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的臺下人語
淮劇演員陳芳的表演藝術
陳芳在不同的劇中所扮演的人物,身份不同性格迥異,卻扮演的個個卻栩栩如生,她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甚至一個背影都是戲。她的表演充滿激情、她的唱段美妙無倫,深印腦海揮之不去。
陳芳出演的淮劇《孟麗君》、《藍齊格格》、《嫁衣血案》、《恩仇記》、《安壽保賣身》、《打碗記》、《為兒為女》、《深宮求子》、《柜中緣》、《太平村風波》、《母子情仇》、《半把剪刀》等幾十部劇作,在此不能一一詳述,只能擇其重點簡要地談談。
1.孟麗君
看過很多版本的《孟麗君》,但我覺得幾乎沒有哪一個版本有如此的藝術感染力,當然并非除淮劇外其他版本的飾演孟麗君的演員們的演技不足,而是其他版本沒有一個能夠像淮劇《孟麗君》這樣不俗,獨樹一幟,主要原因是別的版本的劇本就有其自身的缺陷,喪失了陳端生《再生緣》彈詞原著的精髓,困鵬囚鶴的華麗團圓結局導致全劇黯然失色,令人遺憾。相信觀眾們心中也有自己的定位,特別是讀過原著的觀眾朋友們,在此不再贅述。
獨有淮劇陳芳版的《孟麗君》令人耳目一新。劇本本身寫的已是優(yōu)雅華麗,光彩流溢,而陳芳的表演更是非常出色光彩照人。她以其特有的敏慧,在深刻理解劇情及劇中人物的基礎上,以細膩動人、高貴不俗的表演,再現(xiàn)了一代傳奇人物曠世才女孟麗君超凡脫俗、驚才絕艷的藝術形象。
陳芳在此劇中“賞春”、“認母”、“金殿”、“游園”等選場的表演都很精彩。
陳芳的麗君一舉一動都很優(yōu)雅端莊,動作秀麗,很有古典美,表演細膩感人,演出了奇女子不讓須眉的灑脫高貴氣質(zhì),這才是驚才絕艷的孟小姐啊。
“認母”一場的陳芳和飾演孟夫人的王玲玲表演的都非常細膩。過去我是不太喜歡這一段的,原著中孟母愛女心切,不顧女兒的感受,不管女兒的處境,為了認女湯藥不進,與皇甫家一樣竟是以死相逼。縱然天姿聰穎的孟麗君面對母親的突然昏厥,母女情關麗君不得不吐露真情母女相認。感覺那位母親太不近情理太自私。哪像孟麗君的母親?
淮劇《孟麗君》看后給人的感覺是真切動人的母女情。當因孟夫人急速而出當面認定這位少年英才小三公就是自己的女兒時,麗君強忍悲痛決絕地告辭,孟夫人昏倒堂前,麗君再難抑制,數(shù)年的分離,一朝相會,感情如決堤之水,一聲:“夫人,母親,娘―――”孟麗君此時的情難自禁哭倒母親懷中。
王玲玲表演的孟夫人也很到位,當唱出:“眼前這儒雅風流的大學士,卻原來是我膝下撒嬌的乖丫頭……”時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頭輕輕搖擺,表現(xiàn)出了孟夫人見到如今已是高居相位的女兒時洋溢著一股說不出的自豪喜悅。“理紅妝貼花黃,整釵環(huán)描秀眉……”唱的輕快流暢。
陳芳的麗君微微含笑又輕輕搖頭,以示著對母親的安慰,又是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的無奈。“一聲娘萬滴淚千般情懷。”輕緩柔情地攙扶著母親重新坐定。“不孝女撩蟒袍跪在塵埃”唱的極富深情,韻味濃郁。母女二人都沉醉在親情之中……
