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征文100號張舒蕾藏在細枝末節(jié)的愛美文摘抄
如果說歲月如一卷無字經書,緩緩記載了一朝一暮之風華,那父母便是第一個執(zhí)筆人,在那本無字經書是畫下一筆濃厚的色彩,縱使歲月東流長逝,碎碎念念依舊歲歲年年。
我的父母是土生土長農民的孩子,他們喝著從地底下涌出來的水,吃著赤紅色的土壤養(yǎng)育出來的糧食長大的,骨子里流淌著的是對這片土地深沉又難以言說的愛,于是他們養(yǎng)成了含蓄內斂的性格。
我從小就在父母親的身邊長大,小時候家境貧窮,但是哪怕在那個入不敷出的年代,他們依舊給了我們最簡單的快樂。
中秋佳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拜月神。在那個時候,貧窮的人們希望通過向月神祈禱,希望上天能聽到他們心里最期盼的愿望,我的母親也不例外。她虔誠地跪在蛇皮袋上,雙手合十,一雙明亮亮的眼睛帶著期盼和希翼看著高空中那一輪圓月,她的嘴里念念有詞,上天保佑,保佑我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保佑今年風調雨順……
當我的母親向月神祈禱完畢后,對月撒下三杯清酒后,父母親就將那些貢品拿下來給我們吃,那時候的月餅品種比較單一,我小時候吃過的只有一種月餅,是豆沙餡的月餅,不像現在的月餅品種五花八門的。哪怕只是豆沙餡的月餅,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是每年難得的美味。
父親將一塊月餅分成八塊,在我和哥哥吃月餅的期間,他拿出水果刀,在柚子的外皮上劃上幾刀,然后將它厚厚的外皮剝開。
剝開柚子后,父親拿出一根小竹竿還有幾根塑料繩,在柚子上面戳出幾個洞,將繩子綁在柚子上,再把繩子打個結,綁在竹竿上,然后在柚子的最下方放一根蠟燭,當火柴點亮燭芯的那一瞬間,一個柚子燈便做好了。在那個煙花并不普及的年代,泛著昏黃的燈光的柚子燈是我記憶里中秋最濃厚的一筆色彩。
后來我的家庭條件逐漸變好,那時我正上初中,叛逆期的我總是覺得父母親不夠愛我。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事,我才發(fā)現,原來我的父母親一直都很愛我,只不過他們從不言不語,他們的愛都藏在那些細枝末節(jié)里。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季,我那會在讀初中,因為我家離我讀的學校有幾公里遠,再加上我父母并沒有閑暇的時間每天來接我上下學,所以那時候我是寄宿生,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每個周日下午,我父親就會開著他的小摩托帶我去到水果攤,精挑細選出來的三四個蘋果,三四個雪梨放到我的書包里讓我?guī)W校。那時候的我懵懵懂懂,對分別還沒有什么定義,只是在進了校園以后,一步三回頭,揮手向鐵閘門外的父親告別,然后看見我爸轉頭離開后,默默在站在那目送他的背影。
我的父母很忙,父親在一所破舊的小學里面教書育人,母親在家務農,而我放學那個點,剛剛好是我父親剛下課,我母親還在田里揮灑汗水。每周五的時候,我總是獨自一人擠過層層人群,然后走到校門外的街口,在那等著我父母的到來。有時候等十分鐘,有時候等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同學們都被父母開著小汽車或者是摩托接走了。
有一次來的是我媽,我看見她穿著她的粉紅色格子衫,脖子上帶著涼帽,臉上紅撲撲的,劉海都被汗水打濕了。她身上那件粉紅色格子衫是她特意買的,專門穿來干活的,以免干活的時候把里面的衣服弄臟弄舊。她總是舍不得給自己買衣服,撿別人的衣服穿,她的衣柜里,大半都是別人不合適,不要的衣服。但是每個開學季卻會給我買一兩身新衣服。
我吭哧吭哧的爬上那輛比我還老的摩托車,才看見我媽的粉紅色格子衫濕了一大片。也對,在那種炎熱的夏天里面,即使有風,人站在烈日炎炎下,也是如同在蒸籠一樣。那時候的我注意到了,但是卻沒有說什么。因為那時候的我正為與他人家庭經濟條件的落差而感到自尊心受挫。我并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普通而又隆重的愛著我。后來,在未來的每一天,我都無比的慶幸,幸好我從未因為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出言不遜的傷害我的家人。
