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禪天人壽命3.2萬歲,人修到初禪仙人壽命可以這么長嗎? 證得了初禪和別人說了,結(jié)果現(xiàn)在修不到初禪了,好傷心,怎么辦。...
我只是說我的理解。
天人,和現(xiàn)在俗世的人,生活差異很大。
天人,差不多就是現(xiàn)在小說說的神仙那種了。所以,你無法理解。
在不同層次的天(欲界,色界,無色界等等,四禪二十八天)情況是差異很大的,很難文字描述。那里感受和狀況,是你現(xiàn)在無法想象的。
那個時候,時間其實完全不重要。
當(dāng)人處禪定中,是超越人的理解和境界的。定中幾十日不吃喝不動,也是有記錄的(虛云和尚?太虛和尚?不記得了,有入定幾十天的記錄。)
請不要用世俗生活去想象天界。
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
二十八天天名、身長、壽命>>
一大千世界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概況大略如下。
【欲界共六天,故稱為六欲天】
1.欲界天,因共有六層,故稱“六欲天”。最下層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中國土幅員最廣者。此天分東南西北四大天區(qū),每天區(qū)各有一天王,故稱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即佛寺中天王殿內(nèi)的四位威武天神,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梵文名提頭羅吒(Dhrtarastra),手持琵琶,領(lǐng)乾闥婆、毗舍阇神將,護(hù)四大部洲中的東勝身洲;南方增長天王,梵文名毗樓勒*(Virudhaka),手持寶劍,領(lǐng)鳩槃荼、薛荔神將,護(hù)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即我人所居);西方廣目天王,梵文名毗流博*(Varupaksa),手上纏龍,領(lǐng)龍及富單那神將,護(hù)四大部洲中的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梵文名毗沙門(Vaisramana),右手持傘,左持銀鼠,領(lǐng)夜*、羅剎神將,護(hù)四大部洲中的北俱盧洲。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將、九十一子,其職責(zé)是守護(hù)四大部洲,管理各種鬼神,不令侵損人類,維持天下太平。《金光明經(jīng)》等說,若四天王失馭,鬼神作亂,則日月星宿失度,風(fēng)雨不調(diào),人間必有戰(zhàn)亂災(zāi)荒。四天王所統(tǒng)人民眾多,除本天國土外,還散居于須彌山周圍的諸小山。四天王所居城池,莊嚴(yán)富麗,《長阿含經(jīng)·四天王品》描述東方增長天王所居賢上城:”縱廣六千由旬(一由旬當(dāng)10—15公里),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wǎng),七重行樹,周幣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shù)眾鳥,相和而鳴。……”四天王天的天眾,身高半里,衣重半兩,壽五百歲,其天中一日當(dāng)于人間五十年,其天壽五百歲,合人間912.5萬年。
第二忉利天(Trayastrimsa),意譯“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個天國而得名。居須彌上頂巔,中央為主國帝釋天,為三十三天之主釋提桓因(帝釋)所居,八方各有八個天國,四角四峰,有帝釋天保護(hù)神金剛手居止。帝釋所居善現(xiàn)城,周長一萬由旬,中有殊勝宮殿,周千由旬,外有眾車、雜林、粗惡、喜林四苑,城外東北有圓生樹,花香熏百由旬,西南有善現(xiàn)堂。為帝釋之禮堂、會議廳。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衣重六銖(約合2.4錢),壽一千歲,一日當(dāng)人間百年,其天壽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此天天主帝釋,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國佛教徒多說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
第三夜摩天,全稱蘇夜摩(Suyama),意譯“善分”、“時分”、“妙善”,在忉利天之上十六萬由旬的虛空中,該處“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楞嚴(yán)經(jīng)》卷八)《正法念處經(jīng)》說此天天人女多男少,《佛地經(jīng)論》卷五說:“夜摩天者,謂此天中隨時受樂”,此天人身高一里半,衣重三銖(約合1.2錢),壽二千歲,一日當(dāng)于人間二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一億四千六百萬年。
第四兜率天(Tusita),亦譯“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譯“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億二萬由旬處。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里,衣重二銖(約合0.8錢),壽四千歲,一日等于人間四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五億八千四百萬年。此天宮殿分內(nèi)、外兩院,內(nèi)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候補佛)所居凈土,現(xiàn)由彌勒菩薩住持;外院為欲界天。佛教認(rèn)為對修道者來說,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內(nèi)院,為不少佛教徒向往的歸宿。《涅槃經(jīng)》說:“兜率陀天,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諸根暗鈍”,皆不及此天眾生清凈少欲,自在無為。上下界諸天,皆來此天聽佛菩薩說法。《楞嚴(yán)經(jīng)》卷八稱此天“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zāi)不及”,是個清靜安全的去處。
