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如何辨治
咳嗽為一常見癥狀,可見于多種疾病。前人治咳嗽首辨外感內(nèi)傷,次以寒熱虛實辨治。筆者經(jīng)多年臨床觀察體會到,咳嗽的外感內(nèi)傷大多難以截然劃分,往往互相影響或互為因果,所以從外感內(nèi)傷辨治似有漫無邊際之感。而從痰入手辨治咳嗽,首辨有痰無痰,有痰者再辨寒痰、熱痰,無痰者再辨肺燥、陰虛則可以提綱挈領、執(zhí)簡馭繁。今將粗淺體會介紹如下。
寒痰
本證多見于慢支反復發(fā)作者。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反復發(fā)作,痰或多或少,色白或帶灰色,或伴有胸悶、嘔惡、脘腹痞滿,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滑。治以燥濕化痰溫肺化飲,以小青龍湯或麻杏二三湯(焦樹德經(jīng)驗方)化裁。伴鼻塞流涕等表證者,酌加解表藥;伴氣短汗出者,酌加益氣藥。此非熱證,如以抗菌消炎為指導思想而重用清熱解毒藥,則收效不佳。驅(qū)除邪氣的方法有多種,重在辨證,只要辨證準確,又焉知麻黃附子不能抗菌!邪去病自愈。前人有以宣肺法治水腫者,以宣肺促利尿,曰提壺揭蓋。筆者借鑒此法,治咳時常用豬苓、茯苓以利尿促宣肺,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典型病例:某女,54歲,咳嗽咯痰半月而就診。素患“慢支”,形體肥胖,此次發(fā)病由外感引起,經(jīng)用多種抗生素無效。癥見咳嗽,咯白痰,量多,胸悶氣短,脘腹脹悶,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舌淡紅稍暗,苔白膩,脈滑。處方:炙麻黃、杏仁、陳皮、茯苓、半夏、紫蘇子、炒萊菔子、豬苓、桃仁、蘇梗、紫菀各lOg,白芥子6g。服5劑后,癥狀大減,痰已較少,減麻黃為6g,去白芥子,加白XlOg,再服5劑,癥狀全部消除。
熱痰
本證多見于慢支并發(fā)肺部感染或急性肺炎、支氣管炎者。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氣粗,痰多色黃且粘,或伴咽喉腫痛,胸悶胸痛,或身熱面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以清肺化痰止咳,以千金葦莖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化裁,并輔以利尿藥。因?qū)贌嶙C,故改用竹葉、車前草,并酌加清熱解毒藥,但不宜過多,應以化痰為主。發(fā)熱者加地骨皮、牡丹皮。
典型病例:某男,31歲,咳嗽咯痰5天。因淋雨后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自服復方大青葉片及速效感冒膠囊后表證已去而咳嗽不止,咯黃痰,量中等,伴胸悶胸痛,咽干咽痛,舌邊尖紅,苔黃膩,脈滑。聽診雙肺呼吸音粗糙,胸透示:雙肺紋理增粗。處方:蘆根、生薏苡仁、冬瓜仁、瓜萎各 15g,桃仁、杏仁、葶藶子、浙貝母、車前草、黃芩各lOg,竹葉6g,蒲公英30g。服3劑后,癥狀明顯減輕,去冬瓜仁、浙貝母,加赤芍15g,再服3劑后癥狀全部消除。
肺燥
本證多見于秋季外感者,多為秋燥傷肺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無痰,咽喉干癢,口鼻干燥,舌淡紅少津,苔薄或白或黃,脈小數(shù)。治以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合生脈散化裁。治療此證應注意輕宣肺衛(wèi),清熱忌用苦藥,潤燥要防滋膩,用藥量不宜太重。
典型病例:某女,33歲,咳嗽3天而就診。癥見干咳無痰,伴鼻咽干燥、口干,不發(fā)熱,飲食二便正常,舌淡紅,苔簿白少津,脈細小數(shù)。處方:桑葉、川貝母、淡豆鼓、梔子各6g,杏仁、沙參、麥冬、五味子、蟬蛻各10g,太子參 15g,梨皮1個。上方服3劑后,諸癥明顯減輕,續(xù)服2劑后,癥狀基本消失,囑每日食梨二三個以善后。
陰虛
本證多見于素患慢支而素體陰虛者。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無痰或有少量粘痰,口咽干燥,乏力,或有汗出、低熱,舌紅少苔少津,脈細。治以養(yǎng)陰潤肺止咳,以清燥救肺湯或薛雪潤肺方(北沙參、玉竹、茯神、石斛、甜杏仁、生扁豆)化裁。遵久病入絡之說,養(yǎng)血潤肺、活血通絡之品均可酌情加入。
