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新概念作文,記得標題好像《自奧斯維新之后,寫詩是殘酷的》。內(nèi)容好像是組詩。。急用。謝謝。。 “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殘忍的”,請問這句話夠如何理解
行走高三
高三是一條長路,行走是一種態(tài)度。行走高三,你們我們,都在路上。
——題記
零.關(guān)于遺忘或是記憶
差不多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的一個朋友說“:他一覺醒來,才想到今天是甲A的末世演出,于是打開電視,一看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申花的球迷個個高興,以為申花贏球了,于是也很高興。”——后來知道,申花其實輸了。
那時候我正在看報紙,一篇歌頌甲A的惡心文章。什么“十年生死兩茫茫”之類的。忽然就覺得好笑,也不知道為什么好笑,這樣的結(jié)局多少有點滑稽,沒有深情緬懷沉痛哀悼,只是像看一個笑話一樣,然后這個下午就這樣輕輕滑過,就像一個尋常的冬日下午。
十年甲A。居然就十年了。十年前我只會指著電視機問爸爸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而十年后,再看見甲A或是中超,我會背過身去。
終于,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個寡情的人,當那些搖旗吶喊那些激情澎湃那些熱血沸騰都在記憶的溝渠中被時間沖刷得搖搖欲墜時,我們只剩下河床。
往事不要再提,相見不必懷念。
十年里沒有生死,記憶里塞進了太多支離破碎,所以把甲A丟棄。轉(zhuǎn)身看見那么多背影,都被過去壓彎了腰。
如果那是最好的年代,就讓他在記憶深處永遠好下去;如果那是壞的年代,就讓他依舊塵封在記憶里。至于現(xiàn)在,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今天明天,只是一個延續(xù),看看我們的雙腳,依然在走。
我們在走,所以就一點一點地遠離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快樂和一些憂傷。
這樣想著,心中不再波瀾起伏,沒有漣漪,沒有波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都沒有。
連阿拉法特都已經(jīng)離開了,還有什么能讓我們期待呢?
于是將記憶打包,離開。
為什么離開,離開是為了更好。為什么留下,留下是為了懷念。為什么遺忘,遺忘是為了前進。為什么記取,記取是為了未來。
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關(guān)于最后一個暑假
“這個暑假我一定要努力啦!”我站在床上高舉雙手喊道。
然后我看見肉園手里的可樂“啪”地掉在地上,利索而清脆;蚊子扼住自己的喉嚨作痛不欲生狀;老牛滿臉悲憤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小伙子,你下來。” 就在我下床的一剎那,他“轟”的一聲在床上躺成了個“大”字……
瞬間我有種歷史重演的感覺,好像每個暑假開始之初這個景象都會被重復(fù)一遍。于是不禁為此唏噓不已。
這時候肉園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自己掉了可樂損失最為慘重,也不顧我正在孕育人生感悟,沖上來就向我索賠可樂的青春損失費,一篇偉大的詩作就此夭折……
今天是8月19號,這種日子按照聶衛(wèi)平的說法叫做“收官階段”,按照蚊子的說法叫做“茍延殘喘”,或者詩意一點,叫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正在琢磨著這首詩是不是李商隱高二升高三的時候?qū)懙牟蕚渲珠_始考證時,老牛一個電話把我從對李商隱的意淫中拖回現(xiàn)實。
“小子,忙什么呢?”
“忙著拿李商隱開涮呢。”
“……”
掛上電話我突然想認真思考一下老牛的這個問題——“忙什么呢?”——其實這并不亞于任何一個哲學命題。
當然對于不同的人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對老師那自然是補課看書做作業(yè)一個都不能少。對朋友就可以說看書上網(wǎng)打游戲。對父母比較麻煩,畢竟都在他們眼皮底下,但如你所知,藝術(shù)允許適當?shù)目鋸垼热缥以H眼目睹蚊子把他完成的作業(yè)從一張紙藝術(shù)成一集裝箱的彪炳戰(zhàn)績。
但對自己,我能給出什么答案?
中國體操隊在雅典忙著失誤,你說四年的拼搏只為了去雅典掉一次鏈子恐怕智商在70以上的人類都不相信。所以我猜他們每失誤一次都會導(dǎo)致不少高三學生肝兒顫——這樣的結(jié)局誰都不敢去想。
通向天堂的梯子在眼前蹭蹭地往上竄,我們只有一刻不停的忙碌才能不至于看不見天梯頂端大學的高大門檻。
于是昏天黑地,于是一塌糊涂。
站在暑假的尾巴上我開始學會用這兩個詞來形容這60天。
每個人都在辛苦地耕耘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借一分錢出去才能收一分錢回來的道理我懂,我告訴自己不要做中國體操隊,我告訴自己明年夏花綻放時,看見的不要是一片措手不及的荒蕪。
太多前人的慘痛放在眼前,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作為學生不能兩次掉進臭水溝,如果掉下去了,證明你本身屬于臭水溝。
所以兄弟們,忙吧。忙出風格,忙出水平;忙出亞洲,忙向世界!
記得小時候老師問我們?yōu)槭裁匆x書,那時仍然懷揣成為偉人的夢想的我回答說:為中華之崛起。老師微笑著叫我坐下,然后我聽見她的嘆息。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越來越體會到這個回答充滿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荒誕意味。
“要有忙到盲的覺悟。”——這是老牛的名言,明言,我忙故我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如是說。不用懷疑,這廝肯定參加過高考,史前高考。周恩來卻不一定。
“忙什么呢?”老師問我。
“忙著掙分呢。”我答。
老師笑了,我也笑了。
我想這次我答對了。
二.關(guān)于規(guī)則
早晨起來,陽光出奇的好,走到窗口,天竟然是藍色的,很干凈的那種藍。忽然就想到,好像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陽光底下流過汗了,記得誰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就是在陽光底下笑,在陽光底下流汗。于是有點害怕,看看鏡子里十七歲的自己,努力去回憶流汗的感覺。可惜,真的很少。那些飛奔在球場上的記憶,就像是黑白電影中的彩色畫面,在灰色的塵埃里開出花來。
我們似乎不再年輕,當我們失去了汗水滑過面頰的記憶或是只剩下汗水滑過面頰的記憶的時候,面對著只有在體育課上才能零距離的籃框籃板籃架虛無地伸出手,揮一揮,再揮一揮。
起跳時,每個人都能感覺到雙肩上的重量——書包的重量亦或是未來的重量。于是我們選擇緩緩坐下,攤開書本,偶爾在腦海中搶個籃板蓋個帽什么的,聊以自慰。抬頭,看見門口懸掛著的“高三〈13〉班”的牌子,認定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
老人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老師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你只能遵守因為是規(guī)定就不要問為什么。
老媽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要學會適應(yīng)規(guī)則不然會被社會淘汰到時候沒人養(yǎng)你看你怎么辦?
我們漸漸學會遺忘,遺忘奔跑的速度,遺忘陽光的味道,遺忘流汗的快樂,遺忘在陽光下奔跑著流汗以及,一切。
生活慢慢地被規(guī)則蠶食,控制,而這所有的入侵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順理成章以至于使人忘記了辯駁。或許生活本該這樣——過去的與未來的,衰老的與年輕的,你們的與他們的,然后我們便心安理得。
睡蓮之所以能冰封幾世后再度開放,是因為當沒有合適的環(huán)境時,它會形成一個叫做孢子的東西,從而一夢千年。然而,一旦有了適宜的環(huán)境,它必然重開——一如同千年之前的那般絢爛。
盡管那時的天空是灰色的,我們?nèi)匀蝗Ρ寂埽苍S是因為對手的強大,也許是因為渴望勝利,又也許,僅僅是尋找一種流汗的感覺。
這個冬日的中午會成為我記憶中最新的一幅彩色畫面,斑斕如同開放的睡蓮。他告訴我,我們其實仍然年輕,只是有時候被遺忘了而已。
我們忘記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規(guī)則,十分鐘相對于時間這個詞來說太渺小太不起眼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規(guī)則卻恰恰相反,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就是這個道理。規(guī)則是最脆弱的東西,果然。
我們依然要在規(guī)則的世界里繼續(xù)生活下去,就像對于這篇文章來說一千字就是它的規(guī)則而我正在努力完成一樣。所以還請老師家長們放心,我們?nèi)詴煤脤W習天天向上為將來的競爭社會打下基礎(chǔ)去適應(yīng)規(guī)則不被社會淘汰并且自己養(yǎng)活自己。
至于那個冬日中午留下的汗水,且讓它蒸發(fā)吧,權(quán)當是幾個孩子對自己開的一個小小玩笑。你看,它已經(jīng)被黑白掩埋,并開始一點一點的腐爛了,不是嗎?
