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啟蒙讀本翻譯101到201 文言文啟蒙讀本202的翻譯
宗愨的字是元干,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學(xué)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fēng)刮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jié)婚,結(jié)婚的當(dāng)晚就有強盜來打劫.當(dāng)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斗,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dāng)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xí)文考取功名是正業(yè).宗炳因為學(xué)問高,大家都跟著他喜好讀儒家經(jīng)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所以沒有被鄉(xiāng)親稱贊.
102、天衣無縫
傳說從前有個名叫郭翰的人,夏天的一個晚上因酷熱難受.在庭院里睡覺.他仰望上空,只見一輪明月懸在朵朵飄浮的白云 之中.突然,一朵浮云化為一位仙女,從空中飄落而下; 郭翰以為是在夢中,但頃刻之間那仙女出到自己眼前,分明是在現(xiàn)實.于是慌忙起身,向仙女施禮道: “請問仙姑從何處來到人間?” 那仙女還了一禮.柔聲說道:;我是天上的織女.” 郭翰細細打量織女的衣服,不知它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特別使他感到驚奇的是,她穿的這身衣服竟然沒有衣縫;不禁非常奇怪, 便問. “請問您穿的衣服怎么沒有衣縫?” 織女笑了笑回答說: 我穿的是天衣,天衣本來就不是用針線縫起來的,自然沒有衣縫.”
103、李氏夫婦
黃生,是李氏小時候的朋友.(分別)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把他請到家,殺雞做飯.但是吃過不久,黃生的肚子就很疼,疼的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李氏夫婦非常驚恐,打算找醫(yī)生(趕快)來看看.黃生堅持不讓他們?nèi)?找醫(yī)生),說是老毛病又犯了,沒有關(guān)系.李氏不聽從,堅持去請醫(yī)生.當(dāng)時正在下暴雨,漫天烏黑,山道崎嶇,路滑難行.過了大半夜,帶著醫(yī)生回來了.醫(yī)生給(黃生)針灸,一會(病)就好了.黃生(對李氏)說:”你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報答你?”李氏夫婦說:你是我朋友,應(yīng)當(dāng)很仔細耐心的對待你,你為什么要說(報答的)這些話呢?”第二天天晴了,黃生就告辭離去了.
104、馬嚙盜髻
董熙載應(yīng)朋友邀請,到友人家赴宴豪飲,從中午飲至傍晚已經(jīng)大醉,朋友見狀欲留他住宿,董熙載說:不用擔(dān)心,我還能騎馬回家,當(dāng)時天黑風(fēng)大,不一會因醉酒而從馬上掉下來,直挺挺的臥在路邊,韁繩還握在手里,一會有一強盜路過,見狀很是高興,自言自語到"天助我呀"緊接著就脫其衣服,又想盜他的馬.彎腰拿韁繩,馬便用牙齒緊緊咬住強盜發(fā)髻,雖極力掙扎也不得逃去,等到董熙載酒醒后,把所失的東西都穿戴好,馬才把強盜放了.
105、娘子軍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時嫁柴紹.高祖起兵反隋,紹與妻謀日:”尊公欲掃平天下,紹欲迎接義旗,二人同去則不可,吾獨行又俱后害,未知機如何?”妻日:”公宜速去.予一婦人,臨時自為計.”紹即間行至太原投高祖.妻乃歸戶縣,散家資,起兵以應(yīng)高祖,得兵七萬人,頗多為女子,與太宗俱圍京城.號日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
106、多多益善
劉邦曾經(jīng)在閑暇時與韓信討論各位將領(lǐng)才能的大小.個自有高有低.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統(tǒng)帥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你只不過能統(tǒng)帥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你能統(tǒng)帥多少呢?”韓信回答道:”我統(tǒng)帥士兵的越多越好.”劉邦笑道:”統(tǒng)帥士兵的越多越好,那為什么被我所控制?”韓信說:”陛下不能統(tǒng)帥士兵,但善于帶領(lǐng)將領(lǐng),這就是韓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
107、歧路亡羊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家跑丟了一只羊,失主很著急,立刻率領(lǐng)親戚朋友們?nèi)プ穼?還來邀請楊子的仆人一同去.楊子說:”哈哈,掉了一只羊罷了,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找尋呢?鄰人說:”有許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們回來了.楊子問:”找到羊了嗎?”鄰人回答道:”逃跑了.”楊子說:”怎么會逃跑了呢?”鄰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條路上去了.所以就回來了.”
108、宋濂苦學(xué)
我年幼時就愛學(xué)習(xí).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圣賢的學(xué)說,又擔(dān)心不能與學(xué)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道德高,名望大,門人學(xué)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cè)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xùn)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109、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不經(jīng)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人不通過學(xué)習(xí),就不會懂得道理.但是玉石這種物品,有著永不改變的特性,縱使不把它琢磨制成器物,并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特性.人的本性,因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可能發(fā)生變化,如果不學(xué)習(xí),就有失去作為君子的可能,反而成了小人,這不可不謹(jǐn)慎啊.
110、狗亦有靈
朝太和年中,廣陵人楊生養(yǎng)了一只狗,非常喜愛,常和狗一起出行.楊生喝醉了,走到水塘旁的草叢中,睡著了不能移動.當(dāng)時是冬月,野火燃了起來,風(fēng)又大.狗在他周圍一直呼喚他醒來,但是楊生喝醉了不知道. 楊生的前面有一洼水,狗就走進水中,轉(zhuǎn)身回來,將身上的水灑在他左右.草沾了水,倒在地上了.火就繞了過去.楊生醒了才看到. 一天晚上楊生趕路,不小心掉在了空井中,狗在旁邊叫了一晚上.過了一會兒,有人經(jīng)過,覺得這條狗對著井號叫很奇怪,過去看到了楊生.楊生說:”如果您能夠救我出來,我肯應(yīng)要優(yōu)厚地報答您.”那個人說:”如果你把這只狗給我,我就救你出來.”楊生說:”這只狗曾把我從死地救活,不能給你,如果你要其他東西我就不會吝惜.”那個人說:”如果這樣,就不救你出來.”狗埋下頭看井(里面),楊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告訴路人,把狗給他.路人救了楊生出來,要了狗就離開了.五天之后,狗在晚上逃回了楊生身邊.
111、劉庭式娶盲女
北宋散文家蘇軾任密州知州時,劉庭式是該州通判.從前,庭式未考進士的時候,媒婆向他介紹了一位同鄉(xiāng)姑娘,劉庭式答應(yīng)了.后來劉庭式考取進士,準(zhǔn)備結(jié)婚,恰在這時,這個姑娘卻雙目失明.她父母估計劉庭式不會要她了,便不再向他提及此事.有人建議劉庭式娶她家小女,劉庭式不肯,說:"我早就把心交給了盲女了,怎么改變初衷?"最終還是娶了這個盲姑娘,生了幾個孩子,不久,她就不幸死去.劉庭式很悲傷,不肯續(xù)弦,一直獨身鰥居.
