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全翻譯,以及重要字詞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譯

    祭十二郎文
    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靈:
    唉,我幼年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yǎng)。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沒有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嫂曾經(jīng)撫摸著你指著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任職,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西邊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里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fā)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知道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即使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fā),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靈,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沒有靈,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yè)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fā)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于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xiàn)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后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然后讓奴婢們按照他們的意愿.或去或留.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xiàn),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
    從今以后,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yǎng)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yǎng)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請享用祭品吧!

    一、古今異義
      ①吾去汴州
    去:(古義)離開 (今義)離開所在地方到別處去
      ②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③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古義)成家立業(yè) (今義)(組織、機構)籌備成功,開始存在
      ④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
       動搖:(古義)松動(今義)在兩種對立的意見之間或在兩條對立的行動路線之間搖擺不定
      ⑤未可以為信也
       可以:(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表示許可)
      ⑥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幾何:(古義)多少(日子),意指過不了多久 (今義)多少(用于反問)
      ⑦其無知,悲不幾時
       無知:(古義)(我)死后無知 (今義)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⑧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無意:(古義)沒有心思 (今義)不是有意的
      ⑨然后惟其所愿
       然后:(古義)這樣之后(今義)用于順承復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開頭,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fā)生后,接著發(fā)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應
      ⑩將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義)安家 (今義)男子結婚
      ⑾雖然,我自今年來,蒼蒼者欲化而為白矣
       雖然:(古義)即使這樣 (今義)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與之呼應
      ⑿志氣日益微
       志氣:(古義)精氣神 (今義)為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
      ⒀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既:(古義)不久,后來。 (今義)已經(jīng),既然。也可作連詞,與“且,又,也”等副詞呼應
      ⒁汝來省吾,止一歲。
       止:(古義)留居。 (今義)停止;阻攔;到......截至;僅,只。
    二、通假字
      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羞:通“饈”,美味食物
      ②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④終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通“垗[zhào] ”,墓地
      ⑤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入棺
      ⑥彼蒼者天,曷其有極 曷:通“何”,什么
      ⑦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已:通“以”,表示時間的界限
      ⑧.以待余年 余:通“馀”,剩下的
    三、重點實詞
      銜(含著)哀致(表達)誠 掇汝而就(就職上任)
      汝不果(成為事實、實現(xiàn)) 不克(能夠)蒙其澤
      吊(撫慰)汝之孤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怨恨)
    四、重要虛詞
     其:
      其能久存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表選擇的連詞)
      其無知,悲不幾時(表假設的連詞)
     乎:(助詞,表疑問或反問語氣,反問語氣見“其”的例句)
      矣:其信然矣(判斷語氣,語氣較重)
      文言實詞:孤、怙、孥、薨、輟、嗣、蒙、窆、尤等。
      文言虛詞:其、抑、曷等。
    五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汝又不果來 果:實現(xiàn)
      業(yè)其家 業(yè):繼承……的事業(yè)
      東亦客也 客:做客
      ②名詞作狀語
      莫如西歸 西:向西
      中年兄歿南方 中年:在中年
      毛血日益衰 日:一天天地
      ③動詞作名詞
      而視茫茫 視:視力
      惟其所愿:愿望
      傳之非其真邪 傳:傳來的消息
      ④使動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使......夭折
      成家以致汝 成家:使家成 致:使......來
      長吾女及汝女 長:養(yǎng)育,使……成長,
      ⑤形容詞作名詞
      乃能銜哀致誠誠:誠意
      蒼蒼者欲化為白矣 白:白發(fā)
      ⒍形容詞作動詞
      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保全
    六一詞多義
     ⒈致  
    ①乃能銜哀致誠 (表達) 
      ②致敬亭于幕府 (送達)
      ③將成家而致汝 (使……來) 
      ④何意致不厚 (招引,引來)
      ⑤余幼好書,家貧難致 (取得,得到) 
      ⑥老婦前致詞 (傳達,表達)
      ⑦[蔣]干還,稱瑜雅量高致 (興致,情致)
     ⒉就  
    ①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到) 
      ②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就職上任)
      ③指物作詩立就 (完成) 
      ④于是荊軻就車而去 (接近,靠近)
    ⒊之  
    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②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主謂之間)