(補記:某日中午,因打籃球而遲致教室兩分鐘,不幸被班主任逮到,遂厲聲命吾作千字情況說明,故為此)
三.關(guān)于語文課上討論的良知
是誰說過:“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殘酷的。”人類的全部自尊在一種極權(quán)的強力之下被碾壓得粉碎,取而代之的卻是與生俱來的獸性,殘暴與噬血,創(chuàng)造那個猩紅色的時刻,只有我們?nèi)祟悺?br />我本不想以如此悲涼的來寫一篇關(guān)于良知的文章,但我做不到,奧斯維辛以后的人類越來越不相信人性,已經(jīng)不是泯滅與否的問題,而是是否存在。不用期待哲學家給我們答案,你就是人類,你來回答。
電影《可可西里》給這樣的詰問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范本,貪念、欲望、野性、神圣、自然、尊嚴……纏繞糾結(jié),無休無止。我看見巡山隊的隊員們一個個死在茫茫的無人區(qū),他們倒下了,沒有一個找得到尸首;我看見日泰隊長的軀干在風中,在盜獵者緩緩離開的背影中逐漸風干,然而我仍然堅持:倒下的一方是善的,狂笑著的一方是惡的。
這樣的判斷力,使人類最后的底線。
我們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灌輸著“好人一生平安”這樣低幼的,充滿幻想而缺乏邏輯的理念,然而世界并不是烏托邦,善良與長命百歲之間永遠不會有什么狗屁關(guān)系,可我們的孩子卻在這樣周而復(fù)始的低級理念的灌輸中遺失了自己對于善惡的判斷準則。
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對于善良的感知與認同。
二戰(zhàn)后,納粹集中營的一個幸存者馬丁·內(nèi)莫勒有一段回憶,引起過全球無數(shù)人的共鳴:“在德國,當他們(納粹)把魔掌伸向共產(chǎn)黨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chǎn)黨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們把魔掌伸向了我,這時,已經(jīng)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良知就是對正義的最原始的堅持。那么多不同流派的宗教能夠回答什么,不如一句話簡單。簡單所以肯定,可以明了,可以義無反顧地堅持。說人性本善不過是一種近乎于無厘頭的自慰,良知說穿了就是在欲念與正義間的取舍,前者是本性,后者是理性。
史鐵生說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說: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神當然是完美的,所以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在圣經(jīng)上寫下香草山,然后轉(zhuǎn)身就走,留下殘缺的人類頂禮膜拜。
在電視播放印度洋海嘯的片子里我看到一輛吊車把成堆的尸體丟入尸坑的鏡頭,拍攝這樣的鏡頭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不善”,我很懷疑。然而海邊人們的眼淚總是讓我很快就忘卻這種懷疑。
只要有人,就不會失掉善心,我們總要這樣期待,不論是在可可西里,還是香草山。
四.關(guān)于醉酒的探戈
那天幾個朋友出去聚一聚,都是兄弟,免不了要干兩杯,并且總是要醉倒兩個的,好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慣例,每次都會看見有人在水池邊吐,自己沒醉過,很奇怪既然知道會吐得這么難受又何必還一杯一杯地灌,后來被他們灌倒,終于明白……
一天又一天,就這樣匆匆地沖到我們面前,還沒來得及細細端詳,就又同樣匆匆的遠去,剩下自己,茫然地望著時間越來越模糊的背影,孤獨地唏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祖千百年前留下的詰問至今沒有解答,都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但為什么我們處處小心翼翼的走出每一步,到家后還是會發(fā)現(xiàn)身上已經(jīng)傷痕累累?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面無懼色的與生活抗戰(zhàn)。面對道道難題,我們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去抗爭、去戰(zhàn)斗,即使被它所傷也無所畏懼,因為活著,就不可以不勇敢。可無論你多么勇敢,當一個人面對那些只屬于自己的,不愿示人的回憶,面對曾經(jīng)的傷疤曾經(jīng)的瘡痍曾經(jīng)的痛徹心肺時,誰又能真正坦然面對?
于是我們選擇了舉杯,讓酒穿過愁腸,希望能流盡那不愿承受的一切。一杯接著一杯,大聲笑著仰頭喝盡,以為自己很快樂,很充實,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其實醉的只是身體,但我們寧愿相信自己的靈魂也醉了,只是不愿醒來,冀希望于短暫的眩暈短暫的迷醉能沖去心頭沉積的苦。有句話叫酒不醉人人自醉。真的很有道理。記得哪本書里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有麻痹自己的方法。也許啤酒就是很多人用來麻痹自己的工具。喝了,吐了,甚至連杯子都砸了,當你把能做得都做了,覺得終于可以一醉方休解千愁的時候,那些你努力忘卻的東西卻好像胃里的穢物般澎湃著翻涌上來。
于是明白了另一句話:舉杯澆愁愁更愁。
最后還是只能面對東流的春水,默數(shù)自己的哀愁。
五.關(guān)于失戀
昨日之日,棄我去者不可留;今日之日,亂我心者多煩憂。
你說當時的我們都只是年少無知
愛情不是這個年齡的幸運
和著眼淚咽下苦梨
一只海星學會寂寞的爬行
我不知道要說什么
逼退到懸崖邊際沒有余地
一遍遍無力地重復(fù)著“對不起”
蒼白的霧籠著傷心
是不是
所有的美好都只是回憶
那么請允許我把眼淚流盡
是不是
所有的誓言都化為灰燼
那么請允許我把自己放棄
是不是
所有的擁抱都冷酷無情
那么請允許我把曾經(jīng)忘記
是不是
所有的話語都注定別離
那么請允許我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親吻我熟悉的你
多少次聽我們聽過的歌
多少回走我們走過的路
多少夜想我們想過的夢
只是我們一起憧憬過的未來
不見了蹤影
你們在哪里啊
我明明看到那時瞳孔里充盈的幸福
像蝴蝶破蛹而出
飛遠了,飛遠了
我踮起腳跟張望它的背影
看澀了雙眼
看痛了心
我伸出手臂想要挽留
但斷了線的風箏找不到回家的入口
一次次地追逐 一次次地輸
一次次地希望 一次次地苦
曾經(jīng)滄海翻涌時針的浪濤
除卻巫山植遍傷痕的祭奠
迷路的孩子一個人哭
走一遍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
雨還在下著
為什么傘下只有一個人孤獨
我還在走著
為什么看不見前面的路
時針還在轉(zhuǎn)著
為什么不能撥回到從前的幸福
淚還在流著
為什么,為什么你卻已經(jīng)不在乎
是誰的聲音反復(fù)吟唱