112、秀才讀別字
一個秀才很喜歡讀書,但錯別字卻很多.一天,他看《水滸》,恰好有朋友前來拜訪,見到后問他:兄弟你在看什么書?秀才回答:《水許》.朋友感到奇怪,說:我聽說過的書很多,但《水許》這本書確實沒有見過.他又說: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什么人?秀才說:有一個李達.朋友說:這更奇怪了,有名的古人那么多,但我從沒聽說過一個人叫李達.請問這人長得是什么樣的?秀才說:手中有兩把大爹,....朋友又問:還有什么人?秀才回答:有個和尚叫魚智沉.朋友見他錯別字這么多,不禁啞然失笑.
113、張祜好俠
張祜落第后,經(jīng)常在江淮一帶游走.經(jīng)常聚眾飲酒,自稱為江湖上的豪俠.一天晚上,來了一位身穿夜行衣的人,全身武俠打扮,腰間懸掛一柄寶劍,手中拎著一只行囊.囊里盛著一件東西,有血洇出囊外邊.來人進入屋門后問:”這兒不是張俠士的住處嗎?”張祜回答說:”是的.”非常恭謹(jǐn)?shù)刈屵@個人進屋落座.來人說:”我有一個仇家,此仇已結(jié)十年了.今夜我將他殺死了,報了這段怨仇.”
114、搔癢
曾經(jīng)有個人身上癢,他叫兒子幫他抓癢,抓了三次都沒抓對位置.叫妻子抓,五次都沒抓準(zhǔn).那個人大為光火,說:"你是我的妻子,理應(yīng)是了解我的人,怎么抓不到我的癢處呢?"于是自己動手,抓了一次就不癢了.為什么?癢,人自己知道的東西,怎能不中呢?
115、拷打羊皮定案
大路上,一個背著鹽袋子的和一個挑柴草的結(jié)伴進城.中午時,兩人在樹下歇息,下面鋪著背鹽人帶的一張羊皮,擔(dān)柴人歇了一會后,準(zhǔn)備趕路,扭頭一看,發(fā)現(xiàn)背鹽人睡著了.擔(dān)柴人于是便起了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 背鹽人醒來,發(fā)現(xiàn)羊皮不見了,便認定是擔(dān)柴人所偷,急步趕上去.但擔(dān)柴人見此,反問道:”明明是我的羊皮,怎么說是你的呢?” 為爭羊皮,二人告到了縣衙. 縣令聽了二人的訴訟后,立即令兩名衙役拷打羊皮. 打了一會兒后,縣令喝住了衙役,令二人到羊皮跟前看一看,結(jié)果,背鹽人高興了,但擔(dān)柴人嚇得渾身發(fā)抖,只得如實地交代偷羊皮的經(jīng)過. 原來,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從羊皮里散落不少鹽末,證明這張羊皮是背鹽人的.
116、歐陽曄破案
宋朝人歐陽曄(字日華)治理鄂州政事時,有州民為爭船互毆而死,案子懸了很久沒有判決.歐陽曄親自到監(jiān)獄,把囚犯帶出來,讓他們坐在大廳中,除去他們的手銬與腳鐐,給他們吃完食物,善加慰問后再送回監(jiān)獄,只留一個人在大廳上,這個人顯得很惶恐不安.歐陽曄說:”殺人的是你!”這個人不承認,歐陽曄說:”我觀察飲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殺的人傷在右邊胸部,這就是你殺人的明證.”這個人才哭著認罪.
117、點石成金
一個人特別貧窮,一生虔誠地供奉呂祖,呂祖就是呂洞賓,相傳是道教的先祖.呂洞賓被他的誠意所感動,一天忽然從天上降到他家,看見他家只有四面墻壁,非常貧苦,不禁憐憫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塊厚重的石頭. 石頭立刻變成了黃金,說:”你想要他嗎?” 那個人又拜道:”不想要.” 呂洞賓非常高興,說:”你的確能沒有私心,可以傳授給你成仙的真道.” 那個人說:”不是這樣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頭.” 呂洞賓忽然不見了.
118、原谷收輿
原谷的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 爺爺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么能因為他老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爺爺扔在野外.原谷在后邊跟著,把小推車帶了回來. 父親問說:你帶這個兇具回來作什么? 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輛,所以現(xiàn)在先收起來. 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爺爺接回來贍養(yǎng)了.
119、李存審誡子
李存審出生于家境貧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說:”你父親年輕時提著一把劍到鄉(xiāng)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達到將軍宰相,這當(dāng)中脫離危難,險境,得以生存(的情況)不只一次,拔出箭頭的也有數(shù)百次.”因此將拔出的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yīng)當(dāng)知道你父輩是像這樣起家的.” 李存審出身貧窮沒有地位,他常常訓(xùn)誡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只帶一柄劍離開家鄉(xiāng),四十年了,地位到達將相之高,在這中間經(jīng)過萬死才獲得一次生存的險事絕不止一件,剖開骨肉從中取出的箭頭共有一百多個.于是,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看,吩咐他們貯藏起來,說:”你們這些人都出生在富貴之中,應(yīng)當(dāng)記得你們的父親當(dāng)年起家時就是這樣艱難啊.”
120、皰夫
從前有個廚子,很是迂腐.他在集市上買了雞和肉回來,放在廚房.恰好這時有朋友來訪,就進房中和朋友交談.朋友告辭離去,廚子看見貓狗正在偷吃雞、肉.廚子很著急,對貓狗說:”你們怎么這樣不仁義,我有虧待過你們嗎?”貓狗好像沒有聽見的樣子,吃的更兇了.廚子又說:”我平日為人忠厚,待你們一向很好,你們今天想欺負我不成?”過了一會兒,滿地狼藉,都是吃剩的骨頭,貓狗都跑了.有人說:”這個廚子,真是迂腐啊,那是貓狗,怎么能當(dāng)作人來對待呢?應(yīng)該責(zé)備自己才對啊.”
121、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里貧窮,他在南都學(xué)舍讀書時,總煮二升米,做一鍋子粥,經(jīng)過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塊,早上、晚上各拿兩塊,和一點腌菜吃.留守有個兒子和他一起學(xué)習(xí),要回鄉(xiāng)陪父親,臨走前送給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一邊,不久后食物全腐爛了.留守的兒子說:”大人聽說你過得清淡貧苦,送來這些吃的,你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說:”不是我不感謝你們的好心,只因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也安定,如今要我享用如此豐盛的飯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會平靜安心得再吃下這碗粥呢!”
122、獅子王與豺
以前有一只在山上當(dāng)王的獅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準(zhǔn)備吃掉它. 豺狼說:"我將為大王你每月送來兩只鹿來贖回我的小命".獅子王很高興. 豺狼按照約定時間每月給獅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獲狐理,兔子等維生,數(shù)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沒有什么可以送給獅子了.一天獅子遇到豺狼,說"你殺太多生命了!今天輪到你了.你何其辦呢" 豺狼無言相對,就被獅子吃掉了。
123、蛇銜草
從前有一位姓田的人,看到有條蛇受傷了.另外有一條蛇,銜來草放到它生的瘡上,幾日后受傷的蛇好了,走了.姓田的人拿來這種草剩下的葉子治療人生的瘡,都治好了.人們本來不知道這種草的名字,就把”蛇銜”作為它的名字了.《抱樸子》中說:蛇銜草可以把自己斷的手指重新接好,和沒斷之前一樣.”是這樣的.
