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中含有貼字的有哪些 詩句中含有貼字的有哪些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蘇颋
疏龍磴道切昭回,建鳳旗門繞帝臺。
七葉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煙開。
初年競貼宜春勝,長命先浮獻壽杯。
是日皇靈知竊幸,群心就捧大明來。
《馬詩二十三首》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發(fā)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nèi)馬賜宮人,銀韉刺騏驎。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jīng)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古意》孟郊
蕩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
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復下山,踏草成古蹤。
徒言采蘼蕪,十度一不逢。
鑒獨是明月,識志唯寒松。
井桃始開花,一見悲萬重。
人顏不再春,桃色有再濃。
捐氣入空房,無憀乍從容。
啟貼理針線,非獨學裁縫。
手持未染彩,繡為白芙蓉。
芙蓉無染污,將以表心素。
欲寄未歸人,當春無信去。
無信反增愁,愁心緣隴頭。
愿君如隴水,冰鏡水還流。
宛宛青絲線,纖纖白玉鉤。
玉鉤不虧缺,青絲無斷絕。
回還勝雙手,解盡心中結(jié)。
《宮詞一百首》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cè)身偷覷正南山。
龍煙日暖紫曈曈,宣政門當玉殿風。
五刻閣前卿相出,下簾聲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櫻桃初赤賜嘗新。
殿頭傳語金階遠,只進詞來謝圣人。
內(nèi)人對御疊花箋,繡坐移來玉案邊。
紅蠟燭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閣門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邊立起居。
每日進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多書。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未明開著九重關(guān),金畫黃龍五色幡。
直到銀臺排仗合,圣人三殿對西番。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
教覓勛臣寫圖本,長將殿里作屏風。
丹鳳樓門把火開,五云金輅下天來。
階前走馬人宣尉,天子南郊一宿回。
樓前立仗看宣赦,萬歲聲長拜舞齊。
日照彩盤高百尺,飛仙爭上取金雞。
集賢殿里圖書滿,點勘頭邊御印同。
真跡進來依數(shù)字,別收鎖在玉函中。
秘殿清齋刻漏長,紫微宮女夜焚香。
拜陵日近公卿發(fā),鹵簿分頭入太常。
新調(diào)白馬怕鞭聲,供奉騎來繞殿行。
為報諸王侵早入,隔門催進打球名。
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球。
內(nèi)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鞘回過玉樓。
新衫一樣殿頭黃,銀帶排方獺尾長。
總把玉鞭騎御馬,綠鬃紅額麝香香。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
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
魚藻宮中鎖翠娥,先皇行處不曾過。
如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雞頭積漸多。
殿前明日中和節(jié),連夜瓊林散舞衣。
傳報所司分蠟燭,監(jiān)開金鎖放人歸。
五更三點索金車,盡放宮人出看花。
仗下一時催立馬,殿頭先報內(nèi)園家。
城東北面望云樓,半下珠簾半上鉤。
騎馬行人長遠過,恐防天子在樓頭。
射生宮女宿紅妝,把得新弓各自張。
臨上馬時齊賜酒,男兒跪拜謝君王。
新秋白兔大于拳,紅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殺,玉鞭遮到馬蹄前。
內(nèi)鷹籠脫解紅絳,斗勝爭飛出手高。