      ③佯狂不知所之者 (到) 
      ④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代詞,事情)
      ⑤告汝十二郎之靈 (的)
    ⒋始  
    ①吾年十九,始來京城 【當初,最初(初次)】 
      ②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開始)
      ③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曾經(jīng)) 
      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才)
     ⒌舍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 (離開) 
      ②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停止)
      ③至舍,四支僵不能動 (客舍) 
      ④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行軍三十里為一舍)
      ⑤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建房舍) 
      ⑥屋舍儼然 (房舍)
     ⒍其  
    ①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難道) 
      ②其后四年,而歸視汝 (那)
      ③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他的) 
      ④齊國其庶幾乎 (或許)
      ⑤汝其善撫之 (一定)
     ⒎信  
    ①其信然邪?其夢邪? (真實,確實) 
      ②愿陛下親之信之 (相信)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信用) 
      ④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隨意,隨便)
      ⑤煙濤微茫信難求 (實在,的確)
     ⒏然  
    ①嗚呼!其信然矣! (形容詞的詞尾……的樣子) 
      ②雖然,我自今年來 (這樣)
      ③吳廣以為然 (是的,對的) 
      ④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不過,但是)
      ⑤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一樣)
     ⒐窮  
    ①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窮盡) 
      ②固將愁苦而終窮 (不得志)
      ③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 (阻塞不通,與”通”相對)
    ⒑書
      ①汝去年書云 (寫信) 
      ②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寫)
      ③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書籍) 
      ④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表)
      ⑤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書畫) 
      ⑥《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指<<;尚書>>;)
      ⑦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文字)
     ⒒比  
    ①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近來) 
      ②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 (并列,挨著)
      ③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比較) 
      ④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 (和…比較)
      ⑤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 (等到,及)
     ⒓以  
    ①未始以為憂也 (把) 
      ②其竟以此而殞其身乎 (因為)
      ③東野云,汝歿以六月二日(在) 
      ④使者妄稱以應之乎 (來)
     ⒔如  
    ①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而”) 
      ②日初出大如車蓋 (像)
      ③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比得上) 
      ④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到)
    ⒕食  
    ①彼有食可守,以待終喪 (糧食) 
      ②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食物)
      ③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吃)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養(yǎng))
     ⒖病  
    ①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 (生病)
      ②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毛病,弊病)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干枯的)
      ④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疾病) 
      ⑤君子病無能焉 (擔心)
      ⑥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⒗意  
    ①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心思)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心意)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態(tài))
      ⑤何意致不厚 (意料)
     ⒘長  
    ①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 (養(yǎng)育) 
      ②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 (年紀大的)
      ③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 (個子) 
      ④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與短相對)
      ⑤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長度) 
      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太息:長嘆)
      ⑦茅檐長掃凈無苔 (經(jīng)常) 
      ⑧府吏長跪告 (長久)
      ⑨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排行第一)
     ⒙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遞進)
      ③曼麗遠視,而望幸焉 (承接)
      ④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轉折)
      ⑤提刀而立 (修飾)
      ⑥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假設)
      ⑦遏其生氣——而江浙之梅皆病(因果)
    七特殊句式
      ⒈賓語前置
      ①惟兄嫂是依(應為:"惟依兄嫂是")
      ②其又何尤(應為:"其又尤何")
      ③何為而在吾側也(應為:"為何而在吾側也")
      ⒉狀語后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應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吾佐戎徐州(省略“于”,應為:“吾于徐州佐戎”)
      ⒊被動句
      吾又罷去(譯為:我又被罷免)
      ⒋省略句
      汝從(吾)于東
      既(吾)又與汝就食江南
      ⒌感嘆句
      嗚呼!其信然邪
      ⒍反問句
      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
      ⒎固定句式
      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其......其......其......”構成選擇疑問句,譯為:“是......還是......還是......?”)

