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賢人物的典故
人物/圣賢
【堯舜力】參見文明部·歌舞“擊壤歌”。唐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棄瓢翁】參見器用部·器皿“許由瓢”。金段克己《歲己酉春正月張漢臣下世因作古意四篇》之二:“世無棄瓢翁,軒輕定誰說。”
【垂衣】《周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孔穎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O(jiān)喻帝王以德化治理天下。唐李適《磷德殿宴百僚》:“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另參見器用部·衣冠“垂衣裳”、人物部命王“垂裳 '、政事部·治理“垂衣治”。
【重瞳】《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裴駟《集解》引《尸子陽: “舜兩眸子,是謂重瞳。”《論衡·骨相》: “堯眉八彩,舜目重瞳。”O(jiān)指舜或項羽,或指有帝王之相。唐李白《遠別離》:“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另參見人物部·帝王“項王雙瞳”、人物部·圣賢“重瞳”。【重瞳】參見人體部·頭面“重瞳”。唐李遠《贈寫御容長史》:“初分隆準山河秀,乍點重瞳日月明、”
【洗耳翁】參見人體部·頭面“洗耳”。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二四:“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巢許輩】參見人體部·頭面“洗耳”。唐顧況《華山西同游贈隱玄果》;“遂令巢許輩,于焉謝塵俗?”
【天上麒麟】 參見倫類部·親眷“彼城兒”。宋黃庭堅《送徐隱父宰余干》:“天上麒麟來下瑞,江南橘柏間生賢。”
【東家丘】丶文選·陳琳偽魯洪與魏文帝書協:“怪乃輕其家丘,謂為情人,是何言歟?”唐張銑注:“魯人不識孔子圣人,乃云、‘我東家丘者,吾知子矣。'言輕孔丘也。”O(jiān)喻指圣賢未被世人認識。唐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另參見人事部·貧賤“賤東丘”。
【易韋三絕】參見文明部·文具“韋編”。宋蘇哪夜夢》:“易韋三絕莊猶然,如我當以犀草編。”
【泣麟】參見人事部·情感“悲徽”。唐盂郊《寄張籍》:“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勵。”
【聞韶忘味】參見文明部·禮樂“聞韶”、器用部·飲食“忘味”。O亦指對事物喜愛到人迷的地步。宋蘇軾《山村五絕》之三:“豈是聞韶解忘味,選來三月食無鹽。”
【七賢】《世說新語·任誕》:“陳留阮籍樵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瑯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咐林七賢'。”O(jiān)喻指文人放蕩不羈,或指獨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唐盧綸《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丶“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D另參見倫類部·師友“竹林歡”、植物部·木本“竹林”、人事部·雅逸“竹林游”、人事部·狂放“竹林笑傲”。
【三良】參見動物部·飛禽“黃鳥悲鳴”。宋蘇轍《和子瞻鳳翔八觀·秦穆公墓》:“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上客侯生】參見政事部·議政“虛左迎”。清顧炎武《秋風行》:“車中公子常虛左,上客侯生衣敝衣。”。
【山公】參見政事部·議政“山公啟事”。宋黃庭堅《和范廉》:“汲直非刀筆,山公識寧馨。”
【山陽鍛】《晉書·秘康傳》記載:秘康隱居山陽,“性絕巧而好煅。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口之,每夏月,居其下以煅”。O喻隱居,或喻自得其樂。唐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中散山陽煅,愚公野谷村。”另參見植物部。木本“鍛柳”。器用部·日用“隱煅爐”、人事部·雅逸“好鍛秘”
【王后盧前】「《舊唐書·楊炯傳》:丶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炯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O詠才子賢人。金元好問《別罩懷幕府諸君二首》之一:“王后盧前舊往還,江東渭北此追攀。”
【無雙士】參見人物部·將相“追韓信”。0指才能出眾之賢才。清袁枚《題柳如是畫像》:“黨人碑上無雙士,夫婿輩中第二流。”
【五羖皮】參見政事部·議政“五投贖”。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祥三馬……》:“千金市骨今何在,士或不價五投皮。”
【東山謝安石】參見地理部·土石“東山”、人物部·將相“東山起”。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少微星】參見人物部·圣賢“少微星”。唐竇群《草堂夜坐》:“匣中三尺劍,天上少微星。”【少微星】《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①喻指處上、隱士。唐儲光刻貽王侍御出臺椽丹陽》:“既當少微星,復隱高山霧。”另參見天文部·天體“少微星”、人事部·雅逸“望少微”、人事部· 病死“少微空隕光”。
【月旦諸子】參見人事部·其他“許氏評”。唐陳子昂《春臺引》:“星臺秀士,月旦諸子。”
【樂毅賢】參見人物部·將相“樂毅”。唐錢起《送傅管記赴蜀軍》:“無人不重樂毅賢,何敵能當魯連嘯?”
