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由來
《蘭亭集序》由來: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修禊,各有詩,輯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后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
作者簡介
王羲之,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丹陽尹王曠的兒子,太尉郗鑒的女婿,有“書圣”之稱。憑借門蔭入仕,歷任秘書郎、江州刺史、會稽太守,累遷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永和九年,組織蘭亭雅集。撰寫的《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永和十一年,稱病棄官,遷居于紹興金庭。升平五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善書法,兼擅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書法史上,與鐘繇并稱"鐘王",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
以上內(nèi)容參考:百度百科—《蘭亭集序》由來
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是如何成書的?
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并飲酒。在這次游戲中,有11人各成詩兩篇,15人各成詩一篇,16人作不出詩,各罰酒3觥。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為“書圣”。
《蘭亭序》是誰的作品?
《蘭亭序》(蘭亭集序)是晉朝王羲之的行書作品。是一件手稿。它是一篇書序。文章先序蘭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賢畢至”,實際上是說明做詩的緣由;有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描寫了作詩時的情景,指明了《蘭亭集》是一部游宴詩集,有眾多的作者,詩是即席之作;結尾以“故列敘時人,錄...
唐太宗是怎樣智取《蘭亭集序》的?
王羲之死后,蘭亭序由其子孫收藏,后傳至其七世孫僧智永,智永圓寂后,又傳與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鑿暗檻藏之。唐貞觀年間,太宗喜歡書法,酷愛王羲之的字,后聽說辨才和尚藏有蘭亭序,唐太宗就派監(jiān)察御史蕭翼騙取蘭亭序。蕭翼自己裝扮成普通人,帶上王羲之雜貼幾幅,慢慢接近辨才,騙得辨...
蘭亭序是王羲之在什么情況下寫成的?
公元353年4月(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并抒寫由此而引發(fā)的內(nèi)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并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這是現(xiàn)場即作而...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什么樣環(huán)境中寫的?
游玩的時候,一幫人搞了個小型聚會,古人都喜歡喝酒作詩,他就幫人寫了序,這個就是《蘭亭集序》的由來
《蘭亭序》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書法特點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并抒寫由此而引發(fā)的內(nèi)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蘭亭序》從“形神兼?zhèn)洹卑l(fā)展到“離形...
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的由來?
書法《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和朋友在蘭亭這個地方集會所寫的書法作品,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竊書不為偷,唐太宗是如何偷到《蘭亭集序》的呢?
《蘭亭集序》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又稱《蘭亭序》、《蘭亭宴集序》、《禊序》、《臨河序》等。短短三百二十四個字,描述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作者在浙江紹興市郊的會稽山陰蘭亭,與謝安等四十一位文武官員,飲酒賦詩,暢游山水的歡樂心情。這一天,大家飲酒賦詩,暢快盡興之余,請...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怎么產(chǎn)生的?
說到王羲之很多人都聽說過,畢竟關于王羲之練習寫字的故事是很多人勵志的榜樣,什么入木三分啦,什么寫了一個墨池啦?這些都是很多家長在激勵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要有毅力方面經(jīng)常用到的故事,而關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而關于《蘭亭集序》這一文章的出處,其實在《蘭亭...
蘭亭序和蘭亭敘的區(qū)別
二者沒有區(qū)別,都是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圣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與...
相關評說: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蘭亭集序》選自《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字逸少,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有“書圣”之稱.《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書法上也稱《蘭亭序》.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答案] 哈嘍!筆者將資料整理如下:王羲之和當時名士孫綽、謝安和釋支遁等四十一人,為禊事活動,在蘭亭宴集.與會的人士都有詩作,事后把這些詩篇匯編成集,《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所寫的序言.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答案]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王羲之與眾文人在蘭亭飲酒作詩,他們那日所作的詩,經(jīng)收錄即為《蘭亭集》,王羲之為此集寫文即成《蘭亭集序》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東晉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晉代有名的大書法家、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人,在蘭亭修禊后,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引為千古佳話.這一儒風雅俗,一直留傳至今.當時,王羲之等在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后,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jīng)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并飲酒.據(jù)史載,在這次游戲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觥.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為“書圣”.而《蘭亭集序》也被稱為“禊帖(tiè)”.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傳說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當時名士孫統(tǒng)、孫綽、謝安、支遁等41人,為過“修禊日”宴集于此.他們列坐于曲水兩側,將酒觴置于清流之上,飄流至誰的前面,誰就即興賦詩,否則罰酒三觴.這次聚會有26人作詩37首.王羲之為之作了一篇序文,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王羲之書法代表作《蘭亭集序》.傳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只可惜這樣一件書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愛不忍釋,臨死時竟命人用它來殉葬.從此后世人便看不到《蘭亭集序》的真跡了.由此蘭亭也因此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園林.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答案] 王羲之,原版據(jù)說已經(jīng)被某個皇帝帶進黃土了. 現(xiàn)在經(jīng)常露面的那個版本得駕時光機回去看下才能確定是誰臨摹的.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東晉 王羲之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xì),各有詩,輯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 公元352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及親朋共41人聚會于蘭亭,行修禊之禮、飲酒賦詩.后來王羲之匯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并寫了一篇序,這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傳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只可惜這樣一件書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愛不忍釋,臨死時竟命人用它來殉葬.從此后世人便看不到《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臨翔區(qū)可靠: ______ 《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