    《祭十二郎文》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聽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強忍哀痛,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遠趕去,備辦些時鮮食物作為祭品,在你---十二郎靈前祭告:

    唉!我從小就做了孤兒——等到長大,連父親是什么樣子都記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隨嫂嫂把哥哥的靈柩送回河陽安葬。后來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飯吃,雖然零丁孤苦,但沒有一天和你分離過。我上面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人后嗣的,在孫子輩中只有你一個,在兒子輩中只有一個。韓家子、孫兩代都是獨苗,身子孤單,影子也孤單。嫂嫂曾經(jīng)一手撫你、一手指我說:"韓家兩代人,就只有你們了!"你當時還小,大概沒有留下什么記憶;我當時雖然能記得事了,但也并不懂得嫂嫂的話有多么悲酸啊!

    我十九歲那年,初次來到京城。那以后四年,我才到宣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往河陽掃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靈柩前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來看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妻兒。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接家眷來與我同住的事兒便化為泡影。這一年,我在徐州協(xié)理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又離職,你又沒有來得成。我想就算你跟我到汴州、徐州,這些地方還是異鄉(xiāng)作客,不能把它作為長久之計:要作長遠打算,不如往西邊回到故鄉(xiāng)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突然離開我去世了呢?我和你都年輕,滿以為盡管暫時分離,終于會長久團聚。所以才丟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來求得微薄的俸祿。如果早知道會出現(xiàn)這么個結局,即便有萬乘之國的公卿宰相職位等著我,我也不愿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邊去,我寫信給你說:"我論年紀雖然還不到四十歲,可是兩眼已經(jīng)昏花,兩鬢已經(jīng)斑白,牙齒也搖搖晃晃。想到我的幾位叔伯和幾位兄長,都身體健康卻都過早地逝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能長命嗎?我不能離開這兒,你又不肯來,我生怕自己早晚死去,使你忍受無邊無際的悲哀啊!”誰料年輕的先死而年長的還活著,強壯的夭折而病弱的卻保全了呢?

    唉!難道這是真的嗎?還是做夢呢?還是傳信的弄錯了真實情況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會使他的兒子短命嗎?你這樣純潔聰明卻不應該承受先人的恩澤嗎?年輕的強壯的反而天亡,年長的衰弱的反而健康生存嗎?我實在不能把這消息當成真的啊!如果這是在做夢,或者是傳錯了消息,可是,東野報喪的信件,耿蘭述哀的訃文,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邊呢?唉!看來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會使他的兒子短命了,你這樣純正聰明應該繼承先人的家業(yè),卻不能夠承受先人的恩澤啊!所謂"天",實在難以測透;所謂"神",實在難以弄明啊!所謂"理",真是不能推斷;所謂"壽",根本不能預知啊!

    雖然如此,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fā)快要變得全白了,動搖的牙齒快要脫落了,體質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還有多少時間不跟隨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覺,那我們的分離還能有多久?如果沒有知覺,那我哀傷的時間也就不會長,而不哀傷的日子倒是無窮無盡啊!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力壯的都不能保住,像這樣的小孩兒,又能期望他們長大、,成人立業(yè)嗎?唉!實在傷心啊!實在傷心啊!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越來越厲害。"我回信說:"這種病,江南人多數(shù)有。"并不曾把它看成值得擔憂的大事。唉!難道竟然因為這種病奪去了你的生命嗎?還是另有別的重病而造成這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來信說,你是在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的信沒有說明你死在哪月哪日。或許東野的使者不曉得向家人問明死的具體日期?而耿蘭報喪的信,不懂得應當說明死的具體日期?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向使者詢問死期,使者不過信口胡答來應付他嗎?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問你的兒子和你的乳母。他們如果有糧食可以維持到三年喪滿,就等到喪滿以后接他們來;如果生活困難而不能守滿喪期,那就現(xiàn)在把他們接來。其余的奴婢,都讓他們?yōu)槟闶貑省5鹊轿矣辛α扛脑岬臅r候,一定把你的靈柩從宣州遷回,安葬在祖先的墳地,這樣才算了卻我的心愿。

    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著我們不能同住一起,互相照顧,你死后我又不能撫摸你的遺體,盡情痛哭,入殮之時不曾緊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時不曾俯視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負神靈,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順、不慈愛,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顧,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活著的時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互相依傍,去世以后,你的靈魂不能和我的夢魂親近,這實在是我自己造成惡果,還能怨誰呢!《詩經(jīng)》說:“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那茫茫無際的蒼天啊,我的悲哀何時才有盡頭呢!)從今以后,我對這個世界大概也就沒有什么可以留戀的了!我該回到故鄉(xiāng)去,在伊水、潁水旁邊買幾頃田,來打發(fā)我剩余的歲月。教育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yǎng)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待她們出嫁:我想要做的,不過如此罷了。

    唉!話有說盡的時候,而悲痛的心情卻是沒完沒了的,你是能夠理解呢,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傷心啊!希望你的靈魂能來享用我的祭品啊




    (一)通假字

    遠具時羞之奠 羞:通“饈”,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斂不憑其棺 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入棺

    終葬先人之兆 兆:通“垗”,墓地

    以待馀年 馀:通“余”,剩下的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曷:通“何”,什么

    (二)一詞多義

    1、致

    乃能銜哀致誠 表達

    將成家而致汝 使…… 來

    2、其

    未知其言之悲代詞,她的

    其后四年代詞,那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語氣副詞,表反問

    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語氣副詞,表反問

    其又何尤語氣副詞,表反問

    吾其無意于人世矣語氣副詞,表揣測、推測

    其無知,悲不幾時連詞,表假設

    疑難語句選譯

    1、惟兄嫂是依

    譯為:只依靠兄嫂。(“依”的賓語“兄嫂”前置。構成“唯……是……”格式,“是”起提賓作用。成語“唯才是舉”、“唯你是問”、“惟利是圖”都是這種格式。)

    2、其然乎?其不然乎?

