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校園之星:孫子喻(1801班)
推薦理由:
力行中學東校2019屆讀書社社長,閱覽室管理員,1801班歷史課代表。她聰明好學,樂觀向上,工作認真負責,待人真誠友善;她熱愛集體,積極參與校內及班級各項活動,團結同學,興趣廣泛,愛好網球、芭蕾舞,滑板,吉他等等,美術已獲得中國美院的速寫八級、素描三級,在各級數(shù)學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及特等獎。
明星感言: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蘇軾的《赤壁賦》,是千百年來所吟詠的佳篇,它所蘊含的精神是不朽的,瑰麗?雄奇?已經不足以來描述他文章的動人,他的文字仿佛被注入了靈魂,人和人透過一層紙,跨越了時空,產生了共鳴。之所以寫作,不是因為有才華,而是有感情。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hēng)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i)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水汽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浩瀚無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在這時喝酒喝得非常高興,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擊打著月光下的清波,在泛著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眺望美人啊,卻在天的另一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配著節(jié)奏為歌聲伴和,洞簫的聲音嗚嗚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傾訴,余音在江上回蕩,像細絲一樣連續(xù)不斷。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為之飲泣。
我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zhàn)船首尾相連延綿千里,旗子將天空全都蔽住,面對大江斟酒,橫執(zhí)長矛吟詩,本來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現(xiàn)在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攜同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xiàn),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凈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校對:孫子喻 程然鈺1801班)
當軒冕榮華和踽踽獨處,在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中交替出現(xiàn)。當無休無盡的磨難襲來,如環(huán)無端。智者總是可以在歲月變換中學會灑脫,以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蔑視身外的一切。
不能否認,蘇軾是個有大才氣的人。謝靈運嘗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若謝臨川遇上東坡,只怕也會分他一斗。
生于蜀地,年少聰穎,未及冠即學通經史。長到18歲時新婚,婚后即跟隨父親、弟弟進京科考。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擔任考官,蘇軾的一篇《刑賞忠厚論》讓歐陽修眼前一亮,歐陽修甚至懷疑這篇文章是出自他的門人曾鞏之手。
據傳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后曾對他的兒子說:三十年后沒有人會談起我了。果然,蘇軾去世十年后沒有人提起歐陽修,人人都在談論蘇軾,偷讀他被禁的作品。
蘇軾的才氣是上天獨給他的禮物,二十歲出頭,就受到當時的大文人歐陽修的推崇,此后文名漸顯。父親蘇洵走了十多年的路,蘇軾一朝就做到了。這得天獨厚的才華,仿若垂天之云,是常人所不能擁有的,“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身持才華不可辜負,蘇軾將自身的才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以大才華創(chuàng)造出了大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蘇辛”留名,詞開豪放一派;用筆行書自成一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這些都是蘇軾。
“雪泥鴻爪”“對床夜雨”“胸有成竹”“河東獅吼”“水落石出”“化為烏有”“燕瘦環(huán)肥”“堅韌不拔”等等,這些我們現(xiàn)如今還在使用的成語,也都來自蘇軾。
燦如彩云的才華,并不能阻止一個人陷入命運的泥淖。蘇軾的一生就是個陷入泥中、泥中生活、泥中自得的過程。
在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中,有這么一句“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不停輾轉,終此一生,可謂蘇軾生活的真實寫照。
無休止的苦難是從妻死父喪開始的。治平二年,發(fā)妻王弗去世,治平三年,父親蘇洵去世。之后蘇軾與蘇轍兩兄弟離開京城,為父守孝。神宗熙寧二年,兄弟二人重返京師,從此卷入政治風暴。
一生入獄一次,被貶多次。一貶再貶,一次比一次遠。第一次被貶期間,由于生活極其窘困,蘇軾不得不帶領家人開墾坡地,以貼補家用維持生計,“東坡居士”的稱號便是在那時起的。
在離開黃州赴汝州上任的途中,由于路費不夠,只得上書請求改任常州,在蘇軾給皇帝的奏折中稱“無屋可居,無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歸”。蘇軾到達常州后,托朋友賣掉父親在京中的住宅才得以支付在常州買宅置田的費用。
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直到最后魂歸常州,蘇軾這一路走得坎坷。
誰都會有陷入泥淖的時候,智者懂得灑脫,蘇軾恰恰是一位智者。蘇軾的灑脫是在時間流水中的一種看開,一種樂觀。
灑脫,就是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
