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說課稿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誦讀。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和教學特點,我制定了四個教學目標:認識12個生字和筆畫“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圖文結合理解詩義,初步認識田字格并學會寫“一”。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自我研讀、教師引導和同伴討論,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學生初次接觸田字格,學習寫字。為此,我首先讓學生了解田字格各部分名稱,認識漢字基本筆畫,掌握運筆方法。通過觀察、嘗試、教師示范,學生開始學習“一”字。本課時,我設計了以情激趣、自主研讀、復習鞏固、指導寫字等環(huán)節(jié)。然而,由于自身經(jīng)驗不足,教學效果未能達到預期。
在以情激趣環(huán)節(jié),我嘗試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但因語言功底薄弱,教學效果不佳。在自主研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圈生字、自讀自悟和相互交流,逐步理解詩義。通過誦讀,學生展開想象,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但在教學中,我未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感受小山村之美,教學效果停留在表面層次。
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設置游戲情境,如摘果子,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漢字的興趣。本課時,我首先教寫“一”字,引導學生充分討論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難點。然而,由于時間緊迫,寫字環(huán)節(jié)有些匆忙。
教學過程中,我認識到自身經(jīng)驗不足,對課堂生成的把握不夠。課后,我虛心聽取前輩意見,反思教學,總結經(jīng)驗,力求改進。今后,我將繼續(xù)向老師們學習,提高教學水平,使課堂生動、活潑、有實效。
《一去二三里》說課稿
本課主題《一去二三里》描繪了鄉(xiāng)村景色,通過詩句展現(xiàn)出炊煙裊裊的鄉(xiāng)村,錯落有致的山中亭臺樓閣,以及路旁盛開的鮮花,巧妙地鑲嵌了一至十的數(shù)字。這首童謠朗朗上口,意境優(yōu)美。面對初次接觸識字課的學生,心中充滿了新奇感。部分學生已熟背古詩,期待得到教師的認可;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齡前接觸過詩中的數(shù)...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去二三里》說課稿
本課課題《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xiāng)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yōu)美。(二)學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
《一去二三里》說課稿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1”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將10個表示數(shù)目的漢字與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結合,描繪出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孩子們通過學習這首小詩,不僅能激發(fā)他們對自然的熱愛,還能培養(yǎng)識字興趣。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誦讀。根據(jù)《語文...
語文說課稿初中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2、總結讀小說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我們讀了《簡愛》。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對這本書...
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我?guī)痛蠹艺淼恼Z文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
說課稿初中
說課稿初中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在單元中所處的位置 《落日的幻覺》是初中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中的自讀課文。本單元課文全是探索自然奧秘的事理性說明文。從學習的思想情感目標分析,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講究實證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周密的科學思想方法。從學習語文的知識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中班幼兒是各種動作和能力逐步形成的時期,培養(yǎng)幼兒對信號的反應能力...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夾竹桃》是著名學者季羨林老先生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描繪了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全文在第二教時中,我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 1、重點品讀3、4、5自然段,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的花期之長“韌性可貴”...
語文說課稿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課由《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湯姆和貝琪”這個精彩片斷組成。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檢驗膽量;二是和哈克、喬奇到杰克遜島當“海盜”;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尋寶;四是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真正的歷險;...
高中語文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地位和教師的主要任務 《氓》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氓》這首詩語言障礙并不大,結合課下注釋學生能夠理解《氓》的基本意思,進而體味出詩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這節(jié)課的主導思想就是:以教師設問引導,學生自學領悟為主。盡力把新課改的精神融入到整...
相關評說:
新寧縣工件: ______ 這篇課文主要講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的情感. 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這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新寧縣工件: ______ 拿出一塊糖,讓寶寶說“是1塊”,伸出手指表示“1”.也可拿出一塊積木或用筆畫出一條線.對數(shù)字“1”掌握熟練以后,再教寶寶認識數(shù)字“2”,把數(shù)字“2”和兩個實物、伸出兩個手指頭表示,認識“2像小鴨子”.教寶寶學習數(shù)字,可以用押韻的兒歌幫助寶寶記憶,“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邊背邊拍手,做這樣正數(shù)和倒數(shù)的兒歌,對于寶寶將來學習加減法會有幫助作用.一般情況下,寶寶是先學會背數(shù),然后再學會點數(shù),再過渡到認識數(shù)字.“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朝理學家邵雍的《蒙學詩》,在20個字中巧妙融入了 10個數(shù)字,教寶寶朗讀和背誦,有益于數(shù)字概念積累.
新寧縣工件: ______[答案]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詠懷》,是宋代邵康節(jié)所作.全詩如下: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釋義: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
新寧縣工件: ______ 我們所知道的銅浮雕主要包括墻面浮雕、地面浮雕、浮雕壁畫、大型墻面浮雕、大型地面浮雕、銅門牌、銅牌匾等多種類型,其造型圖案更是多樣,可以是文字,可以是人...
新寧縣工件: ______ 1、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3、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新寧縣工件: ______ 《光是怎樣傳播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背景與教學設想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的第三課,其重點是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人們很早以來就是通過對光照射下的物體和影子的觀察,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認識.北宋的沈括...
新寧縣工件: ______ 1/2*4/5*5/4=1/2*(4/5*5/4)=1/26分之1乘5減3分之2的積1/6*(5-2/3)=1/6*5-2/3*1/6=5/6-1/9=45/54-5/45=40/54=20/276分之1乘5減3分之2的差1/6*5-2/3=5/6-4/6=1/6
新寧縣工件: ______ 懷孕之前做的胸透是沒有關系的但是在懷孕的就不能做這些檢查.要不然對寶寶會有很大的輻射.
新寧縣工件: ______ 像你家孩子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不少小孩寫作業(yè)的時候都會犯這個毛病,老是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
新寧縣工件: ______ 美麗的景色,淳樸的民風,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