    譯為:是這樣呢?或(還是)不是這樣呢?( “其……其……”格式構成選擇復句。)

    3、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譯為: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擁有萬輛車子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誠”表假設,譯為假如較好;“萬乘”以直譯與意譯結合為好)

    4、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譯為:誰能料到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長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著呢?(“孰謂……乎”為固定結構,一般譯為“誰料到……呢”)

    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

    譯為: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可卻要使他的后代短命嗎!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夭”屬使動用法,要盡量在翻譯中體現(xiàn)。“業(yè)”活用成動詞)

    6、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譯為:如果死后有知覺,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沒有知覺,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而”表假設;“幾何”意為“多久”)

    精妙語句摘錄

    1、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回憶往事,以昔日的幼稚無知來反襯今日的悲傷過度,催人淚下。)

    2、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叔侄情深,此言不虛)

    3、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連用三個語氣詞“其”,一下子將失侄之痛推向高潮。)

    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

    【翻譯】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派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
    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有依靠兄嫂撫養(yǎng)。哥哥正當中年時就因與犯罪的宰相關系密切而受牽連被貶為韶州刺史,次年死于貶所 。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老家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韓家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子曾經(jīng)撫摸著你的頭對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輔佐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家鄉(xiāng),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里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fā)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能料到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雖然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fā),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我死后無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yè)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fā)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于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xiàn)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后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這樣以后,才算了卻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xiàn),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從今以后,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yǎng)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yǎng)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希望享用祭品吧!

