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趙匡胤陳橋兵變可以成功,他到底是如何布局的?
很多人說趙匡胤的皇位來得容易,他是從孤兒寡母手中,搶來的江山,對比那些白手起家的皇帝們。比如劉邦、朱元璋、劉裕等人,趙匡胤的上位之路的確比較容易。但這只是相對而言,趙匡胤能結(jié)束五代亂世,打下北宋疆域,這絕非常人可比。
公元960年(顯德七年),北漢、契丹入侵后周邊境,趙匡胤奉命前去御敵,到了陳橋驛這個地方, 眾人一致通過要立趙匡胤為天子。
史料記載:
“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
第二天天剛亮,眾將領(lǐng)身披鎧甲手持利刃,到了趙匡胤門外,大聲到:
“軍隊沒有主人,我們愿立太尉為天子。”
趙匡胤還沒有回應,眾人一擁而上,用黃衣披在了趙匡胤身上,眾人跪倒,皆呼萬歲。陳橋兵變一氣呵成,如此這般,趙匡胤率軍回到開封,即位天子。
那么趙匡胤為了這次陳橋兵變,究竟做了哪些布局呢?
一、點檢做天子,輿論謎團
顯德六年,趙匡胤跟隨世宗柴榮北伐,到了瓦橋關(guān),敵將領(lǐng)姚內(nèi)斌投降,擊退敵軍。在行軍的路上,柴榮審批各地的奏折,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皮口袋,里面有三尺長的木牌子,上面刻著幾個字:
“點檢作天子!”
點檢是個軍中要職,是為殿前都點檢,禁軍的最高指揮官,當時這職位是由張永德?lián)巍_@牌子是誰做了不得而知,是誰送來的也不清楚,很明顯,這牌子是有人故意讓柴榮看到的。張永德本就是柴榮親信,但由于這個牌子,柴榮心有懷疑,回到京城,就將張永德免職,任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趙匡胤是因此升了官,而且當時柴榮已經(jīng)身有病患,身體狀況是一天不如一天。而趙匡胤正是他眼前的紅人,和最信任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將如此重要的職位交予趙匡胤。策劃這個小木牌子的人我們不得而知,但受益最大的就是趙匡胤。
有了這個牌子之后,點檢做天子這句話,就傳了出去。眾所周知,在古代,要想當皇帝,那就得為自己造勢,而利用鬼神之說最為好使。所以說不論是誰策劃的這場事件,都應該跟趙匡胤有關(guān)系。
二、制造群眾基礎(chǔ)
史料記載:
“匡胤掌軍政六年,得士卒心,數(shù)從世宗征伐,屢著功績,為人望所歸。至是主少國疑,將士陰謀推戴。”
不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策劃得多么完美,唯一難以策劃的就是軍中威信,哪怕這場戲演得再好,如果大家不擁護,一切都白搭。然而,趙匡胤在軍中服役多年,立下無數(shù)軍功,是后周軍中頭號勇將,正由于眾望所歸,趙匡胤才有可能被大家擁立。
后漢隱帝劉承祐即位之后,便想殺掉大將郭威,郭威因此發(fā)動政變,取代后漢,建立后周,而當時趙匡胤就在郭威左右。趙匡胤的這一套流程,很多都是跟著郭威學來的,郭威帶兵在外,控制軍權(quán),等到時機成熟,殺回開封,再密謀將眾大兵們和他捆綁在一起,最后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于是政變成功。
趙匡胤可謂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策劃的這場政變準備更充分,效果更好。趙匡胤同樣學郭威,以防御契丹的名義出兵,之后在行軍路上安排著一出接一出。
大軍到了陳橋驛,軍中的“天文學家”苗訓,招呼門吏楚昭輔看太陽,苗訓道:
“你看見沒有,太陽下面還有個小太陽。”
楚昭輔回話:
“是啊,大家快來看,太陽下面還有個太陽!”
太陽就有一個,當時怎么會出現(xiàn)兩個太陽呢?
在古代,天生異相,人們總會跟下面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君主無道,比如要改朝換代,星象都會有所變化。具體有沒有那個小太陽我們不得而知,但正是由于苗訓、楚昭輔的一些列對話,將天有異象的這條消息,傳到了軍中,大家心有靈犀,預感到有大事發(fā)生。
利用天相還是不夠的,趙匡胤還需要幾個靠得住的親信,幫其將前奏準備好,這幾位親信便是趙普、趙光義、李處耘等人。那天晚間,眾將士商議,要立趙匡胤為皇帝。作為代表李處耘將此事上報給了趙普、趙光義。
而當時趙匡胤在做什么呢?