直上碧云還卻下,一雙金爪掬花毛。
競渡船頭掉采旗,兩邊濺水濕羅衣。
池東爭向池西岸,先到先書上字歸。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鐘。
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紅燈睡里喚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
金砌雨來行步滑,兩人抬起隱花裙。
一時起立吹簫管,得寵人來滿殿迎。
整頓衣裳皆著卻,舞頭當拍第三聲。
琵琶先抹六么頭,小管丁寧側(cè)調(diào)愁。
半夜美人雙唱起,一聲聲出鳳凰樓。
春池日暖少風波,花里牽船水上歌。
遙索劍南新樣錦,東宮先釣得魚多。
十三初學擘箜篌,弟子名中被點留。
昨日教坊新進入,并房宮女與梳頭。
紅蠻桿撥貼胸前,
《犬鳶》白居易
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
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
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
腹舒穩(wěn)貼地,翅凝高摩天。
上無羅弋憂,下無羈鎖牽。
見彼物遂性,我亦心適然。
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
此仍著于適,尚未能忘言。
《楊柳枝二十韻》白居易
小妓攜桃葉,新聲蹋柳枝。
妝成剪燭后,醉起拂衫時。
繡履嬌行緩,花筵笑上遲。
身輕委回雪,羅薄透凝脂。
笙引簧頻暖,箏催柱數(shù)移。
樂童翻怨調(diào),才子與妍詞。
便想人如樹,先將發(fā)比絲。
風條搖兩帶,煙葉貼雙眉。
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裊娜,荑嫩手葳蕤。
唳鶴晴呼侶,哀猿夜叫兒。
玉敲音歷歷,珠貫字累累。
袖為收聲點,釵因赴節(jié)遺。
重重遍頭別,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別離。
黃遮金谷岸,綠映杏園池。
春惜芳華好,秋憐顏色衰。
取來歌里唱,勝向笛中吹。
曲罷那能別,情多不自持。
纏頭無別物,一首斷腸詩。
《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感戚在懷見寄十四》白居易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窮通時不定,苦樂事相和。
東蜀歡殊渥,西江嘆逝波。
只緣榮貴極,翻使感傷多。
行斷風驚雁,年侵日下坡。
片心休慘戚,雙鬢已蹉跎。
紫綬黃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將榮補貼,愁用道銷磨。
外府饒杯酒,中堂有綺羅。
應須引滿飲,何不放狂歌。
錦水通巴峽,香山對洛河。
將軍馳鐵馬,少傅步銅駝。
深契憐松竹,高情憶薜蘿。
懸車年甚遠,未敢故相過。
《追歡偶作》白居易
追歡逐樂少閑時,補貼平生得事遲。
何處花開曾后看,誰家酒熟不先知。
石樓月下吹蘆管,金谷風前舞柳枝。
十聽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
樂天一過難知分,猶自咨嗟兩鬢絲。
《三謠•素屏謠》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
當世豈無李陽冰之篆字,張旭之筆跡?
邊鸞之花鳥,張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爐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東西墻。
夜如明月入我室,曉如白云圍我床。
我心久養(yǎng)浩然氣,亦欲與爾表里相輝光。
爾不見當今甲第與王宮,織成步障銀屏風。
綴珠陷鈿貼云母,五金七寶相玲瓏。
貴豪待此方悅目,晏然寢臥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爾今木為骨兮紙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李商隱
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
百歲本無業(yè),陰陰仙李枝。
尚書文與武,戰(zhàn)罷幕府開。
君從渭南至,我自仙游來。
平昔苦南北,動成云雨乖。
逮今兩攜手,對若床下鞋。
夜歸碣石館,朝上黃金臺。
我有苦寒調(diào),君抱陽春才。
年顏各少壯,發(fā)綠齒尚齊。
我雖不能飲,君時醉如泥。