在黃州期間,蘇軾開始研究佛家與道家思想,借此來消化掉人生的苦難。
初到黃州時蘇軾內心也是凄苦的,正如他在《寒食雨二首》中寫的一樣,“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窮途,死灰飛不起”。
在這個低谷時期,他開始了對人生的反思,用自我剖析的方法讓自己脫胎換骨。在這一段時間內,蘇軾完成了內心世界的重要轉變,蘇轍曾說“謫居于黃,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方至;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在黃州的第三個年頭,歲月給了蘇軾關于生活的答案,蘇軾寫了《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全然不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孤寂之色。生活再難,也不要失去信心,你厭倦生活的那天就是生活將你拋棄的日子。
不論處境多么艱難,蘇軾始終保持內心平靜安然,他對未來、前路總帶著一份樂觀,“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在泥里也要好好生活。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暫時的泥濘是為了留下更深的腳印。只有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生活才能給你以笑臉,倘若你自己先心灰意冷,那你的世界怎么能充滿彩色?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蕩蕩,自能履險如夷。
如果說第一次被貶蘇軾內心還懷著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苛責,那之后去往惠州、儋州的旅途這種苛責則少了很多。
人生不能攀比,也不要苛求。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去強求不可得的東西。“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功名利祿轉頭空,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戲,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蘇軾在《赤壁賦》中說“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世界這么大,我們不可能得到所有,人不過是宇宙間的螻蟻,百年之后我們都會被歷史的塵埃湮沒,又何妨在此時寬以待人、善待自己。人生底事,來往如梭,與其執(zhí)迷苛求,不如“閑看秋風,洛水清波”。
灑脫,就是學會舍得,以豁達的心接納世界。
不論生活給予了蘇軾什么,他總是以一顆豁達的心接受,他對生活充滿著熱愛。
你把我貶到黃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賽過神仙;你把我貶到惠州,我有荔枝鮮果度日不覺艱難;你把我貶到儋州,我教書育人造福一方百姓。
蘇軾從不覺得世界對他有所虧欠,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人生就像沼澤地,沒有人能走得平坦,總有些跨不過的泥潭。人生處處都是經歷,當你沉于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脫時,不妨換個方式去理解,換個態(tài)度去面對,以一顆灑脫的心把生活的茍且過成詩歌。
袁玉17323637459: 高斯為什么放棄在純數(shù)學的研究,作了幾年天文學的研究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二十四歲開始,高斯放棄在純數(shù)學的研究,作了幾年天文學的研究. 當時的天文界正在為火星和木星間龐大的間隙煩惱不已,認為火星和木星間應該還有行星未被發(fā)現(xiàn).在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學家Piazzi,發(fā)現(xiàn)在火星和木星間有一顆新星....
袁玉17323637459: 我們?yōu)槭裁慈庋劭床坏教栂档男⌒行?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1801年科學家在夜空中發(fā)現(xiàn)一個閃光的小物體,起初以為是顆行星,然而一年后又發(fā)現(xiàn)和它十分相像的物體,此時科學意識到行星不會這么小,于是科學家就把它們叫做小行星.小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的成員,是肉眼看不見的小天體.小行星體積小,質量小,最小的小行星直徑不足一千米,最大的小行星直徑也不超過800千米.它們和大行星一樣,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即: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是直徑不足一千米,形狀不規(guī)則,表面粗糙,上面沒有大氣層,結構松散的石塊組成.
袁玉17323637459: 冥王星是什么時候在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lián)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并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xiàn)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為“八大行星”...
袁玉17323637459: 谷神星位于哪兩大行星之間????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谷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人們最早發(fā)現(xiàn)的第一顆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fā)現(xiàn).其平均直徑為952公里,等于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又被稱為1號小行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最重的天體.
袁玉17323637459: 迄今為止人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多少小行星?