第五化樂天,梵文名尼摩羅(Nirmanarati),亦譯“樂變化天”、“化自樂天”、“妙變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億四萬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二里半,衣重一銖(約合0.4錢),壽八千歲,一日當(dāng)人間八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年。名“化樂”者,謂此天人能隨意變化出種種悅意器物,隨意娛樂。
第六他化自在天,梵文婆令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略稱“他化天”,在化樂天之上十二億八千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三里,衣重半銖(約合0.2錢),壽一萬六千歲,一日合人間一千六百年,其天壽共合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大智度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別人變化的東西。其天主為常與佛作對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論》卷五六說,波旬雖有福德,而懷諸邪見,“見欲界人皆往趣佛,不來歸已,失供養(yǎng)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薩名為怨家”,又說波旬為六欲天之主。《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則說此天中別有魔天,處所高勝,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人,不僅壽數(shù)甚長,而且享受諸樂,無病無苦,衣食自然,不勞而得,不憂生計。其相貌皆端嚴(yán)美麗,世人常喻美女美如天仙,佛經(jīng)中則說人中最上佳麗,比起天女,猶如獼猴與人相比。欲天的宮殿園林器物,率皆清潔典麗。佛經(jīng)中所描述的欲天勝妙五欲(色、聲、香、味、觸),完全是人間富貴者物質(zhì)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師地論》卷四說欲天們游戲娛樂于雅潔可意的園林池館,“常聞種種歌舞音樂、鼓噪之聲、調(diào)戲言笑談謔之聲,常見種種可意之色,常嗅種種微妙之香,恒嘗種種美好之味,恒觸種種天諸婇女最勝之觸,恒為如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這確是許多人,尤其是現(xiàn)代人艷羨的幸福生活。欲天還有凡人所無法企及的諸多自在,如《長阿含經(jīng)》卷二十說欲天有十事:一飛去無限數(shù),二飛來無限數(shù),三去無礙,四來無礙,五其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六身無臭穢的大小便,七身無疲累,八天女不產(chǎn),九其目不眴(眨眼),十身色隨意,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等色,隨意而現(xiàn)。
六欲天的社會制度,大略也是人間階級社會的翻版。《大吉義經(jīng)》說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龍、象、孔雀等為其坐騎。《正法念處經(jīng)》說忉利天以下,有貧富之別,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諸天,貧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體制,諸經(jīng)論皆說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現(xiàn)象,據(jù)稱帝釋的姬妾多達(dá)億數(shù)。然其性生活的方式,與人間有別。《俱舍論》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執(zhí)手、笑、視淫”。意謂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與凡人無別,只不過不泄精液,只泄“風(fēng)氣”而已,用道家丹功術(shù)語來講,這是“體交氣交”了。夜摩天男女擁抱即得性滿足、兜率天僅行握手、化樂天唯相對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遞秋波便成欲事,這可謂“體隔神交”了。
六欲天的生育,與凡人不同,無懷胎接生之事,“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焱+欠)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舍論》卷十一)比人類胎生是要簡便干凈多了。初生時的形貌,從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歲孩童,生后不久即迅速長大成人。
六欲天的業(yè)因,共同者是行十善業(yè)、守戒、布施。《佛為首迦長者說業(yè)報差別經(jīng)》說:“復(fù)有十業(yè)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級而有上下天之別。其次是不同程度地節(jié)欲禁欲,如《楞嚴(yán)經(jīng)》卷八說,人若未能離妻妾恩愛,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點也不想有婚外性關(guān)系,則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愛微薄,于凈居時,不得全味”(獨居禁欲時還不能完全沒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處經(jīng)·觀天品》也說:“若能離婦女,則生夜摩天”);更進(jìn)一步,“一切時靜,有應(yīng)觸來,未能違戾”(雖堅持禁欲生活,但對送上門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無欲心,應(yīng)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臘”,能生化樂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另外,兜率天以上,還須修禪達(dá)初級定,方得往生。《涅槃經(jīng)》說:“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色界天,共18天】