124、一篋磨穴硯
古時候有個學(xué)習(xí)書法的人,自以為學(xué)成了,告別師父離去.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送給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那個人接受了,由于東西封條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開來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硯臺,幾十枚,才知道是師父從前用過的.頓時覺得十分慚愧,于是返回繼續(xù)學(xué)習(xí),直到使那書法精通.
125、賣瓜減字
有一個農(nóng)民,種了好幾畝西瓜,正好豐收,就挑出來賣.牌子上寫:”此西瓜出售.”一個秀才走過,說:‘此’字可去掉,只留‘西瓜出售’就可以了.農(nóng)民以為這樣是對的就這樣做了,又一個秀才看見了,說:大家都看得見這是西瓜,為什么要‘西瓜’二字?于是農(nóng)民就去掉了.后來,又一個秀才過來說:”西瓜是來賣的,難道不是賣的?‘出售’二字應(yīng)該去掉.”農(nóng)民很驚訝,于是就去掉了.正好旁邊有一位老人,說:”五個字都可以去掉,但是必須寫上價格.”于是農(nóng)民點了點頭改成了:每斤二文 .原因是應(yīng)該省的就省,不該省的就不省,應(yīng)該根椐事情的實際情況來定.
126、王安期不鞭書生
王安期任東海內(nèi)史時,差役抓了一個犯了夜禁的人來.王安期問道:”你從哪里來呀?”此人回答:”從老師那里聽課回來,沒發(fā)覺天黑了.”王安期說:”如果靠鞭撻寧越這樣發(fā)奮讀書的人來樹立威信,恐怕不是治理好地方的根本.”就讓差役把這個人送回家了.
127、黠猱
野獸之中有(一種)叫猱,小而善于爬樹,爪子鋒利.老虎的腦袋癢,就讓猱撓個比停,(撓)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覺得(腦袋撓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腦漿吃,剩下殘余的用來獻給老虎說:”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來獻給您.”來戶說:”忠心的是猱啊!愛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還沒有察覺.久了老虎的腦袋空了,疼痛發(fā)作,尋找猱的蹤跡.猱卻已經(jīng)跑到高樹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128、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xué)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xué)習(xí)怎么樣了?”孟子(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么要發(fā)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xué)業(yè),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xué)習(xí)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xiàn)在荒廢了學(xué)業(yè),就不免于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于避免禍患.”孟子聽后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xué)不止,把子思當(dāng)做老師,終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129、何梅谷之妻
清末光緒年間,有個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學(xué)說聞名于世.他的老伴卻特別信佛,每天從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何梅谷不讓她念,她不聽.何梅谷擔(dān)心這會在文人中成為笑柄. 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應(yīng)了;他又叫,老伴又答應(yīng)了;他還叫,老伴開始生氣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來勁了,連著又叫了幾聲,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沒完沒了,真煩人." 何梅谷說:"我才叫這幾遍,你就顯得不耐煩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觀世音,你說菩薩就不煩嗎?" 老伴頓時省悟,從此再也不每天念觀世音了. 何梅谷巧妙地設(shè)計了一種讓其心煩的氛圍,通過這種氛圍讓老伴自己感覺到每日念觀世音,令人心煩,最終達到說服老伴的效果.
130、不識自家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經(jīng)常在門外懸掛鞋子作為標(biāo)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進來.到了接近傍晚時分,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沒有看見鞋子,驚訝地問:“我家搬遷了嗎?”來回走動卻不進去.他的妻子看見了他,問道:“這是你的家,為什么不進去呢?”愚蠢的人說:“沒有鞋子,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說:“你難道不認識我了嗎?”愚蠢的人仔細觀察了他的妻子,這才恍然大悟。
131、鷸蚌相爭
河蚌剛剛爬上河灘張開殼兒曬太陽,一只鷸鳥撲過來啄它的肉.蚌靈敏地合擾自己堅硬的殼,把鷸鳥尖尖的長嘴緊緊夾住.鷸對蚌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蚌也對鷸說:”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餓死!”鷸和蚌誰也不肯讓誰.結(jié)果都被漁夫毫不費力地抓住了.
132、畫龍點晴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東寺作畫,在寺廟的墻壁上畫四條金龍.他很快就畫好了,但是沒有畫上眼睛.自己說:”如果點上眼睛,就會飛去的.”人們以為他的話很荒誕,就試著畫上了一條龍的眼睛.一會兒,雷電擊破了墻壁,一條龍乘云飛向空中.其余三條沒有畫上眼睛的龍卻依舊還在.
133、韓信鉆褲襠
淮陰市上的一些無賴少年中,有一個想侮辱韓信,對韓信說:”你雖然身高體大,并喜歡佩帶刀劍,但內(nèi)心膽小得很呢!”他當(dāng)眾侮辱韓信說:”韓信,你要是不怕(能:禁得起、忍得住)死,就刺我;要是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爬過去.”這時,韓信用眼睛盯了那人好久,然后趴下去,從那人的褲襠下爬了過去.整個市上的人都笑他,認為他膽小. 后稱能忍小辱而終成大器者為能受得起”胯下之辱”.
134、李離自刑
李離,是晉文公的法官.他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發(fā)覺后就把自己拘禁起來判以死罪.文公說:”官職貴賤不一,刑罰也輕重有別.這是你手下官吏有過失,不是你的罪責(zé).”李離說:”臣擔(dān)當(dāng)?shù)墓俾毷情L官,不曾把高位讓給下屬;我領(lǐng)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處分給他們.如今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卻要把罪責(zé)推諉(wěi,偉)于下級,這種道理我沒有聽過.”他拒絕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說:”你認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嗎?”李離說:”法官斷案有法規(guī),錯判刑就要親自受刑,錯殺人就要以死償命.您因為臣能聽察細微隱情事理,決斷疑難案件,才讓我做法官.現(xiàn)在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應(yīng)該判處死罪.”于是不接受晉文公的赦令,伏劍自刎而死.
135、二鵲救友
某人的花園里有一株古老的樹,上面有喜鵲筑的巢,母鵲孵出來的小鵲已快成為幼鳥了.一天,一只喜鵲在巢上徘徊飛翔,不停地發(fā)出悲傷的嚎叫.一會兒,成群的喜鵲都漸漸聞聲趕來,聚集在樹上,兩只喜鵲仍然在樹上對叫,像在對話一樣,不一會兒又揚長而去.有過了一會兒,一只鸛從空中飛來,發(fā)出”咯咯”的聲音,兩只喜鵲跟隨在它后面.喜鵲們見了便喧叫起來,好像有話要說.鸛又發(fā)出”咯咯”的叫聲,似乎在答應(yīng)鵲的請求.鸛在古樹上盤旋了三圈,突然向鵲巢沖了下來,叼出一只紅蛇并吞了下去.喜鵲們歡呼了起來,像在慶祝,并向鸛致謝.原來兩只喜鵲是去找鸛來救朋友的啊!
