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懷才不遇的詩句
1、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杜甫《古柏行》
2、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長脛閣瘦軀,俯啄少許便有余,何至以身為子娛。蘇軾《鶴嘆》
3、苦吟莫向朱門里,滿耳笙歌不聽君。郭震《蛩》
4、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5、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古詩桔柚垂華實》
6、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蘇軾《沁園春》
7、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崔玨《哭李商隱》
8、地褊未堪長袖舞,夜寒空對短檠燈。黃庭堅《次韻幾復和答所寄》
9、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劉長卿《別嚴士元》
10、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蘇軾《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
1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12、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行路難其一》
14、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杜甫《不見(近無李白消息)》
15、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訴衷情》
16、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陸游《自嘲》
17、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宋之問《送杜審言》
18、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
19、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21、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李賀《開愁歌》
22、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秦韜玉《貧女》
23、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李白《古風其十五》
24、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
25、面蒼然,鬢皤然,滿腹詩書不直錢。陸游《長相思》
26、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27、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楊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賈傅》
28、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杜甫《宿府》
29、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30、豈無登陸計,宜棄濟川材。項斯《黃州暮愁》
31、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32、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3、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粱甫吟》
34、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5、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
36、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魚玄機《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37、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38、我厭宦游君失意,可憐秋思兩心同。白居易《縣西郊秋寄贈馬造》
39、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杜牧《日齊山登高》
40、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劉長卿《謫仙怨》
尋隱者不遇古詩_尋隱者不遇賈島
尋隱者不遇古詩_尋隱者不遇賈島
《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注釋:
1、云深:指山深云霧濃。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
賞析:
這是一首問答,但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于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采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對方采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采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于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于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后并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這青與白,這松與云,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云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后卻見茫茫白云,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后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采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云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邱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
《尋西山隱者不遇》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釋: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里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殷勤。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里指隱者。
譯文: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尋訪隱者直上三十里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仆,窺看室內只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盡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不遇,卻把隱者性格和生活表現(xiàn)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更有收獲,更為滿足。??
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略生悵惘。于是猜想隱者乘車出游,臨水垂釣,表現(xiàn)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后八句宕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
尋隱者不遇魏野
《尋隱者不遇》
作者:魏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
白云遍地無人掃。
作者簡介:
魏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北宋詩人。他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但詩風清淡樸實,并沒有艱澀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貧,卻又不隨波逐流,為后人稱道。代表詩作有《尋隱者不遇》等。
注釋:
1、隱者:隱士,脫離塵世回歸自然的人,這里指所謂的仙人。
2、真:即仙人,道家稱存養(yǎng)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為真人。蓬萊: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3、松花:松樹的花。老:衰老,引申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4、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此處代指作者所要尋找的仙人。
5、遍:一作滿。
詩意:
尋仙問道,沒成想?yún)s來到了蓬萊仙島,
這里到處香氣彌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現(xiàn)在還不回來,
這滿地的白云幸好沒人打掃。
賞析:
唐詩中尋訪隱者不遇為題材的小詩有好幾首。而似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最為后人激賞。魏野這首七絕的意境很像賈詩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詩題中的隱者為誰,人們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隱士,他與不少隱逸者有交往,這里反映的就是詩人生活的這一方面,寫的是隱者相尋,終未得遇。與賈島詩相比,詩題雖同,內中含義卻昭然有別。賈島詩中,隱者在云深不知處,但畢竟只在此山中,還是有目標可見的,而此詩中的隱者,行跡更加漂泊不定,難以捉摸。
尋真誤入蓬萊島,首句點出尋訪的地點,這位隱士看來是個道士,詩人稱之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見敬仰之情。誤二字,既說明詩人是不知不覺中來到此地的,也表現(xiàn)了他對此幽寂之景的驚異之情、香風不動松花老具休寫所見之景。香風不動,松花自落,隱者居處之清幽可見。
第三句采芝何處未歸來為一轉折。賈島詩中雖略去問句,卻還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現(xiàn),魏野則將發(fā)問的對象也略去了。他自問自答道:滿地白云,杳無行跡,隱者想必采靈芝去了。靈芝,歷來被認為是長生不老之藥,長在深山峭壁,來取不易,隱者這一去,何時歸來就難么肯定了。詩人雖未能見到隱者,內心卻向往之,他佇立于此,極目遠眺,隱隱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詩篇已終,余音未了。
在宋初詩人中,魏野的風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傳云: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寫訪隱者不遇的詩,除賈島一首外,唐人如高駢落花流水認天臺,半醉閑吟獨自來。惆悵仙翁何處去,滿庭紅杏碧挑開,李商隱城廓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滄江白石樵漁路,日暮歸來雪滿衣,韋應物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等等,在唐詩中都屬上乘之作。意味閑雅(蔡正孫語)是這些詩總的風格。魏野一生沒有出仕,居處是清泉環(huán)繞,旁對云山,景趣幽絕(《宋史》本傳),真宗遣使召之,他閉戶逾垣而遁(《宋詩紀事》卷一),是個真隱士,他寫的《尋隱者不遇》詩,于閑雅之外,就更有隱逸之風。前人稱他詩風平樸而常不事虛語(《玉壺野史》),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構成鮮明的藝術形象。將香風引入詩句,更使整個畫面增輝。而這些都顯示了隱者的高潔,表達了詩人的向往之情。
懷才不遇的經(jīng)典詩句(39條)
1、他雖然懷才不遇,但并沒有因此而氣餒,放棄自己。 2、總有一些出色的個人會從我們所創(chuàng)建的畸形的體育制度中懷才不遇。 3、他在學術界懷才不遇,轉換跑道之后,竟在媒體的領域里呼風喚雨。 4、很多大學生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工作不理想,但是也請反思一下,自己的才是不是有用之才,能不能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所以...