一年四季,四個冬季
我走在街上迷茫
仿佛聽到過去灑下的歡笑
在嘲諷我的哀傷
黃浦江
情人墻
大雪滿心房
我真的想灑脫地笑一笑
不去悲傷不去愧疚因為你說那只是年少無知的輕狂
于是我冷漠地面對人來人往
假裝勇敢,假裝堅強
我故意回過頭去
可為什么還會有個身影搖晃
是不是忘了,是不是記得
為什么我會莫名其妙的哭出聲來
如果真的已經(jīng)忘記
我是不是可以不看見你
不看當時的日記
而我已經(jīng)學會
在沒有人的地方,悄悄地流淚
也許你說的對
有些東西無所謂
但每當我面對一地的心碎
請不要,請不要阻止我的淚水
流得絕對
六.關(guān)于2004年的秋末冬初
盡管新聞里不時報出幾天之內(nèi)將有冷空氣來襲的消息,但冬天仍遲遲不肯降臨,陽光異常燦爛的照在教室里,襯得考試后同學們原本晦暗的臉龐更顯陰霾,氣溫吊在半空似墜非墜,如同我的成績。秋天就著樣拖著自己的尾巴遲遲不肯離開,2004年的秋末冬初也因此顯得無比漫長。
七校聯(lián)考成績出來后空氣愈發(fā)沉悶,問每一個人都是苦笑著搖頭,除了個別,我看著手里的卷子悲觀的想到,要超過她的話光靠老天有眼似乎已經(jīng)遠遠不夠了,老天應(yīng)該至少和我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
這段時間悲觀主義的思想在坊間盛行,叔本華說人生就是一個鐘擺,在無聊與痛苦間來回擺動,你可能看不懂《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這句話你肯定感同身受,考試前無聊,考完試痛苦,循環(huán)往復(fù),天長地久有時盡,此痛綿綿無絕期。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耳邊回蕩著LINKIN PARK的《somewhere I belong》,然而高三的我們似乎無可歸附,喧鬧背后的空虛一浪一浪無休無止,精神遺失在空氣中飄飄蕩蕩,我們試圖用分數(shù)堆砌起一個個的城堡,卻發(fā)現(xiàn)這些城堡如此弱不禁風,轉(zhuǎn)瞬間化作片磚殘瓦,身在其中的人依然瑟瑟發(fā)抖。
可我們必須蒙住雙眼,告訴自己我不冷。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打打的卷子,一次次的考試,一個個的分數(shù)。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捆捆的題目,一天天的通宵,一杯杯的咖啡。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支支的水筆,一本本的筆記,一年年的重復(fù)。
然而經(jīng)驗終究是不可相信的,只有當我們真正經(jīng)歷時,一些被人遺忘的、被人忽略的東西,才愈發(fā)顯示出它們的價值。
無論何時,生活總不會是平淡的,總有一些時光是無法忘卻的,總有一些歌聲是難以釋懷的,總有一些往事,會在記憶的溝渠中緩緩沉淀而不被沖走。所有的回憶都因為生在高三而顯得覓足珍貴,一個似乎不應(yīng)該有故事存留的時段,卻留下了一些斑駁而生硬的刻痕,無法抹去。
背負著期待與懷疑前進,七校聯(lián)考的山顛已經(jīng)被我們甩在了身后,前方又有無數(shù)不知名的荊棘層層疊疊,有時候或許真的應(yīng)該放棄一些或許曾經(jīng)無比診視的東西,是的,沒有它們就沒有現(xiàn)在,但有了它們,可能就沒有未來。
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近三個月,日子就這樣在指間深深淺淺的流過,回首望去留下痕跡的也不過是那么幾天,甚至幾個時刻而已,是誰說過:“當日子成了舊照片當舊照片成了回憶,我們成了背對背行走的人,沿著不同的方向,固執(zhí)地一步一步遠離,沒有雅典,沒有羅馬,再也沒有回去的路……。”
一開始日子是一本書,后來漸漸變成一頁紙,而最后,不過剩下幾句話、幾行字而已。高三就是這樣幾行字,如同今天涂抹在文杰樓墻壁上的那些話,直白而荒誕。
分數(shù)發(fā)下來很多人想笑很多人想哭很多人沉默了,上個禮拜的一切都是為這個分數(shù)而存在,而當它真正被握在手心時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失去了所謂的想法,或許是忙碌之后的虛無,紙條上的這些數(shù)字最終都會被忘得一干二凈,連同現(xiàn)在的狂喜悲傷壓抑郁悶空虛煩躁等等等等,然而生活還是要繼續(xù)。
回憶只會圖增感傷,腳下的路畢竟蔓延向前,盡管泥濘曲折,但不論如何,這都是我的,真的,因為沒有機會修改而略顯粗糙的時光,因而,獨一無二。總有一些意外在生活的前面等著你,如同某天從天而降的滅火器,我們要作的只是把它們記錄下來,就像這篇文章,然后在未來的某一天靜靜審視它,對自己說:“你看,我曾經(jīng)這樣生活。”
如此,足矣。
七.關(guān)于雪與流年
雪花終于在這一年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紛紛揚揚地飄落,整個天地白茫一片,多少顯得有些不真實,正好符合了同學們茫然一片的心境,七校聯(lián)考之后該總結(jié)的總結(jié)了該回顧的回顧了該反思的反思了該干嘛的都已經(jīng)干完了,那么之后我們要干嘛?卷子仍在一張張不知疲倦的做,然而感覺總是空空蕩蕩,好像飛揚的雪花,就這樣懸空著,迷茫,還是迷茫。
迷茫中我們度過了圣誕又度過了元旦,人在高三多少有點與世隔絕的意味,看著滿大街熱鬧的人群感覺自己格格不入,然后想起朱自清說過:“熱鬧是他們的。”感同身受。
高三自然有著高三自己的熱鬧,苦中作樂是我軍一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謂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記得那天似乎是某節(jié)課上到一半的時候開始下雪的,然后下課時陽臺便成了觀雪臺,同學們臉上一改往日苦大仇深的表情,那種單純的喜悅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得到,許多雙手伸向天空,那些上課時仍抱著暖袋的掌心此刻卻不畏寒冷,只是為了那一片兩片小到幾乎看不見的雪花,很快融化的,卻仍能帶來某種幸福的滿足,讓人感動,不是嗎?
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的忽略,即使經(jīng)歷過這么多的考試,即使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即使曾走過無數(shù)次的成功,即使遭遇過無數(shù)次的挫折,我們,這些18歲的高三學子,仍是一群孩子而已。仍會因為一場意外的降雪而滿足,仍會因為一片白色的純潔而感動,是什么覆蓋了原本稚嫩的臉龐,是什么洗去了原本青澀的年華,在時間的推移中我們都學會了接受而忘卻了疑問,某天轉(zhuǎn)身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越來越陌生,模糊而不可辨識。
總是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天過來,自然也應(yīng)當這樣一天天過去,一些流逝的時光只是暫時離開,只要我們想要,它還會回來的,其實我們都錯了,生活多變,人,又怎么能不變呢?