150、趙廣誓死不屈
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里的書童.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是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擄走了婦人.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局勢平定以后,趙廣只畫觀音大士.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151、愚勇
齊國有兩個自吹勇敢的人,一個住在城東,一個住在城西,有一天兩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說:”難得見面,我們姑且去喝酒吧.”“行”.于是兩人踏進酒鋪喝起酒來.酒過數(shù)巡后,住在城東的說:”弄一點肉來吃吃怎么樣?”住在城西的說:”你我都是好漢.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還要另外買肉干什么?”“好!好!”另一個說.于是叫伙計拿出豆豉醬作為調(diào)料,兩人便拔出刀來,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縱然血流滿地,他們還是邊割邊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要是像這樣也算勇敢的話,還不如不勇敢.
152、治駝
從前有個醫(yī)生,自吹能治駝背.他說:"無論駝得像弓那樣的,像蝦那樣的,還是彎曲像鐵環(huán)那樣的,請我去醫(yī)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桿一般直了."有個人信以為真,就請他來醫(yī),這個醫(yī)生要來兩塊門板,一塊放在地上,叫駝背趴在上面,用另一塊壓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勁地踩.這么一來,駝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斷了氣.駝背的兒子要到官府去告他,這個醫(yī)生卻說:"我的職業(yè)是治駝背,只管把駝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153、司馬光救友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神情嚴(yán)肅的象大人一樣,聽了別人講解,他非常喜歡.回家后再給家里人講,書中的主要意思他已經(jīng)完全理解.從這以后他如饑似渴的讀書以至于忘記饑寒冷暖.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個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里,別的孩子都嚇跑了,司馬光卻鎮(zhèn)靜地拿起一塊石頭猛擊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來,小孩因此的救.后來有人把這件事畫成畫在開封、洛陽一帶廣泛流傳.
154、恨鼠墳屋
越西有個單身漢,他蓋起了茅屋,過著自給自足地生活.但是他對老鼠成災(zāi)很發(fā)愁.那些老鼠白天大搖大擺地在屋子里亂竄,夜里邊咬東西邊吱吱地叫,一直鬧到天亮.單身漢積蓄了滿腔怒火.一天,他喝醉了酒回到家里,剛要躺到枕頭上睡覺,老鼠好象使出各種花招打攪他,叫他眼睛片刻也合不上.這個男人一怒之下便持起火把到處燒它們.老鼠果然被燒死了,但單身漢地茅屋也被燒毀了.第二天,他酒醒過來,茫然不知歸向何處.龍門子就去慰問他.他說:”人不可以積憤啊!我起初只是怨恨老鼠,但光看見老鼠卻忘了自己地房子,不料想竟導(dǎo)致這樣一場災(zāi)難.人真不應(yīng)該積憤啊!”
155、武城旋風(fēng)
熙寧九年,恩州武城縣有旋風(fēng)從東南方向刮來,遠遠望去,像一支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樹全被風(fēng)連根拔起,很快旋風(fēng)就將它們卷入云霄中.不久旋風(fēng)漸漸地移近,經(jīng)過縣城,官舍民房幾乎一掃而盡,全都被卷入云中.縣令的兒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在地上,死傷了好幾個人.老百姓中死傷和失蹤的不計其數(shù).縣城成為一片廢墟,于是縣城就移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方.
156、三無賴落井
村西有一老婦家庭院中有上好的李子,苦于常被人偷竊,于是就在墻下設(shè)了個陷阱,在里面倒了米田共等臟物.有甲乙丙三個無賴想偷李子.天黑后,甲先翻過了墻,掉到陷阱里,臟物粘滿了衣褲,氣味十分難聞,還抬頭呼喊他的同伴:快過來,這有上好的李子!乙翻過了墻也掉到陷阱里面了,剛想開口,甲忙堵住他的口,自己呼喊丙.過了一會,丙也掉進來了.乙和丙兩人對望后質(zhì)問甲,甲說:如果你們兩個不掉進來,豈不會一起笑話我!
157、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人賣矛和盾,夸他的盾:”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么東西穿不透的.”有人質(zhì)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jié)果會怎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本來嘛,堅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時并存的.
158、蝜蝂之死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于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象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159、墨子責(zé)耕柱子
墨子對耕柱子發(fā)怒,耕柱子說:”難道我就沒有勝過旁人的地方嗎?”墨子問:”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馬或一頭牛來駕車,你說我將驅(qū)趕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當(dāng)然驅(qū)趕良馬了.”墨子問:”為什么要良馬呢?”耕柱子說:”因為良馬值得你用來鞭責(zé).”墨子說:”我也以為你是值得鞭責(zé)的.”
160、一舉兩得
卞莊子發(fā)現(xiàn)兩只老虎,立即拔劍在手,準(zhǔn)備刺殺.身旁的小僮勸阻他說:"您看兩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來.兩虎相斗,大者必傷,小者必死.到那時候,您刺殺傷虎,就能一舉兩得."卞莊子覺得小僮說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一會兒,兩只老虎為了爭肉,真的嘶咬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突然跳出去,揮劍猛刺傷虎,果然不費大力,就刺死傷虎,一舉獲得兩虎.
161、嗟來之食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饑荒,一大批窮人由于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jīng)過,施舍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于路旁.
162、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zhuǎn)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163、南轅北轍
魏王準(zhǔn)備攻打邯鄲,季梁聽到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來,來不及舒展衣服皺折,顧不得洗頭上的塵土,就忙著去謁見魏王,說:”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一個人,正在向北面趕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既然要到楚國去,為什么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不錯,但是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我說:‘路費即使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他又說:‘我的車夫善于趕車.’我最后說:‘這幾樣越好,反而會使您離楚國越遠!’如今大王的每一個行動都想建立霸業(yè),每一個行動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名分尊貴,大王這樣的行動越多,那么距離大王的事業(yè)無疑是越來越遠.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國去卻向北走的人一樣的嗎?”
164、錢貨入瓶
揚州有個乞丐,叫胡媚兒,他有一個瓶子,同別人說:”如果施舍的錢放滿這個瓶子,就會永遠幸福!”旁觀的人看到瓶子只裝滿了一半,有施舍十文錢,百文錢的,然而瓶子仍就沒有滿.人們對此感到奇怪,一個有錢人經(jīng)過此地,施舍了千文錢,還是沒有滿.有一個好事的人牽著一頭驢,說:”施舍一頭驢.”乞討者點了點頭,驢子隨后便成像繩子似的進入到瓶子里,整個市場上的人都感到驚訝.這個時候,有輛貨車經(jīng)過,貨車的主人聽后便開玩笑說:”能不能讓我的貨車進入到瓶子里?”回答說:”可以.”乞丐將瓶口微微一側(cè),貨車一個個進入到瓶中,貨主非常驚訝,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經(jīng)躲進瓶子中.貨主將瓶子打碎,卻一無所有.
