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名臣”的詩句大全
帶“名臣”的五言詩句
帶“名臣”的五言詩句46句,其中“名臣”開頭的五言詩句4句,“名臣”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32句,“名臣”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0句。
“名臣”開頭的五言詩句
1、昔纂寧宗紀(jì),名臣嘆寂寥。——出自高斯得《讀天臺侍郎黃公神道碑》
2、昔在西京日,名臣數(shù)次公。——出自周必大《泰州守許寺正挽詞二首》
3、名臣為竭力,減額宜少寬。——出自樓鑰《送周君可宰會稽》
4、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出自唐·劉斌《和許給事傷牛尚書》
“名臣”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
1、惟馀麗牲刻,終古読名臣。——出自宋庠《贈兵部尚書魯肅簡公挽詞三首》
2、選良出舊詔,出守必名臣。——出自梅堯臣《送王待制知陜府》
3、爰立俱名臣,后元則無是。——出自衛(wèi)宗武《漢文帝》
4、昔在章圣朝,先君為名臣。——出自朱長文《轉(zhuǎn)運(yùn)少卿生日》
5、同勤太守職,龔遂漢名臣。——出自梅堯臣《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6、先朝有名臣,臥理訟隨息。——出自北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參惠州軍》
7、林泉隱君子,臺閣古名臣。——出自陸文圭《挽貢仲章學(xué)士》
8、爵里三十八,赫赫多名臣。——出自宋祁《思賢閣圖予真愧而成詠》
9、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出自梅堯臣《謹(jǐn)賦》
10、九齡真上壽,一子更名臣。——出自楊萬里《丘母太碩人臧氏挽詩二首》
11、圣朝公史筆,卓行傳名臣。——出自樊夢辰《挽故知容州朝請舅》
12、閩中今樂地,遷客舊名臣。——出自徐璣《寄上泉州許參政福州薜端明謫居》
13、諤諤漢名臣,從天令若春。——出自唐·盧綸《寄贈庫部王郎中》
14、休聲傳孝婦,余慶產(chǎn)名臣。——出自王之望《挽林給事中母柳夫人詞三首》
15、前朝之名臣,承平之王孫。——出自岳珂《蔡忠惠趙氏風(fēng)度帖贊》
16、唐初稱名臣,鮮及杜與房。——出自梅堯臣《送淮南轉(zhuǎn)運(yùn)李學(xué)士君錫》
17、肄儀慚陋學(xué),司直接名臣。——出自蘇頌《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霽》
18、獻(xiàn)書秦逐客,間諜漢名臣。——出自唐·李商隱《送從翁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
19、中興多名臣,有道獨(dú)兩傅。——出自蘇軾《和陶詠二疏》
20、豈無南董氏,奮筆傳名臣。——出自劉克莊《挽吳茂新侍郎三首》
21、英圖多霸跡,歷選有名臣。——出自唐·褚亮《賦得蜀都》
22、瀛洲登俊老,煙閣盡名臣。——出自宋庠《進(jìn)讀唐書終帙》
23、芳洲墮馬處,吾祖漢名臣。——出自梅堯臣《送蒙寺丞赴郢州》
24、竄兮世巨儒,達(dá)兮國名臣。——出自王日翚《云安監(jiān)勸學(xué)詩》
25、悲哉元日招,當(dāng)寧記名臣。——出自劉克莊《挽姚漕貴叔》
26、使無孔方癖,猶是晉名臣。——出自劉克莊《雜詠一百首·桑維翰》
27、山川形勝地,歷世多名臣。——出自南宋·陸游《哀北》
28、太真絕袖去,中興為名臣。——出自張嵲《感事二首》
29、一朝晉遺老,千古漢名臣。——出自陳杰《挽劉實(shí)齋尚書》
30、斬蛟射白額,後卒為名臣。——出自歐陽修《送吳生南歸》
31、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出自梅堯臣《送志來上人往姑蘇謁元曹》
32、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出自梅堯臣《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
“名臣”在中間的五言詩句
1、襲慶名臣胄,棲身世隱堂。——出自黃公度《挽蔡子應(yīng)郎中二首》