典型病例:某男,64歲,干咳無痰10余天而就診。素患 “慢支”,入冬即發(fā),癥見干咳無痰,咽喉干癢,乏力,汗出,胸悶,夜不能寐,納少,便干,舌暗紅,少苔少津,脈細小數(shù)。處方:沙參、玉竹、太子參、赤芍各15g,茯苓、石斛、杏仁、桃仁、白扁豆、麥冬、五味子、玄參、蟬蛻各l0g。服5劑后癥狀明顯減輕,大便通,去蟬蛻、玄參,加生熟地黃各15g、山萸肉l0g,再服5劑,癥狀基本消除。囑平素謹慎起居,避免外感,并每日食梨一二個,另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丸,以助正氣,預防復發(fā)。
體會
《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人們大多把這句經(jīng)文的意思理解為除肺以外,其它臟腑功能失調(diào)也可導致咳嗽,這固然不錯,但換一個角度看,這句經(jīng)文分明又在提醒我們,咳嗽不限于肺卻又不離乎肺,重點仍然在肺。正如張景岳所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咳嗽一癥,不論外感內(nèi)傷,都是肺系受病肺氣上逆所致。而肺氣壅塞,不能通調(diào)水道輸布津液則易生痰濁,且痰濁又可阻滯氣機而加重咳嗽。所以從痰辨治咳嗽往往可以提綱挈領。凡有痰者必先化痰,痰去則氣機通暢而咳嗽止。臨床常見的失誤是,該化痰者不化痰,當潤肺時反用燥,辨證欠精細,組方不巧妙。此外,化痰與養(yǎng)陰藥一般不宜并用,只對少數(shù)痰少而粘的患者,在化痰藥中加入一二味養(yǎng)陰藥如百合、沙參之類,以使痰液稀化,易于排出。而干咳無痰者,則要甘寒養(yǎng)陰潤肺,大忌燥性藥。養(yǎng)陰潤肺也要防滋膩礙胃。另外,桃仁、赤芍等活血通絡藥可以改善肺部氣血運行,有利于驅(qū)邪外出,因此不論有痰無痰均可應用。除以上分型施治外,還應注意調(diào)護,服藥期間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喉咳辨證論治
辨治喉咳的基本思路是“疏風散邪,清咽利喉”。對于風邪犯肺、咽喉不利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咽癢、干咳、痰少不易咯出等癥狀。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止嗽散加減的方藥,其中荊芥疏風解表,桔梗、白前、紫苑、百部等則能夠升降肺氣、潤肺止咳,適用于外感咳嗽遷延不愈或表邪未凈的情況。對于脾虛失運、...
中醫(yī)如何治療咳嗽?
三者皆行氣祛痰之藥,又能在治痰中各展其長。 若寒痰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細辛以溫肺化痰;脾虛證候明顯者加黨參、白術以健脾益氣。癥情平穩(wěn)后可取六君子湯加減以資調(diào)理。2.痰熱郁肺 癥狀: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zhì)粘厚或稠黃,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
“咳、嗽、喘”的區(qū)別是什么?小兒冬季常發(fā)咳嗽該如何調(diào)理?
雖說咳、嗽、喘之間,不盡相同,但也是相互遞進,所以治療時,一定要搞清楚具體臨床表現(xiàn)。小兒咳嗽,有70%到80%都是有痰咳嗽,如感冒、過敏、呼吸道炎癥引起的咳嗽。而治療時,多是通過觀察辨別寶寶的“痰”的情況來選擇調(diào)理方案。但大多數(shù)寶寶并不會自己咳出痰,只會咽下去或無意識干咳,這就需要...
中醫(yī)如何看咳嗽
,不僅要從肺治 ,也要從分別心、肝、脾、胃、腎等入手。才能使疾病得以痊愈。中醫(yī)看病,歷來是審癥求因,辨證施治,就是要根據(jù)病人的臨床征候,舌象.脈象等體征辯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來,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取得良好的療效。辨證就要根據(jù)病人的實際病情,才知道你的咳嗽是虛癥還是實證...
如何區(qū)分咳嗽是寒咳還是熱咳
1.怕冷,發(fā)燒不出汗,這是寒性咳嗽的重要特征。而風熱咳嗽,發(fā)熱出汗。2.寒性咳嗽咯痰稀色白,而風熱咳嗽的痰黃黏稠。3.舌頭顏色淺淡、舌苔白膩而潤,而熱性咳嗽的舌紅、苔黃而燥。4.有的咳嗽比較復雜,寒熱性質(zhì)難辨,應請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師進行診治,也可以借助于經(jīng)穴檢測,明確肺經(jīng)的寒熱虛實。...
如何區(qū)分咳嗽是寒咳還是熱咳?