165、溺水童得救
石門人吳又樂說:“光緒庚辰年間我在青浦縣當(dāng)知縣,因為公事回到家鄉(xiāng),把船停在了月城鎮(zhèn)。沿岸有竹子做的籬笆,有六七個小孩兒正在那兒嬉戲玩耍。一會兒,一個孩子失足落入水中,男女們都吃驚地回頭仔細看,兩岸都非常陡峭,不能下水來,吳又樂想把船移過去救人,但船系得很牢,而且船夫們都到岸上的酒店里去了,一時間不容易召集,我白白地著急罷了。正吃驚之時,忽然有一條狗跳到水里,咬住孩子的衣服,游水就到了對岸。狗拉著小孩兒用盡全力上了岸,孩子的家人也來跑了,抱起了溺水的孩子,幸好沒事。這講義氣的狗的情感,與人類相近;但這講義氣的狗的勇氣,人類怎么能比的上呢
166、永泉夫婦
揚州有一個名叫永泉的人,已經(jīng)到了而立之年卻還未娶妻.家中有一個老母親,年紀(jì)有七十歲了,臥病在床.永泉從早上太陽出來便開始勞作,太陽落山的時候便回來休息,從來沒有停止服侍過母親.鄉(xiāng)里有一個女的,二十九歲,因為永泉的孝順,想要跟隨他.她的父母不允許,女的竭力爭取,還是不答應(yīng),于是兩人結(jié)伴私奔了.十年以后,永泉的母親去世了,他們哀痛的把她埋葬了,鄉(xiāng)鄰都稱贊他們的孝順.這個時候女的母親也得病了,兄嫂弟媳都嫌棄她不再理她,永泉說:”你服侍我的母親就好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現(xiàn)在你的母親生病了.我應(yīng)當(dāng)把你的母親看作是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他們隨即把女的母親接了回來.永泉夫婦服侍了她五年,竟然使女的母親再次恢復(fù)了健康.女的母親最終領(lǐng)悟到”人的善與惡,不是用錢就可以衡量得,關(guān)鍵在于自己得心啊.
167、遺產(chǎn)
從前有一個農(nóng)夫,幼時喪父,生活一直很窮困,直到三十歲才娶了老婆.他每天日出的時候就去耕作,天黑的時候才回來休息,親自教養(yǎng)子女,并且拿出錢財救濟那些生活貧窮潦倒的人.農(nóng)夫八十歲時(得病)躺在床上起不來了,在快要死的時候,叫兒子及孫子來到床前,說:”我快要死了,沒有金銀財寶遺留給你們,只有兩件東西可以作為紀(jì)念.”于是手指一個木臺,叫大兒子去打開它.大家只見到一把鋤頭,一件很普通的衣服,大家都覺得很驚奇.農(nóng)夫說:”鋤頭,是我希望你們一生都辛勤勞作;普通的衣服,是我希望你們一生都勤儉樸素.”說完這些話,農(nóng)夫就死了.兒孫們于是永遠緊記他的心愿..
168、黠狼
有一個車夫推車裝著重物登坡,正在用盡力氣的時候,一只狼來咬他的屁股.車夫想要撒手,貨物就會摔破,自己也會被壓到,只好忍著疼痛推車.上了坡之后,狼已經(jīng)咬了一片肉離開了.趁車夫不能出力的時候,偷吃一塊肉,這只狼也算是狡猾又可笑呀!
169、牧豎巧逮狼
兩個牧童走進山林里(恰好)走到一個狼窩前,窩里有兩只小狼,(兩個牧童)謀劃著各抓一只.(他們又)各自爬上一棵樹,兩棵樹相距幾十步遠.過了一會兒老狼回來了,它鉆進狼窩一看,小狼不見了,(焦急萬分)看樣子相當(dāng)倉皇.一個牧童在樹上又是扭小狼的腳,又是揪它的耳朵,讓它哀號;老狼聽到小狼的叫聲,仰頭看見了(牧童和小狼),憤怒著沖到樹下,一邊嚎叫一邊連爬帶抓(著樹干想爬上去).(這時)另一個牧童也在另一棵樹上欺負得小狼急促地哀號起來;老狼(聽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張望,才遠遠看見另一棵樹(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棄這棵樹奔跑向另一邊,(它)奔跑嚎叫象剛才一樣.第一棵樹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個不停、腳下奔跑不止,來來回回跑了幾十趟,跑得漸漸慢了,叫聲漸漸弱了;不一會兒,(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過了許久,便一動不動了.牧童爬下樹一看,老狼已經(jīng)死了.
170、陳在衡不怕鬼
陳在衡先生,和藹又風(fēng)趣,六十多歲了.傍晚時在野外行走,看到二個人打著籠燈往前走.(陳在衡)蹭火點煙,很久都點不燃.其中一個人問:”你過了首七了沒有?”陳在衡很奇怪他的話,就謊稱:”沒呢.”這個人就說:”這就對了,陽氣未盡,所以陰火點不燃.”陳在衡就知道他們是鬼了.就假稱:”世人都說人怕鬼,真的么?”鬼說:”不是!鬼其實怕人!”陳在衡說:”人有什么怕的?”鬼說:”怕口水.”陳在衡于是吸氣用力吐他們口水.二個鬼后退到三步外,睜大眼睛很生氣的說:”你不是鬼?”陳在衡笑著回答:”實話不騙你,我是和鬼很相近的人而已!”然后又向他們吐口水,兩個鬼都變小了一半;第三次吐他們口水就滅了他們.
171、商鞅治秦
衛(wèi)鞅從魏國逃亡到秦國,秦孝公拜他為相,并把商地分封給他,號稱商君.商君治理秦國,法令得到最有效的執(zhí)行,而且公平無私.有權(quán)勢的人犯了法,照樣懲罰;論功行賞,不偏袒自己的親信.連太子犯了法,雖不好施刑,也得把他的老師刺面割鼻,作為儆戒.一年之后,沒有人拾取別人丟在路上的東西,也無人敢謀取非分的財物.這樣,秦國兵力強盛,諸侯都害怕它了.但是商鞅為人刻薄少仁慈,只是用強力的辦法來壓服人罷了.
172、虎畫
我的朋友工于(善于)畫虎,他的房間的四壁都掛著畫有老虎的畫:有的翻騰,有的撲躍,有的在吼叫,有的在奔跑,有的帶著幼仔,有的獨自行走,形態(tài)各不相同,都非常你真的老虎.我曾經(jīng)向他請求而得到了一幅畫,高二尺多,寬差不多有二尺.其中畫有兩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雄虎蹲踞在石頭上,抬起頭向遠方張望,張開口做出呼嘯的樣子;雌虎趴在雄虎旁邊,足向前伸展,神態(tài)怡然自得.在兩只老虎旁邊有三四塊奇石,像給兩只老虎助威一樣.我把這幅畫懸掛在東邊的墻壁上,我非常喜歡這幅畫.