【漢二疏】參見倫類部·親眷“二疏”。唐白居易《不致仕》:“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邊韶】參見文明部·學識“五經筒”。唐李端《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姚醒清時醉,邊韶白日眠。”'
【吏隱】《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行殿中、郎·謂之曰:‘人皆以先生為狂。'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于朝廷間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日。‘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金馬門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日‘金馬門'。”0指人行為高潔又不隱遁山林。元袁桶《次韻抵平石》:“金門吏隱愧相如,歲月這巡翰墨疏。”另參見器用部·宮室“金馬門”、人事部·雅逸“金門隱。
【夷齊】《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盒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術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日:‘父死不葬,愛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新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蔽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蔽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奧。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 遂餓死于首陽山。”O(jiān)喻指有氣節(jié),不接受敵人施舍。唐李白《梁園吟》:“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另參見地理部·土石“首陽”、植物部·草本 “首山蔽”、植物部。草本“周粟”、政事部·忠直“辭粟”、人事部·雅逸“采毅”。-
【掃門士】參見人事部·貧賤“掃門”。唐杜牧《寄崔鈞》:“Bte掃冖士,誰為乞火人?'”
【吐鳳人】參見動物部·飛禽“白鳳”。O指寫文章的`好手。唐錢起《過張成侍御宅》:“丞相幕中吐鳳人,文章心事每相親。”——
【劉楨】劉檢,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有文才。事見《三國志·魏志·王繽傳》附《劉檢傳》。另《劉幀傳》裴松之注:‘“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長,又以疾不行。”*喻指賢才。唐薛能《送浙東王大夫》:“空余騷雅事,千古傲劉賴、”另參見人事部·行止“公干臥”。
【嚴平】參見九流部·雜技“成都卜。唐鄭世翼《過嚴君平古井》:“嚴平本高尚,遠蹈古人風。”
【步握洼】參見動物部·走獸“漫洼種”ZO借指出眾的人才。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遭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京邑搜貞干,南宮步握洼。”
【滄浪叟】參見人事部·雅迪“滄浪”。唐劉長卿《洞庭驛逢郴州使還寄李湯司馬》:“莫使滄浪叟,長歌笑爾客。”
【沉湘水】參見人事部·冤怨‘“屈平沉湘”。唐邵謁《放歌行》:“屈原若不賢,焉得沉湘水。”
【青錢學士】《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丶張)蜜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贊‘青錢學士”。”0喻試必高中之賢才。宋劉子翠《有懷十首》之六:“青錢學士妙文章,便合合毫侍市旁。”另參見器用部·珍寶“青錢”、文明部·學識“青錢萬選”。
【招賢地】《漢書·公孫弘傳》:“時上方興功業(yè),婁舉賢良。丶公孫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顏師古注:“‘閣者,小門也,東向開之,避當庭門而引賓劇以別于椽史官屬也。”0喻招才納賢、款待賓客之所、唐孫娜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人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贈韋侍御等諸公》:“共言東閣招賢地,自有西征謝傅才。”另參見器用部·宮室“東閣”、人物部·將相“丞相閣”。
【賢人】參見器用部‘飲食“中圣賢”。唐權德糾晚秋陪崔閣老張秘監(jiān)閣老苗考功同游吳天觀時楊閣老新直未滿以詩見寄斐然酬和有愧蕪音》:“泛菊賢人至,燒丹姹女飛
【釣磺】閱《宋書·符瑞志》上:“(周文)王至于皤蹈之水,呂尚鈞于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五磺,其文要曰:姬受合?.昌來提,撰爾灘鈴報在齊。”'O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磺初。”另參見器用部·珍寶“渭曲磺”。
【版筑士】參見地理部·土石“傅野”。唐李嶠《野》:“誰言版筑士,猶處傅巖中。”
【龐德公】參見人事部·雅逸“龐公隱”。唐杜甫《遣興五首》之二:“昔者龐德公,未曾人州府。”