小時候?qū)懣偨Y(jié)之類的東西開頭總喜歡用“時光飛逝”,而今卻發(fā)現(xiàn),時光仍在,飛逝的只是我們自己而已。
三天的陽光仍未能讓路邊的積雪融化,但愿那些海嘯中至今失蹤的人能有如這積雪一般的生命力,愿上帝保佑他們。
都說瑞雪兆豐年,但愿吧。
八.關(guān)于最后的戰(zhàn)役
2005的最后一聲爆竹在身后漸漸熄滅,甲申年扔給我們一個寒風吹徹的春節(jié)后揚長而去,我們跟不上它的步伐,它走得太快,健步如飛。我們只能停在原地,停留在它漸行漸遠的背影里,數(shù)一數(shù)它留給我們的一切,悲傷、喜悅、離別、相逢……然后學會感激,感激這一切不再重來的,晨鐘暮鼓的歲月。
然而現(xiàn)在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已經(jīng)全然迥異。
“開學了”我對自己說。我們都知道這緊接而來的半個學期意味著什么,所有的過程與結(jié)果、腳步與身姿、成就與淚水都將找到一個終點、一個結(jié)局、一個歸宿。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12年的等待終究只剩下3個多月而已,這段時間如此漫長以至于我早已忘卻了那個教我書寫自己姓名的小學語文老師,我不知道她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我只知道我即將奔赴的地方,那是一個戰(zhàn)場,我們每個人參加的,都是最后一場戰(zhàn)役。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皆然。
其實前赴后繼的又何止是我們?年年歲歲花相似,戰(zhàn)場依舊;歲歲年年人不同,吶喊猶在。這樣想來,既然人人都必須經(jīng)歷,既然誰都無法逾越,那又何妨看淡一點?但我們畢竟無法做到,因為這逝去的一切,擁有的一切都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冰冷,但實際。
時間的緊迫逼著我們再也無法放下試卷去追逐其他,于是我們只能加倍珍惜與呵護手中那來之不易的幸福,戰(zhàn)場上或許不僅僅只有硝煙,彌漫著的,一定還有其他。
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就這樣在一片渾渾噩噩迷迷糊糊中不知不覺的走過,重新步入機械化生活流程中的同學們顯然有些疲倦,仿佛寒假不過是一個雙休日般的短暫修整,一切都沒有改變,要說不適應(yīng)恐怕也很難,它只是一個延續(xù),從過去伸向未來,而我們卻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盡管我們很想。
所有平靜的水面下總有暗流洶涌,生活亦然,唯一不同的是所有的記憶都將打上高三的烙印,不可磨滅,不論你接受與否。
最后的戰(zhàn)役,我們出演所有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不論精彩與否,我們都會給自己送上掌聲,經(jīng)久不息。
九.關(guān)于行走高三
2005年初我搬了家,然后這個莫名的冬日下午,我坐在寫字桌前整理搬過來的凌亂的紙張,草稿上滿是自己曾經(jīng)的思考的橋段,像是一部久違了的無聲電影,于是心血來潮,將其整理成文,于是就有了行走高三。
凱魯亞克說: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只是盡量讓自己永遠保持著一個行走的姿勢,在路上,從來都是。
我們都是自己舞臺上寂寞的舞者,帶著迷醉的舞步為了臺下的一片黑暗而旋轉(zhuǎn)。然而我們甚至不知道,當所有的鎂光燈亮起時,臺下是不是有觀眾,哪怕一個。
我們也都是自己路途中孤獨的行者,拖著疲憊的身軀卻發(fā)現(xiàn)周遭的景致越來越荒蕪破敗,我們不知道,當費勁千辛萬苦越過前方的山峰,等待自己的,是一座繁華的都市,抑或是一片措手不及的廢墟。
曾經(jīng)寫到:高三就是一副華麗的鐐銬,用世間最美的桎捁禁錮了你的自由。那么就允許我?guī)е備D舞蹈,走出屬于自己的腳印。
就這樣吧,一切還沒結(jié)束,一切正在進行,你看這周圍的風景,飛速后退。
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組詩)
一只燕子為什么不能引起我們的亢奮
----致維特根斯坦
一只燕子為什么不能引起我們的亢奮
電線和空氣糾結(jié)在一起以及飛翔
維特根說 :飛翔是粗暴的運動
包括流暢和假設(shè)
假設(shè)已經(jīng)死于弧線
在粗暴的中間弧線的下面尋找希臘人的神經(jīng)
希臘人壓迫的器官和亢奮
希臘人的革命旗幟鮮明
噢 維特根斯坦我們的維特根斯坦
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唱著圣歌奔向何方
在關(guān)于燕子的詞語解釋里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在隱秘的左端宗教的右端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在孤獨的里面悲劇的外面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和誰義無返顧或者中途死亡或者消失質(zhì)量
喬裝成民眾最純潔的思想
逗留在宗教領(lǐng)域
逗留在宗教領(lǐng)域
朗 誦
聶的后面想家的前面
柏拉圖的左面欲望的中間
從牙齒到肺到神經(jīng)到馬其頓人粗暴的哲學
看到杜尚虛妄的色彩
我應(yīng)該從椅子的沉默里跳出來像一個真正的評委
像一個真正無恥的評委暴跳如雷或者詞語致哀
我是評委 可恥的是詩歌和肺的壓迫
學習中的評委死于幻想死于復(fù)雜
再制造一場悲劇關(guān)于街道關(guān)于我們富麗堂皇的生活
從一個文藝復(fù)興到另一個文藝復(fù)興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詩歌多少噢斯維辛多少野蠻的圣徒
命題:非圣潔
我看見一個人拿著頭盔站在灰色的街道
這一切又是怎樣推動我沉重的想家
他在尋找他走失于人群的摩托車還是別的呢
仰望 仰望三分之一中世紀的天空
中世紀去回到中世紀去回到中世紀的天空 噢 萬物圣潔
街道圣潔梧桐圣潔仰望圣潔頭盔圣潔灰塵圣潔空氣圣潔
我看見他的仰望在緩慢墮落
而我像一個圣徒一樣進如野蠻的想家
百度一下
劉呢17035671079: 誰有第八屆全國新概念作文里的一篇叫《透明搖曳》的作文?麻煩貼一下!非常感謝 -
盤縣等效: ______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 當四月的天空/突然下起雪霜/就會想起信仰/當個人的往事/突然失去重量/就擁有堅強的力量'''''''''---題記 一個人抱膝坐在靠窗的地板,靜靜地回想著那些遙遠了的畫面,不經(jīng)意見抬頭,望見頭頂上高懸著的月亮,...
劉呢17035671079: 尋一篇新概念作文 時間無彼岸
盤縣等效: ______ 彼岸,秦桑低綠枝,燕草碧如絲.或可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閉上眼睛,便可小揖輕舟,夢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所以,朋友們,就讓這一切在腦海中聯(lián)翩,請...
劉呢17035671079: 新概念上一篇作文《晴天》
盤縣等效: ______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A卷的晴天,里面有安然還有個長跑死了的.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A卷的晴天,里面有安然還有個長跑猝死了的.
劉呢17035671079: 推薦一篇很好看的新概念作文
盤縣等效: ______ 我都是看書的,這么長打出來太麻煩了,我給你說名字吧 我喜歡的幾篇:第十屆金子棋寫的《來自夏天的魔法》,第十一屆復(fù)賽劉踐實的《你不可能聽到的聲音》(是一首詩,寫的超棒,一等獎),應(yīng)該是第十一屆白云寫的《隔著夜霧,光陰輾轉(zhuǎn)》
劉呢17035671079: 韓寒參加的那一屆(大概是第三界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那篇,那篇文章的題目叫什么來者? -
盤縣等效: ______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
劉呢17035671079: 再找一篇新概念作文 -
盤縣等效: ______ 秋如約而至,生命寂靜著,神思散落著,風依然在吹,很輕,但很冷,似一把把利刃切割著昨日的傷痕,呆呆地望著昏暗的天,腦海中閃過一幅幅用淚凝成的畫,不禁淚漣漣.只是都流在了心上.窗戶剛剛擦過,如往事般清晰,浮現(xiàn)起來. 多少年了...
劉呢17035671079: 求濱海縣明達中學有位叫房修東的學生 我記得他在新概念作文的一本書中發(fā)表過一篇文章 文章開頭是 然后還有當?我只能記得這么多 結(jié)尾好像還有歌詞 記得... -
盤縣等效: ______[答案] 此人確實是明達中學的學生 也確實寫作文獲獎 但是,名氣還沒有這么大,能在百度找到吧 你可以通過他的同學找找看 O(∩_∩)O~ 祝你好運
劉呢17035671079: 新概念作文大賽求新穎題目 -
盤縣等效: ______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陽光路上 給夢想一面令旗 我崇拜青春,不需要偶像 與巫師同桌 那些被成長冷漠的親情(叛逆)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劉呢17035671079: 以 新概念作文 的的方式幫忙寫一篇關(guān)于 父愛 的作文的開頭 -
盤縣等效: ______ 開頭一:世界上有一種東西不會改變,那就是愛,父母的愛.而我今天要說的就是,父親的愛.開頭二:父愛是我們的精神的港灣,累了倦了只要可以依靠著父親,所有疲倦都會消失.開頭三:父親是一本書,他讓我讀懂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父親,是一個工人.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父親在我的心目中卻是一個偉人.
