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又叫“華夏”?
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蠻、夷、戎、狄等民族相繼融入華夏族,構(gòu)成后來漢族的主體。漢族由漢王朝而得名,此前稱華夏族,所以漢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體是華夏族,這就是中國之所以稱為華夏的原因。
關(guān)于“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1. 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么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jīng)·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jīng)綏四國”。據(jù)說這幾句詩是規(guī)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后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jīng)》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注:“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xiàn)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2. 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qū)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跡褲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tǒng)稱。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tǒng)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tǒng)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tǒng)治疆土的變化,中國一詞所包括的范圍也相應(yīng)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于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到清代,處于清政府管轄下的全部領(lǐng)土,都以中國為它的代名稱。在19世紀中葉以后,“中國”才專指國家的全部領(lǐng)土,不做他用。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民國,當時合漢、滿、蒙、回、藏五個大族為一家,定名為中華,全稱為“中華民國”簡稱“中國”,這個稱謂才正式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政治名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中國”一詞已經(jīng)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沒有一個王朝曾經(jīng)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
現(xiàn)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名,在外交文獻上出現(xiàn),始于1842年的《南京條約》。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什么中國又叫“華夏”?
“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蠻、夷、戎、狄等民族相繼融入華夏族,構(gòu)成后來漢族的主體。漢族由漢王朝而得名,此前稱華夏族,所以漢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體是華夏族,...
中國為何又叫華夏
中國被稱為華夏,源自古代中原地區(qū)的漢族自稱“諸夏”。自漢朝起,漢族被稱為漢族,而“諸夏”即華夏,這一稱謂源于中原地區(qū)與周邊夷狄地區(qū)的區(qū)分。華夏由多個部落組成,主要活躍在黃河流域,自黃帝時期開始統(tǒng)一為華夏部落聯(lián)盟。華夏的著名始祖包括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炎帝)、軒轅氏(黃帝)等...
為什么中國又叫華夏
《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為什么中國也稱華夏?
2.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先民建立了夏王朝,因此自稱為“夏”;到了周代,周人又自稱為“華”。3. 在那個時期,中原地區(qū)居住著華夏族,所以對中國稱為華夏。4. 這種說法與《武成》的記載相吻合,但并未詳細解釋為何稱為華夏。5. 在《左傳》中,提到了“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其解釋是:“中國有...
我們的祖國為什么又稱為“神州、華夏、中華”?
1. 神州: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戰(zhàn)國時齊國有人稱中國為“赤縣神州”。后來,人們或稱赤縣,或稱神州,以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古代傳說中,黃帝以土德王,中土為神州,源于黃帝領(lǐng)治的土地。2. 華夏:古代中原地區(qū)的漢民族自稱,區(qū)別于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華夏起源于華胥,伏羲為...
兒歌《中國娃》 - 百度寶寶知道
中國娃 歌曲名:中國娃 作詞:曲波 作曲:戚建波 演唱:解曉東 1996年由曲波作詞、戚建波作曲合作完成的,并于1997年春節(jié)晚會唱紅。此歌成為他們二人的成名作,并獲得當年春節(jié)晚會歌曲類節(jié)目二等獎。歌詞;(姓啥從那百家姓里查 祖藉在那黃土高坡大槐樹底下 家撰方神州又名叫華夏 走到天邊不改名咱叫...
我們的祖國為什么又稱神州、華夏、國華
1. 神州:神州,亦稱華夏、中國、中土,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別稱。自古以來,傳說中的黃帝以土德王,他治理的土地被尊稱為神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自豪地稱這片土地為神州大地。2. 華夏:華夏一詞起源于周王朝,最初用以指代周王朝本身。如今,它被廣泛用作中國及漢族的古稱。相傳,在黃帝和炎帝的領(lǐng)導(dǎo)...
中國又稱什么?
中國又稱“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禹域”、“中域”、“九州”、“震旦”等。1、赤縣神州。在中國的古書《史記·孟子茍卿列傳》中提到戰(zhàn)國時齊國有個叫驗衍的人,他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后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
中國為什么又稱華夏
中國又稱華夏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歷史傳承 華夏一詞,自古以來就存在于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它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演進和文化傳承。華夏的稱呼,既是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格局的認同,也是對中華文化悠久傳統(tǒng)的尊崇。二、地域文化 華夏一詞中的“華”,有光輝照耀之意,象征...
為什么要把中國叫做“華夏”
5. 古時候,人們根據(jù)服飾的華美稱之為“華”,根據(jù)疆域的遼闊、文化的繁榮和文明的興盛稱之為“夏”。6. 漢族因漢朝而得名,但在漢朝之前,漢族被稱為華夏族。7. 漢族本身是由多個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中主體是華夏族。8. 因此,中國之所以被稱為“華夏”,正是因為漢族的這一歷史背景和稱謂。
相關(guān)評說:
淮安市機電: ______ 華夏起源于華胥,伏羲即為華胥氏.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與“裔”作為四方.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fù),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里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淮安市機電: ______ 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稱諸夏.古人將華夏與蠻夷或裔對稱,以文化和族類作為區(qū)分的標準.遠古時期中國境內(nèi)分布許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時西北部的黃帝聯(lián)合炎帝...
淮安市機電: ______ 我們漢族最早是由夏民族發(fā)展而來的,漢族的先民們經(jīng)歷了夏、商、周三代的長期發(fā)展后,到春秋戰(zhàn)國時,已形成了用“華”、“夏”的單稱和“華夏”連稱的族體,并在中原一帶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穩(wěn)定的民族,即華夏族.漢族的稱呼始于漢代.又由于華夏族是當時的主要民族,后來人們就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稱.
淮安市機電: ______ 中華民族為什么又稱為華夏民族? “華夏”一詞最早見于西周《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左傳》記載:“以服事諸夏.”“楚食華夏.”“商不謀夏,夷不亂華.”由此知,我國人民從古代起,就自稱諸夏、華夏,...
淮安市機電: ______ 樓上的還真是厲害啊 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較多見的是分稱“華”和“夏”,“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給你答案
淮安市機電: ______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
淮安市機電: ______ :“以服事諸夏.”“楚食華夏.”“商不謀夏,夷不亂華.”
淮安市機電: ______ 赤縣·神州:赤縣、神州之稱,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zhàn)國時... 中華:秦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秦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
淮安市機電: ______ 中國,又有“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代稱.“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
淮安市機電: ______ 赤縣·神州:赤縣、神州之稱,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zhàn)國時... 宋代繪制《九域圖》即中國地圖.為什么中國又叫“華夏”自古以來,中國有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