轉而又以高亢的唱腔唱出:“……從此后逢年過節(jié)孩兒常來,但望二老頤養(yǎng)天年多保重,塵世間再沒有麗君女裙釵。”這才是胸懷大志、心如鐵石的孟麗君的形象。
“游上林”一場,孟麗君的出場可用氣質(zhì)高貴、態(tài)度從容、不卑不亢、舉止優(yōu)雅來形容。也是是全劇精彩的一段,麗帝唱和之間,讓觀眾強烈地感受到孟麗君置身上林榮辱忘的唯美意境,旋即接唱:“人在畫中心莫醉,我還須謹言慎行且留神。”又謹慎地保持著那么一份冷靜與清醒。可以說陳芳將孟麗君這個人物把握的恰如其分。還有那段臨去時的回眸一顧,“一個是情眷眷,一個是意綿綿”真是情意纏綿、含蓄雋永,盡在不言中。
第八場是全劇的高潮,也是感人至深的一場,麗君為太后所逼賜酒脫靴,吐血后纏綿病榻。這時已經(jīng)是恢復女裝孟麗君,強撐病體勉強坐起。如弱柳拂風,飄搖欲倒的病態(tài)十分美貌又添十分風流,不由人愛憐劇增。大段唱腔清純婉轉、如泣如訴、韻味無窮唱出了麗君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可謂聲聲奪魄令人心碎。
一般的無奈同樣折磨著少年天子:“……一夜未眠聽更漏,真擔心愛卿醒來魂魄丟。冒風雨踏泥濘前來問候……”
天子此時深悔因一時軟弱而使麗君險遭不測,又痛又惜、又愛又憐道出:“十萬江山我不要也要愛卿你一個人”內(nèi)心獨白。這時麗君緩緩轉身凝視著溫柔攙扶的皇帝,給人留下一個緩緩抬頭仰視天子的一個側背影。可以說陳芳一身都是戲,能以一個側面背影,讓人感受到充溢著女兒柔情的愛憐神態(tài)。觀眾可以微微垂目去傾聽去感受:畫外音(伴唱繼續(xù):媚生兩頰透紅暈,淚眼含笑更動人。)
全劇以麗君默默無言地接受了天子給披上的紅嫁衣,步履緩緩踏上了臺階,預示著與天子風雨同舟迎接一切不測的挑戰(zhàn)……
將這種意境拉的既高且遠,又給觀眾留下一個似迷似幻的想像空間。
2.藍齊格格
她所塑造的另一個有著高貴的皇室血統(tǒng)的美麗公主藍齊兒,又是一種境界。
《藍齊格格》的故事背影是電視劇《康熙王朝》藍齊格格遠嫁準葛爾草原。十六歲花季少女,生在帝王之家的藍齊格格,為了國泰民安,不得不放棄愛情遠離親人,下嫁準噶爾部落首領葛爾丹。
此劇是孫茂廷編劇、王友理導演、王蘇軍作曲,是編導、作曲、表演俱佳的一部傳奇劇。
《藍齊格格》“迎親”一場最為感人。藍齊格格為家為國而獻身,無奈地遠嫁草原……音樂響起,背影中是一望無垠的空曠草原。側耳傾聽:樂曲之聲如呼嘯的寒風蒼涼而悲哀,如鴻雁哀鳴,又如云鶴低訴;張目觀看:布景換成塞外的雪山,轉過一個山頭是覆蓋著冰霜起伏而綿延萬里的巍巍長城……一隊行旅,邁著沉重的腳步,簇擁著一輛小車緩緩前行,畫外音:“天蒼蒼野茫茫,路迢迢水長長……”“心兒凄凄意惶惶”如泣如訴的胡笳之聲相和。
接著陳芳以她圓潤清亮的歌喉,唱出了響徹長空的凄涼悲聲:“車聲轔轔古道遠,碾破了夢碾碎碎了愿,碾散了魂魄碾斷了緣,李光第唯唯諾諾令人生厭,當年的風流倜儻已成煙……紫禁城傷心地更無牽掛。”真是令人心碎啊,也是12分鐘時間的迎親中最美最好的唱,聲音清澈圓潤凄涼哀怨,攝魂奪魄。常聽說什么金嗓子,這是我聽到的最清亮、最純美的唱段,飽含著少女的幽怨與孤獨。