高三是一條長路,行走是一種態(tài)度。行走高三,你們我們,都在路上。
——題記
零.關(guān)于遺忘或是記憶
差不多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的一個朋友說“:他一覺醒來,才想到今天是甲A的末世演出,于是打開電視,一看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申花的球迷個個高興,以為申花贏球了,于是也很高興。”——后來知道,申花其實輸了。
那時候我正在看報紙,一篇歌頌甲A的惡心文章。什么“十年生死兩茫茫”之類的。忽然就覺得好笑,也不知道為什么好笑,這樣的結(jié)局多少有點滑稽,沒有深情緬懷沉痛哀悼,只是像看一個笑話一樣,然后這個下午就這樣輕輕滑過,就像一個尋常的冬日下午。
十年甲A。居然就十年了。十年前我只會指著電視機問爸爸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而十年后,再看見甲A或是中超,我會背過身去。
終于,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個寡情的人,當那些搖旗吶喊那些激情澎湃那些熱血沸騰都在記憶的溝渠中被時間沖刷得搖搖欲墜時,我們只剩下河床。
往事不要再提,相見不必懷念。
十年里沒有生死,記憶里塞進了太多支離破碎,所以把甲A丟棄。轉(zhuǎn)身看見那么多背影,都被過去壓彎了腰。
如果那是最好的年代,就讓他在記憶深處永遠好下去;如果那是壞的年代,就讓他依舊塵封在記憶里。至于現(xiàn)在,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今天明天,只是一個延續(xù),看看我們的雙腳,依然在走。
我們在走,所以就一點一點地遠離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快樂和一些憂傷。
這樣想著,心中不再波瀾起伏,沒有漣漪,沒有波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都沒有。
連阿拉法特都已經(jīng)離開了,還有什么能讓我們期待呢?
于是將記憶打包,離開。
為什么離開,離開是為了更好。為什么留下,留下是為了懷念。為什么遺忘,遺忘是為了前進。為什么記取,記取是為了未來。
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關(guān)于最后一個暑假
“這個暑假我一定要努力啦!”我站在床上高舉雙手喊道。
然后我看見肉園手里的可樂“啪”地掉在地上,利索而清脆;蚊子扼住自己的喉嚨作痛不欲生狀;老牛滿臉悲憤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小伙子,你下來。” 就在我下床的一剎那,他“轟”的一聲在床上躺成了個“大”字……
瞬間我有種歷史重演的感覺,好像每個暑假開始之初這個景象都會被重復(fù)一遍。于是不禁為此唏噓不已。
這時候肉園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自己掉了可樂損失最為慘重,也不顧我正在孕育人生感悟,沖上來就向我索賠可樂的青春損失費,一篇偉大的詩作就此夭折……
今天是8月19號,這種日子按照聶衛(wèi)平的說法叫做“收官階段”,按照蚊子的說法叫做“茍延殘喘”,或者詩意一點,叫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正在琢磨著這首詩是不是李商隱高二升高三的時候?qū)懙牟蕚渲珠_始考證時,老牛一個電話把我從對李商隱的意淫中拖回現(xiàn)實。
“小子,忙什么呢?”
“忙著拿李商隱開涮呢。”
“……”
掛上電話我突然想認真思考一下老牛的這個問題——“忙什么呢?”——其實這并不亞于任何一個哲學命題。
當然對于不同的人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對老師那自然是補課看書做作業(yè)一個都不能少。對朋友就可以說看書上網(wǎng)打游戲。對父母比較麻煩,畢竟都在他們眼皮底下,但如你所知,藝術(shù)允許適當?shù)目鋸垼热缥以H眼目睹蚊子把他完成的作業(yè)從一張紙藝術(shù)成一集裝箱的彪炳戰(zhàn)績。
但對自己,我能給出什么答案?
中國體操隊在雅典忙著失誤,你說四年的拼搏只為了去雅典掉一次鏈子恐怕智商在70以上的人類都不相信。所以我猜他們每失誤一次都會導(dǎo)致不少高三學生肝兒顫——這樣的結(jié)局誰都不敢去想。
通向天堂的梯子在眼前蹭蹭地往上竄,我們只有一刻不停的忙碌才能不至于看不見天梯頂端大學的高大門檻。
于是昏天黑地,于是一塌糊涂。
站在暑假的尾巴上我開始學會用這兩個詞來形容這60天。
每個人都在辛苦地耕耘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借一分錢出去才能收一分錢回來的道理我懂,我告訴自己不要做中國體操隊,我告訴自己明年夏花綻放時,看見的不要是一片措手不及的荒蕪。
太多前人的慘痛放在眼前,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作為學生不能兩次掉進臭水溝,如果掉下去了,證明你本身屬于臭水溝。
所以兄弟們,忙吧。忙出風格,忙出水平;忙出亞洲,忙向世界!
記得小時候老師問我們?yōu)槭裁匆x書,那時仍然懷揣成為偉人的夢想的我回答說:為中華之崛起。老師微笑著叫我坐下,然后我聽見她的嘆息。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越來越體會到這個回答充滿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荒誕意味。
“要有忙到盲的覺悟。”——這是老牛的名言,明言,我忙故我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如是說。不用懷疑,這廝肯定參加過高考,史前高考。周恩來卻不一定。
“忙什么呢?”老師問我。
“忙著掙分呢。”我答。
老師笑了,我也笑了。
我想這次我答對了。
二.關(guān)于規(guī)則
早晨起來,陽光出奇的好,走到窗口,天竟然是藍色的,很干凈的那種藍。忽然就想到,好像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陽光底下流過汗了,記得誰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就是在陽光底下笑,在陽光底下流汗。于是有點害怕,看看鏡子里十七歲的自己,努力去回憶流汗的感覺。可惜,真的很少。那些飛奔在球場上的記憶,就像是黑白電影中的彩色畫面,在灰色的塵埃里開出花來。
我們似乎不再年輕,當我們失去了汗水滑過面頰的記憶或是只剩下汗水滑過面頰的記憶的時候,面對著只有在體育課上才能零距離的籃框籃板籃架虛無地伸出手,揮一揮,再揮一揮。
起跳時,每個人都能感覺到雙肩上的重量——書包的重量亦或是未來的重量。于是我們選擇緩緩坐下,攤開書本,偶爾在腦海中搶個籃板蓋個帽什么的,聊以自慰。抬頭,看見門口懸掛著的“高三〈13〉班”的牌子,認定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
老人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老師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你只能遵守因為是規(guī)定就不要問為什么。
老媽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要學會適應(yīng)規(guī)則不然會被社會淘汰到時候沒人養(yǎng)你看你怎么辦?
我們漸漸學會遺忘,遺忘奔跑的速度,遺忘陽光的味道,遺忘流汗的快樂,遺忘在陽光下奔跑著流汗以及,一切。
生活慢慢地被規(guī)則蠶食,控制,而這所有的入侵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順理成章以至于使人忘記了辯駁。或許生活本該這樣——過去的與未來的,衰老的與年輕的,你們的與他們的,然后我們便心安理得。
睡蓮之所以能冰封幾世后再度開放,是因為當沒有合適的環(huán)境時,它會形成一個叫做孢子的東西,從而一夢千年。然而,一旦有了適宜的環(huán)境,它必然重開——一如同千年之前的那般絢爛。
盡管那時的天空是灰色的,我們?nèi)匀蝗Ρ寂埽苍S是因為對手的強大,也許是因為渴望勝利,又也許,僅僅是尋找一種流汗的感覺。
這個冬日的中午會成為我記憶中最新的一幅彩色畫面,斑斕如同開放的睡蓮。他告訴我,我們其實仍然年輕,只是有時候被遺忘了而已。
我們忘記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規(guī)則,十分鐘相對于時間這個詞來說太渺小太不起眼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規(guī)則卻恰恰相反,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就是這個道理。規(guī)則是最脆弱的東西,果然。
我們依然要在規(guī)則的世界里繼續(xù)生活下去,就像對于這篇文章來說一千字就是它的規(guī)則而我正在努力完成一樣。所以還請老師家長們放心,我們?nèi)詴煤脤W習天天向上為將來的競爭社會打下基礎(chǔ)去適應(yīng)規(guī)則不被社會淘汰并且自己養(yǎng)活自己。
至于那個冬日中午留下的汗水,且讓它蒸發(fā)吧,權(quán)當是幾個孩子對自己開的一個小小玩笑。你看,它已經(jīng)被黑白掩埋,并開始一點一點的腐爛了,不是嗎?