1.怕冷,發(fā)燒不出汗,這是寒性咳嗽的重要特征。而風熱咳嗽,發(fā)熱出汗。2.寒性咳嗽咯痰稀色白,而風熱咳嗽的痰黃黏稠。3.舌頭顏色淺淡、舌苔白膩而潤,而熱性咳嗽的舌紅、苔黃而燥。4.有的咳嗽比較復雜,寒熱性質(zhì)難辨,應請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師進行診治,也可以借助于經(jīng)穴檢測,明確肺經(jīng)的寒熱虛實。...
聽咳嗽聲辨病
人的精神狀態(tài),身體情況,有時候是可以通過外觀看出來的。從中醫(yī)學術的角度去分析,很多地方都能看出疾病征兆。例如聞咳嗽聲辨病,這也是中醫(yī)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這個中醫(yī)診法的道理!咳嗽是由于呼吸異常,強烈地呼氣沖擊喉部而發(fā)出聲響的一種癥狀。肺臟病變或其他臟腑疾病累及肺,導致肺...
止咳的最好方法
止咳的方法很多,但是并沒有最好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對于風熱引起的咳嗽采取疏風清熱的治療,比如最常用桑菊飲。對于內(nèi)因的痰熱咳嗽,可能就需要祛痰清熱,比如采用清金止嗽化痰丸。咳嗽是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癥狀,幾乎所有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都可以引起咳嗽,呼吸系統(tǒng)最常見的三大癥狀包括咳、痰...
兒童慢性咳嗽如何診斷與治療?
6、鎮(zhèn)咳藥物: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確病因前不主張使用鎮(zhèn)咳藥,且該類藥物的使用與一些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關,美國兒科學會警示,可待因禁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咳 嗽[A]。異丙嗪(非那根)的鎮(zhèn)靜作用有可能誤導家長,應用該藥減少孩子的吵鬧而忽視了該藥的不良反應,包括煩躁、幻覺、肌張力異常,甚至呼吸暫停、嬰兒猝死。不...
什么是咳嗽?如何診斷?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咳嗽是由六淫外邪襲肺或臟腑功能失調(diào),肺氣不清,失于宣降所成,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表現(xiàn)。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臨床上一般痰聲并見,故合稱咳嗽。西醫(yī)學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表現(xiàn)以咳嗽為主癥者,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相關評說:
順昌縣塔輪: ______ 中醫(yī)治療咳嗽可以通過祛風、散寒、潤燥等方法.咳嗽,中醫(yī)按其病因可分為:1、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三大證型.2、內(nèi)傷咳嗽: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四種證型,可以通過祛風、散寒、潤燥等治療.內(nèi)傷咳嗽的治療以祛風止咳為主,與五臟相結(jié)合,可使其得到顯著的改善.建議患者平時要多飲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引起體內(nèi)環(huán)境的紊亂,從而加重病情.
順昌縣塔輪: ______ 病情分析:咳嗽無痰或痰量甚少,稱為干性咳嗽,簡稱干咳,常見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氣管炎的初期.意見建議:目前市售的治療干咳的藥物有咳必清、美可糖 漿、咳快 好、復方干草片等.一定注意禁辛辣食物.一定要多喝水. 可以使用金銀花 泡水喝效果更好.
順昌縣塔輪: ______ 綜述 在臨床上將咳嗽分為了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內(nèi);亞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過8周則為慢性咳嗽.患了慢性咳嗽的患者,由...
順昌縣塔輪: ______ 肺氣不清,失于宣肅,上逆作聲而引起咳嗽為其證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證的主要癥狀.由于病因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則出現(xiàn)相應的癥狀和特征. 風寒犯肺,早期咽癢作咳而咳嗽聲重,氣急,咯痰清稀呈泡沫狀,或鼻塞流清涕,苔薄白,...
順昌縣塔輪: ______ 咳嗽有風熱和風寒倆種.如果是熱感引起的咳嗽 便要疏風清熱﹝流清涕 咳黃色的嚨痰)可以吃點化痰止咳宣肺和中的藥物如桑菊感冒丸,銀翹解毒丸等.風寒感冒要驅(qū)風散寒,止咳化痰.辛溫解表.可吃點感冒疏 風片,參蘇丸,如惡心嘔吐.可以用生姜,蔥白,桔皮熬水喝下后,睡一覺發(fā)身汗就好了
順昌縣塔輪: ______ 咳嗽偏方,你試試吧1蘿卜蜂蜜飲(治療咳嗽) 用料: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溫熱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蘿卜味辛、甘,性涼...
順昌縣塔輪: ______ 咳嗽偏方,你試試吧1蘿卜蜂蜜飲(治療咳嗽) 用料: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溫熱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蘿卜味辛、甘,性涼...
順昌縣塔輪: ______ 只要超過一個星期的咳嗽,都需要警惕肺結(jié)核的可能.建議拍張x光胸片吧,如果沒有問題,則可找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師開服中藥,就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