傍晚的風吹起了她濕潤的劉海,她一邊開著車,一邊說,呼~好涼快啊!她總是喜歡在接到我放學后,然后將我載到市場,問我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菜,我總是喜歡說出一大堆菜名,然后她就會調侃我,說我的小肚子一下子裝不下這么多。我母親是了解我的,總能精準的買到我最想吃的菜。
買完菜以后,她總喜歡帶我去小時候那家糖水鋪,帶我在那吃上幾串丸子和茶葉蛋,那時候的物價并沒有現在這么高,一串肉丸才一塊錢,茶葉蛋也才五角錢。我那七八十歲的祖母沒什么愛好,就喜歡吃,我祖父生前喜歡騎著自行車載著她出去逛街,帶她去買一堆她想吃的東西,自從祖父過世后,她就越來越少踏出家門了。母親知道她嘴饞,每次帶我來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會給她帶一份回去。
我的母親對我祖母很好,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母親與我祖母的婆媳關系好,后來在某一天得知真相。事實就是在我祖父過世前,也就是我祖母沒有隨我們一起生活,跟隨大伯一家生活之前,我祖母對我們其實并不是很好。我母親說,在我沒有出生之前,我們與大伯一家是沒有分家的,是因為祖父跟祖母偏心身為長子的大伯,對我們我父母他們極其苛刻,所以才分了家的。分家后,祖父祖母分得就更清了。我母親說,有一年我年幼的哥哥發(fā)起了高燒,家里沒錢帶我哥去看醫(yī)生,她便去向我祖母借錢,那時候我祖父祖母家算手頭寬綽,但是我祖母卻分毫不借,哥哥去看醫(yī)生的錢,還是母親跟街坊鄰舍東拼西湊才湊出來的。
后來我祖母倚老賣老,不管什么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以及不顧他人死活,只想著自己那副自私的嘴臉,讓人看了就喜歡不起來。但是我母親依舊對她很好,只是嘴上不饒人,非得念念叨叨幾句,我想這大概就是以德報怨以及中國人骨子里的孝吧。
勞動節(jié)假期的時候,我回家了。從學校到家,需要坐四五個小時的高鐵,再加上高鐵站到家的時間,也得六七個小時了。我有一道特別喜歡吃的家鄉(xiāng)菜,叫“凍”。是由豬蹄、雞爪、蘿卜干燉四個小時多,出鍋時加入白米醋熬制而成的,乳白色的高湯在寒冷的冬天會形成果凍般晶瑩剔透的凍,那是一道冬天特有的家鄉(xiāng)菜。可是那一天,我母親卻早早的熬制好了凍,冷卻后放進冰箱,好等我晚上到家的時候就可以吃上。她什么都不說,不會說想我,更不會說愛我,只會默默的在我回家的時候做好我愛吃的菜。
那天晚上,到家的時候已經挺晚的了,吃完飯后額外的晚,雖然才九點多,但是對于平時六點多就吃飯的我家來說,是我們家稀有的飯點。但是依舊沒有阻擋我們飯后散步消食的欲望。我們沿著村道,繞著河邊走了一圈,在一條橋的前方,有一塊剛收完玉米的玉米地,村里養(yǎng)牛的會將玉米桿割了帶回去喂牛。路上就少不了幾根落單的玉米桿,落單的玉米桿被來來往往的車榨干了水分,只剩下一片枯槁,無人問津。我走在母親的后方,看見她突然停下來,幾次彎腰下去將那些玉米桿撿起來丟回田里,嘴里還念叨著,放在這多礙路啊。
她彎腰撿起玉米桿的身影與前幾次將路上比較大塊的石頭和土塊移到路邊時的身影相重疊。母親的文憑不高,是因為家里窮,再加上太姥姥重男輕女的原因,所以她只讀完小學就輟學了,在家干農活減輕家里的負擔。母親對我們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用獨屬于她的方法來教導我們。我初中時混,不愛讀書,于是我落榜了,去了一所中專,哪怕讀的是中專,我母親也經常語重心長的勸導我,你讀書,就好像我種豆角一樣,我要是想要豆角長得好,那是不是就得給它施肥,是不是就要澆水,怕豆角被蝗蟲吃了,那我是不是還得打藥。她的游說總是在眾多人的說詞中獨樹一幟。
我的母親沒有讀到書,深以為苦,她常常說,如果她當初有書讀,肯定不居一隅。我想,不管是因為家庭條件小學就輟學的母親,還是被太姥姥藏起錄取通知書的小姨,對讀書都是深以為憾的吧。幡然醒悟的我雖然身在中專,對學習卻不再敢懈怠。幸好回頭得并不是很晚,最終還是考上了一所還可以的大學。母親很堅強,她得新冠的時候,一晚上刺骨的疼,她卻從來沒有悶哼一句,第二天卻好像若無其事似的給我們做好飯;母親卻又很柔弱,外公走的那天,她濕潤的眼眶從未干過;提起外公時,總是揉著微紅的眼眶說,說風太大,迷了眼,我抬頭看了一眼頭頂上的屋頂,沉默不語。