如此重要的時刻,趙匡胤必須當作什么都不知道,那天夜晚,趙匡胤喝了不少酒,吃飽喝足就呼呼大睡去了。李處耘剛剛將眾將士的意思傳達,一幫將領(lǐng)就沖到了進來。
這場大戲就此開始,老謀深算的趙普早就準備好了臺詞,眾人說要立趙匡胤為太子。趙普的第一次回答:
“太尉忠赤,必不汝赦。”
意思就是趙匡胤忠于朝廷,必然不會同意你們這么做。
眾將領(lǐng)一時激動,拔出刀槍:
“我們都已經(jīng)定決議,就得這么辦,如果此事不成,必定沒有好下場。”
趙普繼續(xù)二次回應:
“現(xiàn)在外敵壓境,我們應該先要抵御敵人,此事就此作罷!”
造反從來就沒有小事,哪里有中途停滯的道理,眾人不依不饒,繼續(xù)要求立趙匡胤為皇帝,并要求先立了皇帝,再說抵御外敵的事。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趙普把火候掌握得極為準確,在第三次的時候,趙普通過了眾人的提議。于是眾人在第二天直接動手,在趙匡胤起床后,直接給他披上了黃袍。
三、軍中重要人物,已經(jīng)做了相應安排
史料記載:
“皆許諾,乃共部分。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贇,馳告殿前都指揮使浚儀石守信、殿前都虞侯洛陽王審琦。”
趙匡胤的這次出征是有意為之,所以他早就做好了相應的布置,比如將李重進外調(diào)揚州,再比如安排石守信、王審琦擔任內(nèi)應等等。這些事情在趙匡胤出兵之前就已經(jīng)安排好了,但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人心,只要人心所向,事情就能辦成。
所以在我看來,趙匡胤花了大量心思去統(tǒng)一軍中思想,其次才是行動,只要統(tǒng)一了想法,政變才能水到渠成。
我們也從這場政變發(fā)現(xiàn),趙匡胤是個可怕的天才,不論從細節(jié)還是宏觀,都將戲份演得爐火純青、盡善盡美,運籌帷幄之間贏得帝王的寶座。
為什么陳橋兵變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
一般以為,這不過是兵權(quán)與實力威懾的結(jié)果,事實上,兵權(quán)、實力等等這些絕對的優(yōu)勢,只能保證兵變的最終成功,至于以什么方式成功,則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決策者的謀劃水平和政治見識,能夠?qū)⒋笫禄跓o形,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本身就充分地體現(xiàn)了趙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較為明顯直觀,兵變之際,趙匡胤曾數(shù)...
陳橋兵變歷史記錄,成功的點在哪里
周軍伙同陳橋驛、趙匡胤、趙普密謀發(fā)動兵變。所有的人都給趙匡胤穿上黃袍,立他為皇帝。后趙匡胤引兵至,都督石守信,開城王審琦,迎入城,威逼周公帝沉思。趙匡胤即位后,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靈鐸、王神起、張廣漢、趙等都被授予我們的時代稱號。為什么說陳橋兵變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兵變...
陳橋兵變幾乎兵不血刃,趙匡胤為何能夠迅速地完成改朝換代呢?
中國有個著名的軍事政變叫“陳橋兵變”,它成功地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王朝——宋王朝(為區(qū)別于東晉劉裕建立的宋朝(劉宋),又稱趙宋)。可以說,趙匡胤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最簡單的朝代更迭,期間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傷亡。那一日,趙匡胤是初三離開的京城,等到初四僅僅一天就...
趙匡胤是如何成功做到“杯酒”釋“兵權(quán)”的?
趙匡胤為什么能成功釋兵權(quán)呢?在中央軍隊中擁有非常深厚的影響力 趙匡胤曾被柴榮派去整頓軍隊的正是趙匡胤。可以說,趙匡胤是當時中央軍隊的實際創(chuàng)辦者,在中央軍隊中擁有非常深厚的影響力。石守信等人即使后期掌握中央兵權(quán)也無法有效扶植自己的親信,建立自己的勢力。郭威的前車之鑒對石守信等人也是巨大的警醒...
不費一兵一卒就做到了改朝換代,趙匡胤是怎么做到的?
北宋的官方說法是,趙匡胤率領(lǐng)軍隊抗擊入侵的遼軍時,在進軍陳橋驛時被部下?lián)砹榛实邸5灿腥苏J為,整個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為了奪取皇位,從頭到尾策劃的一場政治表演。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陳橋兵變最后進行得非常順利,宋太祖的統(tǒng)治目標是成功的,甚至幾乎完全不流血地實現(xiàn)了政變,這在充滿...
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后并沒有殺功臣,他是如何維護統(tǒng)治的呢?_百度知 ...
令人驚訝的還有一點就是,他成功奪權(quán)之后,并沒有因為忌憚,把功臣全部除掉,而是留下了他們,對比其他朝代的某些殘暴統(tǒng)治者,能做到這一點真的厲害啊。那么他是通過什么辦法來回胡自己的政權(quán)的呢?其實他只是通過“杯酒釋兵權(quán)”,將這些功臣的權(quán)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削弱相權(quán),他還擺平了武夫亂政的...
陳橋兵變后趙匡胤能夠迅速完成改朝換代,憑的是什么?