2.色界天。色界十八天的共同業(yè)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禪入定。《業(yè)報差別經(jīng)》說,“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yīng)”,能令眾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禪定的深淺,有初二三四禪天之階差。因以禪定伏欲界之欲,故雖有身體,而無男女之欲,無家庭,恒處于禪定中享受“禪悅”,可以想象,那是一個清凈離欲的禪定、瑜伽修行者們各自坐禪的社會,自然是安靜異常,超然世外,沒有人間和欲天的各種紛擾,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
初禪三天,為成就初禪者所生。第一梵眾天,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該天身高半由旬,壽命以中劫計算(一中劫略當(dāng)三十二億年),為半劫。第二梵輔天,為大梵天王的輔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壽一中劫。第三大梵天,所居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壽一中劫半。《楞嚴(yán)經(jīng)》卷九說,修禪定者“但能執(zhí)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yīng)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xí)既除,離欲心現(xiàn),于諸律儀(戒律)愛樂隨順,是人應(yīng)時能行梵德,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yīng)時能統(tǒng)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業(yè)因,除增上十善、禪定外,還有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此王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凈仁慈,但因生于天地萬物之先,自以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chuàng)造,以眾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經(jīng)》卷六說:“所謂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認(rèn)為天父創(chuàng)造萬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虛法師《真現(xiàn)實論》說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陰陽,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二禪三天,為成就二禪者所生,此天常受發(fā)自深心的禪定“喜”樂,超離了一切由外而來的感覺經(jīng)驗,其壽數(shù)以大劫計算(一大劫略當(dāng)一百二十八億年)。第一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第二無量光天,身高四由旬,壽四大劫。第三光音天,身高八由旬,壽八大劫。《楞嚴(yán)經(jīng)》卷九說:“統(tǒng)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fā)化請凈,應(yīng)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是則二禪天特以光明為著。光音天,即已離語言,以放光代音聲以交流信息之意,此天天王,為一小千世界主。
三禪三天,為成就三禪者所生,此天常受發(fā)自深心的禪“樂”,此樂自內(nèi)源源而出,綿綿寂靜,被稱為三界中最上之樂。第一少凈天,身高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第二無量凈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第三遍凈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此天天王,為一中千世界主。三禪天蓋由身心清凈為著,《楞嚴(yán)經(jīng)》卷九稱此天眾生“身心安隱,得無量樂”。
四禪九天,分凡、圣二級,皆為成就四禪者所生。此天恒處于“舍”的定心中,苦樂雙亡,心如明鏡止水,無絲毫擾動。其中凡夫天有四:一無云天,身高125由旬,壽125大劫;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壽250大劫。第三層并列二天,一廣果天,是由三禪無量凈天中福德圓明而上升者所居;二名無想天,乃外道人雙厭苦樂,力舍一切念想,“身心俱滅,心虛灰凝”,生于此天,雖如廣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壽500大劫,但因“既已生滅為因,不能發(fā)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后半劫生。”(《楞嚴(yán)經(jīng)》卷九),被佛教斥為因地不正的“無想外道”,其所入定稱“無想定”。