如果說母親不善言辭,只會做好我愛吃的菜,那么我父親就是那個能說會道,會買好做菜材料的人。我們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那就是我們在家的時候,是父親去買菜,買什么就做什么、吃什么,以前并沒有發(fā)現這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在我去讀高中后就逐漸的顯露出來了。大概是因為中專的原因,學校對我們束縛極少,更不像普通高中一樣限制我們只有月假才能回家。所以我每個周末都回去,從我家那邊到學校,不管是來還是回,都只有一個公交車,十五分鐘一班車。我家那個小鎮(zhèn)在縣城里讀高中的學生,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說多,我在那邊讀書,附近都是普通高中,但是從未遇見過我的校友;說不多,但是每一輛公交車卻又嚴重超載,好不容易擠上車的學生,卻只能擠在門口,每一次有人要下車,門口的人就要先走下去,給下車的人讓路,然后再回來繼續(xù)擠著。
父親來公交車站接我過幾次,他見過我從層層人群里擠出來過,也見過我被擠在門口的樣子。后來我父親每周五都來接學校我放學,那個時候,我家已經買了一輛二手的小汽車。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跟他說,不用來接我的,我可以自己搭公交車回去,這樣子省錢又省事。父親握著方向盤,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的紅綠燈,歡快的語氣中帶著試探,我去接你不好嗎?公交車又難等又多人。我察覺到了他的小心翼翼,只好無奈的說,好,就是覺得有點麻煩。他似乎松了一口氣,笑著說,不麻煩,我就是想來接你。我徹底的敗下陣來,隨他去,那隨便你嘍,想來接就來唄。
周六那天早上,他買了鮮活的大蝦,中午的時候母親做了油燜大蝦。我是喜歡吃海鮮的,但是家里人對海鮮的興趣一般般,并沒有像我一樣喜歡吃海鮮的,所以那道油燜大蝦,只有我一個人吃的不亦樂乎。我本來想留一點晚餐吃的,但是父親說吃完,大不了下午再買。于是在我的大快朵頤下,那道油燜大蝦很快就光盤了。我吃完以后,我就同我父親說,下午就不要買了,這么多菜,吃不完的。他應了句好。雖然那天晚飯沒有看見它,但是第二天中午,一道蒜蓉蒸蝦又出現在了我家的餐桌上。我看著那道蒜蓉蒸蝦,耳邊聽著母親對父親又買蝦的絮絮叨叨,一時間哭笑不得。只好替父親解圍,是我想吃。然后我又對父親說,不要再買了哈,吃多了會膩的,我還不想這么早吃膩。我知道,一旦我說好吃的東西,我爸就會連續(xù)好幾天都買。因為我喜歡吃蝦,有一次他連續(xù)三天都買了鮮蝦,最終在我的舉手求饒下,第四天的時候,終于沒在餐桌上看見它了。
我們有一個家庭微信群,名字叫“港灣”。在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這個詞便有了它的意義。不管我在外如何乘風破浪,待我精疲力竭歸航時,總會有人為我留燈盞,問我粥可溫。中國式的父母是不善言辭的,他們真誠又笨拙的愛著我們。他們句句不提愛,但不厭其煩的囑咐你的每一句,卻又句句都是愛;他們的愛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里,只有認真尋找,才能找得到藏在里面的愛。我從來不敢認真的看我的父母,哪怕我不看,我也知曉遙遠的青山悄悄地枯黃了發(fā)須,正如母親隱匿于發(fā)間的銀絲,正如父親兩鬢的白發(fā)。媽媽也會想媽媽,爸爸也會變老,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是卻忘了有句話叫來日方長。古人常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無數次感慨,此時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我仍然可以好好愛他們。