政靜籌畫簡,退食多相攜。
掃掠走馬路,整頓射雉翳。
春風二三月,柳密鶯正啼。
清河在門外,上與浮云齊。
欹冠調(diào)玉琴,彈作松風哀。
又彈明君怨,一去怨不回。
感激坐者泣,起視雁行低。
翻憂龍山雪,卻雜胡沙飛。
仲容銅琵琶,項直聲凄凄。
上貼金捍撥,畫為承露雞。
君時臥掁觸,勸客白玉杯。
苦云年光疾,不飲將安歸。
我賞此言是,因循未能諧。
君言中圣人,坐臥莫我違。
榆莢亂不整,楊花飛相隨。
上有白日照,下有東風吹。
青樓有美人,顏色如玫瑰。
歌聲入青云,所痛無良媒。
少年苦不久,顧慕良難哉。
徒令真珠肶,裛入珊瑚腮。
君今且少安,聽我苦吟詩。
古詩何人作,老大徒傷悲。
《相和歌辭•陌上桑》陸龜蒙
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
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采蠶葉。
《陌上桑》陸龜蒙
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
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采蠶葉。
《送渾別駕赴舒州》盧綸
江平蘆荻齊,五兩貼檣低。
繞郭覆晴雪,滿船聞曙雞。
鳣魴宜入貢,橘柚亦成蹊。
還似海沂日,風清無鼓鼙。
《杏園》杜牧
夜來微雨洗芳塵,公子驊騮步貼勻。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綿竹山四十韻》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尾蟉青蛇盤,頸低玄兔伏。
橫來突若奔,直上森如束。
歲在作噩年,銅梁搖蠆毒。
相國京兆公,九命來作牧。
戎提虎仆毛,專奉狼頭纛。
行府寄精廬,開窗對林麓。
是時重陽后,天氣曠清肅。
茲山昏曉開,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濃翠霏撲撲。
披海出珊瑚,貼天堆碧玉。
俄然陰霾作,城郭才霢霂。
絕頂已凝雪,晃朗開紅旭。
初疑昆侖下,夭矯龍銜燭。
亦似蓬萊巔,金銀臺疊蹙。
紫霞或旁映,綺段鋪繁褥。
晚照忽斜籠,赤城差斷續(xù)。
又如煮吳鹽,萬萬盆初熟。
又如濯楚練,千千匹未軸。
又如水晶宮,蛟螭結(jié)川瀆。
又如鐘乳洞,電雷開巖谷。
丹青畫不成,造化供難足。
合有羽衣人,飄飖曳煙躅。
合有五色禽,叫嘯含仙曲。
根雖限劍門,穴必通林屋。
方諸滄海隔,欲去憂淪覆。
群玉縹緲間,未可量往復。
何如當此境,終朝曠遐矚。
往往草檄馀,吟哦思幽獨。
早晚掃欃槍,笳鼓迎暢轂。
休飛霹靂車,罷系蝦蟆木。
勒銘燕然山,萬代垂芬郁。
然后恣逍遙,獨往群麋鹿。
不管安與危,不問榮與辱。
但樂濠梁魚,豈怨鐘山鵠。
紉蘭以圍腰,采芝將實腹。
石床須臥平,一任閑云觸。
《踏歌詞二首》崔液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
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
金臺催夜盡,羅袖佛寒輕。
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蹋歌詞》崔液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
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
金壺催夜盡,羅袖舞寒輕。
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定風波》李珣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
一葉舟中吟復醉,云水,此時方認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jīng)年不見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十載逍遙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
乘興有時攜短棹,江島,誰知求道不求魚。
到處等閑邀鶴伴,春岸,野花香氣撲琴書。
更飲一杯紅霞酒,回首,半鉤新月貼清虛。
又見辭巢燕子歸,阮郎何事絕音徽。
簾外西風黃葉落,池閣,隱莎蛩叫雨霏霏。
愁坐算程千萬里,頻跂,等閑經(jīng)歲兩相違。
聽鵲憑龜無定處,不知,淚痕流在畫羅衣。
雁過秋空夜未央,隔窗煙月鎖蓮塘。
往事豈堪容易想,惆悵,故人迢遞在瀟湘。
縱有回文重疊意,誰寄?
解鬟臨鏡泣殘妝。
沉水香消金鴨冷,愁永,候蟲聲接杵聲長。
簾外煙和月滿庭,此時閑坐若為情。