    【字詞】
    1.“年、月、日”:此為擬稿時原樣。《文苑英華》作“貞元十九年五月廿六日”;但祭文中說十二郎在“六月十七日”曾寫信給韓愈,“五”字當誤。
    2.季父:父輩中排行最小的叔父。
    3.銜哀:心中含著悲哀。致誠:表達赤誠的心意。
    4.建中:人名,當為韓愈家中仆人。時羞:應時的鮮美佳肴。羞,同“饈”。
    5.孤:幼年喪父稱“孤”。《新唐書·韓愈傳》:“愈生三死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
    6.怙(hù):《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
    7.“中年,兄歿南方”:代宗大歷十二年(777年),韓會由起居舍人貶為韶州(今廣東韶關)刺史,次年死于任所,年四十三。時韓愈十一歲,隨兄在韶州。
    8.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是韓氏祖宗墳墓所在地。
    9.就食江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北方藩鎮(zhèn)李希烈反叛,中原局勢動蕩。韓愈隨嫂遷家避居宣州(今安徽宣城)。因韓氏在宣州置有田宅別業(yè)。韓愈《復志賦》:“值中原之有事兮,將就食于江之南。”《祭鄭夫人文》:“既克返葬,遭時艱難。百口偕行,避地江濆。”均指此。
    10.吾上有三兄:三兄指韓會、韓介,還有一位死時尚幼,未及命名,一說:吾,我們,即韓愈和十二郎。三兄指自己的兩個哥哥和十二郎的哥哥韓百川(韓介的長子)。
    11.先人:指已去世的父親韓仲卿。
    12.兩世一身:子輩和孫輩均只剩一個男丁。
    13.視:古時探親,上對下曰視,下對上曰省。貞元二年(786年),韓愈十九歲,由宣州至長安應進士舉,至貞元八年春始及第,其間曾回宣州一次。但據(jù)韓愈《答崔立之書》與《歐陽生哀辭》均稱二十歲至京都舉進士,與本篇所記相差一年。
    14.省(xǐng):探望,此引申為憑吊。
    15.遇汝從嫂喪來葬:韓愈嫂子鄭氏卒于元貞元九年(793年),韓愈有《祭鄭夫人文》。貞元十一年,韓愈往河陽祖墳掃墓,與奉其母鄭氏靈柩來河陽安葬的十二郎相遇。
    16.董丞相:指董晉。貞元十二年(796年),董晉以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宣武軍節(jié)度使,汴、宋、亳、潁等州觀察使。時韓愈在董晉幕中任節(jié)度推官。汴州: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
    17.止:住。
    18.取其孥(nú):把家眷接來。孥,妻和子的統(tǒng)稱。
    19.薨(hōng)古時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死于汴州任所,韓愈隨葬西行。去后第四天,汴州即發(fā)生兵變。
    20.不果:沒能夠。指因兵變事。
    21.佐戎徐州:當年秋,韓愈入徐、泗、濠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任節(jié)度推官。節(jié)度使府在徐州。佐戎,輔助軍務。
    22.取:迎接。
    23.罷去:貞元十六年五月,張建封卒,韓愈離開徐州赴洛陽。
    24.東:指故鄉(xiāng)河陽之東的汴州和徐州。
    25.孰謂:誰料到。遽(jù):驟然。
    26.斗斛(hú):唐時十斗為一斛。斗斛之祿,指微薄的俸祿。韓愈離開徐州后,于貞元十七年(801年)來長安選官,調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遷監(jiān)察御史。
    27.萬乘(shèng):指高官厚祿。古代兵車一乘,有馬四匹。封國大小以兵賦計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國,稱為萬乘之國。
    28.輟(chuò),停止。輟汝,和上句“舍汝”義同。就:就職。
    29.去年:指貞元十八年(802年)。孟東野:即韓愈的詩友孟郊。是年出任溧陽(今屬江蘇)尉,溧陽去宣州不遠,故韓愈托他捎信給宣州的十二郎。
    30.無涯之戚:無窮的悲傷。涯,邊。戚,憂傷。
    31.純明:純正賢明。不克:不能。蒙:承受。
    32.耿蘭:生平不詳,當時宣州韓氏別業(yè)的管家人。十二郎死后,孟郊在溧陽寫信告訴韓愈,時耿蘭也有喪報。
    33.業(yè):用如動詞,繼承之意。
    34.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時年韓愈有《落齒》詩云:“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35.毛血:指體質。
    36.志氣:指精神。
    37.其幾何離:分離會有多久呢?意謂死后仍可相會。
    38.汝之子:十二郎有二子,長韓湘,次韓滂。韓滂出嗣十二郎的哥哥韓百川為子,見韓愈《韓滂墓志銘》。始十歲:當指長子韓湘。十歲,一本作“一歲”,則當指韓滂,滂生于貞元十八年(802年)。
    39.吾之子始五歲:指韓愈長子韓昶,貞元十五年(799年)韓愈居符離集時所生,小名曰符。
    40.孩提:本指二三歲的幼兒。此為年紀尚小之意。
    41.比(bì):近來。軟腳病:即腳氣病。
    42.吊:此指慰問。孤:指十二郎的兒子。
    43.終喪:守滿三年喪期。《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
    44.取以來:指把十二郎的兒子和乳母接來。
    45.力能改葬:假設之意。即先暫時就地埋葬。合下句連續(xù)可知。
    46.兆:葬域,墓地。
    47.惟其所愿:才算了卻心事。
    48.撫汝以盡哀:指撫尸慟哭。
    49.斂:同“殮”。為死者更衣稱小殮,尸體入棺材稱大殮。
    50.窆(biǎn):下棺入土。
    51.何尤:怨恨誰?
    52.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意謂你青蒼的上天啊,我的痛苦哪有盡頭啊。語本《詩經(jīng)·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53.伊、潁(yǐng):伊水和潁水,均在今河南省境。此指故鄉(xiāng)。
    54.幸其成:韓昶后中穆宗長慶四年進士。韓湘后中長慶三年進士。
    55.長(zhǎng):用如動詞,養(yǎng)育之意。
    56.尚饗:古代祭文結語用辭,意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尚,庶幾,表示希望。

    【文常】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對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沒有鋪排,也沒有張揚,作者善于融抒情于敘事之中,在對身世、家常、生活遭際樸實的敘述中,表現(xiàn)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賞析】