鐘譚19229801468: 我的父親母親作文收尾一百字怎么寫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讀完感謝那只手后我的視線模糊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位小朋友,要感謝的是那位普通的鄉(xiāng)村老師的手,在別人心中,老師握著學生的手是很平凡的,可主人公確認為這是一只超凡的手,在心中支持他.說起我,可真是丟臉,父母為了我操勞了一輩子,可我卻認為我是他們的子女,他們?yōu)槲液檬菓摰?現在看起來,我真是慚愧啊,想起往事,我有一種可悲的感覺:我考不好的時候,是他們安慰我;我歡樂的時候,是他們和我分享;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他們幫助我;我參加比賽的時候,是他們支持我;我寫字的好的時候,是他們夸獎我…… 媽媽、爸爸謝謝你們?yōu)榱宋也賱诘囊惠呑?我也永遠愛你們
鐘譚19229801468: 感恩父母征文怎么寫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從我記事時起,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從小在奶奶家長大,父母每周都騎車走很遠的路來看我,給我?guī)Ш枚嗪贸缘臇|西,帶我出去玩,分別的時候,我哭了,父母也眼含著淚.這時我想說:感謝父母...
鐘譚19229801468: 我的母親作文100字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我的母親長著烏黑烏黑的頭發(f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張櫻桃小嘴. 母親很愛我.有一次,下一場雨,母親為我撐傘,可能因為母親的愛太無私,母親之把傘給我稱,淋濕了半個身子,之后發(fā)燒了...... 一個夏季,知了不停地叫,屋子里悶熱悶熱的.媽媽一直為我扇扇子,可我還是覺得熱,也沒有感覺到媽媽在為我扇扇子,等我熱醒時,發(fā)現媽媽在為我扇扇子,而她自己熱得渾身是汗...... 母親是無私的,愛也是無私的,她寧愿為自己的孩子去死. 我愛我的媽媽,等我做了媽媽,我會像媽媽一樣疼愛我的孩子! 【你自己再改改......作文寫的流水賬........
鐘譚19229801468: 心理故事征文大賽800 - 1000字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
鐘譚19229801468: 情系萱草感恩母親作文500字以上怎么寫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情系萱草感恩母親 落葉在夜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潤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
鐘譚19229801468: 藏在歲月里的溫暖作文800字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有那么些東西,讓你回憶起來的時候呆呆發(fā)笑.總是飄啊飄的飛進心里,在那逝去歲月的今天,人們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那童年的純真和披著皎潔月光的溫情…… 不同的天氣總能勾起人不同的感情,憂傷的雨季,多情的輕風,無情的冰雹……總...
鐘譚19229801468: 家庭教育作文400字征文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干,說是只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于社會能夠立足罷...
鐘譚19229801468: 藏在時光里的愛作文850字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那一夜,芊芊細雨,秋風吹過,打落了樹上的枯葉.留下的只是秋天的蕭瑟與悲涼.仰望星空,雨伴著淚珠,打濕了眼眶,浸透了臂膀. ——題記 出生于貧苦家庭的我,對于愛有特殊的理解.三歲時,愛是歡笑;十歲時,愛是汗水.十三歲...
鐘譚19229801468: 愛在細微處作文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開頭:愛是匯成大海的點點水滴,只有掬起一捧才能看得到;愛是聚成高山的粒粒沙礫,只有挖起一把才能看得見;愛是鋪成綠地的棵棵小草,只有撥開一旁才能看得見;愛都是藏在細微之處,需要我們用心的觀...