【於陵仲子】漢劉向《列女傳·楚於陵妻》:“楚王聞於陵子終(仲子)賢,欲以為相,使使者持金百銳往聘迎之。於陵子終曰:仆有箕帚之妾,請人與計之……于是子終出謝使者而不許也,遂相與逃而為人灌園。”O(jiān)詠隱士。清尤侗《得家信人有傳予地震死者戲為作此》:“寄謝眾人皆欲殺,於陵仲子猶無恙。”另參見人事部· 雅逸“灌園”。
【鄭夫子】參見地理部·土石“鄭生谷”。唐羅隱《皇破》:“輸他谷口鄭夫子,摘得閑名說至今。”
【袁安】參見人事部·貧賤“袁安困雪”。唐裴虔涂《早春殘雪》:“已聞三徑好,猶可訪袁安。”
【原憲】參見人事部·貧賤“原憲貧”。唐元稹《酬孝甫見贈十首》之八:“原憲甘貧每自開,于春傷足少人哀。”
【賃舂老子】參見人事部·貧賤“鴻春”。宋陸游《讀(后漢書)》:“賃吉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征在多。”
【諸葛才雄】參見人物部·帝王“三顧”。唐駱賓王《疇昔篇》:“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_
【黃金臺L客】參見器用部·宮室“黃金臺”。唐劉滄《送友人罷舉赴薊門從事》:“此去黃金臺上客,相思應羨雁南歸。”
【懸榻待】參見器用部·日用“徐孺榻”。唐劉長卿《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陳著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朝歌屠叟】《尉繚子·武議》:“太公望(姜子牙)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zhàn)而天下定。”O(jiān)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另參見器用部·其他“朝歌鼓刀”、人事部·雅逸“屠釣”、人事部·壽考“鼓刀叟”。
【遺壁】參見器用部·珍寶“和氏玉”。唐李益《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同官因寄齊中書》:“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壁。”
【楚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口:‘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O喻指賢才。唐孟浩然《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請學士》:“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另參見政事部·議政“得楚材”。
【照國珠】《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魏王問日: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梁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O詠寶珠或賢臣。明高啟《贈楊榮陽》:“手出照國珠,胸出補衰線。”另參見器用部·珍寶“乘珠”。
【顏回】《論語·雍也》:“子日:‘賢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優(yōu),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O指有修養(yǎng)、能安于貧困生活的賢才。唐王績《被召謝病》:“顏回唯樂道,原憲豈傷貧。”另參見地理部·城建“顏巷”、器用部·飲食“一瓢飲”、器用部、器皿“革瓢”。人事部·雅逸“樂一瓢”、人事部·貧賤“顏子貧”。
【皤溪老】參見動物部·鱗介“釣魚”。O喻在野的賢才,或喻隱士。唐張九齡《騙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豈與皤溪老,崛起因太師。”
急求古代名賢的史實個歷史典故代表作~~~不勝感激
三顧茅廬 --- 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劉備聽謀士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學才兼?zhèn)洌谑蔷秃完P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恰巧諸葛亮那天出門在外,劉備失望地回去了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沒想到諸葛亮又是出外閑游。張飛是個急性子,本來他...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的典故
中國古代有四位著名的賢母,她們的故事至今仍被傳頌。1. 張氏,以嚴格的家規(guī)著稱。她是元朝末年的名門閨秀,以嚴謹的家規(guī)管教子女,這種嚴格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了子女的自立和自信。2. 甘氏,提倡男女平等教育。她生活在北宋時期,她的教育觀念先進,強調子女應平等接受教育,不論男女,均培養(yǎng)成了優(yōu)秀的才子...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焦作修武縣,可能為現今云臺山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1、嵇康 嵇康,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字叔夜。嵇康是魏宗室...
