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界法”的意思! 佛學中十法界是什么意思
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葉、鼻如懸膽、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無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實物形體。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六根、六塵、六識合為十八界法。
六根當中,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塵根,大腦是勝義根;意根是心,住于腦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為意根是大腦,佛說人死之后意根帶著前世名色所緣的識,來入母胎。如果意根是大腦的話,那么應該是每一對父母都會看到嬰兒帶著大腦來入母胎了。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識末那識。
六識中眼識能見、耳識能聞、鼻識能嗅、舌識能嘗、身識能觸、意識能知能覺。六識能見聞覺知卻不做主,處處做主的是意根。能見聞覺知的六識再加上處處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眾生所謂的“我”。
在《阿含經》四大部中,佛說十八界的法都是無常敗壞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來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虛妄幻滅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卻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虛妄性,所以稱為“空相”。聲聞乘的行者就是從行、住、坐、臥當中去如實的觀察十八界是無常、空而產生無我的智慧,由此斷我見我執(zhí)成阿羅漢的。
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礎,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無常、苦、空、無我,才能發(fā)起大心去尋覓那“常、樂、我、凈”的真我——真如佛性
“界法”一詞在佛教中極少見。 “法界”是佛教常用名詞。
法界,分為十大類: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
界法沒聽說過,十八法界聽說過如飛天仙人所說。
界是煩惱分別,時是煩惱延續(xù)。分別延續(xù)的煩惱形成世間。
要想知道“界法”的意思,必須知道什么是“佛法”,明白了佛法自然知道什么是界法!
阿彌陀佛
法名界忠是什么意思
“道法自然”的“法”字是什么意思?
“法”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有多種解釋。首先,它指的是法規(guī)和法則,這是人們普遍理解的含義之一。在修道的過程中,遵循的法則就是自然無為,順應自然法則而行。其次,“法”字也可以理解為效法,意味著效仿自然界的運作規(guī)律。道家哲學認為,道就是效法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再者,“法”字...
一真法界是什么意思
一真法界,佛法里也叫“真如”、“涅磐”、“法身”、“本來面目”,就是那平靜的水面,就是“無為法”,這個時候沒了任何的波動現象。沒有了光波,沒有了聲波,沒有“色受想行識”一切波動。整個世界就像老子在《道德經》里描述的一片空寂,但這片空寂里卻能生出萬物,“道 之 為 物 , 惟 ...
觀音菩薩屬不屬于十法界里的菩薩法界
屬于。有人認為不屬于,認為是一真法界的,而不是十法界中的。這種觀點,也正確。一真法界與十法界的劃分方式,那是華嚴宗的理論。(凈土宗,也主要通過華嚴宗的理論,加以闡述)。我學的是唯識宗,我們沒有這種說法。所以我說,觀音菩薩屬于菩薩法界。(因為我們不劃分,十法界與一真法界)。當...
為什么說道法大于天,佛法無邊
回答下面一下“求真齋”同仁的問題:道法大于天:道法可以理解為自然規(guī)律,整個法界中包含十法界,即歸納為十種不同的空間唯次,六道是最下面六個法界,六道之上還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四個法界,天道(佛法中稱為天人道)處于六道中最上層,但是在聲聞法界之下,這些法界都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天也不能不依靠自...
佛教中說的常邊、斷邊、諸邊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說的常邊、斷邊,是指修行人錯誤的的邊見。 所謂常邊就是常見,是“誤計無常為常”的邪見;斷邊就是斷見,則是“誤計常為無常”的邪見。修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有判斷常住法與無常法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就能不落斷常坑。不懂這個道理的人,要么認為“一切法無常”(他們所認為的“一切法...
組合優(yōu)化問題的解法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1.4 整數規(guī)劃(Integer Programming):整數規(guī)劃是一種求解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均為線性,但決策變量為整數的組合優(yōu)化問題的方法。整數規(guī)劃可以看作是線性規(guī)劃的一種推廣,通常采用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等方法求解。啟發(fā)式算法 啟發(fā)式算法是指在有限的計算時間內找到一個近似最優(yōu)解的算法。由于組合優(yōu)化問題...
佛道是什么意思
問題十:佛教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空,是指修行人離一切相的清凈自性。佛法是心法,修佛就是清凈心。如四大皆空,四大指法界組成最基本元素,地、火、水、風。四大皆空,是讓修行人離一切世間諸法相,自性清凈。空的不是地、火、水、風的四大,空的是修行人的取著心。心不取著了,就清凈了。這個清凈心就是...