鐘譚19229801468: 找一篇寫狀物的作文,600字以上 我初中的 -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向 樹致敬感到身上壓力的增加,我每天加快了步伐.匆匆地行走在校園與家之間,眼睛總是直直地盯著前方的路,只能偶爾督見幾位與我一樣行色匆匆的人.若不是這場雨,我恐...
我的父母是土生土長農民的孩子,他們喝著從地底下涌出來的水,吃著赤紅色的土壤養(yǎng)育出來的糧食長大的,骨子里流淌著的是對這片土地深沉又難以言說的愛,于是他們養(yǎng)成了含蓄內斂的性格。
我從小就在父母親的身邊長大,小時候家境貧窮,但是哪怕在那個入不敷出的年代,他們依舊給了我們最簡單的快樂。
中秋佳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拜月神。在那個時候,貧窮的人們希望通過向月神祈禱,希望上天能聽到他們心里最期盼的愿望,我的母親也不例外。她虔誠地跪在蛇皮袋上,雙手合十,一雙明亮亮的眼睛帶著期盼和希翼看著高空中那一輪圓月,她的嘴里念念有詞,上天保佑,保佑我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保佑今年風調雨順……
當我的母親向月神祈禱完畢后,對月撒下三杯清酒后,父母親就將那些貢品拿下來給我們吃,那時候的月餅品種比較單一,我小時候吃過的只有一種月餅,是豆沙餡的月餅,不像現在的月餅品種五花八門的。哪怕只是豆沙餡的月餅,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是每年難得的美味。
父親將一塊月餅分成八塊,在我和哥哥吃月餅的期間,他拿出水果刀,在柚子的外皮上劃上幾刀,然后將它厚厚的外皮剝開。
剝開柚子后,父親拿出一根小竹竿還有幾根塑料繩,在柚子上面戳出幾個洞,將繩子綁在柚子上,再把繩子打個結,綁在竹竿上,然后在柚子的最下方放一根蠟燭,當火柴點亮燭芯的那一瞬間,一個柚子燈便做好了。在那個煙花并不普及的年代,泛著昏黃的燈光的柚子燈是我記憶里中秋最濃厚的一筆色彩。
后來我的家庭條件逐漸變好,那時我正上初中,叛逆期的我總是覺得父母親不夠愛我。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事,我才發(fā)現,原來我的父母親一直都很愛我,只不過他們從不言不語,他們的愛都藏在那些細枝末節(jié)里。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季,我那會在讀初中,因為我家離我讀的學校有幾公里遠,再加上我父母并沒有閑暇的時間每天來接我上下學,所以那時候我是寄宿生,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每個周日下午,我父親就會開著他的小摩托帶我去到水果攤,精挑細選出來的三四個蘋果,三四個雪梨放到我的書包里讓我?guī)W校。那時候的我懵懵懂懂,對分別還沒有什么定義,只是在進了校園以后,一步三回頭,揮手向鐵閘門外的父親告別,然后看見我爸轉頭離開后,默默在站在那目送他的背影。
我的父母很忙,父親在一所破舊的小學里面教書育人,母親在家務農,而我放學那個點,剛剛好是我父親剛下課,我母親還在田里揮灑汗水。每周五的時候,我總是獨自一人擠過層層人群,然后走到校門外的街口,在那等著我父母的到來。有時候等十分鐘,有時候等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同學們都被父母開著小汽車或者是摩托接走了。
有一次來的是我媽,我看見她穿著她的粉紅色格子衫,脖子上帶著涼帽,臉上紅撲撲的,劉海都被汗水打濕了。她身上那件粉紅色格子衫是她特意買的,專門穿來干活的,以免干活的時候把里面的衣服弄臟弄舊。她總是舍不得給自己買衣服,撿別人的衣服穿,她的衣柜里,大半都是別人不合適,不要的衣服。但是每個開學季卻會給我買一兩身新衣服。
我吭哧吭哧的爬上那輛比我還老的摩托車,才看見我媽的粉紅色格子衫濕了一大片。也對,在那種炎熱的夏天里面,即使有風,人站在烈日炎炎下,也是如同在蒸籠一樣。那時候的我注意到了,但是卻沒有說什么。因為那時候的我正為與他人家庭經濟條件的落差而感到自尊心受挫。我并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普通而又隆重的愛著我。后來,在未來的每一天,我都無比的慶幸,幸好我從未因為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出言不遜的傷害我的家人。