    作者把抒情與敘事結合在一起,聯(lián)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對亡侄的無限哀痛之情。同時,也飽含著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訴說的口吻寫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數(shù),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極寫內心的辛酸悲痛。文章語意反復而一氣貫注,最能體現(xiàn)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優(yōu)長,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4]
    韓愈寫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稱頌死者,而在于傾訴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強調骨肉親情關系。作者與老成,名為叔侄,情同手足,“兩世一身,形單影只”。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顯得家族凋零,振興無望。這在注重門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韓愈的切膚之痛是理所當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實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體強,卻“強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過是一種常見的軟腳病,作者本來不以為意,毫無精神準備,因而對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擊使他極為悲痛。三是表達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對人生無常之感,并以此深化親情。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派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靈:
      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yǎng)。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沒有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子曾經(jīng)撫摸著你指著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看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任職,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西邊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里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fā)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能料到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即使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fā),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我死后無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yè)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fā)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于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xiàn)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后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這樣以后,才算了卻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xiàn),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
      從今以后,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yǎng)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yǎng)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希望享用祭品吧!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
      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去年,孟東野往。吾書與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汝去年書云:“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為憂也。嗚呼!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乎?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東野云,汝歿以六月二日;耿蘭之報無月日。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月日;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東野與吾書,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終喪,則待終喪而取以來;如不能守以終喪,則遂取以來。其余奴婢,并令守汝喪。吾力能改葬,終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嗚呼!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yǎng)于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yǎng)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當求數(shù)頃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翻譯: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靈:
      唉,我幼年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yǎng)。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沒有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嫂曾經(jīng)撫摸著你指著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任職,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西邊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
      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里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fā)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知道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即使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fā),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靈,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沒有靈,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yè)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fā)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于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xiàn)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后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然后讓奴婢們按照他們的意愿.或去或留.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xiàn),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
      從今以后,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yǎng)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yǎng)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請享用祭品吧!