廣果天以上五重,為佛教中修證到第三“不還果”(阿那含),已斷欲界煩惱的圣者所居,稱“五不還天”(再不復(fù)返欲界受生),其名目為:無煩天,身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無熱天,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善見天,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善現(xiàn)天,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梵文名阿吒尼迦(akanistha),身高一萬六千由旬,壽一萬六千大劫。此天為色界之頂巔,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羅天,意譯“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羅(Mahe svara),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為八臂三目,騎白牛,即婆羅門教信仰的至上神濕婆。佛經(jīng)說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亦居色究竟天,為諸十地菩薩恒常說法。
【無色界,共4天】
3.無色界。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區(qū)分,皆恒處禪定中,連固定的形體亦消失,壽命甚為綿永。說無色,也非完全沒有物質(zhì)身體,只不過其形質(zhì)極為微細(xì),如《俱舍論》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據(jù)說此界眾生只有佛才能看見。第一空處,住“空無邊處定”,定中唯見一無邊虛空,壽二萬大劫;第二識處,住“識無邊處定”,定中唯見心識無量無邊,“唯留阿賴耶識,全于末那半分微細(xì)”(《楞嚴(yán)經(jīng)》卷九),壽長四萬大劫;第三無所有處,住“無所有處定”中,“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楞嚴(yán)經(jīng)》卷九),唯見一無所有,壽長六萬大劫;第四非想非非想處,住“非想非非想定”,“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楞嚴(yán)經(jīng)》卷九),沒有任何觀念,但還有分別無念無想的微細(xì)心存在(非非想),壽長八萬大劫,為三界中的長壽冠軍。非想非非想處為三界之頂顛,故名“有頂”。《楞嚴(yán)經(jīng)》卷九說生四無色界天者有兩種人:一是從無想天等外道天繼續(xù)深入禪定而入,為凡夫,二是從五不還天上升,多住于超越三界的“受想滅盡定”中,而寄居于非想非非想處,為不回向大乘的鈍根阿羅漢。關(guān)于四無色界天的住處,有二說:一說在色究竟天之上;一說無別住處,如元代帕思巴《彰所知論》說:“無色界者無別處所,若有生者,何處命終即彼生處,作無色定,故名無色。”
佛經(jīng)中述說,人生之時。也有天神隨生。如《華嚴(yán)經(jīng)》說:“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恒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此蓋即所謂記人善惡的善惡童子之類。
諸天雖然長壽快樂,神通自在,為世人艷羨,但也仍有其苦惱,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對貧窮者,或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羅作亂的戰(zhàn)禍威脅;而且不管壽命多長,福報多大,即貴為天主,也終有一死。六欲天臨死前有五種預(yù)兆出現(xiàn):身光消失、不樂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壞、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戲玩樂的天女們,見到這種“五衰相現(xiàn)”,便皆遠(yuǎn)離。又以天眼觀見將生何處,若是墮落,則更是凄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獄苦。《正法念處經(jīng)》偈云:“如蜜和毒藥,是則不可食,天樂亦如是,退沒時大苦”。規(guī)誡眾生不可貪著天界之樂,應(yīng)思出離三界。
天人壽命
四天王天一晝夜,為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壽五百歲,為人間九百一十二萬五千年 ( 50x500x365 ),折合三十三億三千零六十二萬五千日。
四天王天 一日一夜,是人間 50年,壽 500歲 為人間 9125000年
忉利天一晝夜,為人間一百年;忉利天壽一千歲,為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折合一百三十三億二千二百五十萬日。
忉利天(三十三天) 一日一夜,是人間 100年,壽1000歲 為人間 36500000年
夜摩天一晝夜,為人間二百年;此天壽二千歲,為人間一億一千四百萬年。
夜摩天 一日一夜,是人間 200年,壽 2000歲 為人間 146000000年
兜率天 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此天壽四千歲,合人間五億八千四百萬年。
兜率天(兜率陀天)一日一夜,是人間 400 年,壽 4000歲 為人間 584000000年
化樂天 ( 樂變化天 ) 一日夜,為人間八百年;此天壽八千歲,為人間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年。
化樂天(樂化天)一日一夜,是人間 800年,壽 8000歲 為人間 2336000000年
他化自在天一日夜,為人間一千六百年;此天一萬六千歲,合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他化自在天(摩羅天)一日一夜,是人間 1600年,壽 16000歲 為人間 9344000000年
梵眾天 壽命半劫 ( 八百萬年 )
梵眾天 半中劫 壽 8000000 年
梵輔天 壽命一劫 ( 一千六百萬年 )
梵輔天 一中劫 壽 16000000 年
大梵天 壽命一劫半 (二千四百萬年)
大梵天 一中劫半 壽 24000000 年
少光天 壽命二劫 (三千二百萬年)
