的功能。當時的大遼帝國以此為據(jù)點,不斷舉兵南侵,一點一點地蠶食著大宋的錦繡河山。那些忠于大宋王朝的文人墨客,在蕭蕭冷雨中紛紛南逃,一邊在詩詞里抒發(fā)著亡國之痛,一邊在詩詞里表達著對侵略者的切齒之恨。在這片土地上行走,到處可見遼代的文化遺跡,在有關的典籍,或者民間傳說中,也都可以尋找到遼與宋王朝的愛恨情仇,烽火硝煙。
現(xiàn)在,遼宋征戰(zhàn)的硝煙已經(jīng)散盡,大明塔在這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的荒涼之地兀自獨立,成為那一段悲情歷史的見證。而那些大遼帝國的后裔們,經(jīng)歷史的不斷變遷與融合,已經(jīng)不知散落于何處,不知是你,是我,還是別人。只有這大明塔,歷經(jīng)風雨,仍然聳立在塞外寒冷的土地上,用有些殘缺的眉眼,注視這空中的云卷云舒,大地的滄桑變幻,有些固執(zhí)地顯示著大遼帝國曾經(jīng)的輝煌。
這就是歷史,費盡千辛萬苦去創(chuàng)造,卻又輕而易舉地去破壞,用興衰成就了一部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歷史著作。僥幸遺存下來的,就成為了歷史的見證,成為了供后人憑吊、閱讀的典籍,成為了雋永的歲月。
我喜歡宋詞,喜歡宋詞中那種沉郁的情感,喜歡宋詞里那種豪邁蒼涼的慷慨悲歌。宋代的詩人們把國破家亡之痛,都一一傾注在他們的詩詞里,讓后人讀之,禁不住感慨系之矣。我知道,一闋一闋的宋詞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英雄熱淚,蕭蕭冷雨,與塞外的大遼帝國有關,與大遼帝國的鐵騎雕弓有關。雖然塞外這塊寒冷之地殺伐未曾間斷,朝代的更迭也未曾停止,由契丹而大遼,由遼而金…..但塞外那寒冷的朔風,卻從未停止向南侵襲,宋詞里的雨,冷冷的,也從未曾溫暖。
一個人的詩,與詩人個人的境遇有關系。一代人的詩,就與國家、時代、民族的命運相攸關了。唐詩的豪情高舉,神采飛揚,是大唐興盛的體現(xiàn),是唐代詩人那種豪邁不羈精神的自然流露。南宋時期的詩人,他們心頭總壓著一座大山,有無法卸卻的沉重。所以,他們的筆下,雖然也有“楊柳岸,曉風殘月”式的風花雪月。但更多的則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式的烽火硝煙。家國之痛,生離死別,是南宋詩人無法忘卻的主題。
沒有人喜歡離亂的生活,遍地硝煙,山河破碎。但這樣的境遇,卻讓宋詞具有了一種別樣的風采,讓無論是婉約還是豪放的宋詞的字里行間里,都含有蕭蕭冷雨,都蘊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懷。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他們無法忘記烽火硝煙下的大好河山,即使是在夢中,夢見的也是鐵馬冰河,夢見的,也是為國戍邊。他們無法忘記做為臣子的奇恥大辱,他們隨時都想著踏破賀蘭山缺。然而,他們沒有收復失地的自由,他們?nèi)鄙偈諒褪У氐牧α俊K麄冎缓糜檬种心枪苊P,在平平仄仄中,抒發(fā)心中的哀傷。因而,即使是三月的江南煙雨,那雨,也是冷的。
曾經(jīng)的大遼帝國,曾經(jīng)的飛馬揚鞭,在塞外寒風冷雨中成為了塵埃往事。人們可以記住的也許只有那座聳立在廢墟上的大明塔,或許還有“上京”,“中京”等這些與遼代有關名稱。那個在中國歷史上很獨特的南宋朝廷,在江南茫茫煙雨中,也淡去了。它的恥辱與茍安,它的興盛與衰落,都被一代多情的南宋詩人,記述在那些不朽的詩詞里,與歲月同在。而曾經(jīng)的遼與大宋,金與大宋一幕幕的鐵血往事,也最終成了村頭巷陌的故事,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讓人神往,讓人唏噓。
我手捧一卷宋詞,掩卷沉思。這塊塞外之地,在歷史上與遙遠的江南,竟然有著著那么多,那么悠久的愛恨情仇,你死我活。是地域間的差別使然,還是民族間的恩怨使然呢?那些發(fā)生在兩個民族之間的恩恩怨怨,像難以愈合的痛,讓遠在江南的詩人們念念難忘,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他們的詩詞里。讀宋詞,我總是忍不住去讀宋詞里那悠悠的家國情仇,那蕭蕭冷雨。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有哪些描寫秋的唐詩宋詞中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孤舟扯帆自沉浮,秋風冷雨評人說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常恐秋節(jié)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哪些詩詞讓你一讀就覺得很浪漫?