小閣擁爐殘酒醒,愁聽,寒風葉落一聲聲。
惟恨玉人芳信阻,云雨,屏帷寂寞夢難成。
斗轉(zhuǎn)更闌心杳杳,將曉,銀釭斜照綺琴橫。
《廬山瀑布》張碧
誰將織女機頭練,貼出青山碧云面。
造化工夫不等閑,剪破澄江凝一片。
怪來洞口流嗚咽,怕見三冬晝飛雪。
石鏡無光相對愁,漫漫頂上沉秋月。
爭得陽烏照山北,放出青天豁胸臆。
黛花新染插天風,驀吐中心爛銀色。
五月六月暑云飛,閣門遠看澄心機。
參差碎碧落巖畔,梅花亂擺當風散。
《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感戚在懷見寄十四》白居易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窮通時不定,苦樂事相和。
東蜀歡殊渥,西江嘆逝波。
只緣榮貴極,翻使感傷多。
行斷風驚雁,年侵日下坡。
片心休慘戚,雙鬢已蹉跎。
紫綬黃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將榮補貼,愁用道銷磨。
外府饒杯酒,中堂有綺羅。
應須引滿飲,何不放狂歌。
錦水通巴峽,香山對洛河。
將軍馳鐵馬,少傅步銅駝。
深契憐松竹,高情憶薜蘿。
懸車年甚遠,未敢故相過。
《相和歌辭•陌上桑》陸龜蒙
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
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采蠶葉。
《陌上桑》陸龜蒙
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
鄰娃盡著繡襠襦,獨自提筐采蠶葉。
《綿竹山四十韻》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尾蟉青蛇盤,頸低玄兔伏。
橫來突若奔,直上森如束。
歲在作噩年,銅梁搖蠆毒。
相國京兆公,九命來作牧。
戎提虎仆毛,專奉狼頭纛。
行府寄精廬,開窗對林麓。
是時重陽后,天氣曠清肅。
茲山昏曉開,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濃翠霏撲撲。
披海出珊瑚,貼天堆碧玉。
俄然陰霾作,城郭才霢霂。
絕頂已凝雪,晃朗開紅旭。
初疑昆侖下,夭矯龍銜燭。
亦似蓬萊巔,金銀臺疊蹙。
紫霞或旁映,綺段鋪繁褥。
晚照忽斜籠,赤城差斷續(xù)。
又如煮吳鹽,萬萬盆初熟。
又如濯楚練,千千匹未軸。
又如水晶宮,蛟螭結(jié)川瀆。
又如鐘乳洞,電雷開巖谷。
丹青畫不成,造化供難足。
合有羽衣人,飄飖曳煙躅。
合有五色禽,叫嘯含仙曲。
根雖限劍門,穴必通林屋。
方諸滄海隔,欲去憂淪覆。
群玉縹緲間,未可量往復。
何如當此境,終朝曠遐矚。
往往草檄馀,吟哦思幽獨。
早晚掃欃槍,笳鼓迎暢轂。
休飛霹靂車,罷系蝦蟆木。
勒銘燕然山,萬代垂芬郁。
然后恣逍遙,獨往群麋鹿。
不管安與危,不問榮與辱。
但樂濠梁魚,豈怨鐘山鵠。
紉蘭以圍腰,采芝將實腹。
石床須臥平,一任閑云觸。
《廬山瀑布》張碧
誰將織女機頭練,貼出青山碧云面。
造化工夫不等閑,剪破澄江凝一片。
怪來洞口流嗚咽,怕見三冬晝飛雪。
石鏡無光相對愁,漫漫頂上沉秋月。
爭得陽烏照山北,放出青天豁胸臆。
黛花新染插天風,驀吐中心爛銀色。
五月六月暑云飛,閣門遠看澄心機。
參差碎碧落巖畔,梅花亂擺當風散。
1、斜貼綠云新月上(宋·晏幾道·《蝶戀花》)
4、貼向桃花面(宋·無名氏·《點絳唇》)
5、貼向眉心學翠鈿(宋·晏殊·《采桑子》)
6、家風平貼清如鏡(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7、雁貼寒云次第飛(清·納蘭性德·《鷓鴣天》)
8、貼體衫兒撲撲香(宋·王之道·《減字木蘭花》)
9、平貼而安(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10、翠貼蓮蓬小(宋·李清照·《南歌子》)
11、從此家邦大字貼(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12、眉心貼處(宋·楊無咎·《柳梢青》)
13、玉鏤笙簫金貼鼓(元·梵琦·《漁家傲》)
14、抬貼舞迅梟(宋·石孝友·《水調(diào)歌頭》)
15、內(nèi)人爭貼菊花鈿(宋·王珪·《宮詞》)
16、一插寶簪云妥貼(宋·仇遠·《蝶戀花》)
17、青錢貼水萍無數(shù)(宋·張先·《木蘭花/玉樓春》)
18、廟門貼在煙云上(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19、貼向十字街頭(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20、愛貼地爭飛(宋·史達祖·《雙雙燕 詠燕》)