吳堡縣軸線: ______ 自從1801年發(fā)現(xiàn)第一顆小行星,到20世紀90年代末,已登記在冊和編了號的小行星已超過8000顆.據統(tǒng)計,小行星的總數(shù)當在50萬顆左右.它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與太陽的距離約2.06-3.65的天文單位.這部分區(qū)域被稱為小行星帶.
袁玉17323637459: 請問各位近日收到過這樣的消息嗎?發(fā)件人:驚喜無限發(fā)件時間:200
吳堡縣軸線: ______ 您好,您收到的是虛假信息,近期愛問用戶要注意分辨虛假信息,在自己個人中心的消息中有愛問管理員的提示: 大家要注意只有新浪通行證號:1130357710 發(fā)出的消息才是愛問官方發(fā)出的信息. 愛問有權利凍結此帳戶,可以舉報到
袁玉17323637459: 太陽系中約有50萬顆小行星,由 ( )發(fā)現(xiàn)的小星星編號為“小行星一號”我國又稱它為谷神星.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由 ( 意大利人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fā)現(xiàn)的小星星編號為“小行星一號”我國又稱它為谷神星. 中國人發(fā)現(xiàn)的第一顆名為(中華 )的小行星是由天文學家(張鈺哲 ) 發(fā)現(xiàn)的.
袁玉17323637459: 七大行星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時間 -
吳堡縣軸線: ______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在遠古農業(yè)社會剛形成的時候就被發(fā)現(xiàn)的,沒有確切的發(fā)現(xiàn)時間. 天王星發(fā)現(xiàn)于1781年,海王星發(fā)現(xiàn)于1846年,現(xiàn)在是矮行星的冥王星發(fā)現(xiàn)于1930年,第一顆小行星谷神星發(fā)現(xiàn)于1801年.
袁玉17323637459: 冥王星現(xiàn)在還屬于九大行星里的星體嗎?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fā)現(xiàn)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 月球的1/85發(fā)現(xiàn)時間:1801年在太陽系里,火星與木星之間的距離特別大.當時的天...
袁玉17323637459: 最早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是什么樣的?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人們最早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是由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在1801年發(fā)現(xiàn)的.它的直徑為933千米,等于月球直徑的1/4,質量為...
力行中學東校2019屆讀書社社長,閱覽室管理員,1801班歷史課代表。她聰明好學,樂觀向上,工作認真負責,待人真誠友善;她熱愛集體,積極參與校內及班級各項活動,團結同學,興趣廣泛,愛好網球、芭蕾舞,滑板,吉他等等,美術已獲得中國美院的速寫八級、素描三級,在各級數(shù)學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及特等獎。
明星感言: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蘇軾的《赤壁賦》,是千百年來所吟詠的佳篇,它所蘊含的精神是不朽的,瑰麗?雄奇?已經不足以來描述他文章的動人,他的文字仿佛被注入了靈魂,人和人透過一層紙,跨越了時空,產生了共鳴。之所以寫作,不是因為有才華,而是有感情。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hēng)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i)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水汽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浩瀚無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在這時喝酒喝得非常高興,敲著船邊唱起歌來。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擊打著月光下的清波,在泛著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眺望美人啊,卻在天的另一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配著節(jié)奏為歌聲伴和,洞簫的聲音嗚嗚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傾訴,余音在江上回蕩,像細絲一樣連續(xù)不斷。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為之飲泣。
我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zhàn)船首尾相連延綿千里,旗子將天空全都蔽住,面對大江斟酒,橫執(zhí)長矛吟詩,本來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現(xiàn)在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攜同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xiàn),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凈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校對:孫子喻 程然鈺1801班)
當軒冕榮華和踽踽獨處,在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中交替出現(xiàn)。當無休無盡的磨難襲來,如環(huán)無端。智者總是可以在歲月變換中學會灑脫,以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蔑視身外的一切。
不能否認,蘇軾是個有大才氣的人。謝靈運嘗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若謝臨川遇上東坡,只怕也會分他一斗。
生于蜀地,年少聰穎,未及冠即學通經史。長到18歲時新婚,婚后即跟隨父親、弟弟進京科考。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擔任考官,蘇軾的一篇《刑賞忠厚論》讓歐陽修眼前一亮,歐陽修甚至懷疑這篇文章是出自他的門人曾鞏之手。
