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修辭手法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中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作品原文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⑴
竹塢無塵水檻清⑵,相思迢遞隔重城⑶。
秋陰不散霜飛晚⑷,留得枯荷聽雨聲⑸。[1]
2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崔雍、崔袞:崔戎的兒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
⑵竹塢(wù):叢竹掩映的池邊高地。水檻(jiàn):指臨水有欄桿的亭榭。此指駱氏亭。
⑶迢遞:遙遠(yuǎn)的樣子。重城:一道道城關(guān)。
⑷秋陰不散霜飛晚:秋日陰云連日不散,霜期來得晚。
⑸枯荷聽雨聲:雨滴枯荷,大約只有徹夜輾轉(zhuǎn)難眠的人才能聽到。[2-4]
白話譯文
竹叢里船塢深靜無塵,臨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飛向遠(yuǎn)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陰云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jié)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4]
3創(chuàng)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李商隱應(yīng)試不中,投奔時任華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崔戎調(diào)任兗州觀察使,沒想剛到兗州就病故了。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戚之情,還有知遇之恩。崔戎的兩個兒子崔雍、崔袞和李商隱也是情深義重。
這首詩當(dāng)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當(dāng)時李商隱離開崔家,旅宿在駱姓人家的園亭里,寂寥中懷念起崔雍、崔袞兩位從表兄弟,寫下了這首很有情韻的小詩。[4]
4作品鑒賞
文學(xué)賞析
此詩首句寫駱氏亭,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詩人置身其間,頗有遠(yuǎn)離塵囂之感。
接著寫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詩人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著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詩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隨風(fēng)飄蕩的游絲,悠悠然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詩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無好友共賞幽勝而微感惆悵。
“秋陰不散霜飛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時令已屆深秋,但連日天氣陰霾,孕育著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來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詩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這種心情又反過來更增加了相思的程度。
詩人是在旅途中暫宿駱氏亭,此地近一段時期的天氣,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測,這揣測的根據(jù)就是“秋陰不散”與“留得枯荷”。這句一方面是為末句作鋪墊(由于“秋陰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飛晚”故“留得殘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氣氛、烘托情緒的作用。
末句是全篇的點(diǎn)睛之筆,寫詩人聆聽雨打枯荷的聲音和詩人的心情變化過程。詩人原來是一直在那里思念著遠(yuǎn)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馳天外竟沒有留意天氣的變化。不知不覺間,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雨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滴滴地灑落在枯荷上,發(fā)出一陣錯落有致的聲響。詩人這才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蕭瑟的秋雨敲打殘荷的聲韻竟別有一種美的情趣。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颯之感,本無可“留”的價(jià)值;但自己這樣一個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卻因聆聽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蘊(yùn)涵有一種不期而遇的喜悅。而詩人“聽”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常人難解其中滋味。這單調(diào)而凄清的聲音卻又更增加了環(huán)境的寂寥,從而更加深了對朋友的思念。
沈義父《樂府指迷》云:“結(jié)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jié)情最好。”此詩之結(jié)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正是以景結(jié)情,不僅景中含情,且有聲有情、聲情并茂,聲、景、情諧和合一而收余音繚繞之致,使詩歌境象迷茫,旨義含隱深曲。
這首詩雖然寫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寫得歷歷如畫,但它并不是一首寫景詩,而是一首抒情詩。“宿駱氏亭”所見所聞是“寄懷”的憑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兩句暗藏徹夜不眠之意,詩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說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詩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蘊(yùn)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yuǎn)的。
李商隱有多會描寫秋天?李商隱寫秋天的3個千古名句賞析
出自《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兩句詩描繪了秋日陰雨連綿、枯荷殘敗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凄涼傷感的氛圍。詩人通過“秋陰不散”和“霜飛晚”兩個意象,傳達(dá)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而“留得枯荷聽雨聲”則進(jìn)一步加深了這種凄涼之感。整句詩意境深遠(yuǎn),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些名句不僅...