(補記:某日中午,因打籃球而遲致教室兩分鐘,不幸被班主任逮到,遂厲聲命吾作千字情況說明,故為此)
三.關(guān)于語文課上討論的良知
是誰說過:“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殘酷的。”人類的全部自尊在一種極權(quán)的強力之下被碾壓得粉碎,取而代之的卻是與生俱來的獸性,殘暴與噬血,創(chuàng)造那個猩紅色的時刻,只有我們?nèi)祟悺?br />我本不想以如此悲涼的來寫一篇關(guān)于良知的文章,但我做不到,奧斯維辛以后的人類越來越不相信人性,已經(jīng)不是泯滅與否的問題,而是是否存在。不用期待哲學家給我們答案,你就是人類,你來回答。
電影《可可西里》給這樣的詰問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范本,貪念、欲望、野性、神圣、自然、尊嚴……纏繞糾結(jié),無休無止。我看見巡山隊的隊員們一個個死在茫茫的無人區(qū),他們倒下了,沒有一個找得到尸首;我看見日泰隊長的軀干在風中,在盜獵者緩緩離開的背影中逐漸風干,然而我仍然堅持:倒下的一方是善的,狂笑著的一方是惡的。
這樣的判斷力,使人類最后的底線。
我們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灌輸著“好人一生平安”這樣低幼的,充滿幻想而缺乏邏輯的理念,然而世界并不是烏托邦,善良與長命百歲之間永遠不會有什么狗屁關(guān)系,可我們的孩子卻在這樣周而復(fù)始的低級理念的灌輸中遺失了自己對于善惡的判斷準則。
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對于善良的感知與認同。
二戰(zhàn)后,納粹集中營的一個幸存者馬丁·內(nèi)莫勒有一段回憶,引起過全球無數(shù)人的共鳴:“在德國,當他們(納粹)把魔掌伸向共產(chǎn)黨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chǎn)黨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們把魔掌伸向了我,這時,已經(jīng)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良知就是對正義的最原始的堅持。那么多不同流派的宗教能夠回答什么,不如一句話簡單。簡單所以肯定,可以明了,可以義無反顧地堅持。說人性本善不過是一種近乎于無厘頭的自慰,良知說穿了就是在欲念與正義間的取舍,前者是本性,后者是理性。
史鐵生說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說: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神當然是完美的,所以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在圣經(jīng)上寫下香草山,然后轉(zhuǎn)身就走,留下殘缺的人類頂禮膜拜。
在電視播放印度洋海嘯的片子里我看到一輛吊車把成堆的尸體丟入尸坑的鏡頭,拍攝這樣的鏡頭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不善”,我很懷疑。然而海邊人們的眼淚總是讓我很快就忘卻這種懷疑。
只要有人,就不會失掉善心,我們總要這樣期待,不論是在可可西里,還是香草山。
四.關(guān)于醉酒的探戈
那天幾個朋友出去聚一聚,都是兄弟,免不了要干兩杯,并且總是要醉倒兩個的,好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慣例,每次都會看見有人在水池邊吐,自己沒醉過,很奇怪既然知道會吐得這么難受又何必還一杯一杯地灌,后來被他們灌倒,終于明白……
一天又一天,就這樣匆匆地沖到我們面前,還沒來得及細細端詳,就又同樣匆匆的遠去,剩下自己,茫然地望著時間越來越模糊的背影,孤獨地唏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祖千百年前留下的詰問至今沒有解答,都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但為什么我們處處小心翼翼的走出每一步,到家后還是會發(fā)現(xiàn)身上已經(jīng)傷痕累累?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面無懼色的與生活抗戰(zhàn)。面對道道難題,我們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去抗爭、去戰(zhàn)斗,即使被它所傷也無所畏懼,因為活著,就不可以不勇敢。可無論你多么勇敢,當一個人面對那些只屬于自己的,不愿示人的回憶,面對曾經(jīng)的傷疤曾經(jīng)的瘡痍曾經(jīng)的痛徹心肺時,誰又能真正坦然面對?
于是我們選擇了舉杯,讓酒穿過愁腸,希望能流盡那不愿承受的一切。一杯接著一杯,大聲笑著仰頭喝盡,以為自己很快樂,很充實,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其實醉的只是身體,但我們寧愿相信自己的靈魂也醉了,只是不愿醒來,冀希望于短暫的眩暈短暫的迷醉能沖去心頭沉積的苦。有句話叫酒不醉人人自醉。真的很有道理。記得哪本書里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有麻痹自己的方法。也許啤酒就是很多人用來麻痹自己的工具。喝了,吐了,甚至連杯子都砸了,當你把能做得都做了,覺得終于可以一醉方休解千愁的時候,那些你努力忘卻的東西卻好像胃里的穢物般澎湃著翻涌上來。
于是明白了另一句話:舉杯澆愁愁更愁。
最后還是只能面對東流的春水,默數(shù)自己的哀愁。
五.關(guān)于失戀
昨日之日,棄我去者不可留;今日之日,亂我心者多煩憂。
你說當時的我們都只是年少無知
愛情不是這個年齡的幸運
和著眼淚咽下苦梨
一只海星學會寂寞的爬行
我不知道要說什么
逼退到懸崖邊際沒有余地
一遍遍無力地重復(fù)著“對不起”
蒼白的霧籠著傷心
是不是
所有的美好都只是回憶
那么請允許我把眼淚流盡
是不是
所有的誓言都化為灰燼
那么請允許我把自己放棄
是不是
所有的擁抱都冷酷無情
那么請允許我把曾經(jīng)忘記
是不是
所有的話語都注定別離
那么請允許我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親吻我熟悉的你
多少次聽我們聽過的歌
多少回走我們走過的路
多少夜想我們想過的夢
只是我們一起憧憬過的未來
不見了蹤影
你們在哪里啊
我明明看到那時瞳孔里充盈的幸福
像蝴蝶破蛹而出
飛遠了,飛遠了
我踮起腳跟張望它的背影
看澀了雙眼
看痛了心
我伸出手臂想要挽留
但斷了線的風箏找不到回家的入口
一次次地追逐 一次次地輸
一次次地希望 一次次地苦
曾經(jīng)滄海翻涌時針的浪濤
除卻巫山植遍傷痕的祭奠
迷路的孩子一個人哭
走一遍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
雨還在下著
為什么傘下只有一個人孤獨
我還在走著
為什么看不見前面的路
時針還在轉(zhuǎn)著
為什么不能撥回到從前的幸福