竹林七賢的典故
竹林七賢的典故: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放曠不羈,常于竹林下,酣歌縱酒。其中最為著名的酒徒是劉伶。劉伶自謂: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酒譜講述劉伶經常隨身帶著一個酒壺,乘著鹿車,一邊走,一邊飲酒,一人帶著掘挖工具緊...
中國四大賢母典故
賈母,清朝著名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是紅樓夢中眾多賢母人物中最為著名的一位。賈母個性善良,處處以家庭為重,對子女關心備至,尤其是對賈寶玉的教育態(tài)度十分嚴謹。她曾告誡賈寶玉不可放縱自己的情感,要盡量抑制自己的情感,以免走上不歸路。賈母知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多次為寶玉安排習字和琴棋...
見賢思齊的人物例子有哪些?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居里夫人身后搭起幾張凳子,只要她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居里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她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見賢思齊的典故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大意看到賢人就向他...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
竹林七賢是魏晉之際的一個名士集團,指的是嵇康、阮籍、劉伶、山濤、王戎、向秀、阮咸這七個人,他們因為經常在竹林里聚會,由此得名。竹林七賢屬于不同階層,但是志趣相投,他們的豪放、灑脫令后人羨慕。在魏晉之際,國家動亂不斷,這時候有七個名士嵇康、阮籍、阮成、山濤、向秀、王戎、劉伶,他們...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
魏末晉初的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分別是阮籍(ruǎn jí)、嵇康(jī kāng)、山濤、劉伶(líng)、阮咸、向秀、王戎。這七個人是當時的七位名士,同時這七個人也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具體如下:1、嵇康(jī kāng)公元224年-263年,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從小就十分的...
君明臣賢的典故
最著名的要數唐太宗李世民與丞相魏征了.魏征敢于犯顏諫上,多次把唐太宗搞得很不舒服.但是魏征死后,李世民痛哭流涕,說他失去了一面可以照見自己的鏡子.于是,"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成了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的金字招牌,與"載舟覆舟"的典故一起,...
三賢名人故事有哪些
公元前521年,孔子專程訪問萇弘,萇弘為他講解音樂和天文,交流了知識和政見,還共同探討了樂曲。相處數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目錄 簡介 萇弘 王褒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董鈞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簡介 萇弘 王褒 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董鈞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古代“三賢”(萇弘 王褒 董鈞...
相關評說:
田東縣零號: ______ 這句話的意思為:管夷吾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 出處:戰(zhàn)國·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田東縣零號: ______ 成語: 求賢若渴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晉獻公用碧玉駿馬向虞國行賄借道滅掉虢國與虞國,俘虜虞國大夫百里奚,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為奴隸陪嫁到楚國,秦穆公釋放用五張羊皮換...
田東縣零號: ______ 班婕妤(約公元前48-2年)漢代女作家.祖籍樓煩(今朔城區(qū)),后遷居長安(今陜西西安)西郊.婕妤并非班的名字,而是漢代后宮嬪妃的稱號.因班曾入宮被封婕妤,后人一直沿用這個稱謂,以至其真實名字無從可考. 班婕妤是中國文學...
田東縣零號: ______ 1.商鞅,衛(wèi)國人,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著名的政治家. 商鞅本名公孫鞅,也叫衛(wèi)鞅,后來在秦國被封為商君,因而又叫商鞅.他一生的主要活動和貢獻,是在秦國實行變法,歷...
田東縣零號: ______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fā)展了陸九洲的學說,但比陸學精致完整和廣泛得多,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
田東縣零號: ______ 羊左之交也是一個典型的知己的故事. 羊左之交又叫二鬼戰(zhàn)荊軻是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列國年間,那個年代里戰(zhàn)亂連年,各國諸侯求賢若渴.地處南方的楚國貼榜招賢納士.有位賢士名叫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冒著嚴寒風雪奔...
田東縣零號: ______[答案]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田東縣零號: ______[答案] 作者是( 朱熹 )是我國古代的( 教育家 )、( 哲學家 )( 詩人 ) 作者是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 朱 熹(Zhu Xi)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