傍晚的風吹起了她濕潤的劉海,她一邊開著車,一邊說,呼~好涼快啊!她總是喜歡在接到我放學后,然后將我載到市場,問我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菜,我總是喜歡說出一大堆菜名,然后她就會調侃我,說我的小肚子一下子裝不下這么多。我母親是了解我的,總能精準的買到我最想吃的菜。
買完菜以后,她總喜歡帶我去小時候那家糖水鋪,帶我在那吃上幾串丸子和茶葉蛋,那時候的物價并沒有現在這么高,一串肉丸才一塊錢,茶葉蛋也才五角錢。我那七八十歲的祖母沒什么愛好,就喜歡吃,我祖父生前喜歡騎著自行車載著她出去逛街,帶她去買一堆她想吃的東西,自從祖父過世后,她就越來越少踏出家門了。母親知道她嘴饞,每次帶我來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會給她帶一份回去。
我的母親對我祖母很好,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母親與我祖母的婆媳關系好,后來在某一天得知真相。事實就是在我祖父過世前,也就是我祖母沒有隨我們一起生活,跟隨大伯一家生活之前,我祖母對我們其實并不是很好。我母親說,在我沒有出生之前,我們與大伯一家是沒有分家的,是因為祖父跟祖母偏心身為長子的大伯,對我們我父母他們極其苛刻,所以才分了家的。分家后,祖父祖母分得就更清了。我母親說,有一年我年幼的哥哥發(fā)起了高燒,家里沒錢帶我哥去看醫(yī)生,她便去向我祖母借錢,那時候我祖父祖母家算手頭寬綽,但是我祖母卻分毫不借,哥哥去看醫(yī)生的錢,還是母親跟街坊鄰舍東拼西湊才湊出來的。
后來我祖母倚老賣老,不管什么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以及不顧他人死活,只想著自己那副自私的嘴臉,讓人看了就喜歡不起來。但是我母親依舊對她很好,只是嘴上不饒人,非得念念叨叨幾句,我想這大概就是以德報怨以及中國人骨子里的孝吧。
勞動節(jié)假期的時候,我回家了。從學校到家,需要坐四五個小時的高鐵,再加上高鐵站到家的時間,也得六七個小時了。我有一道特別喜歡吃的家鄉(xiāng)菜,叫“凍”。是由豬蹄、雞爪、蘿卜干燉四個小時多,出鍋時加入白米醋熬制而成的,乳白色的高湯在寒冷的冬天會形成果凍般晶瑩剔透的凍,那是一道冬天特有的家鄉(xiāng)菜。可是那一天,我母親卻早早的熬制好了凍,冷卻后放進冰箱,好等我晚上到家的時候就可以吃上。她什么都不說,不會說想我,更不會說愛我,只會默默的在我回家的時候做好我愛吃的菜。
那天晚上,到家的時候已經挺晚的了,吃完飯后額外的晚,雖然才九點多,但是對于平時六點多就吃飯的我家來說,是我們家稀有的飯點。但是依舊沒有阻擋我們飯后散步消食的欲望。我們沿著村道,繞著河邊走了一圈,在一條橋的前方,有一塊剛收完玉米的玉米地,村里養(yǎng)牛的會將玉米桿割了帶回去喂牛。路上就少不了幾根落單的玉米桿,落單的玉米桿被來來往往的車榨干了水分,只剩下一片枯槁,無人問津。我走在母親的后方,看見她突然停下來,幾次彎腰下去將那些玉米桿撿起來丟回田里,嘴里還念叨著,放在這多礙路啊。
她彎腰撿起玉米桿的身影與前幾次將路上比較大塊的石頭和土塊移到路邊時的身影相重疊。母親的文憑不高,是因為家里窮,再加上太姥姥重男輕女的原因,所以她只讀完小學就輟學了,在家干農活減輕家里的負擔。母親對我們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用獨屬于她的方法來教導我們。我初中時混,不愛讀書,于是我落榜了,去了一所中專,哪怕讀的是中專,我母親也經常語重心長的勸導我,你讀書,就好像我種豆角一樣,我要是想要豆角長得好,那是不是就得給它施肥,是不是就要澆水,怕豆角被蝗蟲吃了,那我是不是還得打藥。她的游說總是在眾多人的說詞中獨樹一幟。
我的母親沒有讀到書,深以為苦,她常常說,如果她當初有書讀,肯定不居一隅。我想,不管是因為家庭條件小學就輟學的母親,還是被太姥姥藏起錄取通知書的小姨,對讀書都是深以為憾的吧。幡然醒悟的我雖然身在中專,對學習卻不再敢懈怠。幸好回頭得并不是很晚,最終還是考上了一所還可以的大學。母親很堅強,她得新冠的時候,一晚上刺骨的疼,她卻從來沒有悶哼一句,第二天卻好像若無其事似的給我們做好飯;母親卻又很柔弱,外公走的那天,她濕潤的眼眶從未干過;提起外公時,總是揉著微紅的眼眶說,說風太大,迷了眼,我抬頭看了一眼頭頂上的屋頂,沉默不語。