舞臺形象也極美,猩紅色的斗蓬下罩著一位婷婷裊裊的少女出場。一個亮相、一個身姿都強烈地表現(xiàn)著背井離鄉(xiāng)的萬般苦痛,遠嫁大漠萬念俱灰的沉重。
“一路上大漠孤煙胡笳哀怨,眼中淚早流盡不再嗚咽,身如槁木絕思念,心如死灰難再燃,聽憑著車駕載我去把身獻”再難忍,禁不住,同情的淚兒橫流。
場景切換,歌聲響起“日也盼來夜也盼,心上的人兒終于來到我面前,姑娘們勇士們準備去迎接你們最美麗的王妃吧。”草原上的勇士姑娘們相繼而上,頓時歡樂的就像沸騰起來。“天上的白云你停一停,看看我們的王妃多可親,草原上的駿馬你停一停,看看我們的王妃多溫馨。天上的云雀高聲唱,稱頌我們的王妃多漂亮;地上的羊群喲鬧嚷嚷,都夸我們的王妃世無雙。”照說此時整個草原歡騰熱烈的氣氛應該把這位尊貴的新娘感染,然無奈的遠嫁,心如死灰地悲哀傷情、滿腔地怨憤無處發(fā)泄。陳芳的處理是冷面相向歡樂的迎親隊伍,借故葛爾丹未來親自迎接,要找他算帳。
昔日的戀人李光第擔憂藍齊格格小心翼翼,唯恐藍齊格格的任性會招致葛爾丹的盛怒。被藍齊格格鄙夷地一掃冷冷地訓斥,謹慎又無言地退到一旁。李光第的唯唯諾諾更顯出高貴的藍齊公主的任性高傲、桀驁不馴的個性,一個高傲到連死都不懼的人的凜然無畏。恰恰這一切都被隱名埋姓前來迎接的葛爾丹看在眼里,愛在心頭。高貴圣潔的藍齊格格在這位草原梟雄的眼里更增添十二分的光彩。唱出了“沖向藍天的雄鷹,擁抱最亮的星星……”內(nèi)心的歡愉!
飾演葛爾丹的邱小祥,身材貌相也極具葛爾丹的粗獷、剽悍。
這段和唱與伴奏旋律中都融入了草原音樂的風格,顯然是淮劇在不斷吸收了其他民樂的創(chuàng)新。天性豪邁的藍齊格格,此時終于被草原人民的熱情豪放所感染,心情豁然開朗,在草原勇士們姑娘們的眾星捧月地簇擁下,伴隨著的歌聲,揮動著披風且唱且舞。劇中,陳芳細致地表現(xiàn)了藍齊格格由一個天生活潑明朗的十六歲花季少女,到悲遠嫁心如死灰的冷傲,又由冷到近乎凝固的心默默感受著熱情奔放的草原人民歡騰,逐漸融入其中,有著詩意般的畫面美。讓人感到她不是在舞臺上演唱,而是以她豐富的表現(xiàn)力給人講述一個凄婉的故事。怎不叫人心蕩神搖如醉如癡。陳芳的戲演的是如此地投入和忘我。
當初看電視劇康熙王朝時,藍齊格格的出嫁只是大型連續(xù)劇中的一個小段,并不十分引人注意。可通過淮劇的編導們的再創(chuàng)作,改編移植到淮劇中來后,配上陳芳非凡的表演和演唱,使這個虛構的故事,被演繹成一出動人的千古悲歌。
陳芳在迎親一折中的唱法完全不同于《嫁衣血案》借當一場。渾圓洪亮帶有陽剛之氣,且歌且舞映襯出藍齊兒這位出身高貴、桀驁不馴的少女的豪爽個性。運用這種唱法,是對于淮劇旦角唱法的一個大膽突破,為淮劇這個百年歷史的悠久傳統(tǒng)劇注入了新的活力。
陳芳在此出戲表演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通過迎親和哭夫兩場戲,痛痛快快地放聲而唱,唱的情真意切,唱到了痛徹肺腑。