據傳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后曾對他的兒子說:三十年后沒有人會談起我了。果然,蘇軾去世十年后沒有人提起歐陽修,人人都在談論蘇軾,偷讀他被禁的作品。
蘇軾的才氣是上天獨給他的禮物,二十歲出頭,就受到當時的大文人歐陽修的推崇,此后文名漸顯。父親蘇洵走了十多年的路,蘇軾一朝就做到了。這得天獨厚的才華,仿若垂天之云,是常人所不能擁有的,“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身持才華不可辜負,蘇軾將自身的才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以大才華創(chuàng)造出了大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蘇辛”留名,詞開豪放一派;用筆行書自成一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這些都是蘇軾。
“雪泥鴻爪”“對床夜雨”“胸有成竹”“河東獅吼”“水落石出”“化為烏有”“燕瘦環(huán)肥”“堅韌不拔”等等,這些我們現(xiàn)如今還在使用的成語,也都來自蘇軾。
燦如彩云的才華,并不能阻止一個人陷入命運的泥淖。蘇軾的一生就是個陷入泥中、泥中生活、泥中自得的過程。
在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中,有這么一句“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不停輾轉,終此一生,可謂蘇軾生活的真實寫照。
無休止的苦難是從妻死父喪開始的。治平二年,發(fā)妻王弗去世,治平三年,父親蘇洵去世。之后蘇軾與蘇轍兩兄弟離開京城,為父守孝。神宗熙寧二年,兄弟二人重返京師,從此卷入政治風暴。
一生入獄一次,被貶多次。一貶再貶,一次比一次遠。第一次被貶期間,由于生活極其窘困,蘇軾不得不帶領家人開墾坡地,以貼補家用維持生計,“東坡居士”的稱號便是在那時起的。
在離開黃州赴汝州上任的途中,由于路費不夠,只得上書請求改任常州,在蘇軾給皇帝的奏折中稱“無屋可居,無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歸”。蘇軾到達常州后,托朋友賣掉父親在京中的住宅才得以支付在常州買宅置田的費用。
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直到最后魂歸常州,蘇軾這一路走得坎坷。
誰都會有陷入泥淖的時候,智者懂得灑脫,蘇軾恰恰是一位智者。蘇軾的灑脫是在時間流水中的一種看開,一種樂觀。
灑脫,就是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
在黃州期間,蘇軾開始研究佛家與道家思想,借此來消化掉人生的苦難。
初到黃州時蘇軾內心也是凄苦的,正如他在《寒食雨二首》中寫的一樣,“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窮途,死灰飛不起”。
在這個低谷時期,他開始了對人生的反思,用自我剖析的方法讓自己脫胎換骨。在這一段時間內,蘇軾完成了內心世界的重要轉變,蘇轍曾說“謫居于黃,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方至;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在黃州的第三個年頭,歲月給了蘇軾關于生活的答案,蘇軾寫了《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中全然不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孤寂之色。生活再難,也不要失去信心,你厭倦生活的那天就是生活將你拋棄的日子。
不論處境多么艱難,蘇軾始終保持內心平靜安然,他對未來、前路總帶著一份樂觀,“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在泥里也要好好生活。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暫時的泥濘是為了留下更深的腳印。只有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生活才能給你以笑臉,倘若你自己先心灰意冷,那你的世界怎么能充滿彩色?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蕩蕩,自能履險如夷。
如果說第一次被貶蘇軾內心還懷著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苛責,那之后去往惠州、儋州的旅途這種苛責則少了很多。
人生不能攀比,也不要苛求。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去強求不可得的東西。“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功名利祿轉頭空,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戲,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蘇軾在《赤壁賦》中說“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世界這么大,我們不可能得到所有,人不過是宇宙間的螻蟻,百年之后我們都會被歷史的塵埃湮沒,又何妨在此時寬以待人、善待自己。人生底事,來往如梭,與其執(zhí)迷苛求,不如“閑看秋風,洛水清波”。
灑脫,就是學會舍得,以豁達的心接納世界。
不論生活給予了蘇軾什么,他總是以一顆豁達的心接受,他對生活充滿著熱愛。
你把我貶到黃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賽過神仙;你把我貶到惠州,我有荔枝鮮果度日不覺艱難;你把我貶到儋州,我教書育人造福一方百姓。
蘇軾從不覺得世界對他有所虧欠,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人生就像沼澤地,沒有人能走得平坦,總有些跨不過的泥潭。人生處處都是經歷,當你沉于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脫時,不妨換個方式去理解,換個態(tài)度去面對,以一顆灑脫的心把生活的茍且過成詩歌。
力行校園之星:孫子喻(1801班)
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校對:孫子喻 程然鈺1801班)當軒冕榮華和踽踽獨處,在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中交替出現(xiàn)。當無休無盡的磨難襲來,如環(huán)無端。智者總是可以在歲月變換中學會灑脫,以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蔑視身外的一切。不能否認,蘇軾是個有大才氣的人。謝靈運嘗說:“天下才有...