173、張溥與”七錄齋”
張溥小時侯喜歡學(xué)習(xí),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抄完了,朗誦一遍,就(把所抄的)燒掉;再抄,象這樣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繭.冬天皮膚因受凍而開裂,每天用熱水浸好幾次.后來命名讀書的書房叫”七錄”…… 張溥作詩和寫文章非常快.各方來索取的,(張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揮筆,馬上就完成,因為這樣所以(張溥)的名聲在當(dāng)時很高.
174、附庸風(fēng)雅
明人吳儼,官做到部長,家里非常富有。他兒子酷好書畫,購買收藏的名畫很多。一個朋友家里有宋宮處所藏《唐人十八學(xué)士》一卷,每次想得到它,但他家非千金不賣。吳儼的弟弟富有的也可與他兄長相匹敵,只積存糧食絲綢,然而文人常輕視他。一天,他弟告訴畫主說:“《十八學(xué)士》果真要千金嗎?”主說:“是的。”于是按千金之?dāng)?shù)買下了它。后來安排酒席宴請他的兄長和其他那些一向輕視他的人,酒喝到一半,故意談畫,并拿出<十八學(xué)士>來欣賞。有人說:“你憑什么知道這是一幅名畫呢?”他弟弟就環(huán)顧四周說別的事。當(dāng)時人們傳為笑話。
175、虎與人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xiàn)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dāng)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176、阿柴折箭
公元3世紀(jì)末,我國西北邊境上有個部落叫吐鼓渾,它的首領(lǐng)是阿柴.阿柴老了,病倒在榻上.他把20個兒子叫到身邊,說:”你們每個人給我一支箭,讓我在九泉之下也享受彎弓射箭的樂趣.”于是兒子們每人遞上一支箭.一會兒,阿柴對弟弟慕利廷說”你拿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廷輕而易舉地將箭折斷了.阿柴又說:”你把余下的19支箭合在一起,把它折斷.”慕利廷使盡渾身力氣,怎么也折不斷.阿柴對在場的兒子們:”你們懂得其中的道理嗎?一支箭是容易被折斷的,那么多箭合在一起誰也難以折斷它.這說明只有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致,我們的國家就牢不可破”. 阿柴說罷這些話后就死了.
177、王冕
王冕是諸暨人.七八歲時,父親讓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xué)堂,聽學(xué)生們讀書;聽完,就默記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牽牛.------父親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前一樣了,母親說;”兒子是這樣一心一意,何不聽?wèi){他去干想做的事!”于是王冕離開家投靠和尚廟而居住.晚上偷偷出來,坐在佛的膝蓋上,用佛像前晝夜不熄的燈照著書讀,響亮的讀書聲一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做的偶像,猙獰兇惡十分可怕;王冕一個小孩,就像沒看見一樣鎮(zhèn)定.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xué)生,學(xué)成了博學(xué)多通的儒生.
178、孝丐
一個乞丐的生活狀況不如他的同鄉(xiāng)人.明孝宗年間,這個乞丐在吳地行乞.每次乞到的食物都不吃,把它儲存在一個竹筒中.看見的人都很奇怪,時間長了就有人問乞丐這是為什么,乞丐說:”我還有老母親在世,但是已經(jīng)命在旦夕.”有好事的人想知道究竟,于是跟著乞丐走了一段路到了河邊,在一片柳陰下系著一葉小舟,雖然很破但很干凈.有一個老婦人坐在里面.乞丐到了以后拿出儲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親吃的時候,他唱歌作樂,使母親高興,等母親吃完了才作別的.又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沒有乞到,很郁悶,有一個叫沈孟淵的看他可憐給他食物,但是乞丐寧可餓著也要先給母親吃,這樣過了多少年后,乞丐的母親去世了,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據(jù)說,乞丐說自己姓沈,當(dāng)年三十歲左右.
179、馬訴冤
劉承節(jié)奉命去擔(dān)任官職,從浙江到江西,僅和一個兒子一個仆人騎馬上路.到了貴溪,中午在旅店停下車馬,遇到幾個客人也來投宿.劉承節(jié)箱子中大約有一百兩,被客人看見了.那幾個客人都是強盜,那天夜里攜帶著杖棒到劉承節(jié)屋子里.劉承節(jié)本來是參軍的,手臂很有力,揮起刀砍斷了他一條手臂,強盜們害怕就分散逃跑了.劉承節(jié)叫醒兒子和仆人起床,快速離去,然而在貴溪成外的高山下,又遇到了強盜,雖然和他們反抗搏斗,然而寡不敵眾,連同兒子仆人死了.所乘的馬在道路上來回走動,遇到主簿外出,馬迎到他車前,彎下腳好象跪拜.主簿為此奇怪,說:”這一定是有冤情要訴說.”于是跟著馬走,到了高山,馬站住不再前進,看到滿地血跡,三具尸體趴在地上,肢體還溫暖.主簿派人追訪搜捕,不到一天強盜全都抓住了.
180、陳元方答客
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那時七歲,正在家門外玩耍.客人問他:你父親在嗎? 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jīng)先離開了.客人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見面,等到中午您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小孩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覺得慚愧,忙下車前來想拉拉陳元方.陳元方走入家門不再理他.
181、凍兒
艾子有個孫子,十多歲,脾氣頑劣不愛學(xué)習(xí),常常用木條打他,也不思悔改.艾子的兒子只有這個孩子,常常怕自己兒子經(jīng)受不住棒打而被艾子打死,每次都哭著請求艾子饒恕.艾子發(fā)怒說:”我這是因為你教子無方才這樣啊!”,敲打?qū)O子更厲害.他的兒子也沒有辦法.一天早晨,大雪飄落,孫子團雪球玩,艾子見了,便剝?nèi)ニ囊路?讓他跪在雪地上,凍得瑟瑟發(fā)抖.他的兒子不再敢說話,也脫掉衣服跪在孩子旁邊.艾子驚訝地問道:”你兒子有錯,應(yīng)當(dāng)受到這樣的懲罰,你何苦這樣呢?”他兒子哭道:”你凍壞我的兒子,我也要凍壞你的兒子.”艾子大笑,免去了對孫子的體罰.
182、雁奴
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夜晚它們必定選擇地方棲息,惟恐人類用帶絲線的箭射自己,選派值班雁在四周巡邏.有人來到就叫,群雁憑借這樣可以閉眼(睡覺).湖邊的人熟悉它們的事情,點著火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鳴叫,湖邊的人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群雁都驚醒,看看,沒什么東西.如此這般三四次.群雁認為值班雁欺騙自己,共同啄它.沒多久,湖邊的人拿著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剛剛睡著,一往捕去沒有(一只)遺漏的.