陳芳的唱腔圓潤清亮極富魅力,聽她的唱如飲醇香清冽的美酒,爽口提神。她的嗓子可以這樣比喻:像一個奢侈的富豪,任其縱情地揮霍而無窮盡。或許可以這樣說,在她所表演的其他劇中,因劇情所限,她的唱也許只需要用三成力就可以了,此劇因劇情的需要,人物的心理(“身如槁木絕思念,心如死灰難再燃”),面對空曠草原的背景可以痛快淋漓一展歌喉。當時一聽之下甚為驚嘆,聽的是如癡如醉,良久,良久,可那回旋不止的繞梁余音仍鳴徹耳畔。
最后一場中就更加感人,我是流著淚看完了全劇,陳芳以她超絕的表演風姿和藝術魅力講述了,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
3.嫁衣血案
由江蘇省淮劇團出演的《嫁衣血案》劇情簡介:姜巧云自幼與表兄錢雨林一起長大,一天爹爹外出討賬表兄雨林前來,語言支吾神情恍惚,巧云細心打探,當?shù)弥硇譃檫M京赴試,想來向舅舅借些盤纏時,毅然將九件嫁衣贈于表兄去典當。猶恐不足,在包袱里又暗藏銀子十兩作為赴考之盤纏。
出于對表兄的愛慕,巧云在包內(nèi)暗付繡鞋一只,以此作為暗托終身的信物。事有湊巧喬舉人的女兒翠花的九件嫁衣被盜,當雨林去當嫁衣時被拿獲至公堂審問,喬舉人明明瞧出不是自家的嫁衣,為貪得贓物的一已私念,一口認定正是女兒失竊的嫁衣。巧云暗付包中的贈銀和繡鞋雨林并不知情,楊知縣嚴刑拷問,雨林清白被誣,無奈便在弄刑房自盡而亡。巧云驚聞表兄不堪嚴刑撞死刑房(實是被真盜賊衙役張虎重杖斃命)的噩耗時,一片芳心頓時寸寸欲斷,本欲助表兄赴考贈嫁衣付銀兩,卻因此害了表兄,悲痛欲絕,一身孝服一拜再拜三拜父。不顧拋頭露面,與喬家父女對簿公堂。終于為表兄洗清不白之冤。
在《嫁衣血案》“借當”一場里,陳芳以其細膩表演,盡現(xiàn)東方傳統(tǒng)女性的嫵媚、柔情。聞聽表兄來訪,眼睛眉梢都含笑。看到表哥支支吾吾似是愁腸滿懷,又難啟齒,以女兒特有的細心早已覺察。走上前細語溫言,眼神中,嬌中帶羞,不由雨林不道出苦衷。一片深情都寄包裹中,千囑咐萬叮嚀。陳芳這段表演是以眉毛眼睛去傳神地表現(xiàn)見到表兄的歡悅、送嫁衣的深情。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真情地塑造出一個純情少女含羞答答、濃情款款、芳心暗許、終身暗托的立體形象。眼見臺上的少年郎不解女兒情真替她著急。特別是“借當”中的那一段唱,甚至可以讓人感覺到她的心在跳動,“但愿你喜報飛傳到故鄉(xiāng)”那句唱得頗有豪氣,是堅信他能高中。戲演到這份上可謂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充滿了意猶未盡的含蓄美。
第六場對質(zhì)真相大白,還表兄清白之身。當楊知縣讓巧云認領嫁衣回去時,巧云重見嫁衣,悲從中來,一曲懷念從前,美好的夢想破滅,人死再難復生的傷絕。陳芳字字句句唱的肝腸寸斷。悲歌終了,有情人拔利器自盡殉情。整個戲陳芳將愛情唱到黃泉碧落,唱到了地老天荒……
4.安壽保賣身(又名“牙痕記”)
此劇中陳芳一出場就讓人頓感眼前一亮,大雪之中粉色披風、鵝黃繡衣,溫良、恬靜、優(yōu)雅、淡然一位驚艷的美婦人。一雙妙目,兩袖飄飄,不禁驚絕,大贊一聲:“此景只應畫中有,世間無緣難尋覓!”