21、無毛鷂子貼天飛(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22、龍脊貼連錢(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23、抬貼誕彌嘉月(宋·吳泳·《清平樂》)
24、貼鬢香云雙綰綠(宋·李冠·《蝶戀花》)
25、家邦平貼到人稀(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28、虛空貼卦(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29、貼肉汗衫如脫了(宋·釋道顏·《頌古》)
30、百尺松杉貼地青(明·唐寅·《題畫廿四首》)
31、一輪紅日貼中天(宋·張掄·《阮郎歸》)
32、笑貼鬢鈿雙玉燕(明·朱權(quán)·《宮詞》)
33、啟貼理針線(唐·孟郊·《古意》)
34、半鉤新月貼清虛(唐·李珣·《定風波》)
35、衫兒貼體縐輕紅(宋·盧炳·《鷓鴣天》)
36、魚皮裝貼香木鞘(宋·歐陽修·《日本刀歌》)
37、風入羅衣貼體寒(唐·馮延巳·《拋球樂》)
39、恰三裁貼體(宋·趙長卿·《醉蓬萊》)
40、鐫花貼子留題處(宋·張公庠·《宮詞》)
41、納租看縣貼(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42、金縷雙龍貼碧藤(唐·和凝·《宮詞百首》)
43、離貼天飛(宋·吳潛·《八聲甘州》)
44、看門貼繪雞(宋·葛立方·《風流子》)
46、貼貼底無縫罅能有幾個(宋·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
47、數(shù)行新雁貼寒煙(宋·晏殊·《拂霓裳》)
48、碗內(nèi)梨花新貼樣(元·王哲·《望蓬萊 詠**》)
49、草鞋貼腳(宋·葛長庚·《摸魚兒》)
50、隔鮫綃貼襯(宋·鄭域·《念奴嬌》)
51、雁貼寒云次第飛(清·納蘭性德·《于中好》)
52、貼肉汗衫才脫下(宋·釋祖珍·《偈三十五首》)
53、更向鬼門重貼卦(宋·釋咸杰·《偈公六十五首》)
54、金鍍眼睛銀貼齒(唐·白居易·《西涼伎》)
56、透明冠子輕盈貼(宋·程垓·《醉落魄/一斛珠》)
58、笑時眼迷青意貼(宋·王安中·《失調(diào)名》)
59、江上團團貼寒玉(唐·李賀·《江南弄》)
60、蝴蝶雙雙貼地飛(宋·范成大·《春晚》)
61、更貼前頭碧玉環(huán)(宋·方蒙仲·《采芹亭》)
62、古苔凝紫貼瑤階(唐·無名氏·《秋》)
63、竹月緣階貼碎金(宋·王安石·《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
64、燭花貼在金釵影(宋·姚云文·《蝶戀花》)
65、更饒貼稱(宋·釋慧遠·《頌古十五首》)
66、采鴛雙慣貼人飛(宋·張鎡·《鵲橋仙》)
67、探官貼子(元·元好問·《朝中措 賀張伯寧家兒子犀郎*日 趙萬里據(jù)翰》)
68、芥本偶然無貼改(宋·劉克莊·《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絕》)
69、根細貼著盤陀石(唐·顧云·《苔歌》)
70、追魂貼前來(元·馬鈺·《滿庭芳 破迷》)
71、好遣秦郎供貼子(宋·蘇軾·《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72、府貼疾下如奔弦(清·梁啟超·《拆屋行》)
73、半餉斜眄費貼燮(宋·周邦彥·《看花回》)
74、側(cè)寫棋圖貼(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75、佳人旋貼釵頭勝(宋·蘇轍·《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
76、初年競貼宜春勝(唐·蘇颋·《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77、團鳳眉心倩郎貼(宋·馮偉壽·《春云怨》)
78、貼天堆碧玉(唐·吳融·《綿竹山四十韻》)
79、才貼梅鈿(元·沈景高·《沁園春 和劉龍洲指甲 俞煒詩詞余話》)
81、畫閣換黏春貼(宋·翁元龍·《西江月》)
82、佳氣蔥蔥寒貼妥(宋·黃庭堅·《宣九家賦雪》)
83、煙葉貼雙眉(唐·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
84、隨風貼葦往來輕(清·乾隆·《中元觀河燈》)
85、(法貼中有褚遂良書云(宋·蘇軾·《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于東堂閱舊》)
86、霜雁貼天飛去去(宋·白玉蟾·《別蔣都轄用歸雁韻》)
87、林下狂歌不貼腔(宋·呂公著·《和王安之六老詩》)