法藏的法界緣起論
1. 同時具足相應門:即對事事無礙法界,完全的、相互依存的、無時空差異的宇宙之總說。2. 一多相容不同門:說明個體與全體的關系。一即宇宙的一真法界,多即現象界中不同的事物。一與多有差別,但互相融攝。3. 諸法相即自在門:現象與現象之間可以相互融攝。4. 因陀羅網境界門:現象與現象...
四法界的分類內容
● “事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諸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為“事法界”。所指的即是現象世界。一切有生有滅有差別的事物現象,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全統(tǒng)攝于事法界之中。● “理法界”,是說一切眾生色心等法,雖然有差別,而體性為一,同于一理,故名“理法界”即是無差別性的宇宙...
什么是“法相唯識”
佛學中并無“法相唯識”的名相。這是法相、唯識兩個名相的雜糅。法相:諸法所具本質之相狀(體相),或指其意義內容(義相)。唯識宗之特質在于分析或分類說明法相,故又稱法相宗。唯識:識,即心之本體,離識變現之外無任何實在,稱為唯識。即認為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諸現象皆由八識自體所變現之主觀...
相關評說: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法字的解釋窺基大師比較貼切. 法之一字,梵語 dharma ,音譯達磨.在佛典中用例極多,語意頗不一致.大致說來,早期佛教多以法為軌范義,《成唯識論》曰:“法謂軌持,軌謂軌范,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舍自性.”任持自性者,意...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二諦】 指真諦與俗諦.并稱真俗二諦.諦,謂真實不虛之理.真諦,梵語parama^... 惟胎藏界法一般用法界定印,金剛界法則用金剛部定印.〔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法是佛法中一個基本概念,有狹義的,有廣義的. 1,狹義的,對意名法.意是指第六意識.佛法中把物質世界叫做六塵:色身香味觸法,感知六塵的器官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識別能力叫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 意識所感知的對象就叫做法,是前五識投射到人腦中的影子. 2,廣義的,一切的存在都叫法,不管人是否能感知到(人的感知能力有限,有些東西暫時感知不到,如不同維次空間中的鬼神等,這是人的本性智慧被煩惱物欲所蒙蔽的緣故,恢復本性智慧后就能感知得到),也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精神的物質的.如佛法、法界、法性、一切法從心想生、萬法唯心等中的法字,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通常世間人所說的法是方法、法律等的意思也包含在其中.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宇宙法力的強弱層次依次為:主>圣>佛>仙>神>魔>鬼>魂. 普通人的層次與鬼平級.... 中層修煉注重心(佛法)與意(仙法); 上層修煉注重道(主法)與德(圣法). ...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佛法的意思是解脫的方法.一切法比較寬廣是各種各樣的法門.比如禪 凈土等等法門都是佛法.好比一個根部生好幾個枝葉一樣.本質上是一樣的.在另外方面來說凡是能幫助你解脫生死苦海的都是佛法不管是什么法.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何為有為法?有為法與無為法相應.有為法就是因緣所生法,無為法就是不是因緣所生的法. 因緣就是所謂的條件,有為法就是因緣所生的法,因此就是:緣生而起,緣滅而滅.所以有為法都是生滅法.這就是佛法講的“緣起”. 何為性空?既然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法,那么就沒有永不滅的自性,這就叫做“性空”.性空的道理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幻的存在,如同水中月鏡中影. 再說一下無為法.無為法非因緣所生,所以不同于有為法生生滅滅,而是不生不滅的,比如滅盡定、無想定以及涅槃的境界. 在唯識宗五位百法中,有94個法屬于有為法,只有6個是無為法.其內容比較多,也比較深,只有你自己去深入學習了.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佛教中,以欲界、色界、無色界作三界的說法,出自于《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欲界,是指有各種欲望和情感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還是需要依靠物質(色,指各種有形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生存的眾...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答案] 不是 世界形成是由于一念不明而生,是一時頓現.就如同放電影或幻燈是頓現在屏幕上. 這個頓現的世界叫華藏世界,包括我... 我們地球上眾生在一萬年后不再有佛法存在,可能進入于類似恐龍的世界,只有畜生沒有人類.因為愚癡,自我毀滅帶來的果...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此句出處歷來有多種說法 佛學 《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
余杭區(qū)躍度: ______ 物物皆有自己的世界,種種世界皆在世界中.一花的世界所演繹的道理,界界相同.如來,佛法,究竟真理.一葉中都有如來講的道理,一葉表一切物.物物盡同,見解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