      1.“年、月、日”:此為擬稿時原樣。《文苑英華》作“貞元十九年五月廿六日”;但祭文中說十二郎在“六月十七日”曾寫信給韓愈,“五”字當誤。
      2.季父:父輩中排行最小的叔父。
      3.銜哀:心中含著悲哀。致誠:表達赤誠的心意。
      4.建中:人名,當為韓愈家中仆人。時羞:應時的鮮美佳肴。羞,同“饈”。
      5.孤:幼年喪父稱“孤”。《新唐書·韓愈傳》:“愈生三死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
      6.怙(hù):《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
      7.“中年,兄歿南方”:代宗大歷十二年(777年),韓會由起居舍人貶為韶州(今廣東韶關)刺史,次年死于任所,年四十三。時韓愈十一歲,隨兄在韶州。
      8.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是韓氏祖宗墳墓所在地。
      9.就食江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北方藩鎮(zhèn)李希烈反叛,中原局勢動蕩。韓愈隨嫂遷家避居宣州(今安徽宣城)。因韓氏在宣州置有田宅別業(yè)。韓愈《復志賦》:“值中原之有事兮,將就食于江之南。”《祭鄭夫人文》:“既克返葬,遭時艱難。百口偕行,避地江濆。”均指此。
      10.吾上有三兄:三兄指韓會、韓介,還有一位死時尚幼,未及命名,一說:吾,我們,即韓愈和十二郎。三兄指自己的兩個哥哥和十二郎的哥哥韓百川(韓介的長子)。
      11.先人:指已去世的父親韓仲卿。
      12.兩世一身:子輩和孫輩均只剩一個男丁。
      13.視:古時探親,上對下曰視,下對上曰省。貞元二年(786年),韓愈十九歲,由宣州至長安應進士舉,至貞元八年春始及第,其間曾回宣州一次。但據(jù)韓愈《答崔立之書》與《歐陽生哀辭》均稱二十歲至京都舉進士,與本篇所記相差一年。
      14.省(xǐng):探望,此引申為憑吊。
      15.遇汝從嫂喪來葬:韓愈嫂子鄭氏卒于元貞元九年(793年),韓愈有《祭鄭夫人文》。貞元十一年,韓愈往河陽祖墳掃墓,與奉其母鄭氏靈柩來河陽安葬的十二郎相遇。
      16.董丞相:指董晉。貞元十二年(796年),董晉以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宣武軍節(jié)度使,汴、宋、亳、潁等州觀察使。時韓愈在董晉幕中任節(jié)度推官。汴州: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
      17.止:住。
      18.取其孥(nú):把家眷接來。孥,妻和子的統(tǒng)稱。
      19.薨(hōng)古時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死于汴州任所,韓愈隨葬西行。去后第四天,汴州即發(fā)生兵變。
      20.不果:沒能夠。指因兵變事。
      21.佐戎徐州:當年秋,韓愈入徐、泗、濠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任節(jié)度推官。節(jié)度使府在徐州。佐戎,輔助軍務。
      22.取:迎接。
      23.罷去:貞元十六年五月,張建封卒,韓愈離開徐州赴洛陽。
      24.東:指故鄉(xiāng)河陽之東的汴州和徐州。
      25.孰謂:誰料到。遽(jù):驟然。
      26.斗斛(hú):唐時十斗為一斛。斗斛之祿,指微薄的俸祿。韓愈離開徐州后,于貞元十七年(801年)來長安選官,調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遷監(jiān)察御史。
      27.萬乘(shèng):指高官厚祿。古代兵車一乘,有馬四匹。封國大小以兵賦計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國,稱為萬乘之國。
      28.輟(chuò),停止。輟汝,和上句“舍汝”義同。就:就職。
      29.去年:指貞元十八年(802年)。孟東野:即韓愈的詩友孟郊。是年出任溧陽(今屬江蘇)尉,溧陽去宣州不遠,故韓愈托他捎信給宣州的十二郎。
      30.無涯之戚:無窮的悲傷。涯,邊。戚,憂傷。
      31.純明:純正賢明。不克:不能。蒙:承受。
      32.耿蘭:生平不詳,當時宣州韓氏別業(yè)的管家人。十二郎死后,孟郊在溧陽寫信告訴韓愈,時耿蘭也有喪報。
      33.業(yè):用如動詞,繼承之意。
      34.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時年韓愈有《落齒》詩云:“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35.毛血:指體質。
      36.志氣:指精神。
      37.其幾何離:分離會有多久呢?意謂死后仍可相會。
      38.汝之子:十二郎有二子,長韓湘,次韓滂。韓滂出嗣十二郎的哥哥韓百川為子,見韓愈《韓滂墓志銘》。始十歲:當指長子韓湘。十歲,一本作“一歲”,則當指韓滂,滂生于貞元十八年(802年)。
      39.吾之子始五歲:指韓愈長子韓昶,貞元十五年(799年)韓愈居符離集時所生,小名曰符。
      40.孩提:本指二三歲的幼兒。此為年紀尚小之意。
      41.比(bì):近來。軟腳病:即腳氣病。
      42.吊:此指慰問。孤:指十二郎的兒子。
      43.終喪:守滿三年喪期。《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
      44.取以來:指把十二郎的兒子和乳母接來。
      45.力能改葬:假設之意。即先暫時就地埋葬。合下句連續(xù)可知。
      46.兆:葬域,墓地。
      47.惟其所愿:才算了卻心事。
      48.撫汝以盡哀:指撫尸慟哭。
      49.斂:同“殮”。為死者更衣稱小殮,尸體入棺材稱大殮。
      50.窆(biǎn):下棺入土。
      51.何尤:怨恨誰?
      52.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意謂你青蒼的上天啊,我的痛苦哪有盡頭啊。語本《詩經(jīng)·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53.伊、潁(yǐng):伊水和潁水,均在今河南省境。此指故鄉(xiāng)。
      54.幸其成:韓昶后中穆宗長慶四年進士。韓湘后中長慶三年進士。
      55.長(zhǎng):用如動詞,養(yǎng)育之意。
      56.尚饗:古代祭文結語用辭,意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尚,庶幾,表示希望。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全翻譯,以及重要字詞
    祭十二郎文 譯文: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靈:唉,我幼年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yǎng)。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譯
    譯文: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有依靠兄嫂撫養(yǎng)。哥哥正當中年時就因與犯罪的宰相關系密切而受牽連被貶為韶州刺史,次年...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譯
    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 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 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譯
    嗚呼哀哉!尚饗! 翻譯: 年、月、日,小叔叔愈,在聽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強忍哀痛,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遠趕去,備辦些時鮮食品,祭告于十二郎靈前。唉!我從小就做了孤兒──等到長大,連父親是什么樣子都記不清,唯一的依靠,就是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又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隨嫂嫂把哥哥的靈柩...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譯是什么?
    《祭十二郎》文言文注釋和賞析 《祭十二郎》注釋 1、羞: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通"饈",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無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斂:斂不憑其棺(通"殮",給死人穿衣入棺) 《祭十二郎》賞析 祭文中的千年絕唱——韓愈《祭十二郎文》 南宋學者趙...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
    下面是我?guī)痛蠹艺淼摹都朗晌摹肺难灾R點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重點詞語 1、銜:乃能銜哀致誠(懷著)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親) 3、止:當來省吾,止一歲(留居,住) 4、孥:請歸取其孥(nú)(妻子兒女) 5、果:當不果來(成為事實,結果) 6、蒙:而不克蒙其澤矣(承受) 7、兆...

    祭十二郎文重點句子翻譯
    《祭十二郎文》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聽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強忍哀痛,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遠趕去,備辦些時鮮食物作為祭品,在你---十二郎靈前祭告: 、唉!我從小就做了孤兒——等到長大,連父親是什么樣子都記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隨嫂嫂把...