88、貼腔安得謂之狂(宋·呂公著·《和王安之六老詩》)
89、幸自驚心小寧貼(宋·楊萬里·《明發(fā)祈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90、空光貼妥水如天(唐·李賀·《貝宮夫人》)
91、眉心倩人貼(宋·張炎·《惜紅衣》)
94、笑指瓊樓貼碧空(宋·白玉蟾·《題鐘》)
95、大典冊多貼改(宋·劉克莊·《雜興六言十首》)
96、安貼幫鄉(xiāng)老趙州(宋·釋祖璇·《頌古七首》)
97、月輪貼在梅花背(宋·楊萬里·《郡中上元燈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98、消得金蓮貼地(宋·利登·《齊天樂》)
99、土花亂貼榆錢小(元·王冕·《錢塘紀行》)
101、岫貼晴天闊(宋·司馬光·《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
102、欲起遺紅貼地飛(宋·張先·《失題》)
103、門外小池錢貼荷(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十首》)
104、公子驊騮步貼勻(唐·杜牧·《杏園》)
105、輕輿貼岸(宋·丁默·《齊天樂》)
106、鰲頭早晚貼涂金(宋·程珌·《太上虛皇黃庭經(jīng)句法十篇壽趙師》)
107、寶字貼宜春(宋·王珪·《立春內(nèi)中帖子詞·皇帝閣》)
108、貼體宮羅試夾衣(元·劉仲尹·《浣溪沙》)
109、免吾學顏貼(宋·包恢·《謝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110、驚起雙雙貼彩霞(宋·無名氏·《詠蝶》)
111、綠水浮梁貼(宋·趙蕃·《將至信州二首》)
112、須寫個貼兒、丁寧說(宋·程垓·《芭蕉雨》)
113、貼衣瓊佩冷(宋·陳允平·《早梅芳/喜遷鶯》)
114、朝衣熨貼天香在(宋·尹濟翁·《風入松》)
115、貼貼風枝靜(元·趙秉文·《缺月掛疏桐 擬東坡作》)
116、 書貼更簪歡(清·黃景仁·《賣花聲·立春》)
117、長門寫遍泥金貼(宋·艾性夫·《昭君出塞圖》)
118、貼地何能助碧丹(宋·陳普·《和菜花二首》)
119、麥苗準擬貼春糧(宋·陳藻·《聽雨》)
120、封條才貼妥(宋·魏了翁·《和范少才詠雪三首》)
121、輕風熨貼晚云開(宋·鄭清之·《八月上弦夕》)
122、腹舒穩(wěn)貼地(唐·白居易·《犬鳶》)
123、長眉亦似煙華貼(唐·陸龜蒙·《相和歌辭·陌上桑》)
124、貼遍東閣與西亭(宋·徐寶之·《水調(diào)歌/水調(diào)》)
125、見追貼、個個添煩惱(元·王哲·《解愁》)
126、大家揭貼出陳帳(元·王冕·《江南婦》)
127、手執(zhí)金書貼玉版(宋·白玉蟾·《青華吟》)
128、谷根自安貼(宋·晁說之·《今年暑氣甚劇六月二十八日初伏之末風雨甚橫》)
129、再度峰貼隘(宋·李曾伯·《丁亥紀蜀百韻》)
130、滿額花鈿貼黃菊(宋·歐陽修·《於劉功曹家見楊直講女奴彈琵琶戲作呈圣俞》)
131、架屋貼山最上頭(宋·錢端禮·《留題授上人曲肱齋》)
132、湖面貼碧紗(宋·強至·《乙巳十月七日過黃河中流遇巨浪偶作》)
133、虛空貼卦(宋·釋咸杰·《贊木庵和尚》)
134、安貼家邦苦是他(宋·釋重顯·《庭前柏樹子》)
135、波浪無風貼然靜(宋·四錫·《李暮吹笛歌》)
136、碧山貼出雪花浮(宋·楊萬里·《登奉圣寺千佛閣四首》)
137、呵花貼鬢黏寒發(fā)(唐·韓偓·《密意》)
138、行云平貼(元·張翥·《感皇恩 題趙仲穆書凌波水仙圖》)
139、見追貼(元·王哲·《雪梅春》)
140、朱樓紫殿貼晴空(宋·白玉蟾·《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宮》)
143、烏云貼地欲飛雪(宋·鄧肅·《招成老》)
144、風搜貼石業(yè)篁碧(宋·董嗣杲·《風篁嶺》)
145、金鈿貼額腮凝脂(宋·董嗣杲·《賦得河中之水曲》)
146、貼屋桃花自晚妝(宋·董嗣杲·《棠梨湖》)
147、角貼欹短樹(宋·黃公度·《山行即事二首》)
148、貼齒老黃生日久(宋·賈似道·《辨蟲老嫩》)
149、陣鴻何處貼云斜(宋·李升之·《夜游漓江上》)
150、燕子迎船貼岸飛(宋·強至·《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賦一闋》)
151、面面貼蒼石(宋·蘇轍·《游金山寄揚州鮮于子駿從事邵光》)
152、背貼青峰巒(宋·王伯廣·《寶嚴寺》)
153、民居少寧貼(宋·五邁·《吊何巖》)
154、乃有十七貼(宋·薛紹彭·《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
155、鵬因風厚貼云翔(宋·姚勉·《寄鄒希圣兄弟》)