淚還在流著
為什么,為什么你卻已經(jīng)不在乎
是誰的聲音反復(fù)吟唱
一年四季,四個冬季
我走在街上迷茫
仿佛聽到過去灑下的歡笑
在嘲諷我的哀傷
黃浦江
情人墻
大雪滿心房
我真的想灑脫地笑一笑
不去悲傷不去愧疚因為你說那只是年少無知的輕狂
于是我冷漠地面對人來人往
假裝勇敢,假裝堅強
我故意回過頭去
可為什么還會有個身影搖晃
是不是忘了,是不是記得
為什么我會莫名其妙的哭出聲來
如果真的已經(jīng)忘記
我是不是可以不看見你
不看當時的日記
而我已經(jīng)學會
在沒有人的地方,悄悄地流淚
也許你說的對
有些東西無所謂
但每當我面對一地的心碎
請不要,請不要阻止我的淚水
流得絕對
六.關(guān)于2004年的秋末冬初
盡管新聞里不時報出幾天之內(nèi)將有冷空氣來襲的消息,但冬天仍遲遲不肯降臨,陽光異常燦爛的照在教室里,襯得考試后同學們原本晦暗的臉龐更顯陰霾,氣溫吊在半空似墜非墜,如同我的成績。秋天就著樣拖著自己的尾巴遲遲不肯離開,2004年的秋末冬初也因此顯得無比漫長。
七校聯(lián)考成績出來后空氣愈發(fā)沉悶,問每一個人都是苦笑著搖頭,除了個別,我看著手里的卷子悲觀的想到,要超過她的話光靠老天有眼似乎已經(jīng)遠遠不夠了,老天應(yīng)該至少和我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
這段時間悲觀主義的思想在坊間盛行,叔本華說人生就是一個鐘擺,在無聊與痛苦間來回擺動,你可能看不懂《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這句話你肯定感同身受,考試前無聊,考完試痛苦,循環(huán)往復(fù),天長地久有時盡,此痛綿綿無絕期。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耳邊回蕩著LINKIN PARK的《somewhere I belong》,然而高三的我們似乎無可歸附,喧鬧背后的空虛一浪一浪無休無止,精神遺失在空氣中飄飄蕩蕩,我們試圖用分數(shù)堆砌起一個個的城堡,卻發(fā)現(xiàn)這些城堡如此弱不禁風,轉(zhuǎn)瞬間化作片磚殘瓦,身在其中的人依然瑟瑟發(fā)抖。
可我們必須蒙住雙眼,告訴自己我不冷。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打打的卷子,一次次的考試,一個個的分數(shù)。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捆捆的題目,一天天的通宵,一杯杯的咖啡。
曾幾何時,高三應(yīng)該是一支支的水筆,一本本的筆記,一年年的重復(fù)。
然而經(jīng)驗終究是不可相信的,只有當我們真正經(jīng)歷時,一些被人遺忘的、被人忽略的東西,才愈發(fā)顯示出它們的價值。
無論何時,生活總不會是平淡的,總有一些時光是無法忘卻的,總有一些歌聲是難以釋懷的,總有一些往事,會在記憶的溝渠中緩緩沉淀而不被沖走。所有的回憶都因為生在高三而顯得覓足珍貴,一個似乎不應(yīng)該有故事存留的時段,卻留下了一些斑駁而生硬的刻痕,無法抹去。
背負著期待與懷疑前進,七校聯(lián)考的山顛已經(jīng)被我們甩在了身后,前方又有無數(shù)不知名的荊棘層層疊疊,有時候或許真的應(yīng)該放棄一些或許曾經(jīng)無比診視的東西,是的,沒有它們就沒有現(xiàn)在,但有了它們,可能就沒有未來。
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近三個月,日子就這樣在指間深深淺淺的流過,回首望去留下痕跡的也不過是那么幾天,甚至幾個時刻而已,是誰說過:“當日子成了舊照片當舊照片成了回憶,我們成了背對背行走的人,沿著不同的方向,固執(zhí)地一步一步遠離,沒有雅典,沒有羅馬,再也沒有回去的路……。”
一開始日子是一本書,后來漸漸變成一頁紙,而最后,不過剩下幾句話、幾行字而已。高三就是這樣幾行字,如同今天涂抹在文杰樓墻壁上的那些話,直白而荒誕。
分數(shù)發(fā)下來很多人想笑很多人想哭很多人沉默了,上個禮拜的一切都是為這個分數(shù)而存在,而當它真正被握在手心時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失去了所謂的想法,或許是忙碌之后的虛無,紙條上的這些數(shù)字最終都會被忘得一干二凈,連同現(xiàn)在的狂喜悲傷壓抑郁悶空虛煩躁等等等等,然而生活還是要繼續(xù)。
回憶只會圖增感傷,腳下的路畢竟蔓延向前,盡管泥濘曲折,但不論如何,這都是我的,真的,因為沒有機會修改而略顯粗糙的時光,因而,獨一無二。總有一些意外在生活的前面等著你,如同某天從天而降的滅火器,我們要作的只是把它們記錄下來,就像這篇文章,然后在未來的某一天靜靜審視它,對自己說:“你看,我曾經(jīng)這樣生活。”
如此,足矣。
七.關(guān)于雪與流年
雪花終于在這一年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紛紛揚揚地飄落,整個天地白茫一片,多少顯得有些不真實,正好符合了同學們茫然一片的心境,七校聯(lián)考之后該總結(jié)的總結(jié)了該回顧的回顧了該反思的反思了該干嘛的都已經(jīng)干完了,那么之后我們要干嘛?卷子仍在一張張不知疲倦的做,然而感覺總是空空蕩蕩,好像飛揚的雪花,就這樣懸空著,迷茫,還是迷茫。
迷茫中我們度過了圣誕又度過了元旦,人在高三多少有點與世隔絕的意味,看著滿大街熱鬧的人群感覺自己格格不入,然后想起朱自清說過:“熱鬧是他們的。”感同身受。
高三自然有著高三自己的熱鬧,苦中作樂是我軍一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謂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記得那天似乎是某節(jié)課上到一半的時候開始下雪的,然后下課時陽臺便成了觀雪臺,同學們臉上一改往日苦大仇深的表情,那種單純的喜悅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得到,許多雙手伸向天空,那些上課時仍抱著暖袋的掌心此刻卻不畏寒冷,只是為了那一片兩片小到幾乎看不見的雪花,很快融化的,卻仍能帶來某種幸福的滿足,讓人感動,不是嗎?
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的忽略,即使經(jīng)歷過這么多的考試,即使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即使曾走過無數(shù)次的成功,即使遭遇過無數(shù)次的挫折,我們,這些18歲的高三學子,仍是一群孩子而已。仍會因為一場意外的降雪而滿足,仍會因為一片白色的純潔而感動,是什么覆蓋了原本稚嫩的臉龐,是什么洗去了原本青澀的年華,在時間的推移中我們都學會了接受而忘卻了疑問,某天轉(zhuǎn)身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越來越陌生,模糊而不可辨識。
總是以為日子既然這樣一天天過來,自然也應(yīng)當這樣一天天過去,一些流逝的時光只是暫時離開,只要我們想要,它還會回來的,其實我們都錯了,生活多變,人,又怎么能不變呢?
