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廬山瀑布的詩
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如下: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2、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3、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4、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5、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7、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古詩簡介:
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詩經(jīng)》中有十五國風(fēng),后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fēng)”。梁、陳以后,“古詩”已形成一個(gè)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并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并且發(fā)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shù)特點(diǎn)的一種詩體。
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xué)史上占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biāo)題也就成為了一個(gè)專題名稱。唐代以前的古詩體是一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jǐn)?shù)句數(shù)限制的詩體。唐以后,由于近體詩的產(chǎn)生,詩人為了將古體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qū)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古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古體詩的固定模式。
古體詩的字?jǐn)?shù)和詩行:
古體詩沒有固定的詩行,也不會(huì)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jǐn)?shù)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yuǎn)在《詩經(jīng)》時(shí)代就已被人們采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廬山瀑布的古詩句
廬山瀑布的古詩句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3、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jī)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4、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5、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描寫廬山瀑布的詩
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如下: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2、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3、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4、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5、廬山秀出...
描寫廬山瀑布的古詩
1、李白(唐代) - 《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譯文: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yuǎn)遠(yuǎn)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關(guān)于廬山瀑布的詩句有哪些哪一個(gè)
1. 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詩人以“銀河落九天”來形容瀑布的宏偉。2. 在《望廬山瀑布水二首》中,李白再次贊美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
描寫廬山的詩句古詩大全 贊美廬山瀑布的詩句名句
贊美廬山的詩句 1、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應(yīng)不許人全見,長把云藏一半來。 2、靖節(jié)門遙對(duì),庾公樓俯臨。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 3、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4、天近星河冷,龍歸洞穴深。谷春攢錦繡,石潤疊瓊琳。 5、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長如白...
一句古詩介紹廬山瀑布
寫廬山瀑布最出名的當(dāng)然是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一先”部的七絕。平仄正確,格律嚴(yán)謹(jǐn)。和李白并提的一般是晚唐徐凝的《廬山瀑布》,這是一首古體詩,但也是七言絕句。其實(shí)詩本身是不錯(cuò)的...
望廬山瀑布古詩意思
望廬山瀑布古詩意思如下: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shí)寫的風(fēng)景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0卷。其一為五言古詩,其二為七言絕句。 古...
描寫廬山瀑布景象的詩句是哪一句
《望廬山瀑布》其一: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jǐn)?shù)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仰觀勢(shì)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duì)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且諧宿所...
表示廬山瀑布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1. 關(guān)于廬山美景的詩句 關(guān)于廬山美景的詩句 1. 描寫廬山景色的詩句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常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
關(guān)于廬山瀑布的詩句有哪些哪一個(gè)
1.寫廬山瀑布的古詩有哪些 《望廬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學(xué)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
相關(guān)評(píng)說: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2.香爐——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煙——山上水氣在陽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煙霧. 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 銀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處. 〖譯文〗 在陽光照射下香爐生起紫色煙霞,遙望瀑布象白色綢帶掛在山川間. 飛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幾千尺,使人懷疑那是銀河瀉落到人間.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廬山瀑布: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fēng)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yùn) 山行非有期,彌遠(yuǎn)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復(fù)經(jīng)圓缺. 積峽忽復(fù)啟,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題廬...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1、《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話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1、《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譯文: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yuǎn)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rèn)不清廬山真...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答案] 兩首瀑布詩 詩言志,歌詠言,但在不同的詩人的筆下就會(huì)顯出不同來.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峰名)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山前的河面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空最高層).”李白的詩就是富于想象力,...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望廬山瀑布》表達(dá)了詩人被廬山瀑布落差之大,其壯麗氣勢(shì)所震撼,表達(dá)了詩人對(duì)大自然的神奇壯麗景色和鬼斧神工的贊頌,抒發(fā)了對(duì)大自然秀麗山河的欣賞和敬意....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jīng)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牡丹區(qū)多楔: ______ '1'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ri zhao xiāng lu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爐 生 紫 煙,yao kan pu bu gua qian chuān 遙 看 瀑 布 掛 前 川.fēi liu zhi xia sān qiān chǐ 飛 流 直 下 三 千 尺,yi shi yin he luo jiǔ tiān 疑 是 銀 河 落 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