156、都城一貼沽萬錢(宋·張舜民·《贈奉議沈遼》)
157、貼眉心(宋·盧祖皋·《倚闌令/春光好》)
158、貼出青山碧云面(唐·張碧·《廬山瀑布》)
159、敷貼常常備辦(元·馬鈺·《清心鏡 治病》)
160、貼貼淮不動(宋·吳則禮·《發(fā)龜山先寄少馮亢之》)
161、細書親貼黃(宋·晁公溯·《謝張待制赴飲》)
162、秋把山川貼助豪(宋·陳普·《和叔父九日后樓集》)
163、擬貼曲屏圓好夢(宋·陳起·《梅谷毛應麟畫梅》)
164、閑拈花片貼紗窗(宋·陳允平·《閨情》)
165、不管生紅難熨貼(宋·鄧深·《千葉石榴》)
166、摹向齋壁貼(宋·董嗣杲·《夕憩西林寺詩》)
167、榜貼綴龍虎(宋·范成大·《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
168、熨貼愁眉展(宋·范成大·《范村雪后》)
169、詎肯出質(zhì)貼(宋·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170、貼詩滿壁夸佳句(宋·方回·《同川無竭觀旃檀林東窗見婺州港定此為句》)
171、欲問園官分此貼(宋·胡長卿·《和經(jīng)略煥章朱公千葉白梅詩》)
172、幅貼別我五周星(宋·黃公度·《贈日者黃明遠》)
173、妥貼不敢相干極(宋·黃庶·《送李室長慶州寧覲》)
174、黃{左貼右巴}奏篇登御府(宋·李龜朋·《賀熊克進九朝要略轉(zhuǎn)一首》)
175、社燕營巢貼地飛(宋·李流謙·《題重興寺》)
176、花容貼雨蜂兒靜(宋·李新·《送權(quán)守解印趨闕》)
177、剡藤染就貼東壁(宋·劉學箕·《分題得雪浪齋石》)
178、寒云貼地飛(宋·邵雍·《天津看雪代簡謝蔣秀才還詩卷》)
179、群鴉日暮貼云飛(宋·釋行海·《晚興》)
180、狼心貼然服(宋·陶弼·《兵器》)
181、一室安貼缽(宋·汪澈·《留題授上人曲肱齋》)
182、秦嶺風高雁貼天(宋·汪元量·《藍田》)
183、揮翰供貼子(宋·王世則·《高巖立春日》)
184、小葉貼荷塘(宋·衛(wèi)宗武·《晚春》)
185、誰將明星貼天定(宋·魏了翁·《七夕南定樓飲同官》)
186、直使貼地不得翔(宋·文同·《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鳳咮堂》)
187、貼地反腰銜寶簪(宋·文同·《柳枝》)
188、義方題榜貼亭楣(宋·文同·《周思道如詔亭》)
189、倚天危閣貼重岡(宋·無名氏·《棲云閣》)
190、雁貼寒云春水深(宋·吳則禮·《懷彭志南因寄之》)
191、妙貼堂堂或見遺(宋·薛紹彭·《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貼宜傾囊購取寄詩》)
192、貼天袞袞白云里(宋·楊簡·《慈溪金沙岡歌》)
193、此貼之傳(宋·岳珂·《太宗皇帝南牙謝熊白狀贊》)
194、愁見繁云貼死灰(宋·張嵲·《閩中早春》)
195、貼翠自婁羞舞鏡(宋·張玉娘·《游春》)
196、睡起眉心端正貼(宋·張樞·《謁金門》)
197、一點漁燈貼岸根(宋·白玉蟾·《暮色》)
198、面面貼蒼石(宋·蘇轍·《游金山寄揚州鮮于子駿従事邵光》)
199、村山貼縣青(宋·戴表元·《下郝長塘小憩示陳養(yǎng)晦》)
200、云寒湖貼貼(宋·釋紹嵩·《題白蓮園亭》)
望采納~
對鏡貼花黃 《木蘭詩》
木蘭辭全文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zhuāng);小弟聞姊來,磨刀霍(huò)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帖 通:貼;驚忙 一作...
《木蘭詩》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一詞多義
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粘貼。[4]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zhuǎn)折連詞。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
求《促織》的特殊句式及翻譯
(3)古代漢語的介詞結(jié)構(gòu)有時是可以省略介詞的。常見的是省略介詞“于”和“以”。(4)省略中心詞。在常規(guī)句子里,中心詞是不能由定語狀語來替代的。但是,古漢語里卻存在著省略中心詞的現(xiàn)象。5、定語后置 (1)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中間加“之”字,再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詞+之+定語+者”...