小時候?qū)懣偨Y(jié)之類的東西開頭總喜歡用“時光飛逝”,而今卻發(fā)現(xiàn),時光仍在,飛逝的只是我們自己而已。
三天的陽光仍未能讓路邊的積雪融化,但愿那些海嘯中至今失蹤的人能有如這積雪一般的生命力,愿上帝保佑他們。
都說瑞雪兆豐年,但愿吧。
八.關(guān)于最后的戰(zhàn)役
2005的最后一聲爆竹在身后漸漸熄滅,甲申年扔給我們一個寒風吹徹的春節(jié)后揚長而去,我們跟不上它的步伐,它走得太快,健步如飛。我們只能停在原地,停留在它漸行漸遠的背影里,數(shù)一數(shù)它留給我們的一切,悲傷、喜悅、離別、相逢……然后學會感激,感激這一切不再重來的,晨鐘暮鼓的歲月。
然而現(xiàn)在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已經(jīng)全然迥異。
“開學了”我對自己說。我們都知道這緊接而來的半個學期意味著什么,所有的過程與結(jié)果、腳步與身姿、成就與淚水都將找到一個終點、一個結(jié)局、一個歸宿。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12年的等待終究只剩下3個多月而已,這段時間如此漫長以至于我早已忘卻了那個教我書寫自己姓名的小學語文老師,我不知道她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我只知道我即將奔赴的地方,那是一個戰(zhàn)場,我們每個人參加的,都是最后一場戰(zhàn)役。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皆然。
其實前赴后繼的又何止是我們?年年歲歲花相似,戰(zhàn)場依舊;歲歲年年人不同,吶喊猶在。這樣想來,既然人人都必須經(jīng)歷,既然誰都無法逾越,那又何妨看淡一點?但我們畢竟無法做到,因為這逝去的一切,擁有的一切都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冰冷,但實際。
時間的緊迫逼著我們再也無法放下試卷去追逐其他,于是我們只能加倍珍惜與呵護手中那來之不易的幸福,戰(zhàn)場上或許不僅僅只有硝煙,彌漫著的,一定還有其他。
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就這樣在一片渾渾噩噩迷迷糊糊中不知不覺的走過,重新步入機械化生活流程中的同學們顯然有些疲倦,仿佛寒假不過是一個雙休日般的短暫修整,一切都沒有改變,要說不適應(yīng)恐怕也很難,它只是一個延續(xù),從過去伸向未來,而我們卻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盡管我們很想。
所有平靜的水面下總有暗流洶涌,生活亦然,唯一不同的是所有的記憶都將打上高三的烙印,不可磨滅,不論你接受與否。
最后的戰(zhàn)役,我們出演所有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不論精彩與否,我們都會給自己送上掌聲,經(jīng)久不息。
九.關(guān)于行走高三
2005年初我搬了家,然后這個莫名的冬日下午,我坐在寫字桌前整理搬過來的凌亂的紙張,草稿上滿是自己曾經(jīng)的思考的橋段,像是一部久違了的無聲電影,于是心血來潮,將其整理成文,于是就有了行走高三。
凱魯亞克說: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只是盡量讓自己永遠保持著一個行走的姿勢,在路上,從來都是。
我們都是自己舞臺上寂寞的舞者,帶著迷醉的舞步為了臺下的一片黑暗而旋轉(zhuǎn)。然而我們甚至不知道,當所有的鎂光燈亮起時,臺下是不是有觀眾,哪怕一個。
我們也都是自己路途中孤獨的行者,拖著疲憊的身軀卻發(fā)現(xiàn)周遭的景致越來越荒蕪破敗,我們不知道,當費勁千辛萬苦越過前方的山峰,等待自己的,是一座繁華的都市,抑或是一片措手不及的廢墟。
曾經(jīng)寫到:高三就是一副華麗的鐐銬,用世間最美的桎捁禁錮了你的自由。那么就允許我?guī)е備D舞蹈,走出屬于自己的腳印。
就這樣吧,一切還沒結(jié)束,一切正在進行,你看這周圍的風景,飛速后退。
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組詩)
一只燕子為什么不能引起我們的亢奮
----致維特根斯坦
一只燕子為什么不能引起我們的亢奮
電線和空氣糾結(jié)在一起以及飛翔
維特根說 :飛翔是粗暴的運動
包括流暢和假設(shè)
假設(shè)已經(jīng)死于弧線
在粗暴的中間弧線的下面尋找希臘人的神經(jīng)
希臘人壓迫的器官和亢奮
希臘人的革命旗幟鮮明
噢 維特根斯坦我們的維特根斯坦
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唱著圣歌奔向何方
在關(guān)于燕子的詞語解釋里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在隱秘的左端宗教的右端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在孤獨的里面悲劇的外面我們的維特根斯坦奔向何方
和誰義無返顧或者中途死亡或者消失質(zhì)量
喬裝成民眾最純潔的思想
逗留在宗教領(lǐng)域
逗留在宗教領(lǐng)域
朗 誦
聶的后面想家的前面
柏拉圖的左面欲望的中間
從牙齒到肺到神經(jīng)到馬其頓人粗暴的哲學
看到杜尚虛妄的色彩
我應(yīng)該從椅子的沉默里跳出來像一個真正的評委
像一個真正無恥的評委暴跳如雷或者詞語致哀
我是評委 可恥的是詩歌和肺的壓迫
學習中的評委死于幻想死于復(fù)雜
再制造一場悲劇關(guān)于街道關(guān)于我們富麗堂皇的生活
從一個文藝復(fù)興到另一個文藝復(fù)興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詩歌多少噢斯維辛多少野蠻的圣徒
命題:非圣潔
我看見一個人拿著頭盔站在灰色的街道
這一切又是怎樣推動我沉重的想家
他在尋找他走失于人群的摩托車還是別的呢
仰望 仰望三分之一中世紀的天空
中世紀去回到中世紀去回到中世紀的天空 噢 萬物圣潔
街道圣潔梧桐圣潔仰望圣潔頭盔圣潔灰塵圣潔空氣圣潔
我看見他的仰望在緩慢墮落
而我像一個圣徒一樣進如野蠻的想家
百度一下
找一篇新概念作文,記得標題好像《自奧斯維新之后,寫詩是殘酷的...
是誰說過:“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殘酷的。”人類的全部自尊在一種極權(quán)的強力之下被碾壓得粉碎,取而代之的卻是與生俱來的獸性,殘暴與噬血,創(chuàng)造那個猩紅色的時刻,只有我們?nèi)祟悺N冶静幌胍匀绱吮瘺龅膩韺懸黄P(guān)于良知的文章,但我做不到,奧斯維辛以后的人類越來越不相信人性,已經(jīng)不是泯滅與否的問題,而是是否存在。
補發(fā)李一粟新概念作文復(fù)賽現(xiàn)場作文 你知道如何把蛇變成繩子嗎_百度知 ...
當年比賽的另一篇作文,記得還有一個關(guān)于咬了一口的蘋果的命題,不知道是不是那一屆的?一晃十年過去了。這個小小的Blog本不打算收錄這篇文章的,不過為了紀念李一粟參賽,而且為了和上一篇半個小時的上帝配套,我還是又從網(wǎng)上搜了搜,轉(zhuǎn)帖了上來。原文照抄,未作任何修改李一粟復(fù)賽現(xiàn)場作文--清華大學李一...
相關(guān)評說:
盤縣等效: ______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 當四月的天空/突然下起雪霜/就會想起信仰/當個人的往事/突然失去重量/就擁有堅強的力量'''''''''---題記 一個人抱膝坐在靠窗的地板,靜靜地回想著那些遙遠了的畫面,不經(jīng)意見抬頭,望見頭頂上高懸著的月亮,...
盤縣等效: ______ 彼岸,秦桑低綠枝,燕草碧如絲.或可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閉上眼睛,便可小揖輕舟,夢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所以,朋友們,就讓這一切在腦海中聯(lián)翩,請...
盤縣等效: ______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A卷的晴天,里面有安然還有個長跑死了的.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A卷的晴天,里面有安然還有個長跑猝死了的.
盤縣等效: ______ 我都是看書的,這么長打出來太麻煩了,我給你說名字吧 我喜歡的幾篇:第十屆金子棋寫的《來自夏天的魔法》,第十一屆復(fù)賽劉踐實的《你不可能聽到的聲音》(是一首詩,寫的超棒,一等獎),應(yīng)該是第十一屆白云寫的《隔著夜霧,光陰輾轉(zhuǎn)》
盤縣等效: ______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
盤縣等效: ______ 秋如約而至,生命寂靜著,神思散落著,風依然在吹,很輕,但很冷,似一把把利刃切割著昨日的傷痕,呆呆地望著昏暗的天,腦海中閃過一幅幅用淚凝成的畫,不禁淚漣漣.只是都流在了心上.窗戶剛剛擦過,如往事般清晰,浮現(xiàn)起來. 多少年了...
盤縣等效: ______[答案] 此人確實是明達中學的學生 也確實寫作文獲獎 但是,名氣還沒有這么大,能在百度找到吧 你可以通過他的同學找找看 O(∩_∩)O~ 祝你好運
盤縣等效: ______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陽光路上 給夢想一面令旗 我崇拜青春,不需要偶像 與巫師同桌 那些被成長冷漠的親情(叛逆)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盤縣等效: ______ 開頭一:世界上有一種東西不會改變,那就是愛,父母的愛.而我今天要說的就是,父親的愛.開頭二:父愛是我們的精神的港灣,累了倦了只要可以依靠著父親,所有疲倦都會消失.開頭三:父親是一本書,他讓我讀懂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父親,是一個工人.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父親在我的心目中卻是一個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