如果說母親不善言辭,只會做好我愛吃的菜,那么我父親就是那個能說會道,會買好做菜材料的人。我們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那就是我們在家的時候,是父親去買菜,買什么就做什么、吃什么,以前并沒有發(fā)現這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在我去讀高中后就逐漸的顯露出來了。大概是因為中專的原因,學校對我們束縛極少,更不像普通高中一樣限制我們只有月假才能回家。所以我每個周末都回去,從我家那邊到學校,不管是來還是回,都只有一個公交車,十五分鐘一班車。我家那個小鎮(zhèn)在縣城里讀高中的學生,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說多,我在那邊讀書,附近都是普通高中,但是從未遇見過我的校友;說不多,但是每一輛公交車卻又嚴重超載,好不容易擠上車的學生,卻只能擠在門口,每一次有人要下車,門口的人就要先走下去,給下車的人讓路,然后再回來繼續(xù)擠著。
父親來公交車站接我過幾次,他見過我從層層人群里擠出來過,也見過我被擠在門口的樣子。后來我父親每周五都來接學校我放學,那個時候,我家已經買了一輛二手的小汽車。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跟他說,不用來接我的,我可以自己搭公交車回去,這樣子省錢又省事。父親握著方向盤,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的紅綠燈,歡快的語氣中帶著試探,我去接你不好嗎?公交車又難等又多人。我察覺到了他的小心翼翼,只好無奈的說,好,就是覺得有點麻煩。他似乎松了一口氣,笑著說,不麻煩,我就是想來接你。我徹底的敗下陣來,隨他去,那隨便你嘍,想來接就來唄。
周六那天早上,他買了鮮活的大蝦,中午的時候母親做了油燜大蝦。我是喜歡吃海鮮的,但是家里人對海鮮的興趣一般般,并沒有像我一樣喜歡吃海鮮的,所以那道油燜大蝦,只有我一個人吃的不亦樂乎。我本來想留一點晚餐吃的,但是父親說吃完,大不了下午再買。于是在我的大快朵頤下,那道油燜大蝦很快就光盤了。我吃完以后,我就同我父親說,下午就不要買了,這么多菜,吃不完的。他應了句好。雖然那天晚飯沒有看見它,但是第二天中午,一道蒜蓉蒸蝦又出現在了我家的餐桌上。我看著那道蒜蓉蒸蝦,耳邊聽著母親對父親又買蝦的絮絮叨叨,一時間哭笑不得。只好替父親解圍,是我想吃。然后我又對父親說,不要再買了哈,吃多了會膩的,我還不想這么早吃膩。我知道,一旦我說好吃的東西,我爸就會連續(xù)好幾天都買。因為我喜歡吃蝦,有一次他連續(xù)三天都買了鮮蝦,最終在我的舉手求饒下,第四天的時候,終于沒在餐桌上看見它了。
我們有一個家庭微信群,名字叫“港灣”。在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這個詞便有了它的意義。不管我在外如何乘風破浪,待我精疲力竭歸航時,總會有人為我留燈盞,問我粥可溫。中國式的父母是不善言辭的,他們真誠又笨拙的愛著我們。他們句句不提愛,但不厭其煩的囑咐你的每一句,卻又句句都是愛;他們的愛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里,只有認真尋找,才能找得到藏在里面的愛。我從來不敢認真的看我的父母,哪怕我不看,我也知曉遙遠的青山悄悄地枯黃了發(fā)須,正如母親隱匿于發(fā)間的銀絲,正如父親兩鬢的白發(fā)。媽媽也會想媽媽,爸爸也會變老,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是卻忘了有句話叫來日方長。古人常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無數次感慨,此時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我仍然可以好好愛他們。
父母征文100號張舒蕾藏在細枝末節(jié)的愛美文摘抄
剝開柚子后,父親拿出一根小竹竿還有幾根塑料繩,在柚子上面戳出幾個洞,將繩子綁在柚子上,再把繩子打個結,綁在竹竿上,然后在柚子的最下方放一根蠟燭,當火柴點亮燭芯的那一瞬間,一個柚子燈便做好了。在那個煙花并不普及的年代,泛著昏黃的燈光的柚子燈是我記憶里中秋最濃厚的一筆色彩。 后來我的家庭條件逐漸變好...
