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短篇子50字
1. 急需5篇50字的文言文
《陋室銘》作者: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談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2.《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5.《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此處念“智”)乎?” 望采納!!!!!!!!!!!!~。
2. 求短篇文言文帶譯文要求原文60字左右譯文100字左右準(zhǔn)確說字越少越
海之魚, 有烏賊其名者, 響水而水烏.戲於岸間, 懼物之窺己也, 則響水以自蔽.海鳥視之而疑, 知其魚而攫之.嗚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滅跡以杜疑, 為窺者之所窺.哀哉! [翻譯] 海中有一種魚,名叫烏賊,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變黑.有一次,它爬上岸邊游玩,它怕別的動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隱蔽起來.海鳥看到了烏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烏賊在里面,就毫不猶豫地往水里把烏賊抓了出來. 1、弈秋誨弈 【原文】 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日: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譯文】 下棋在眾技藝中,只是一種小技巧,但不專心致志,就沒法學(xué)會.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地向弈秋學(xué)習(xí),全神貫注地聽弈秋的講授;另一個人雖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著會有天鵝飛來,想著張弓搭箭去射它.這個人雖說是和前一個人一起學(xué)習(xí),但遠(yuǎn)不及前一個人學(xué)得好.是因為這個人趕不上前一個人聰明嗎?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2、豚子食于死母 【原文】 仲尼日:"丘也嘗游于楚矣,適見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晌若,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爾,不得類焉爾.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 ——《莊子·德充符》 【譯文】 孔子說:"我曾在去楚國的時候,在路上正巧遇見一群小豬在一頭死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便都驚慌失措地逃跑了.因為它們看到母豬不再用眼睛看它們了,不像一頭活豬的樣子了.小豬們愛它們的母親,不僅是愛母豬的形體,更主要的是愛充實于形體的精神. 3、巫馬其買鴆 【原文】 巫馬其為荊王使于巴.見擔(dān)鴆者,問之:"是何以?"日:"所以鴆人也."于是,請買之,金不足,又益之車馬.已得之,盡注之于江. ——《尸子》 【譯文】 巫馬其作為荊王的使者出訪巴國.在途中,他遇見一個肩挑毒酒的人,于是問道:"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來毒害人的."于是,巫馬其就向他買那毒酒,帶的錢不夠,又押上隨行的車馬.買來后,全部都傾倒到江里去了. 《道德經(jīng)》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jī).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醉翁談錄》節(jié)選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嘴對鼻子說“爾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子說:“吾能別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子對眼睛說:“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睛說:“吾能觀美丑,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子又說:“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毛說:“我也不愿與諸君相爭,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面皮,安放哪里”? 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們四個都有靈性.一天,嘴對鼻子說:"你有什么本領(lǐng),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識別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對眼睛說:"你有什么本領(lǐng),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說,:"我能觀察善惡美丑,遙望東方和西方,我的功勞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說,"如果這樣,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領(lǐng),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說,"我不能和各位相互爭辯比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臉放到哪里?" 未嘗一遇 昔周人有仕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shù)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少年之時,學(xué)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主君好用老.用老主,后主又用武.武節(jié)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 翻譯:從前周國有個想當(dāng)官總當(dāng)不上的人,年紀(jì)大了頭發(fā)白了,在大路上哭泣,有的人就問他:“為什么哭啊?” 回答說:“我?guī)状蜗氘?dāng)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憐自己年老了沒有機(jī)會了,所以就哭啊.”別人說:“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沒求到呢?”回答說:“我少年的時候,學(xué)的是文,道德文章學(xué)好了,準(zhǔn)備去當(dāng)官,國王喜歡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國王死了,后來的國王又用武將.(等我)兵法武功學(xué)好了,用武將的國王又死了.少年的國王剛剛登基,喜歡用年輕人,我又老了,就這樣沒求成一次官.” 商湯見伊尹 昔者湯(商朝建國君主)將往見伊尹(商朝初年的賢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 *** 也.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藥于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qiáng)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y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