2、班班名臣帖,煌煌昭陵書。——出自劉克莊《蔡忠惠家觀墨跡》
3、幸辭天子詔,復(fù)覽名臣疏。——出自唐·靈一《林公》
4、毓秀名臣裔,來賓上相家。——出自李彌遜《碩人趙氏挽詩二首》
5、筆橐名臣后,簞瓢素士先。——出自方岳《知瑞州羅大夫挽詩》
6、迥出名臣上,丹青照臺閣。——出自唐·杜甫《過郭代公故宅》
7、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出自朱翌《詠慈溪普濟(jì)寺古松》
8、尹以名臣擇,朝仍宿哲俞。——出自梅堯臣《資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9、當(dāng)代名臣後,惟公奕世賢。——出自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詞》
10、魯館名臣子,皇家外弟親。——出自宋仁宗《送李端懿師鄆》
帶“名臣”的七言詩句
帶“名臣”的七言詩句46句,其中“名臣”開頭的七言詩句2句,“名臣”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20句,“名臣”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4句。
“名臣”開頭的七言詩句
1、名臣已去騎箕尾,尚有規(guī)模在新史。——出自孔武仲《晁無咎張文潛同校名臣事跡因贈》
2、名臣汲黯鄭當(dāng)時,筆陣秦王將尉遲。——出自方回《追用徐廉使…御史鵬…倡酬韻六首》
“名臣”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
1、帝念河渠在封部,物緣經(jīng)義委名臣。——出自楊億《史館趙祠部況通判宿州》
2、紫綬當(dāng)時賜兩人,一為乳臭一名臣。——出自楊萬里《跋澹庵先生繳張欽夫賜章服答詔二首》
3、五管惟潮地接閩,自唐牧守畀名臣。——出自劉克莊《送金潮州三首》
4、嵇阮交游思舊隱,皋夔功叢記名臣。——出自宋庠《寄延州經(jīng)略龐龍圖》
5、連榜舍升俱伯氏,中興家世最名臣。——出自葉寘《賀王伯愚登第》
6、汾陽韋曲盡名臣,邂逅群居得遠(yuǎn)孫。——出自孔武仲《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
7、黃州終始宋名臣,載世逢時見裔孫。——出自蘇頌《送王彥祖學(xué)士守毗陵》
8、歸粟招提刻翠珉,羯胡稽首嘆名臣。——出自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
9、公有長才動縉紳,朝廷不肯棄名臣。——出自宋庠《和經(jīng)略宣徽吳太尉以將經(jīng)洛陽舊隱之作》
10、幾年侍從作名臣,卻向青云索得身。——出自唐·劉禹錫《河南白尹有…洛兼見…,因而繼和》
11、次公不許畫麒麟,孝宣妙選知名臣。——出自李廳《觀吳正獻(xiàn)真》
12、從容杯酒旗二婦,端嘉之際俱名臣。——出自陸文圭《贈鄭元明術(shù)士自言安晚之孫故詩及之》
13、百二山河雄上國,一雙旌旆委名臣。——出自唐·劉禹錫《途次華州陪…望因睹…狐…題此詩》
14、文章事業(yè)宋名臣,潁上輕投未老身。——出自曾豐《至沙溪拜六一先生墓》
15、累朝科第總名臣,四世能詩才二人。——出自方回《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蕓胡直內(nèi)》
16、帝念淮壖疫疹頻,牢籠山海委名臣。——出自唐·許棠《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17、三朝風(fēng)跡號名臣,十道宣勞德在民。——出自崇大年《送程給事知越州》
18、荊州漢魏以來重,古今相望多名臣。——出自歐陽修《樂哉襄陽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
19、解橐莫為遲久計(jì),甘泉延閣待名臣。——出自朱肱《送程給事知越州》
20、特賜禁林為盛事,只緣明主重名臣。——出自賈黃中《伏睹禁林盛事謹(jǐn)賦一章》
“名臣”在中間的七言詩句
1、參空鐵樹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出自元·魏初《鷓鴣天 九日晉溪》
2、相門舊列名臣傳,挺挺遺風(fēng)眼中見。——出自周麟之《與蘇州守十…衛(wèi)森畫…凝清香為韻》