5.為兒為女
前面談過了陳芳曾塑造的幾個形象,飾演孟麗君這樣的少年英才,位居宰相大氣優(yōu)雅、美麗而端莊;飾演藍齊格格,迎親一場中,冷峻、高貴而傲然;《安壽保賣身》中飾演李氏恬靜、淡然……飾演姜巧云前半部中是含情脈脈、溫柔無限,后半場中義正嚴詞、對簿公堂為錢雨林平冤昭雪后刺喉自盡……
而在《為兒為女》這部劇中使我等看過許多陳芳表演的觀眾大跌眼鏡,再也找不到以往陳芳的影子,完完全全換了個人兒。陳芳在《為兒為女》一這出戲中飾演了一個吃喝玩樂、不學無術,走入歧途的小頑童。
有這樣一個場面,馬強強(陳芳飾)與小虎(楊愛藝飾)爭奪書包,兩人爭來爭去,小虎個頭兒大,一個倒背把強強摔到地上,強強生氣地爬起,搖頭晃腦,大大咧咧地左腳一踢右腳一揚,“嗨”地一聲較力向小虎一頭(膀)撞去,登時把小虎撞倒在地,不待兵兵回手,又將小虎一把扯起打翻在地,上去一腳。居然找不到一絲在孟麗君等戲中文雅端莊的影子。活脫脫一個壞小子。
連串的動作一氣呵成,把一個小頑童的憨態(tài)表演的活靈活現(xiàn)。另一場中哥們兒仨,談天說地又跳迪斯科,陳芳的迪斯科跳的美極了,她的動作輕盈穩(wěn)健而又好看。陳芳以她扎實的武戲功底,連續(xù)幾個翻滾的“烏龍絞柱”把迪斯科跳的更美更酷,跳出了花,跳到了絕妙。
6.柜中緣
《柜中緣》是一出傳統(tǒng)老戲了,劇情是:“岳飛遭奸臣陷害,其子岳雷避難闖入劉家,巧遇玉蓮一人在家,官兵追至劉家搜查,玉蓮將岳雷藏在衣柜內(nèi)躲過官兵,二人一見鐘情,母親與哥哥淘氣回家,劉母見岳雷是忠良之后,將女兒許配給岳雷。”
陳芳在此劇中可以用扮相俊美,靈秀活潑來形容,最美妙的一段是陳芳在母親哥哥去舅舅家,獨自一人移椅門前做女紅繡針線一段。陳芳長著一雙多么白皙柔美的手啊,這場戲中手上戲表演的令人羨慕令人著迷。她的每一個小動作都透著少女的天真爛漫,她的唱段獨白,她的神情表演盡現(xiàn)了一個長鎖閨房的情竇初開少女的情懷。
7.半把剪刀
此劇中陳芳出場不過(以見到陳芳舞臺的形象為準)十分鐘,飾演一個彩旦的角色――接生婆。就在場上的十分鐘里,通過一連串經(jīng)得起挑剔的連貫小動作,帶來股強烈的喜劇效應,就象是嚴冬臘月忽來的一陣春風,輕松活潑趣味盎然,給這出傳統(tǒng)悲苦劇平增及分色彩。
金娥(梁國英飾)受假善人曹錦堂(凌順武飾)欺凌,又被惡毒的曹太太誣陷被趕出曹家,身懷六甲清白遭污投訴無門,金娥悲憤難禁,福根因姐姐的遭遇走投無路,正在急難之時,弟弟陳福根恰路遇熱心助人四處奔走,托人尋覓兒子的接生婆王婆婆(陳芳飾),一出場就引人發(fā)笑,穿著一件前襟短后襟長的大褂子,袖子蓋住了雙手……急匆匆間與陳福根相撞,正待發(fā)做,見到是客棧伙計福根不禁喜上眉梢,想是因客棧伙計接待四方客人面廣人頭熟正想求助于他,可哪里理解福根也正在萬難之時哪有心思去理會呢? 陳芳在這個劇中扮演接生婆,將一個彩婆子形象把握的恰到好處。讓我們來她表演中的瞧瞧一言一笑一舉一動:
a、未曾開口,先拿朝四下先打量一圈,神神秘秘地也蹲下身來對陳福根開言;
b、緊接著站起身來,扭著秧歌步開唱;
c、當福根聞聽王婆子是來尋覓寶寶的立時高興起來,道:寶寶我有。注意這個動作,王婆子一把推開福根,又回頭重新上下打量著福根,且手背敲著手心嚷道:“胡說,你連個老婆都沒有,哪里來的寶寶?”……
d、是她熱情奔放兩下撮合,導演設計了一場瞞天過海偷梁換柱徐老爺天賜麟兒的歡慶喜劇。她在舞臺上的十分鐘表演讓人感受到“逗”和“趣”二字,是多么自然流暢的表演……在此不便一一列舉,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自己找來去看看這一段吧。
陳芳不僅把一個接生婆熱情爽朗助人為樂的個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也正因為在陳芳的這段盎然有趣的表演將全劇烘托起一個喜慶的高潮,映襯梁國英所飾演的金娥終于未能救下親生兒子,使天賜(崔成華飾)枉死于假善人曹錦堂之手,哭昏刑場。悲喜相映巨大的反差,給人強烈地震撼。正是因此,使淮劇《半把剪刀》較之其他版本的半把剪刀來講更加重了整部作品的悲劇氣氛。劇中陳芳的處理是用原汁原味字正腔圓的正宗淮劇唱出了淮劇的鄉(xiāng)土味。雖然只有十分鐘的戲,陳芳演的是這樣一個小配角,但她的表演可絲毫不存半點馬虎,將戲做得很細很足。
此外陳芳在《恩仇記》里演的嫉惡如仇的丫環(huán)菊香、現(xiàn)代戲《打碗記》里苦命的陳嫂、《深宮求子》中的二皇子恒兒,還有《母子情仇》中大賢大德、美麗端莊的二夫人等等角色也都各有特色,她的戲路真是很廣啊!
