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周紀一】小故事十二:吳起吮卒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還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吳起是衛(wèi)國人,在魯國做官。齊國討伐魯國,魯國想?yún)瞧鹱鰧④姟5珔瞧鹑⒘她R國的女子做妻子,魯國的人不相信他。吳起殺了自己的妻子,做了魯國的將軍,打敗了齊國的軍隊。有人就在魯國的王侯面前說:“吳起開始是在曾參手下做事,吳起的母親死了他不奔喪,曾參和他絕交了。現(xiàn)在吳起為了做您的將軍而殺了自己的妻子。吳起,是殘忍而德行少的人。現(xiàn)在小小的魯國有了戰(zhàn)勝氣人的名聲,那么諸侯可能圖謀魯國。”吳起害怕因而被治罪。吳起聽說魏文侯禮賢下士,就去投靠魏文侯。魏文侯問李克的想法,李克說:“吳起貪婪好色,但是談到用兵,司馬穰苴也不如他。”于是魏文侯拜吳起為將,攻打秦國,占領(lǐng)了五座城池。
吳起做將軍,與最下層的士兵一起穿,一起吃,睡覺也不鋪床,行軍也不騎馬坐車,親自包括負擔自己的糧食,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中有長了病瘡的,吳起為他用嘴吸瘡。士兵的母親聽說了大哭。有人說:“你的兒子是士兵,而將軍親自為他吸瘡,你為什么要哭呢?”士兵的母親說:“不是這樣呀。以前吳將軍為孩子的父親吸瘡,他的父親打仗的時候誓死不退,就戰(zhàn)死了。現(xiàn)在吳將軍又為孩子吸瘡,我不知道他會死在哪兒,所以才哭呢。”
譖 ,音zèn,說別人的壞話,誣陷,中傷。
曾參,又稱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shēn),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田穰苴(生卒不詳),又稱司馬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是田完的后代,齊田氏家族的支庶。田穰苴是繼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啟下的著名軍事家,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子孫后世稱司馬氏。
贏糧,擔負糧食,引申指攜帶糧食。
疽,音jū,即局部皮膚下發(fā)生的瘡腫。
吮,音shǔn,聚攏嘴唇而吸。
踵,音zhǒng,意思是指腳后跟,亦泛指腳。
戰(zhàn)不還踵,又稱“戰(zhàn)不旋踵”,意思是打仗時不向后轉(zhuǎn)。形容勇猛向前。
吳起是戰(zhàn)國名將,歷史上有“孫吳”之說。孫指孫武,吳指吳起。吳起確實很有軍事才能,無論是在魯國、魏國,還是后來在楚國。但吳起也是很有爭議的任務,無論是在魯國、魏國還是楚國,都有人說他的壞話,最后屈死在楚國。“殺妻求將”,就讓他存在很大的是非。
“吳起吮卒”是吳起與士兵同甘共苦的佳話,說明他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的信任和愛戴。但同樣的一件事情,從士兵母親的眼里,卻是知道自己兒子的命不久矣,讓人覺得有一股感同身受的悲涼。一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資治通鑒周紀一】小故事十二:吳起吮卒
”于是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還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
白起為士兵吸膿的故事
不知道白起有沒有這種事兒,資治通鑒中記載吳起有這事兒。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還踵,遂死于敵。吳...
求資治通鑒一段翻譯
吳起當將領(lǐng),和最下等的士兵一樣吃飯穿衣,睡覺不用席子,出行不騎馬,親自攜帶干糧,與士兵分擔勞苦。有個患了疽病(爛瘡)的士兵,吳起為他吮吸爛瘡。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哭了。人們都說:“你的兒子,是個士兵卒,將軍親自為他吮吸爛瘡,(這是很榮耀的),為什么哭啊?”...
資治通鑒 吳起之死翻譯
他的仆人獻計說:“去除吳起很容易。吳起為人剛硬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對國君說:‘吳起是個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國家小,我擔心他沒有長留的心思。國君您何不試著要把女兒嫁給他,如果吳起沒有久留之心,一定會拒絕的。’主人您再與吳起一起回去,讓公主羞辱您,吳起看到公主如此輕視您,一定會拒...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翻譯
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晨讀筆記:《資治通鑒[7]》“名將吳起”(1)毀譽參半】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①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jū)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②,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③矣,是以哭...
名將白起,吳起各有什么歷史背景?
十二月,益發(fā)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諸侯攻王龁,龁數(shù)卻,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王與應侯群臣謀曰:“白起之遷,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賜之劍,武安君遂自殺。秦人憐之,鄉(xiāng)邑皆祭祀焉。 綜《資治通鑒》所述,武安君白起一生共斬首七十六萬,拔...
古籍《資治通鑒》之周紀·周紀一
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還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四零二年 王崩,子安王驕立。 盜殺楚聲王,國人立其子悼王。
司馬光經(jīng)歷了怎么樣的過程寫出的資治通鑒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所謂司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嘔心瀝血著《通鑒》 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貢獻,是他主持編寫了不朽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他的名字將和這部著作一起永遠留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 司馬光從小勤奮好學,博通經(jīng)史,出仕后也一直堅持讀書,尤其留心研討歷代史書。他在館閣校書以及任天章閣待制兼...
相關(guān)評說:
臨猗縣動密: ______ 趙簡子①之子,長日伯魯,幼日無恤②.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誡之詞于二簡④, 以授二子,日:“謹識⑤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 誦其詞甚習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
臨猗縣動密: ______ 子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
臨猗縣動密: ______ 《盜墓筆記》中人物,長沙有名的老九門第五家吳老狗的三兒子,吳邪的三叔,吳家最后一代真正的盜墓者.大哥吳一窮(吳邪生父),二哥吳二白,三兄弟感情深厚,共同撫養(yǎng)獨子吳邪. 潘子是其忠實的追隨者,(云頂天宮篇在遇到吳三省之后,表現(xiàn)出來的緊張和關(guān)心足見其對吳三省的忠心).
臨猗縣動密: ______[答案] 要想取得好的進言效果,必須講究言辭的技巧
臨猗縣動密: ______[答案] 你問的這道題答案只能是A對,B里的答案“以”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以授二子,代表的是別人的教法,以彰其咎的以代表,他自己的事情
臨猗縣動密: ______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孫權(quán)勸學》(編年體通史初一下冊).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 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
臨猗縣動密: ______ 原文: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
臨猗縣動密: ______ 孫權(quán)勸學 起初,吳王孫權(quán)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xiàn)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quán),不可不進一 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quán)說:“我難道是想 要你鉆研經(jīng)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 去...
臨猗縣動密: ______ 你好,周紀一中有“趙簡子之子”這段,但找不到“而果昌趙”,不知你要的是不是以下這段: 原文: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于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