3. 十五篇文言文及翻譯,文言文五十字左右
(1) 崔景偁拜師 原文; 余始識景偁于京師,與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數(shù)歲,已而北面承贄,請為弟子。余愧謝,不獲。
且曰:“偁之從先生,非發(fā)策決科之謂也。先生不為世俗之文,又不為世俗之人,某則愿庶幾焉。”
譯文: 我當(dāng)初在京城認(rèn)識景偁,和(他)結(jié)交為朋友,景偁按照長兄的禮節(jié)來對待我。幾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禮物,請求作(我的)徒弟。
我感到慚愧并謝絕了,沒有接受(禮物)。(景偁)說:“我?guī)煆哪⒉皇菆D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寫世俗的文章,也不是個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學(xué)生啊(2)屠牛吐辭婚齊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
屠牛吐辭以疾。其友曰:“子終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謂辭之?”吐應(yīng)之曰:“其女丑。”
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謂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
吾肉不善,雖以他附益之,尚猶賈不售。今厚送之,子丑故耳。”
其友后見之,果丑。齊國國王以豐厚的嫁妝嫁女兒,希望嫁給賣牛肉的屠夫吐(人名),屠夫吐以自己有病推辭了。
他的朋 友說:“您(愿意)終身老死在這腥臭的市場嗎?干什么推辭呢?”吐回答他說:“他的女兒丑。”他的朋友說:“ 您怎么知道呢?”吐說:“以我是屠夫而知道的。”
他的朋友說:“怎么說?”吐說:“我賣的肉好(的時候), 就如數(shù)全部賣出去了,只會是嫌(肉)少的;我賣的肉不好(的時候),雖然用別的附加好處,還是賣不出去。如 今豐厚的嫁妝嫁女兒,所以女兒丑。”
他的朋友后來看見了齊王的女兒,果然丑。 (3)【退避三舍】翻譯 及楚,楚子饗之(30),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其波及晉國者(31),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
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34),右屬藁鞬(35),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36)。
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 晉侯無親(37),外內(nèi)惡之。
吾聞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38),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39) 【譯】:到了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重耳,并問道:"如果公子返回晉國,拿什么來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說:"美女、寶玉和絲綢您都有了;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貴國的特產(chǎn)。那些流散到晉國的,都是您剩下的。
我拿什么來報答您呢?"楚成王說:"盡 管如此,總得拿什么來報答我吧?"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zhàn),雙方軍隊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著馬鞭和弓梢,右邊掛著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較量一番。
"楚國 大夫子玉請求成王殺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說:"晉公子志向遠(yuǎn)大而 生活儉樸,言辭文雅而合乎禮儀。
他的隨從態(tài)度恭敬而待人寬厚,忠誠而盡力。現(xiàn)在晉惠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nèi)外的人都憎恨他。
我聽說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遲的,恐怕要靠晉公子來振興吧?上天要讓他興盛,誰又能廢除他呢?違背天意,必定會遭大禍。"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國。
笱巨伯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遠(yuǎn)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求生,豈茍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如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
一郡并全獲。 (4)笱巨伯 笱巨伯到遠(yuǎn)方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賊人進(jìn)攻這座城市。
朋友告訴笱巨伯說:“我現(xiàn)在要死了!你可以離開這里。” 笱巨伯 說:“我從遠(yuǎn)處來探望你,你卻要我離開,失去信義而求得生存,這哪里是我所為呢?” 賊人已經(jīng)到達(dá),對笱巨伯說:“大軍已經(jīng)到達(dá),全城已空,你是什么男子,卻敢獨自留在這兒?” 笱巨伯 說:“朋友有病,我不忍心離開他,寧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朋友的生命。”
賊人相互轉(zhuǎn)告說:“我們這些人都是不講信義的人,卻到了有信義的國家!”于是率領(lǐng)軍隊離開了這座城市。全城的人都全部獲救。
(5)河?xùn)|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于觴,追而送之江之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值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dá)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于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唐)柳宗元《送薛存義序》【翻譯】河?xùn)|人薛存義將要離開這里了,我在罐子里盛滿了肉,滿滿地斟了一杯酒了,追他為他餞行到了江邊。
4. 急需5篇50字的文言文
1. 《陋室銘》
2. 作者:劉禹錫
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談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2.《大道之行也》
4.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楊氏之子》
5.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伯牙絕弦》
6.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5.《兩小兒辯日》
7.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此處念“智”)乎?”