中國有個著名的軍事政變叫“陳橋兵變”,它成功地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王朝——宋王朝(為區(qū)別于東晉劉裕建立的宋朝(劉宋),又稱趙宋)。可以說,趙匡胤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最簡單的朝代更迭,期間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傷亡。那一日,趙匡胤是初三離開的京城,等到初四僅僅一天就...
“陳橋兵變”趙匡胤為何不費一兵一卒?
“陳橋兵變”趙匡胤為何不費一兵一卒?趙匡胤的奪權(quán)之路!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就奪取了后周政權(quán),為何他如此順利的就政變成功,而且還沒有遇到來自朝廷的反抗呢?掌控兵權(quán),安插自己人 首先掌控兵權(quán)并不一定意味著可以政變成功,有很多沒有掌控兵權(quán)的人也通過政變奪取了政權(quán)。如唐朝時期...
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讓宋朝的實力有所提高?
“陳橋兵變”趙匡胤奪取了政權(quán),在部下的支持下,實現(xiàn)黃袍加身掌控了兵權(quán)。所以,他成為首領(lǐng),可以說是特別的順利,在這個期間也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直接實現(xiàn)了改朝換代,所以他身上具備王者的氣質(zhì),和當皇帝的一些手段,甚至懂得一些戰(zhàn)略。比如荊湖之戰(zhàn),也是趙匡胤在湖南進行了一場戰(zhàn)役,在這一場戰(zhàn)役...
陳橋兵變成功有哪些因素?
。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他和禁軍各個首領(lǐng)關(guān)系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同時,他身邊還有一個能人,那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試想一下,槍有了,人有了,機會也來了,陳橋兵變?nèi)绻怀晒Γ咸炀吞婚_眼了。
相關(guān)評說: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在宋朝,連續(xù)以宰相的職銜,輔佐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位皇帝的趙普,原本只是趙匡胤手下的推官.后來,趙匡胤率軍北上,趙普策劃發(fā)動陳橋兵變,結(jié)果成功.當趙匡胤當...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是說五代十國后周時期,原后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陳橋起兵反周,黃袍加身自立為王,成立北宋...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周世宗去世之后,即位的是他的小兒子柴宗訓, 是為周恭帝.周恭帝年幼無法執(zhí)政,禁軍統(tǒng)領(lǐng)趙匡胤 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quán).趙匡胤生于軍官家庭,很小的 時候就參軍了,深受郭威、柴榮重用,慢慢地,他培 植出了自己的勢力. 顯德七年(960)初,趙匡胤向周恭帝謊稱契丹與 北漢聯(lián)合來攻.周恭帝命趙匡胤領(lǐng)軍迎戰(zhàn).軍隊行至 開封東北的陳橋驛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和趙普等 人發(fā)動了嘩變,擁立趙匡胤為皇帝.士兵把黃袍披到 趙匡胤身上,然后軍隊返回開封.周恭帝被迫退位之后,趙匡胤即位稱帝,國號宋.五代十國時期到此結(jié)束.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你這個問題問得不太清楚,可從兩方面發(fā)問: 一是為什么要釋兵權(quán):這是趙匡胤從唐晚期藩鎮(zhèn)割據(jù)和自身陳橋兵變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武將恃功擁兵自重會直接影響自己的統(tǒng)治.所以整個明朝都是文官權(quán)重于武官.甚至戰(zhàn)陣上也不例外,這又走上了一個極端,明代兵將的戰(zhàn)斗力可說是史上最弱的. 二是為什么要在酒席上解除兵權(quán):這也很好理解,皇帝筵宴,將領(lǐng)們不帶武器,不帶兵,在莊嚴的皇廷,和九五之尊面對面,什么事情說個不字,還不得乖乖地聽從.這也是趙匡胤奸詐之處,如果拿著圣旨跑到軍營,恃著擁護之功的功臣們還不知鬧點什么亂子出來,能不能收拾恐怕還未知吧!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答案] 在我國的歷史上,北宋是最弱小的統(tǒng)一中原的漢王朝,不但表現(xiàn)在領(lǐng)土范圍而且還在政治軍事實力上,對在周遍的少數(shù)民族的影響也是最小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軍事實力上之所以弱小,要從北宋建國說起....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一舉奪得政權(quán)之后,卻耽心從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將的兵權(quán).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lǐng)石守...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這是一個典故,說的是趙匡胤在陳橋這個地方發(fā)動兵變后,他的部下把一件黃衣(龍袍)給他穿上,擁戴他做皇帝.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陳橋兵變后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之初,陳橋這個小小的驛站里,發(fā)生了一件震動全國、長遠影響后世的大事件,三軍擁戴殿前部點檢趙匡胤為天子.回戈東京,建立北宋,史稱“陳橋兵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唐宋之間有...
臨河區(qū)行星: ______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將自己及后世子孫的陵墓選在了河南鞏義,這次皇陵選址完全是一次心血來潮之作.公元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