最近聽說她在排新劇目《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王麗珍,這又是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角色啊,期待可以早日看到她的表演!
綜觀陳芳十幾部淮劇作品,陳芳是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她所飾演的形象,千人千面,絕不雷同,各個人物的形象鮮明,立體感極強。文雅端莊、大氣不凡的孟麗君;縱情豪邁的藍齊格格;溫柔多情的姜巧云;慈愛善良的李氏;有著紅娘玲瓏心又疾惡如仇的丫環(huán)菊香;不學無術的頑童強強;無涯苦海中掙扎的陳嫂;天性純良仁愛的恒兒;靈秀活潑的玉蓮;走火入魔的張月英;美而賢慧的二夫人;熱情爽朗而有滑稽可愛的接生婆……
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形象淡漠,甚至消失,可陳芳所塑造的形象,卻永遠銘記。這絕不是亦步亦趨去師從去一味模仿前輩所能達到的高度,她依照劇情的不同塑造著古與今、生與旦、文與武等等形形色色的角色。她的藝術功底深厚,又與生俱來一副好嗓子。又能根據(jù)劇情的發(fā)展需要,時而字正腔圓地唱出鄉(xiāng)土味濃重的淮風,時而積極探索、大膽嘗試,以豐富的想象力、勇于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改良著淮劇的唱腔,不斷探索不斷追求,可以看的出她在每一部劇作中都在追求,使其更符合劇中人物的身份。
陳芳又是個很認真的演員,不因主演驚才絕艷的孟麗君而刻意追求,給人留下過份雕琢的痕跡、矯揉造作的遺憾,更不因去飾演一個市井小人物而倦怠搪塞輕慢無力,她在《為兒為女》、《半把剪刀》中一樣認認真真,努力演好每一場。甚至在《半把剪刀》中出場只有十分鐘的戲里照樣把一個接生婆子塑造的熠熠生輝,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為熱愛陳芳表演藝術的觀眾朋友們真的不該裝聾作啞,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為了弘揚淮劇藝術,拿起手中的筆,大聲疾呼,強烈呼吁有關方面對于這樣杰出的淮劇演員,善加保護,盡可能為其提供機會,給予像陳芳這樣淮劇優(yōu)秀人才一個更廣闊的舞臺,讓她們大展才華,為淮劇的百花園增添更多美麗的花朵!不斷豐富國粹――戲劇藝術這所殿堂。
紅娘和月老是什么關系?
冰人《晉書·索紞傳》:“孝廉令狐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紞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后來,便把媒人叫做冰人。 金牌冰人媒妁 媒,謂謀合二姓;妁,謂斟酌二姓。一說男曰媒,女曰妁。《孟...
經(jīng)典的人生語錄
30、魔術大師成功的奧秘很簡單:把臺下所有人都當成比我聰明的觀眾。 31、我還是說不出口,就像80度的水,找不到沸騰的勇氣。 32、有線的價值,無線的享受。——小靈通 33、想做的人老是在為自己找門路,不想做的人老是在為自己找借口! 34、人生的平平仄仄中,因為有了遇見的溫暖,所有的日子都沾滿了露水和花香...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 出自宋代張先的《宴春臺慢(仙呂宮)》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五侯池館頻開。探芳菲、走馬天街。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洞府人歸,放笙歌...
形容新聞主持人的佳句
8.現(xiàn)場精彩不斷,主持人妙語連珠,選手們能歌善舞,臺上高潮迭起,臺下掌聲雷動。 9.這位主持人,妙語如珠,觀眾拍案叫絕之聲,如雷灌耳。 10.她很注重自己的內(nèi)涵,不熱衷于當下流行的主持人包裝,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一切形容美麗的詞用在她的身上都很恰當。 11.她端正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擲地有聲...