相關評說: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二十四歲開始,高斯放棄在純數(shù)學的研究,作了幾年天文學的研究. 當時的天文界正在為火星和木星間龐大的間隙煩惱不已,認為火星和木星間應該還有行星未被發(fā)現(xiàn).在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學家Piazzi,發(fā)現(xiàn)在火星和木星間有一顆新星....
吳堡縣軸線: ______ 1801年科學家在夜空中發(fā)現(xiàn)一個閃光的小物體,起初以為是顆行星,然而一年后又發(fā)現(xiàn)和它十分相像的物體,此時科學意識到行星不會這么小,于是科學家就把它們叫做小行星.小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的成員,是肉眼看不見的小天體.小行星體積小,質量小,最小的小行星直徑不足一千米,最大的小行星直徑也不超過800千米.它們和大行星一樣,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即:太陽系最小的行星是直徑不足一千米,形狀不規(guī)則,表面粗糙,上面沒有大氣層,結構松散的石塊組成.
吳堡縣軸線: ______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lián)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并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xiàn)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為“八大行星”...
吳堡縣軸線: ______ 谷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人們最早發(fā)現(xiàn)的第一顆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fā)現(xiàn).其平均直徑為952公里,等于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又被稱為1號小行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最重的天體.
吳堡縣軸線: ______ 自從1801年發(fā)現(xiàn)第一顆小行星,到20世紀90年代末,已登記在冊和編了號的小行星已超過8000顆.據統(tǒng)計,小行星的總數(shù)當在50萬顆左右.它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與太陽的距離約2.06-3.65的天文單位.這部分區(qū)域被稱為小行星帶.
吳堡縣軸線: ______ 您好,您收到的是虛假信息,近期愛問用戶要注意分辨虛假信息,在自己個人中心的消息中有愛問管理員的提示: 大家要注意只有新浪通行證號:1130357710 發(fā)出的消息才是愛問官方發(fā)出的信息. 愛問有權利凍結此帳戶,可以舉報到
吳堡縣軸線: ______ 由 ( 意大利人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fā)現(xiàn)的小星星編號為“小行星一號”我國又稱它為谷神星. 中國人發(fā)現(xiàn)的第一顆名為(中華 )的小行星是由天文學家(張鈺哲 ) 發(fā)現(xiàn)的.
吳堡縣軸線: ______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在遠古農業(yè)社會剛形成的時候就被發(fā)現(xiàn)的,沒有確切的發(fā)現(xiàn)時間. 天王星發(fā)現(xiàn)于1781年,海王星發(fā)現(xiàn)于1846年,現(xiàn)在是矮行星的冥王星發(fā)現(xiàn)于1930年,第一顆小行星谷神星發(fā)現(xiàn)于1801年.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fā)現(xiàn)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 月球的1/85發(fā)現(xiàn)時間:1801年在太陽系里,火星與木星之間的距離特別大.當時的天...
吳堡縣軸線: ______ 人們最早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是由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在1801年發(fā)現(xiàn)的.它的直徑為933千米,等于月球直徑的1/4,質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