李白真的是才華橫溢,什么類型的詩句都能寫,上次讀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真的非常膜拜了。
在唐詩宋詞里取暖
讀著唐詩宋詞,逆時光在古典的長廊里走,寒冷的冬天在古詩詞里過冬,詩意和優(yōu)雅也能取暖。最喜歡韓愈的詩,那首《江漢答孟郊》,讓人感覺在冬天里,不過就是多穿衣,天黑就點燈一樣的辯證對付。這首詩是韓愈寫給他的老朋友孟郊的。“江漢雖云廣,乘舟渡無艱。流沙信難行,馬足常往還。凄風結沖波...
長相思的作者介紹一下?
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暗示這里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贊此詩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余,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唐詩評選》)長相思·其二[編輯本段]...
冷雨打花花無語,誰是憐香惜玉客
我們常常把桃花和唐詩宋詞聯(lián)系在一起,桃花的美總會勾起許多詩人的贊美之情,乃至引得文人墨客紛紛落墨提筆盡情揮灑,以表對其的喜愛之意。桃花也總是與愛情有關,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唐朝詩人崔護和妻子絳娘的故事。當年崔護每天苦讀詩書,很是勞累,也是在這樣一個桃紅柳綠的時節(jié),他去郊外散步,不知不覺...
你最喜歡的一首宋詞是??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jīng)》、《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yǎng),又為后來的明清對劇小說輸送了有機成分。直到今天,...
求十首宋詞,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簡單。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據(jù)《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詞...
相見歡的詩句是什么
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zhì)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詩、文、詞以及書、畫創(chuàng)作均富,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齋...
描寫雨打芭蕉的詩句有哪些?
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釋義:窗外,雨打芭蕉的點滴聲,使我記起了當初的情景,讓我的心都快要碎了。臨睡前又翻檢舊時書信,看著那寫滿相思情意的書箋,便記起當時她初學書寫還不熟練的模樣。看著這些散亂的書冊,不禁淚眼模糊。在這個冷冷的雨...
蘇軾為什么說柳永 八聲甘州不減唐人高處
如此一筆,不但“殘照”集中于一個“焦點”,而仿佛整個江天,關河,冷雨,金風,統(tǒng)統(tǒng)集中于“當樓”一點。換言之,此際詞人乃覺遍宇宙的悲哉之秋氣,似乎一齊襲來,要他一人禁當!他以此種高極超絕的俊筆,一口氣,幾句話,便將難以形容、不可為懷的羈愁暮景,寫到至矣盡矣的地步!再下則筆致...
相關評說:
卓尼縣機械: ______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卓尼縣機械: ______ 一、 喜雨——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與滋潤萬物,喚起勃勃生機聯(lián)系在一起.韋應物《幽居》詩:“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就是人們贊賞的佳句.“微雨”是對早春細雨的準確描繪,春草在微雨滋潤下成長,這里有一派生機盎...
卓尼縣機械: ______ 1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南唐】馮延己2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作者:僧志南,南宋詩僧3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
卓尼縣機械: 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鑒賞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xiàn)喜悅心情的名作. 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
卓尼縣機械: ______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卓尼縣機械: ______ 韋應物《幽居》: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時與道人偶, 或隨樵者行.自當安蹇劣, 誰謂薄世榮. 杜甫《春夜...
卓尼縣機械: ______ 玉,藍田日暖玉生煙
卓尼縣機械: ______ 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陸游《馬上作》不妨花陌依微雨,為洗春風澹薄妝.——曹勛《和曾守東郊賞梅兼送范子芬》遠空云解駁,南陌雨初收.——梅堯臣《和張士曹應之晚景》南陌一雨后,東風三月天.——穆修《南陌》萬家煙火朝來靜,九陌風光雨后新.——司馬光《寒飲御筵口號二首》晚陌收殘雨,高軒冒夕霏.——宋庠《秋日小雨后作》又見東阡西陌雨,倚樓遙望濕輕蓑.——袁說友《新繁縣麥秀兩岐》清涵廣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別有天.——曾鞏《舜泉》歧陌涵余雨,離川照晚虹.——賀知章《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紫陌夜來雨,南山朝下看.——劉禹錫《春日退朝》
卓尼縣機械: ______[答案] 風雨 詩經(jīng)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風雨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
卓尼縣機械: ______[答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