望采納!!!!!!!!!!!!~
5. 文言文大全短篇壯子秋水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徑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dāng)?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 (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34)?” 【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高興地自得其樂,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rèn)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有人認(rèn)為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yuǎn)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蠛#且驗槭艿缴羁臻g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摫鶅觯且驗槭艿缴顣r間的限制;鄉(xiāng)曲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談?wù)摯蟮溃且驗榻甜B(yǎng)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wù)摯蟮懒恕?/p>
天下的水面,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算。
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rèn)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氣,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fù)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xì)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wù)撍@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原文】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無窮(1),時無止(2),分無常(3),終始無故(4)。是故大知觀于遠(yuǎn)近(5),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 (6),故遙而不悶(7),掇而不跂(8),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涂(9),故生而不說(10),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
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11),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xì)之倪(12)?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譯文】 河神說:“這樣,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嗎?” 海神回答:“不可以。
萬物的量是不可窮盡的,時間的推移是沒有止境的,得與失的稟分沒有不變的常規(guī),事物的終結(jié)和起始也沒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觀察事物從不局限于一隅,因而體積小卻不看作就是少,體積大卻不看作就是多,這是因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窮盡的;證驗并明察古往今來的各種情況,因而壽命久遠(yuǎn)卻不感到厭倦,生命只在近前卻不會企。
6. 文學(xué)常識、語法、古詩詞.
文學(xué)常識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jīng)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
17. 史學(xué)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24.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釋 道 27. 三公: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fēng)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yī) 中國畫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guān)吏 39.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nóng)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zhàn)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xué)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xué)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xué)術(shù)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文學(xué)常識大全(2)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jìn)化論的譯作:嚴(yán)復(fù)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我國新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圣陶 6.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游記 7. 第一篇報告文學(xué)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龍須溝 9.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xué)是:儒 墨 10.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圣和亞圣.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 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fēng)格,前者雄渾豪,后者恬淡疏樸 12.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運(yùn)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xué),提倡新文學(xué) 14.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 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xué)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 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yáng)教義的人) 17. 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tài)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tǒng)稱三伏.夏至節(jié)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jié)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藥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nóng)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nóng) 23.三山五岳: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岳:東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華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chuàng)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jié)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jīng),述說戒律為律,闡發(fā)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zhí)行) 六部:吏 戶 禮 兵 刑 工 29.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 吳興 會稽(丹陽) 三國:魏 蜀 吳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東) 瞿王(陜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吳-。
最短文言文和翻譯少與50字并有題目
3、掃除天下 原 文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譯 文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jīng)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
文言文一段50字大全
3. 古文及譯文50字 【原文】1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jìn).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dāng)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譯文】 文征明監(jiān)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biāo)準(zhǔn),書法就迅速進(jìn)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
自己寫一篇文言文50字
5. 初一文言文50字自己寫的 昨日歸家天驟變,風(fēng)拔山努,雨決河,昏云漠漠高窗暗,觸目萬象喪精光。頃之競看萬樹千葉動, 入耳轟轟高低若巨浪。雜花亂絮橫斜舞,浮埃碎石走倉皇。肩頭濕文字,驚雷已過墻。 墻內(nèi)犬汪汪,聲聲啼斷腸。循聲入院去,但見瑟瑟抖抖顫顫又惶惶。雖不求毛寶放龜而得渡...
誠信格言大全50字
7、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8、誦經(jīng)典,創(chuàng)佳作,享受一種真情;講誠信,學(xué)禮孝,傳遞一種文明;樹新風(fēng),揚(yáng)正氣,體會一種高尚;志高遠(yuǎn),展宏圖,追尋一種夢想!(誠信格言大全50字)。9、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10、相處時需要...