183、華佗巧治病
有一位郡守患病,華佗認為這個人只要大怒一場病就會好,于是收了他很多錢財卻不給他治病,不久華佗干脆丟下病人走了,還留下一封信罵這位太守.郡守看到華佗收了他這么多錢不但不給他治病還罵他,真是氣到極點了,命手下人立即把華佗捉來殺掉.郡守的兒子知道華佗的真實用意,囑咐手下人不要追趕.郡守一看這么久還沒有抓回來,這口惡氣沒地方出,更是憤怒到了極點,吐出了幾升黑血,病就痊愈了.
184、胡岐兄妹
胡兄妹,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以編織席子為生,治家十分勤勞。等到兄妹長大了,母親長病不起。兄妹兩個人互相商量:兄長到京城做生意,妹妹在家里侍奉母親。兄長離開了,妹妹早上在田間勞作,晚上則侍奉母親,十分孝順。鄰居有一個叫做劉二的人,打妹妹壞主意。妹妹罵了他,于是恨在心。劉二寫匿名信給兄長,訴說妹妹種種不孝順的行為。兄長立即返回鄉(xiāng)里看望,正好碰上母親去,于是責(zé)備妹妹說:“我與你兩個人,沒有母親就沒辦法成人,你怎么能不孝順?”妹妹哭泣著說:“沒有這回事,希望兄長詢問鄉(xiāng)里。”鄰里都說:“你妹妹十分孝順,全鄉(xiāng)都知道,這必定是有人誣陷。”兄長于是拿出書信,大家看它,是劉二所寫的。鄉(xiāng)里人都十分憤怒,拿起鞭子打他。
185、黠鼠
蘇子在夜里坐著,有只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響起一次.蘇子命令童子拿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箱型器具,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從里面發(fā)出.童子說”啊,這只老鼠被關(guān)住就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箱子來看里面,空空的一無所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箱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是在叫的,怎么會突然死了呢?以前是什么聲音,難道是鬼嗎?”(童子)把箱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蘇子嘆了口氣說:”怪了,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關(guān)在箱子里,箱子是堅硬的、老鼠不能夠鉆透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夠咬的時候咬(箱子),用聲音來招致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憑借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生物中沒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馴化神龍、捉住蛟龍,能用龜殼占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后主宰他們,突然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這只老鼠的計謀中,吃驚于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坐下來,閉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對我說”你只是多學(xué)而記住一點知識,但還是離‘道’很遠.自己心里不專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擾、左右,所以一只老鼠發(fā)出叫聲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幫它改變困境.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碧玉時不動聲色,而在打破一口鍋時失聲尖叫;人能夠搏取猛虎,可見到蜂蝎時不免變色,這是不專一的結(jié)果.這是你早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著筆,記下了我的文章.
186、綠衣使者
唐朝明皇在位的時候,長安楊崇義的妻子劉氏與鄰人李氏私通,想要殺死楊崇義,楊崇義喜歡鸚鵡,常常親自喂它.有一天,楊崇義喝醉了回來,劉氏與李氏合謀將其殺死,埋在枯井中,書童與仆人都不知道這事情,只有鸚鵡看見了這事情.劉氏又命令書童與仆人去找丈夫,并報告了官府.官府日日夜夜尋找兇手都沒找到,到揚家來尋找(兇手).架子上的鸚鵡突然說"殺我主人的人,是劉氏與李氏"官府于是抓了兩人并拷問他們,于是全部說出了實情.于是將二人按法處理,并奏明于皇帝.明皇稱這鸚鵡有義氣,于是將其喂養(yǎng)與宮中,并且封為“綠衣使者”。
187、觀弈
太史喜歡下棋,自己吹虛說:”我一生從沒有輸過棋.”人人都把他當(dāng)作神奇的人,太史也把自己命名為弈秋.別人下棋時,他總是在旁邊觀看,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手,好像他的舉動中存在著什么深刻的含意,大家都猜不出他的道行深淺.(如果)有人請他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瀟灑地離去,好像不屑于和這樣的人下棋.等到他病得很嚴(yán)重了,他的兒子跪在床前說:”我想要得到父親你的精華棋譜.”太史說:”傻瓜,我哪里有棋譜.”兒子說:”如果沒有,哪能做到不敗?”太史說:”如果你一定認為我有譜,那我就教你三個字,是‘不對局(不要和人下棋)’.我一生都不和別人下棋,因此一生也沒有輸過一局.”說完,去逝了.
188、晏子諫齊景公
齊景公探視小鳥,看到小鳥很弱就回來了.晏子聽到這件事,不等景公召請就入宮,看到景公擔(dān)心得都出汗了.晏子就問:”國君為何如此啊?”景公說:”我去看小鳥,小鳥十分瘦弱,所以我就回來了.”晏子在殿北徘徊了一陣子,就再拜而祝賀道:”我們的國君具備圣王之道了.”景公不解地問:”寡人只是去看小鳥,小鳥太弱,就回來了.這就符合圣王之道,是什么原因呢?”晏子回答:”國君去看小鳥,小鳥弱,所以國君回來了,這就是愛護弱者啊!我們的國君仁愛禽獸尚且如此,何況是對人呢?這就是圣人之道.”
189、何易于挽纖
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過什么途徑做官的.他擔(dān)任益昌縣令.益昌離州有四十里遠,刺史崔樸曾經(jīng)在春天帶者賓客乘船路過益昌附近,讓百姓挽纖拉船,何易于親自挽纖拉船.崔樸驚訝地問情況,何易于說:”現(xiàn)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種養(yǎng)蠶,惟獨我沒事做,可以擔(dān)負那勞役.”崔樸慚愧,和賓客們急忙騎馬離開了.
190、李白嗜酒
李白酷愛飲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樂府新詞,急切地召見李白、李白卻已經(jīng)醉臥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宮),用冷水澆他的臉,馬上命令寫詩,不一會兒,(李白)就寫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許他.(李白)曾經(jīng)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腳來命令高力士(給他)脫靴子,因此被斥責(zé)離開(長安).于是,(李白)浪跡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
《文言文啟蒙讀本》50~100翻譯
”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說:”你看《筆說》.”父親見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對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后,我傳授給你.”王羲之誠懇的請求父親:”現(xiàn)在就給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會埋沒幼年的才華.”父親很高興,于是就給了他.不到一個月,書法便大有長進.衛(wèi)夫人見了后,對擔(dān)任太常官的王策說:”羲之...
文言文110篇翻譯
1. BBS《新編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84篇至110篇翻譯 可能版本不太一樣,給你翻譯個別吧。 (88至...有鳴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頗不堪,故言守約惡聞蟬聲。神宗一日以問守約,曰:“然。”上以為過。...3. 文言文啟蒙讀本110—111的譯文 110.狗亦有靈 譯文:楊聲揚了一條狗,他十分喜歡它。一天晚上,楊聲...
文言文啟蒙讀本195~209(共15篇)的翻譯,加點字,啟示\/人物形象
他說遇到了鬼.沒過多久,又有個人來到這家店,渾身濕透了,自言自語地說被鬼推到了河里.兩人相互看著,啞然失笑.203、約取而實得 葉奕繩曾說自己勉強記憶的方法:我天資遲鈍,每次讀書,遇到喜愛的章節(jié)就記錄下來,記錄完畢后朗誦數(shù)次,并將它貼在墻壁上,這樣每天都會有十來段,最少也六七段.合上書后,可以...