相關評說: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讀完感謝那只手后我的視線模糊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位小朋友,要感謝的是那位普通的鄉(xiāng)村老師的手,在別人心中,老師握著學生的手是很平凡的,可主人公確認為這是一只超凡的手,在心中支持他.說起我,可真是丟臉,父母為了我操勞了一輩子,可我卻認為我是他們的子女,他們?yōu)槲液檬菓摰?現在看起來,我真是慚愧啊,想起往事,我有一種可悲的感覺:我考不好的時候,是他們安慰我;我歡樂的時候,是他們和我分享;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他們幫助我;我參加比賽的時候,是他們支持我;我寫字的好的時候,是他們夸獎我…… 媽媽、爸爸謝謝你們?yōu)榱宋也賱诘囊惠呑?我也永遠愛你們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從我記事時起,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從小在奶奶家長大,父母每周都騎車走很遠的路來看我,給我?guī)Ш枚嗪贸缘臇|西,帶我出去玩,分別的時候,我哭了,父母也眼含著淚.這時我想說:感謝父母...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我的母親長著烏黑烏黑的頭發(f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張櫻桃小嘴. 母親很愛我.有一次,下一場雨,母親為我撐傘,可能因為母親的愛太無私,母親之把傘給我稱,淋濕了半個身子,之后發(fā)燒了...... 一個夏季,知了不停地叫,屋子里悶熱悶熱的.媽媽一直為我扇扇子,可我還是覺得熱,也沒有感覺到媽媽在為我扇扇子,等我熱醒時,發(fā)現媽媽在為我扇扇子,而她自己熱得渾身是汗...... 母親是無私的,愛也是無私的,她寧愿為自己的孩子去死. 我愛我的媽媽,等我做了媽媽,我會像媽媽一樣疼愛我的孩子! 【你自己再改改......作文寫的流水賬........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情系萱草感恩母親 落葉在夜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潤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有那么些東西,讓你回憶起來的時候呆呆發(fā)笑.總是飄啊飄的飛進心里,在那逝去歲月的今天,人們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那童年的純真和披著皎潔月光的溫情…… 不同的天氣總能勾起人不同的感情,憂傷的雨季,多情的輕風,無情的冰雹……總...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干,說是只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于社會能夠立足罷...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那一夜,芊芊細雨,秋風吹過,打落了樹上的枯葉.留下的只是秋天的蕭瑟與悲涼.仰望星空,雨伴著淚珠,打濕了眼眶,浸透了臂膀. ——題記 出生于貧苦家庭的我,對于愛有特殊的理解.三歲時,愛是歡笑;十歲時,愛是汗水.十三歲...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開頭:愛是匯成大海的點點水滴,只有掬起一捧才能看得到;愛是聚成高山的粒粒沙礫,只有挖起一把才能看得見;愛是鋪成綠地的棵棵小草,只有撥開一旁才能看得見;愛都是藏在細微之處,需要我們用心的觀...
漢南區(qū)相對: ______ 向 樹致敬感到身上壓力的增加,我每天加快了步伐.匆匆地行走在校園與家之間,眼睛總是直直地盯著前方的路,只能偶爾督見幾位與我一樣行色匆匆的人.若不是這場雨,我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