文言文50字故事100個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 我要50個100字左右的歷史故事,快快快 據(jù)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
孟子的文言文50字以內(nèi)
《學(xué)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xué)下棋的事,說明了學(xué)習(xí)應(yīng)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弈秋是...
自創(chuàng)文言文30字
【評析】 從文中所述內(nèi)容看,史魚與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魚當(dāng)國家有道或無道時,都同樣直爽,而伯玉則只在國家有道時出來做官。所以,孔子說史魚是“直”,伯玉是“君子”。【原文】 15·8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
急求 短文言文 50字左右
于“腦殘”之問,須謹(jǐn)慎之!知其義,明之理,后識之,遵三則:1.what,2.why,3.how。點于之線合加曉于面,綜所述可知“腦殘”,其實無“腦殘”之謂也!或疑些許行為殆,故斥之。然有一問:非言之“90后腦殘”乎?不可曰:“80后、70后、60后、至于50后...腦殘”乎?是故是人無“...
寓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50字
但這不見得是韓非此則寓言的原意,韓非子的原意不過是宣揚(yáng)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統(tǒng)治者制定嚴(yán)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yán) 4諸子寓言它往住敘述一個小故事,而又于具體的情節(jié)中,隱含著一種更深刻的思想,常語帶雙關(guān),藉以闡發(fā)哲理,印證觀念,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樣的敘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諸子及史傳...
文言文50字以內(nèi)
《薛譚學(xué)謳》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秦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白話釋義:薛譚向秦青學(xué)習(xí)唱歌,還沒有徹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藝,就自以為學(xué)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去。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設(shè)宴給他...
相關(guān)評說:
高青縣精加: ______[答案] 去書店看看練習(xí)文言文的書本, 給你一些文章:(字?jǐn)?shù)超過30,不過抄起來比較少) 邯鄲學(xué)步,陸績懷桔,刻舟求劍,王戎識李,濫竽充數(shù),魯人執(zhí)竿,楚王好細(xì)腰,文征明習(xí)字,岳柱八歲指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名落孫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
高青縣精加: ______ 1. 《陋室銘》 2. 作者:劉禹錫 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談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
高青縣精加: ______[答案] 1.馬說 韓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
高青縣精加: ______ 一首小詩也是文言文呀!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下面這則寓言故事《陸績懷橘》就50個子以內(nèi): 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歷法.績年六,于九江見袁術(shù).術(shù)令人出橘食之.績懷三枚,臨行拜辭術(shù),而橘墜地.術(shù)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qū)υ?“是橘甘,欲懷而遺母.”術(shù)曰:“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術(shù)奇之,后常稱說. 這樣回答,滿意嗎?
高青縣精加: ______ 曹植聰慧 曹植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dāng)面試.奈何請人?”時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注釋】①《詩》、《論》:指《...
高青縣精加: ______[答案] 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出自 孟子·離婁下 翻譯:孟子說:“君子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獲得道理.自己獲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積蓄很深;積蓄深了...
高青縣精加: ______ 昔有一人,名曰:(……).善疾走,體質(zhì)甚好.此人亦極好學(xué),廢寢忘食、懸梁刺股卻可自得其樂.知書達(dá)禮,出口成章,世人皆愛.卻有子建之才,云長之能.何人不羨其才?此人卻潔身自好,有蓮花之志.
高青縣精加: ______[答案] 母親,世間偉大的稱謂也.慈而祥瑞,不為己,思兒冷暖,顧家而勞之.呼之母愛超也!
高青縣精加: ______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jì),船破,皆游. 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高青縣精加: ______ 1、炎炎灼日,吾觀書于東南小舍.時至午時,甚倦,遂擲書而臥,酣然而睡.飄飄乎登臨仙境,見一亭臺立于眼前.洋洋乎“軒轅殿”幾字.泠泠然,若水聲也.予大驚,乃疾走入內(nèi),見一女子撫琴而已矣.正欲細(xì)探,卻為吾母所驚醒.然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