關于懷才不遇的詩句
《尋隱者不遇》 作者:魏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 白云遍地無人掃。 作者簡介: 魏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北宋詩人。他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但詩風清淡樸實,并沒有艱澀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貧,卻又不隨波逐流,為后人稱道。
形容懷才不遇的詩句
4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4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離騷》 43、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44、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李賀《開愁歌》 45、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長脛閣瘦軀,俯啄少許便有余,何至以身為子娛。蘇軾《...
懷才不遇的詩句
懷才不遇的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句詩詞出自于《登幽州臺歌》,《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作。全詩: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翻譯: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后望不見當今明主。一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凄...
形容自己志向高遠卻懷才不遇的古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xiāng)空隔萬重山,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幾十洲。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七尺軀。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枯藤...
形容懷才不遇的詩句
1、《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2、《感遇》【唐】岑參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發(fā)。未及得采之,秋風忽吹殺。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四時常作青黛色,可憐杜花不相識。3、《歲暮歸南山》【唐】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
懷才不遇的詩句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常常借詩抒懷,表達懷才不遇的感慨。這些詩句穿越時空,至今仍能觸動人心。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孤獨之感溢于言表,仿佛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中,無人理解其志向與抱負。“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則更加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涼與無奈...
表達自己懷才不遇詩句
表達懷才不遇的詩句 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2、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急要五首關于懷才不遇的唐詩
昭君怨(盧照鄰) 合殿恩中絕, 交河使?jié)u稀。 肝腸辭玉輦, 形影向金微。 漢地草應綠, 胡庭沙正飛。 愿逐三秋雁, 年年一度歸。 盧照鄰一生懷才不遇,屢屢遭受讒言和誹謗甚多。此詩明里哀嘆昭君之不幸,實則是對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發(fā)感慨。 封丘作 (高適)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比喻懷才不遇的人可以引用詩句
《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歲暮歸南山》 ——唐·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相關評說:
水富縣局部: ______[答案] 懷才不遇: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水富縣局部: ______[答案] 懷才不遇”最經(jīng)典的當然是張九齡的感遇詩啦! 感遇·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生此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桔,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
水富縣局部: ______ 懷才不遇”最經(jīng)典的當然是張九齡的感遇詩啦! 感遇·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生此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桔,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水富縣局部: ______[答案] 登幽州臺歌 年代:【唐】 作者:【陳子昂】 體裁:【七古】 類別:【懷古】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日齊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律】 類別:【記時】 江涵...
水富縣局部: ______ 孤獨: 《相見歡》 懷才不遇 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陸游 至死不忘報國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
水富縣局部: ______[答案] 詠史(二) 左思 【原文】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 【唐】魚玄機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勾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感遇 【唐】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
水富縣局部: ______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順便一說,陸游的詩詞有許多是表達懷才不遇的.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水富縣局部: ______ 詠史(二) 左思 【原文】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賞析1】 志高才雄,胸懷曠邁 ——談左思的《詠史...
水富縣局部: ______ 志士仁人莫嗟嘆, 古來才大難用! 杜甫 欲將心事賦琴瑤,知音少,弦斷更有誰人聽! 了確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水富縣局部: ______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是出自韓愈的《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