文言文啟蒙讀本201——244
2012-02-15 文言文啟蒙讀本翻譯101到201 7 2010-05-22 文言文啟蒙讀本地200和201的原文和翻譯 8 2013-05-30 文言文啟蒙讀本221、222原文、翻譯(高懸賞) 9 2007-08-28 求文言文啟蒙讀本上200-340的全文翻譯!! 290 2014-11-03 文言文啟蒙讀本第139,140篇是什么? 9 2010-12-24 文言文啟蒙讀本...
文言文起蒙課本
1. 文言文啟蒙讀本全本解釋 《文言文啟蒙讀本》中《小人》的翻譯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玩摩術(shù)的人,帶著一個盒子,盒子里藏著個小人,這個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錢,玩魔術(shù)人就打開盒子讓小人出來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術(shù)的人到了宮掖時,管理宮掖的負責(zé)人把盒子給搞魔術(shù)的人要過...
《文言文啟蒙讀本》180-340翻譯
2008-08-20 初中文言文啟蒙讀本1到340的全部翻譯 188 2008-10-23 文言文啟蒙讀本160—180的譯文翻譯 2016-08-01 《文言文啟蒙讀本》340.大公無私 3 2011-12-20 文言文啟蒙讀本 全部翻譯 12 2010-03-08 求《文言文啟蒙讀本》的翻譯 52 2010-12-25 文言文啟蒙讀本的全部翻譯 7 更多類似問題 > ...
天衣無縫文言文翻譯
6. 翻譯文言文啟蒙讀本中的第101篇《乘風(fēng)破浪》和102篇《天衣無縫》 102. 天衣無縫 郭翰下天堂在庭院中,(他)仰望天空,(看見)有個人從天上飄下,(她)說:“我是織女。” (郭翰)細細打量了織女的衣服,都沒有衣縫。郭翰就問她,(她)回答說“天上的衣服本身就不是用針線來縫制的。” 101. 乘風(fēng)破浪宗愨的字是...
《文言文啟蒙讀本》白毛女原文和翻譯
原文:佃戶楊白勞,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兒,許配同村大春。地主黃世仁,為富不仁,以田賦相逼。楊號呼無路,遂自盡。喜兒頓陷虎口,為黃所污。既而黃又欲售之。喜兒無奈,遂中夜脫逃,走深山而匿,擷果自食。為延生報仇,潛入古寺,攫供品以啖,人皆以為鬼魅。后義軍至,為大春截獲。大春熟視...
《文言文啟蒙讀本》41到50的翻譯???
”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45責(zé)人當(dāng)以其方 某富翁夜里突然的了疾病,命令仆人擊石取火。這天晚上特別陰暗,找不到火刀和火石。
文言文啟蒙讀本古文114《搔癢》譯文
詞語注釋:⑴向:以前 ⑵令:讓,叫 ⑶妻子:妻子和孩子 ⑷弗:不 ⑸索:此指“抓”或“搔” ⑹亦:也 ⑺勃然:發(fā)怒變臉色的樣子 ⑻難:為難 ⑼引:伸 ⑽絕:停止 ⑾者:...的情況 ⑿以:用來 啟發(fā)于借鑒:癢這種感覺,是只有自己才能感覺到的.自己知道才...
相關(guān)評說: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郭翰下天堂在庭院中,(他)仰望天空,(看見)有個人從天上飄下,(她)說:“我是織女.”(郭翰)細細打量了織女的衣服,都沒有衣縫.郭翰就問她,(她)回答說“天上的衣服本身就不是用針線來縫制的.”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83《蘇東坡焚房契》 蘇東坡從廣東往北回,選擇住在陽羨,邵民陪他去看一套房子(值五十萬),蘇東坡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錢剛能買下,后來挑了個吉日住入新家,經(jīng)常與邵民在月下散步,聽到有個婦人哭得很傷心,,便推開門進去,婦人看到蘇東坡仍然在哭.蘇東坡問她,婦人說:我有一套房子傳了百年,而我的兒子不成材,買給了別人,現(xiàn)在我搬到著兒來了,住了百年的舊房子永遠沒了,怎能不痛心?問她屋子在哪兒,就是蘇東坡所買的房子.蘇東坡再三安慰她說:你的屋子是我買的,不用悲傷,今天把屋子還給你.馬上叫人拿來憑據(jù),在婦人面前燒了.叫婦人的兒子,第二天接他母親回到原來住所,竟然不索要他的錢.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鱔救婢 原文 高懷中,業(yè)鱔面于揚州小東門,日殺鱔以千數(shù),一婢憫之,每夜竊部分缸中鱔從后窗投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倉皇出逃,為火所傷,困于河濱.夜深入睡,比醒而痛減,傷盡愈.視之,有河中污泥敷于傷處,而周有鱔...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答案] 譯文: 有一個背癢的人,讓他的孩子抓癢,三次抓而不中.又讓他的妻子搔癢,五次搔而也不中.那個人勃然而怒的說:“妻子是了解我的人,是在為難我嗎?”(那個人)就自己伸手(搔癢),一搔,癢就停止了.為什么呢?癢,是自己知道的,別人...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答案] 《愚人食鹽》 原文:昔有愚者,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 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翻譯:古時有個很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去.主人請他...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何岳兩次還金: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jīng)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dān)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老老實實的把文言文的重點字詞記住,時間長了,積累的就多,看到文言文就能明白其中意思.《文言文啟蒙讀本》作者:楊振中 《文言文啟蒙讀本》選文題材豐富多樣:成語典故、歷史故事、人物小傳、風(fēng)土人情等,凡所可錄,無不錄之.并從中引申出“關(guān)愛”的主題,朗朗上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xué)生的思想修養(yǎng),一舉多得.書中所用實詞、虛詞都是最常用的,所及語法特點、句式特點,也都中規(guī)中矩.一些特意設(shè)計的微型練習(xí),讓學(xué)生在輕輕松松的思考中,認識、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答案] 是不是這一篇呢? 原文及翻譯如下: 107、歧路亡羊 【原文】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①,又請楊子之豎②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眾?”鄰人曰:“多歧路.”及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 曲園筆記 無錫縣蕩口鎮(zhèn),有人得一雁,將殺而烹之,有書生見而憫焉,買以歸,畜之以為玩.懼其逸去,以線聯(lián)其兩翮,使不能飛.雁雜處雞騖間,亦頗馴擾,惟聞長空雁...
翁牛特旗主動: ______[答案] 《拷打羊皮定案》大路上,一個背著鹽袋子的和一個挑柴草的結(jié)伴進城.中午時,兩人在樹下歇息,下面鋪著背鹽人帶的一張羊皮,擔(dān)柴人歇了一會后,準(zhǔn)備趕路,扭頭一看,發(fā)現(xiàn)背鹽人睡著了.擔(dān)柴人于是便起了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