3、含毫誰作名臣傳,要使風(fēng)流后世傳。——出自張嵲《挽張全真詩二首》
4、中興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馀正始音。——出自孫應(yīng)時《送李文授知括蒼》
5、維揚(yáng)大將金城固,建業(yè)名臣天槧深。——出自曾幾《將適臺州》
6、五十余年到章圣,將帥名臣猶接武。——出自王之望《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
7、紫微深處著招提,古跡名臣事兩寄。——出自宋伯仁《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8、衣冠士子陷鋒刃,良將名臣盡埋沒。——出自唐·崔顥《江畔老人愁》
9、烏府名臣暫擁麾,霜棱聊復(fù)變春熙。——出自劉克莊《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10、龍尾名臣進(jìn)寶奎,虎頭移鎮(zhèn)赴榕溪。——出自楊萬里《送贛守張子…直敷文…師八桂二首》
11、朝中半是名臣友,時寄新吟壁罩紗。——出自張友道《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12、一代名臣張右丞,玉山頭作紫霄亭。——出自楊萬里《寄題舒州宿松知縣戴在伯重新紫霄亭二首》
13、元年二月城下盟,未睹名臣繼嘉佑。——出自胡處晦《上元行》
14、累朝名臣儼冠劍,列圣御坐開乾坤。——出自李廳《觀吳正獻(xiàn)真》
15、江鄉(xiāng)民力已凋疲,妙選名臣往拊綏。——出自劉克莊《送林元質(zhì)侍郎赴宣城二首》
16、天佑名臣錫難老,好將銅狄屢摩挲。——出自王邁《壽太守》
17、昭陵拱木郁參天,麟閣名臣幾人在。——出自范祖禹《送陳元輿侍御赴廬江》
18、雨淋麟閣名臣畫,雪臥龍庭猛將碑。——出自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19、漢末名臣推北海,鄴中才子遜東阿。——出自劉克莊《四和》
20、陶唐名臣有朱虎,揖遜夔夷尊文祖。——出自傅察《送朱熙載改官還鄉(xiāng)》
21、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出自唐·李頎《雜曲歌辭·行路難》
22、漢朝重結(jié)單于好,歲遣名臣禮數(shù)增。——出自梅堯臣《送吳仲庶殿院使北》
23、聞多望士登天祿,知有名臣薦子虛。——出自北宋·王安石《送劉貢父赴秦州清水》
24、視草名臣潤色才,玉墀晨退共徘徊。——出自韓維《和子華兄同…班官舍…日飲永叔家》
帶“名臣”的詩句大全
32、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出自梅堯臣《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名臣”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襲慶名臣胄,棲身世隱堂。——出自黃公度《挽蔡子應(yīng)郎中二首》2、班班名臣帖,煌煌昭陵書。——出自劉克莊《蔡忠惠家觀墨跡》3、幸辭天子詔,復(fù)覽名臣疏。——出自唐·靈一《林公》4、毓秀名臣裔,來賓上相...
“卓行傳名臣”的出處是哪里
“卓行傳名臣”全詩 《挽故知容州朝請舅》宋代 樊夢辰 人物晨星似,誰歟硬脊梁。高風(fēng)思靖節(jié),流派到平塘。勇向急流退,歸來三徑荒。未為先懶句,寄傲益增光。利欲嗟瀾倒,沈淪幾縉紳。頹波障流俗,砥柱賴斯人。高節(jié)標(biāo)時望,清風(fēng)濯世塵。圣朝公史筆,卓行傳名臣。《挽故知容州朝請舅》樊夢...
于謙為何被稱為明朝名臣
其次,于謙有風(fēng)骨、有操守,是當(dāng)時士大夫的典范,天下人都敬仰他的清正剛直。
帶“有名”的詩句大全(85句)
19、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出自宋·汪洙《神童詩》20、英圖多霸跡,歷選有名臣。——出自唐·褚亮《賦得蜀都》21、已為海內(nèi)有名客,又占世間長命人。——出自唐·白居易《偶吟自慰兼呈夢得》22、過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出自唐·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xiàn)上杜七兄仆射相公》23、櫪嘶無...