《病梅館記》中的特殊句式
9、貼:民日貼婦賣兒(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價值) 2、手裁舉(通“才”,剛剛) 3、而翁歸(通“爾”,你的) 4、翼日進宰(通“翌”,明天) 5、蟲躍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詞多義 1、責:①因責常供(動詞,責令) ②每責一頭(動詞,索取) ③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動詞,責罰...
形容“墻紙”的句子有哪些?
這個站點上有些確實不錯的墻紙,以及各種分類,你一定會愛不釋手!哈哈!頭先系京都府既網(wǎng)頁,見到呢幅靚靚櫻花墻紙,大家望梅止渴住先啦!然后用刮刀把墻紙從墻上弄下來.我也對貼墻紙一竅不通耶。不過啊,貼之前你好像總得把墻紙弄直了。否則,墻紙的花樣怎麼對得起來呢!撕碎的墻紙碎片開始擺動,...
貼“福”字作文
朱元璋一聽有理,于是轉(zhuǎn)怒為喜,獎賞了把“福”字貼倒了的戶主。 這事一下子傳開了,第二年,城里的人全都把“福”字倒著貼了起來,從此以后,“福”字倒著貼成了一種習慣做法。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詩,不過在那個年代,龍顏大怒可是要死的,幸好劉大臣有三寸不爛之舌,不但救了...
“貼”開頭的四字詞語有什么?
沒有貼字開頭的 1. 體貼入妙 【拼音】: tǐ tiē rù miào 【解釋】: 指體會領悟深刻細致,而使描寫或模仿巧妙逼真。2.體貼入微 【拼音】: tǐ tiē rù wēi 【解釋】: 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guān)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guān)懷非常細心、周到。【出處...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訓練《木蘭詩》
2,對鏡貼花黃(通"貼",動詞) 特殊句式 1,軍書十二卷(表示數(shù)量多,非確指) 2,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表示時間長,非確指;對偶) 3,問女何所思(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在現(xiàn)代語中賓語應放于句末,本句應為:問女所思何;所字結(jié)構(gòu)) 4,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排比) 5,阿爺無大兒...
對聯(lián)造句-用對聯(lián)造句
(48)他信手拈來地便寫好一幅 對聯(lián) ,字叟十分飄逸。 (49)聽,歡快喜悅的笑聲走近了;瞧,快樂吉祥的鞭炮來臨了;看,喜慶紅火的燈籠高掛了;望,幸福甜蜜的 對聯(lián) 貼起了;彩花流炮搖曳著輝光,燈紅酒綠的家宴慶賀著吉祥:祝小年快樂,幸福生活步步高! (50)除夕到,真熱鬧;比 對聯(lián) ,賽鞭炮;燈籠紅,福字倒;亮新衣...
散文 布鞋 閱讀答案貼字的理解
18、從3段找出具體表現(xiàn)“我娘一生勤勞,做一手好針線活。”的句子。(2分)19、品味4段中畫線句,說說這句話表現(xiàn)母親怎樣的特點。(2分)多少個夜晚,燈光搖曳,娘把納鞋底的繩扯得很緊,牢牢地、細細地把所有關(guān)愛都納進了鞋底。20、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加點的“貼”的理解。(3分)入校時我拿出...
相關(guān)評說: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1、《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心事浩渺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給分吧,還有16分我就可以愛心捐助了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沒有"貼"字開頭的四字成語.含貼字的成語有:服服貼貼、體貼入微、妥妥貼貼、溫柔體貼、賣兒貼婦1、服服貼貼[fú fú tiē tiē] 出處:我把他治得服服貼貼的.釋義:指讓人信服或物品平整.例句我很疲倦,卻毫不悔悟,不肯強迫自己作出一...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唐·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親 含有廖字的寓意美好的詩句很2113少,畢竟它的詞意中5261和美好搭邊的不多.我貼幾句上來吧.聞師此妙廖,蘧廬復何情.4102 公子才華迥絕塵,海天廖闊寄閑身.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1653光.勝似內(nèi)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so 推薦幾個可以用于名字的(妙廖、廖容塵、廖霜、廖秋、廖含) 望采納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游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聲字(陽平),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別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駁. d:答達得德笛敵嫡覿翟跌迭疊碟牒獨讀牘瀆毒奪鐸掇. g:格閣蛤胳革隔葛國虢. j:及級極吉急擊棘即脊疾集籍夾夾...
海城區(qū)標準: ______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