形容新聞主持人的佳句
7. 她美麗表現(xiàn)在她獨有的魅力和氣質(zhì)。她真的是CCTV現(xiàn)在主持人中最有氣質(zhì)的。有一種忒高貴的風度!很多見過現(xiàn)實中她的人都會驚嘆:比電視上還要漂亮的多!8. 現(xiàn)場精彩不斷,主持人妙語連珠,選手們能歌善舞,臺上高潮迭起,臺下掌聲雷動。9. 這位主持人,妙語如珠,觀眾拍案叫絕之聲,如雷灌耳。
一句古語經(jīng)典語錄
長交擷芳女,夜夢遠人歸。---吳融 【蛺蝶】 58、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5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 60、煙波野寺經(jīng)過處,水國蒼茫夢想中。云散浦間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坐看魚鳥沈浮遠,靜見樓臺上下同。聞道化城方便喻,只應從此到龍宮。---李紳 關于古語的經(jīng)典語錄 關于古語...
“洞府人歸”的出處是哪里
“洞府人歸”全詩 《宴春臺慢(仙呂宮)》宋代 張先 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五侯池館頻開。探芳菲、走馬天街。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蓬萊。
形容舞臺上表演的詩句
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12、頃刻之間,周匝數(shù)遍。 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 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fā)出。13、唱了十數(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14、他們都身穿...
有關荷花的古詩
描寫荷花的古詩:1、采蓮曲唐·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2、《東林寺白蓮》唐·白居易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日發(fā)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帶“下”的七言詩句
42、彩鳳搖搖下翠微,煙光漠漠遍芳枝。——出自唐·葛鴉兒《會仙詩》43、奔星亂下花場里,初月飛來畫杖頭。——出自唐·蔡孚《打球篇》44、曾見周靈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出自唐·鮑溶《懷仙二首》45、林林人影向沙市,葉葉風帆下海門。——出自清·厲鶚《富春·富春縣前江》46、牽衣不肯出朱門,...
相關評說: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然而就在這樣風云激蕩的歷史大變革時期,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奇才,陳芳就是其中之一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劉蘭芝(蘇淮陳芳飾演)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陳芳,這是個國人不太熟悉的名字,卻在大洋彼岸一直被傳誦與景仰.他是美國華僑中第一個百萬富翁.杰克·倫敦和馬克·吐溫分別為他寫過傳記;而以他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歌舞劇在百老匯演繹了整整30年.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亞馬孫遇見撒哈拉讀后感篇一福清市實驗小學三年九班周墨指導教師:陳芳當日歷翻到炎熱的七月,美好的暑假生活開啟了.我們會背起背包去看看大河山川;會在體育場...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陳亞今年新及第 芳年貴盛誰為比 你來手實降新書 好語急傳兒女喜 我家君家各陽羨 愛你真心永不變 陳人學士居武功 芳草有情春意遠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比翼雙飛首演于江蘇省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春晚)《百戲迎春》,戲曲節(jié)目演出《比翼雙飛》.由江蘇省淮劇團 陳芳 徐永軍 演唱.唱詞:春風春雨灑春花比翼雙飛回到故土老家 好一幅田園美景好圖畫 好一似鴛鴦戲水迎彩霞 你敦厚溫柔心地善 你風流倜儻好年華 心邊心 天荒地老人共度 手牽手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 地久天長 美好的人間 美好的家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選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陳)年女兒紅,(芳)香動君容.(最)是明月夜,(美)盡天下人. 覺云作
龍湖區(qū)許用: ______ 解語花 原曲;牛奶@咖啡《蝶戀花》 作詞;喜戲西席 歌;妖言君 三唱三嘆兒時曲 一曲別離又相遇 臺上戲 臺下的人可記起 臺上花開又一季 臺下風雨幾時起 花解語 笑春風 數(shù)傳奇 兒時的約定和花香 散落在鑼鼓舊街巷 當年的戲裝已泛黃 換他如今的模樣 陳舊的弄堂走過場 沉重的榮耀一肩扛 怕心思流落人情長 總說笑語化彷徨 曾上高山倚絕壁 橫斷云中也恣意 風中蕩 敢同奇峰比高低 層出迭險只身去 一段深淵一重謎 憑誰問花解語開哪里 曾經(jīng)的鑼鼓和花香 飄散在弄堂走過場 昏暗的老宅舊的陽光 一枝獨秀輕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