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應殊顯晦”的出處是哪里
“自應殊顯晦”全詩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宋代 趙蕃
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
江東千里云,落落黃犬嘆。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
小遲君不肯,一出我豈憚。
雖微辦雞黍,豈乏具薪炭。
古風久不作,我友當力贊。
舊詩況瓊玖,觸目屢璀璨。
中馨稱蘭佩,外飾匪玉冠。
初年已飛騰,中道翻嘆惋。
恐遺知己羞,遂許獨力斷。
于茲樹風聲,何止評月旦。
君如渥洼種,可以羈縶絆。
我異淇園姿,猶睎歲時貫。
君乎甚英爽,我也終浪漫。
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樓閣丹青煥。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與想悠然時,卻憶蒼然觀。
作者簡介(趙蕃)
趙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jié)。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注釋
次韻:也稱“步韻”。作舊體詩的一種方式,依照所和詩的用韻次序?qū)懞驮姟?br />酬:用語言或詩文應答。
去秋:去年秋天。
初年:初期,此指年輕之時。
飛騰:迅速上升。
翻:反而。
嘆惋:嗟嘆惋惜。
恐遺二句:意謂恐怕知心朋友們笑話,便獨自決斷,努力拼搏。
于茲:在此。
評月旦:即“月旦評”,謂品評人物。典出《后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渥洼:wòwā,神馬。《史記·樂書》:“嘗得神馬渥洼水中,復次為太一之歌。”
羈縶絆:原指拴住客人的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攬、挽留人材。羈,jī,馬籠頭。縶,zhí,拴住馬足的繩索。
淇園姿:指代虛心有節(jié)姿態(tài)美盛的竹子。淇園是周時衛(wèi)國的竹園,因常代竹。
睎:xī,希望。
英爽:英俊豪爽。
浪漫:富有詩意,充滿幻想。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賞析
吳德夫去年秋天為作者寫了一首送行詩,作者按原詩用韻次序?qū)懘嗽娮鞔稹H娝氖洌@里節(jié)選了十二句,詩中作者自愧異于淇園竹,表達了詩人重人品節(jié)操和自謙的品格。
“自應殊顯晦”的出處是哪里
“自應殊顯晦”出自宋代趙蕃的《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自應殊顯晦”全詩《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宋代 趙蕃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云,落落黃犬嘆。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小遲君不肯,一出我豈憚。雖微辦雞黍,豈乏具薪炭。古風久不作,...
帶“剖判”的詩句大全
3、只應初剖判,便有斯江水。——出自張嵲《聽微水有感四首》4、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出自宋·趙蕃《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剖判”在中間的詩句 1、不知剖判來,曾有無風時。——出自張嵲《風》2、消磨利欲十分盡,免得臨機剖判難。——出自胡宏《寵辱》3、諒當剖判初,倍...
關于"藍顏知己"的詩句有哪些
君乎甚英爽,我也終浪漫。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湖山冰玉明,樓閣丹青煥。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與想悠然時,卻憶蒼然觀。9、唐·高適《宋中送族侄式顏》大夫擊東胡,胡塵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馬海邊死。部曲盡公侯,輿臺亦朱紫。當時有勛業(yè),末路遭讒毀。
帶“顯”的詩句大全
——出自唐·白居易《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且結(jié)后期》8、云披分景象,黛鎖顯樓臺。——出自唐·徐氏《題金華宮》9、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出自宋·趙蕃《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10、殺人須顯戮,誰舉漢三章。——出自唐·李商隱《故番禺侯以贓罪致不辜,事覺,母者他日過其門...
有顯字和淇字的詩句?
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全詩: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南宋 · 趙蕃 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云,落落黃犬嘆。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小遲君不肯,一出我豈憚。雖微辦雞黍,豈乏具薪炭。古風久不作,我友當力贊。舊詩況瓊玖,觸目屢璀璨。中馨稱...
“隨時有顯晦”的出處是哪里
“隨時有顯晦”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隨時有顯晦”全詩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唐代 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亂離。先生相隨去,商嶺采紫芝。君看秦獄中,戮...
陶潛傳節(jié)選原文及翻譯
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史臣曰:君子之行殊途,顯晦之謂也。出則允厘庶政,以道濟時;處則振拔囂埃,以卑自牧。詳求厥義,其來夐矣...
“顯晦雖不同”的出處是哪里
“顯晦雖不同”出自唐代皮日休的《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顯晦雖不同”全詩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唐代 皮日休 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巖罅地中心,...
“不敢殊顯幽”的出處是哪里
“不敢殊顯幽”出自宋代項安世的《擬感興二首》。“不敢殊顯幽”全詩《擬感興二首》宋代 項安世日出群動作,日入萬物休。君看霄壤間,還有二本否。鬼神浩來往,一穟不可投。殺機甫毫芒,舉世極戈茅。將亡神已降,欲殺鬼先謀。所以君子心,不敢殊顯幽。《擬感興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
“顯晦既有因”的出處是哪里
“顯晦既有因”出自宋代鄭樵的《滌愫》。“顯晦既有因”全詩 《滌愫》宋代 鄭樵 賢者不飽食,何為仕與農(nóng)。圣人詭時,何為世所宗。顯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先秋而后春,俄頃自雍容。《滌愫》鄭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滌愫》是宋代文學家鄭樵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相關評說: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出自司馬遷《報任安書》 全局如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是“四書五經(jīng)”《中庸》中的一句警世名言,其意思是說,要想走很遠的路,到達遠大的目標,就必須從近處開始;要想登上高山之顛,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就必須從山腳起步.這和老子所說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增廣》從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fā)現(xiàn)有其內(nèi)在的邏輯.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 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 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③...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明代邊貢的《嫦娥》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登高者必自卑,行遠者比自邇”出自西漢·戴圣《禮記·中庸》. 1、作品簡介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yǎng)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jīng)典論著.經(jīng)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陜西省執(zhí)行: ______ 你好 選自《禮記·禮運》之《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tài). 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后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