少光天 二大劫 壽 32000000年
無量光天 壽命四劫 (六千四百萬年)
無量光天 四大劫 壽 64000000年
極光凈天 壽命八劫 ( 一億二千八百萬年 )
光音天 八大劫 壽 128000000 年
少凈天 壽命十六劫 ( 二億五千六百萬年 )
少凈天 十六大劫 壽 256000000年
無量凈天 壽命三十二劫 ( 五億一千二百萬年 )
無量凈天 三十二大劫 壽 512000000 年
遍凈天 壽命六十四劫 ( 十億二千四百萬年 )
遍凈天 六十四大劫 壽 1024000000 年
無云天 壽命一百二十五劫 ( 二十億年 )
無云天 一百二十五大劫 壽 2000000000 年
福生天 壽命二百五十劫( 四十億年 )
福生天 二百五十大劫 壽 4000000000年
廣果天 壽命皆五百劫 ( 八十億年 )
廣果天 五百大劫 壽 8000000000 年
無想天 壽命皆五百劫 ( 八十億年 )
無想天 五百大劫 壽 8000000000 年
無煩天 壽命一千劫 ( 一百六十億年 )
無煩天 一千大劫 壽 16000000000 年
無熱天 壽命二千劫 ( 三百二十億年 )
無熱天 二千大劫 壽 32000000000 年
善現(xiàn)天 壽命四千劫 ( 六百四十億年 )
善現(xiàn)天 四千大劫 壽 64000000000 年
善見天 壽命八千劫 ( 一千二百八十億年 )
善見天 八千大劫 壽 128000000000 年
色究竟天 一萬六千劫 ( 二千五百六十億年 )
色究竟天 一萬六千大劫 壽 256000000000年
空無邊處壽 二萬大劫 ( 九兆零三百二十億萬年 )
空無邊處天 二萬大劫 壽 9,032,000,000,000 年
識無邊處壽命 四萬大劫 ( 一十八兆零六百四十億萬年 )
識無邊處天 四萬大劫 壽 18,064,000,000,000 年
無所有處壽命 六萬大劫 ( 二十七兆零九百六十憶萬年 )
無所有處天 六萬大劫 壽 27,096,000,000,000 年
非想非非想處 壽命八萬大劫 ( 三十六兆一千二百八十億萬年 )
非想非非想處天 八萬大劫 壽 36,128,000,000,000 年
由人壽最短十歲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
再由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
如是一增一減,合共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四中劫指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
即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二十小劫。
合之為一大劫。
壽命可以,這邏輯簡單,但是是不是肉體能3萬年保持我就不知道了,查閱佛經(jīng),暫時也沒找到這方面的內(nèi)容。
異想天開吧😊那是神話不要相信!
是的。但是不是這個肉身
初禪天人壽命3.2萬歲,人修到初禪仙人壽命可以這么長嗎?
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衣重六銖(約合2.4錢),壽一千歲,一日當(dāng)人間百年,其天壽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此天天主帝釋,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國佛教徒多說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第三夜摩天,全稱蘇夜摩(Suyama),意譯“善分”、“時分”、“妙善”,在忉利天之上十六萬由旬的虛空中,該處“日月光明...
天上真的有老天爺嗎?
3、大梵天:天人壽命60小劫;--大梵天在這里,盤古女媧都在這里。二、二禪三天的天人壽命:1、少光天:天人壽命2大劫;2、無量光天:天人壽命4大劫;3、光音天:天人壽命8大劫;請記住這個空間!這里的天人通體透明,以口發(fā)光為語。這就是我們地球人類最初的起源,是老祖宗!我們絕非猴子、人猿進(jìn)化...
怎么讓活人不死佛經(jīng)
我們知道色界分為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總計十八天。其中,一、統(tǒng)領(lǐng)初禪三天的天主稱“大梵天王”,也就是印度婆羅門教里的“梵天”。梵眾天:天人壽命20小劫;梵輔天:天人壽命40小劫;大梵天:天人壽命60小劫。二、二禪三天的天人壽命:少光天:天人壽命2大劫;無量光天:天人壽命...
佛教天道壽命
天人身體銀白色,宮殿金色,赤白光色互相輝映,故名色界。以禪悅為食。眾生只有色相,無男女形,無淫欲事,不著衣服,形相皆同。此天人壽命甚長,以劫計算。一劫約人間1千零70億年。色界由低往高,大抵可分為: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 四禪四天;五重天。總計十八天。初禪三天 統(tǒng)稱梵天。
關(guān)于佛教三界的諸天 分哪些?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鄰人道,兩者都是苦樂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勝之處。根據(jù)經(jīng)典所載,天人有以下幾點殊勝:一、壽命長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壽命五百歲,約等於人間九百萬歲;忉利天壽命一千歲,約等於人間三億六百萬歲;夜摩天二千歲,約為人間十四億四百萬歲;兜率天四千歲,約為人間五十七億...
佛教中的三界是28層天,但是33天的說法是什么?
忉利天人的壽命是一千歲。以我們?nèi)碎g的一百年,做為忉利天的一晝夜。你想一想:他的壽命雖然一千歲,但是比我們?nèi)碎g多多少年?忉利天有八萬由旬這么大,城池的墻壁是七寶造成的,光是城池就有六萬由旬。忉利天天主所住的城叫善見城,所住的宮殿都是用最名貴的寶貝造成的。所以他生到這個地方,就...
天人長壽而不能永恒
6、他化自在天: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萬六千歲。以上這六層天是行善所達(dá)到的,他們的壽命比人間是長得多了,但是因為心中有情欲,沒有禪定功夫,所以壽命并不算很長,有定功的天人,壽命也就可以上用「劫」來做計算單位的,因為他們是修禪定的,而且定功越深,壽命就越長。有定功的...