    誰能把<<祭十二郎文>>的翻譯給我
    《祭十二郎文》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聽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強忍哀痛,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遠趕去,備辦些時鮮食物作為祭品,在你---十二郎靈前祭告: 唉!我從小就做了孤兒——等到長大,連父親是什么樣子都記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隨嫂嫂把哥哥...

    《祭十二郎文》字詞翻譯
    《祭十二郎文》字詞講解\/\/沈磊賢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年、月、日,季父(叔父)愈聞汝喪之(助詞,取獨?)七日,乃(副詞,才、這才)能銜(含,懷著。)哀致(表達、獻出)誠,使建中遠(形作狀)具(備辦、準備)時(...

    祭十二郎文 翻譯。 謝謝。~
    1 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翻譯:想到我的幾位叔伯和幾位兄長都身體健康、卻都過早地逝-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哪能長-命呢 2 惟兄嫂是依 翻譯:唯一的依靠,就是哥哥和嫂嫂。3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翻譯:你是能夠理解呢?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

    相關評說:

  • 危畏18643031716: 祭十二郎文的翻譯?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祭十二郎文》譯文 http://www.liangge.net/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765
  • 危畏18643031716: 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 今吾使建中祭汝—— 現(xiàn)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 公元803年,十二郞葬于河陽,當時韓愈在京師任職.在韓愈年表中有:“貞元十九年(803)寫了名作《師說》,這是韓愈系統(tǒng)提出師道的理論.貞元十九年冬,韓愈晉升為監(jiān)察御史,在任不過二個月,為了體恤民情,忠于職守,上書《論天旱人饑狀》,因遭權臣讒害,貶官連州陽山令.” 古代祭奠,非至親是不給假期的.
  • 危畏18643031716: 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蘇武轉》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漢昭帝即位后,幾年內,匈奴和漢朝實行和親政策 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開過.
  • 危畏18643031716: 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文章是怎樣的?它的全文是怎樣的?請各位朋友幫忙解答.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十二郎與韓愈兩人自幼相守,由長嫂鄭氏撫養(yǎng)成人,共歷患難,因此感情特別深厚.但是長大之后,韓愈本人在外飄泊,與十二郎很少見面.孟郊告知韓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韓愈又疑問六月二十二日老成還在寫信,
  • 危畏18643031716: 《祭十二郎文》改編成散文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我終于在你走后的第七天接受了事實——無力挽回,小叔叔我除了銜哀致誠,還能做什么呢?也罷,就讓建中代我去打點你的后事吧. 我不習慣于物質的俗套程序,在此我將自己隱藏的悲痛細細數(shù)來,以告你在天之靈. 你走得那么匆忙,讓我...
  • 危畏18643031716:  及 ??????? ①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 ??????? ②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
    云安縣背對: ______[答案] ①動詞,比得上,趕得上 ②等到 ③動詞,推及 ④動詞,達到 ⑤連詞,和
  • 危畏18643031716: 《祭十二郎文》敘述家庭、身世、抒發(fā)悲傷感情,悼念侄兒,你有沒有被打不少于500字
    云安縣背對: ______ 《祭十二郎文》敘述家庭、身世(參考《祭十二郎文》翻譯部分)敘述家庭、身世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有依靠兄嫂撫養(yǎng).哥哥正當中年時就戰(zhàn)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老家安葬.隨后又...
  • 危畏18643031716: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課本后面習題 -
    云安縣背對: ______[答案] 《祭十二郎文》課后練習參考答案 一、這篇文章把對十二郎的沉痛悼念之情和瑣碎的家事訴說交織在一起.有現(xiàn)在的事,有往昔的事,有未來的事,有回憶中的事,有猜想中的事.這些事隨著作者聽到十二郎去世的噩耗,一齊紛至沓來.試從作者情感和...
  • 危畏18643031716: 誠在古文中的翻譯?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 誠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誠 chéng 〈形〉 (1) (形聲.從言,成聲.本義:誠實,真誠) (2) 同本義[sincere;honest] 誠,信也.——《說文》 幣必誠.——《禮記·郊特牲》 誠者自成也.——《禮記·中庸》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
  • 危畏18643031716: 祭十二郎文第二段翻譯. -
    云安縣背對: ______ 唉,我幼年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yǎng).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沒有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嫂曾經(jīng)撫摸著你指著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悠久影院| 精美日产NV二线三线水蜜桃| 给我免费观看片在线电影的|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免费人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铜铜铜铜铜铜铜好多免费观看| 日韩三级片网站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