帶“四代”的詩句大全
“四代”開頭的詩句 1、四代司空倚世勞,可嗟不肖事奸豪。——出自文同《袁術(shù)》2、一門盛事更誰同,四代班衣八十翁。——出自陳宓《挽陳通直》3、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出自唐·李頎《雜曲歌辭·行路難》4、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出自宋真宗《贊胡家》5、四代三公族,清風(fēng)...
帶“卓行”的詩句大全
“卓行”開頭的詩句 1、圣朝公史筆,卓行傳名臣。——出自樊夢辰《挽故知容州朝請舅》2、卓行高文司馬陳,當(dāng)年簡牘指埃塵。——出自晁說之《偶見司馬公休無已書簡感舊作絕句》3、卓行先賢傅,前緣釋氏書。——出自陸文圭《丁酉春識慶…僧詩余…十字盡記其》“卓行”結(jié)尾的詩句 1、不知收卓行...
賞析沈名臣的《凱歌》殺人如草不聞聲
明代沈明臣所做的《凱歌》: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lǐng)軍符號令明。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詩描述的是一場夜襲戰(zhàn)斗,首句便造成強(qiáng)大的氣勢。“銜枚”,原是古代行軍時,為防止士兵喧嘩,令他們在口中銜一支如筷子狀的木條,這里形容軍隊(duì)行動時悄然無聲。“度”是一個沒有形跡、沒有聲響感覺的...
帶“先君”的詩句大全
“先君”開頭的五言詩句1、先君顧我語,汝行勿斷腸。——出自楊萬里《得壽仁、壽俊二子中涂家書三首》2、先君懷圣德,靈廟肅神心。——出自唐·李白《謁老君廟》3、先君桃李蔭,比屋绔襦聲。——出自黃公度《上汪內(nèi)相生日》4、先君尚有言,孫謀敢忘貽。——出自王遂《送三八弟歸九江》5、先君四難弟,...
他是南宋愛國名臣,揭秘王十朋的生平經(jīng)歷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龜齡,號梅溪,溫州樂清(今浙江省樂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曾直言批評皇帝,兩次硬懟當(dāng)朝宰相,宋孝宗趙昚(shèn)贊其為:“南宋無雙士,東都第一臣。”王十朋從小聰明過人,學(xué)通經(jīng)史,詩文名聞遠(yuǎn)近。十九歲時,親眼目睹了宋高宗駐蹕...
“從天”開頭的詩句大全
“從天”開頭的五言詩句(5句)1、諤諤漢名臣,從天令若春。——出自唐·盧綸《寄贈庫部王郎中》2、從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彈。——出自韓維《謝人惠金橘》3、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4、危行危言者,從天落海涯。——出自唐·貫休《送諫官南遷》5、近授...
相關(guān)評說: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答案] 宋代名臣胡銓“區(qū)區(qū)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 唐代宰相李德裕的“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xùn)|”、 “河?xùn)|先生”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有“詩豪" 之稱.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又名瘦島,【唐代】詩人.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答案] “粉身碎骨全不怕”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的詩句.全詩如下: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八陣圖 武侯廟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古柏行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上邪》 漢樂府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每個只列一句,有些不是詩詞: 李白:浪漫主義詩人 《將進(jìn)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蜀道難》 劍閣崢嶸而崔嵬(wéi),一夫當(dāng)關(guān),...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蟬》 【內(nèi)容】: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作者】 字伯施,余姚人.沉靜寡欲,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書郎,十年...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 留別妻 詩人:蘇武 朝代:漢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yuǎn)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dāng)復(fù)來...
川匯區(qū)脈動: ______[答案] 這些全是陸游的詩,他的一般都是比較悲涼的 哀北 太行天下脊,黃河出昆侖. 山川形勝地,歷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 抱負(fù)雖奇?zhèn)?沒齒不得伸. 老夫?qū)嵑昧x,北望常酸辛. 何當(dāng)擁黃旗,徑涉白馬津? 窮追殄犬羊,旁招出鳳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