問:盤古之后有了女媧。女禍創(chuàng)造了上帝,上帝是軒轅黃帝,他也是人。后...
一、統(tǒng)領(lǐng)初禪三天的天主稱“大梵天王”,也就是印度婆羅門教里的“梵天”。1、梵眾天:天人壽命20小劫;2、梵輔天:天人壽命40小劫;3、大梵天:天人壽命60小劫;--大梵天在這里,盤古女媧都在這里。二、二禪三天的天人壽命:1、少光天:天人壽命2大劫;2、無量光天:天人壽命4大劫;3、光音天...
求佛教里說的天界有幾界幾層,每個界的統(tǒng)治者分別是誰。
- 初禪三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和大梵天,統(tǒng)稱梵天,以尸棄為天王。- 二禪三天:包括少光天、無量光天和光音天,天人身高和壽命逐漸增加。- 三禪三天:包括少凈天、無量凈天和偏凈天,天人身高和壽命進(jìn)一步增加。- 四禪四天:包括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和無想天,天人身高和壽命更長。- 五...
佛教的六道是什么?
然后死亡,然后又投胎轉(zhuǎn)世,就叫做“六道輪回”。這六道,分別叫做“1天道、2阿修羅道、3人道、4旁生道、5地獄道和6餓鬼道”。這六個地方,根據(jù)好壞的程度又分為三個好的地方(123簡稱“三善道”或“三善趣”)和三個不好的地方(456簡稱“三惡道”或“三惡趣”),...
相關(guān)評說:
株洲縣從動: ______ 一般人靜坐的目的,常是求得心靈的舒適、輕安,讓精神統(tǒng)一,身體健康而延年益壽... 色界依其禪定功夫之深淺而分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禪...
株洲縣從動: ______ 若將初禪天和劫、人放在一起,依關(guān)鍵字檢索經(jīng)典,猜測提問或許有幾方面.譬如初禪遇到火劫時,人在哪兒?又譬如怎樣能在一劫之后到初禪天?提供以下資料供參. 火劫起時,初禪也燒空了,并沒有人.有情在二禪天或暫時該去的地方,...
株洲縣從動: ______ 一、六道狀況 佛陀概括世間一切有情,歸為六大種類,有:天、人、阿修羅、 畜生、餓鬼、地獄,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許多生物學(xué)家, 對于動物,亦有其不同的分類法,卻因受到個人智慧學(xué)問的限制 ,總不及佛陀的圓滿周到.這因佛陀...
株洲縣從動: ______ 六道輪回 所謂六道輪回,乃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眾生,都是屬迷之境界,不能脫離生死,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總是在六道里輪來輪去,像車輪一樣地轉(zhuǎn),永遠(yuǎn)轉(zhuǎn)不出去,所以叫做六道輪回.又因...
株洲縣從動: ______ 佛教中的天,有兩種意思: 1、天人 2、天界 道教的33天借鑒了佛教關(guān)于世界的描述,特別是是諸天的描述 欲界天 因為有六層,所以叫六欲天~最下層四王天,居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中國土最廣的者/ 此天分東南西北四大天區(qū)~每天區(qū)各有一天王...
株洲縣從動: ______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樂殊勝、身形殊勝之義;此道眾生,居六道 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為天. 天上各種享受,皆殊勝于人間;如食曰天廚妙味,共一器食,隨 福差別;衣曰天衣無縫,不似人間,千縫百補.至于壽命,亦長 ...
株洲縣從動: ______ 三界.界,限也、別也.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名界也. 三界,即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欲界、色界、無色界. 一、欲界.欲有四種: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此界眾生,下極阿鼻地獄,上至第六他化天,包括地...
株洲縣從動: ______[答案] 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 窟頂做瓊隆形,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構(gòu)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有八個伎樂和兩個供養(yǎng)天人.我們稱供養(yǎng)天人為飛天.飛天在...
株洲縣從動: ______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株洲縣從動: ______ 六道是指:一、天道,二,阿修羅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yè)(善惡二業(yè),即因果)較優(yōu)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yè)較慘重故一切沉淪于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不出六道.所謂輪回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fù),有如車輪的回旋,在這六道中周而復(fù)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世間眾生無不在輪回之中.只有佛、菩薩、羅漢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回.輪回理論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