高中語文鑒賞詩的套路?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許多人說”留得枯荷聽雨聲“是全篇的點(diǎn)睛之筆,請說說你的理解。答:本詩是懷友詩。雨打枯荷的聲音,單調(diào)而凄清,更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寂寥,從而加深對友人的思念,所以說此句詩點(diǎn)睛之筆。過香積寺 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
《宿駱氏亭寄懷崔袞崔袞》第一句有何作用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翻譯】譯詩:竹林如屏,無纖塵,青青欄桿,池水漾,碧波澄,空際啟思神,遙想那,崔家兄弟,城關(guān)疊疊,相隔阻重深。散不盡,似愁秋云,更那堪,晚來霜風(fēng)凄緊,留幾扇,殘葉敗荷,待秋雨,...
比喻友誼深厚的詩句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夢微之》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
形容落葉飄零的詩句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唐·來鵠《偶題二首》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蕭蕭遠(yuǎn)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宋·寇準(zhǔn)...
唐詩里的秋天有多美?盤點(diǎn)那些寫秋天的佳作
王維《山居秋暝》:描繪了新雨過后山谷的清新與初秋的涼爽,以及明月映照著松林間、清泉在山石上流淌的寧靜景象。王勃《滕王閣序》:通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描繪,展現(xiàn)了秋天江水和遼闊天空渾然一色的壯麗景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詩中“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
趣侃紅樓149:荷塘秋色,留得殘荷聽雨聲,花溆羅港,蓼汀除名益陰森_百度知 ...
“留得殘荷聽雨聲” ,殘荷是林黛玉的化身,除了借《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的李商隱經(jīng)歷影射她的命運(yùn),還代表林黛玉一息未絕,寶黛愛情此時還有一線機(jī)會。 “花溆”一邊連著荷塘,一邊連著蘅蕪苑。花溆出自《采蓮》,正是寶黛姻緣與金玉良姻對立的象征。 林黛玉認(rèn)為“殘荷”好,要留!薛寶釵卻認(rèn)為殘荷不好,要“采蓮”...
紅樓夢中留得殘荷聽雨聲有何暗喻?與黛玉有何關(guān)系?
“留得殘荷聽雨聲”在《紅樓夢》中的暗喻主要代表了林黛玉的命運(yùn)和心境,與她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暗喻林黛玉的命運(yùn):“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詩,原出自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詩中表達(dá)了李商隱對表兄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惘。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引用并稍作修改,以此暗喻自己孤苦無依、...
老師們。請幫我翻譯一下以下寫秋雨的詩句。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jī)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
描寫深秋荷花枯萎詩句
4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代:李商隱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翻譯】秋空上陰云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jié)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 5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宋代:蘇軾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翻譯】彎彎的水渠中,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露珠隨風(fēng)...
相關(guān)評說:
咸寧市雙列: ______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詩...
咸寧市雙列: ______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fēng)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
咸寧市雙列: ______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唐·施肩吾...
咸寧市雙列: ______ 1、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2...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21、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
咸寧市雙列: ______ 我選這一句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
咸寧市雙列: ______ 1、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2、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6、七...
咸寧市雙列: ______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佇立于茫茫天地之間,感受著匆匆歲月無情,如果說春天帶來的是生機(jī),夏季帶來的是躁動,冬季帶來的是蕭索,那么秋天帶來的則是無奈了.喜歡一個人徜徉在落葉曼舞的小徑,或...
咸寧市雙列: ______[答案] ?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 劉禹錫 (唐) - 《望洞庭》 ?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杜牧 (唐) - 《山行》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 (唐) -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 馬...
咸寧市雙列: ______ 輕而易舉不勞而獲簡單易行舉手之勞這最好是用詩句表示:例如:一、描寫秋天的古詩詞名句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fēng)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
咸寧市雙列: ______[答案]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yán)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diào)、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