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春暮原文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張羽
六鰲捧出法王宮,樓閣居然積浪中。門外鷗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陽紅。楊州城郭高低樹,瓜步帆檣上下風。人世幾回江上夢,不堪垂老送飛鴻。——元代·張昱《金山寺》金山寺
六鰲捧出法王宮,樓閣居然積浪中。門外鷗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陽紅。
楊州城郭高低樹,瓜步帆檣上下風。
人世幾回江上夢,不堪垂老送飛鴻。匈奴約和親,邊烽晝不舉。士卒漸忘戰(zhàn),軍中罷超距。槃跚弄胡兒,拍手學蠻語。草間騎羝羊,引弓射鳥鼠。¤——明代·張元凱《邊詞五首》
邊詞五首
匈奴約和親,邊烽晝不舉。士卒漸忘戰(zhàn),軍中罷超距。
槃跚弄胡兒,拍手學蠻語。
草間騎羝羊,引弓射鳥鼠。¤寸草雖有心,豈能報春暉。丈夫雖有志,不如守庭闈。萱花繞砌開,乳烏繞林飛。堂上白頭母,手縫游子衣。——明代·止庵法師《題春暉堂》
題春暉堂
寸草雖有心,豈能報春暉。丈夫雖有志,不如守庭闈。
萱花繞砌開,乳烏繞林飛。
堂上白頭母,手縫游子衣。
“誰是惜暮人”的出處是哪里
《渚山春暮,會顧丞茗舍,聯(lián)句效小庾體》唐代 皎然 誰是惜暮人,相攜送春日。因君過茗舍,留客開蘭室。——陸士修 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鵲喜語成雙,花狂落非一。——崔子向 煙濃山焙動,泉破水舂疾。莫抝掛瓢枝,會移閬書帙。——皎然 頗容樵與隱,豈聞禪兼律。欄竹不求疏,...
燕山春暮原文_翻譯及賞析
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明代·張羽《燕山春暮》 燕山春暮 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
朱熹《杜鵑》:不如歸去,孤城越絕三春暮…全詩是什么意思?
譯:不如歸去啊,越過孤城,已是暮春時節(jié)。昔時的山只在白云之巔,極目眺望,云深而不知其所在。不如歸去啊,不如歸去,千仞高的山頭振翅飛去。
“遠水遙山暮春”的出處是哪里
疏雨疏雨,綠滿昚蕪洲渚。江南相憶故人,遠水遙山暮春。春暮春暮,風急畫船難渡。作者簡介(高啟)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
“玉泉山下柳花飛”的出處是哪里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燕山春暮》張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燕山春暮》是明代詩人張羽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傍晚時分的燕山景色,以及在江南江北千里之外的旅客心中所引發(fā)的離愁別緒。譯文: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詩意與賞析:這首詩通過對自然...
燕山春暮明·張羽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江南江北三千里,愁...
(1分)烘托了人物的悲傷之情,為下二句直接傾訴未能回歸故鄉(xiāng)的愁緒做了極好的鋪墊。(1分)小題2:(2分)二“江”二“歸”用詞回環(huán)往復(fù),具有復(fù)沓的節(jié)奏之感,增添了詩句的回環(huán)美和節(jié)奏感(1分),更能突出其歸鄉(xiāng)之心有令人愁腸百結(jié)的嘆惋情緒(或思歸不得歸的無奈惆悵)(1分)。 小題1...
念奴嬌·江南春暮原文
冉冉年華吾老矣,目送孤云明滅。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發(fā)。逢君轟飲,與吾喚取明月。——元代·李孝光《念奴嬌·江南春暮》 念奴嬌·江南春暮 江南春暮,看麥枯蠶老,故鄉(xiāng)風物。縞袂青裙桑下路,笑動斜陽村壁。鵝鴨比鄰,牛羊日夕,父老頭如雪。桑麻舊語,寧論漢庭人杰。誰辦草草杯盤,朱櫻...
袁枚游丹霞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甲辰春暮,余至東粵,聞仁化有丹霞之勝,遂泊五馬峰下,另買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橫皴,無直理,一層至千萬層,箍圍不斷。疑嶺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紋耶?尤奇者,左窗相見,別矣,右窗又來;前艙相見,別矣,后艙又來。山追客耶,客戀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議。...
《北山春暮》的作者是誰?
宋 釋行海
古詩 春暮 唐代詩人
韋莊(約公元900年左右,生卒年不詳),字端已,唐末五代詩人.春暮 韋莊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遲。流水綠縈砌,落花紅墮枝。樓高喧乳燕,樹密斗雛鸝。不學山公醉,將何自解頤?長安春暮 潘咸 客在關(guān)西春暮夜,還同江外已清明。三更獨立看花月,惟欠子規(guī)啼一聲。
相關(guān)評說: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春暮 曹幽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處處蛙.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譯文] 門外的落花沒有人過問,綠樹的濃陰慢慢遮遍大地.林間的黃鶯已老不再啼叫,惟獨聽到青蛙呱呱的叫聲.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答案] “靚”字在書面語中讀"jing",在口語中讀"liang", 故在這首詞中應(yīng)讀 "jing ".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北宋 李冠 詞曲原文 蝶戀花·春暮 北宋 李冠 遙夜亭皋閑信步.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詞語注釋 1. 亭皋:這里指城郊有宅舍的地方. 2. 風約住:下了幾點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風管束住似的.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燕 山 亭 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減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趙佶的詞作.徽宗皇帝在被擄北行途中,忽見杏花盛開如火,不禁萬感交集,寫下這首如泣如訴之詞.上片明寫杏花,借杏花的嬌艷及被風雨摧殘的衰敗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著對帝王生活的痛苦...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詞)《燕山亭》——趙佶 燕山亭 趙佶 裁剪冰綃,打疊數(shù)重,冷淡燕脂勻注. ...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說自... 《北風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大家都很熟悉,但這首詩結(jié)尾...
太仆寺旗慣性: ______ 原詩: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翻譯:在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麗的光景仿佛快要從春雨中走過的樣子. 而在這暮春時節(jié)里雖然農(nóng)人家的話快要落盡了,但菜畦地里今天來的蝴蝶分外的多. 從形象的角度:可聯(lián)系詩中意象做具體分析;也可聯(lián)系寫景益狀物分析虛實相生、動靜皆備的特色. 我順便說下別的方面哈~ 從語言的角度:可分析總體的語言風格;也可抓住"滿""過""知"等字分析煉字的精當. 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襯托等藝術(shù)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點. 希望能幫到你,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