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蔡美人是什么樣一個人 三國美女都有誰?
數(shù)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jīng)史。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xù)修漢書,青史留名。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才生兒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后,嫁給了董祀,并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yīng)該享有,而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也確實非常有才氣。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jīng)戰(zhàn)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dāng)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于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蔡文姬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成長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dāng)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xué)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dāng)代史學(xué)家范文瀾講:“ 電視劇劇照(劇雪飾)
兩漢寫字藝術(shù),到蔡邕寫石經(jīng)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jīng)》外,據(jù)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jié)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于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后,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后,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刻意籠絡(luò)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后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lián)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xué)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dāng)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遠嫁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xùn)|衛(wèi)家,她的丈夫衛(wèi)仲道是大學(xué)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wèi)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wèi)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dāng)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后,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zhàn)
小人書中的蔡文姬(11張)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qū)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dāng)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于是遠適異域,產(chǎn)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當(dāng)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xué)會了吹奏“胡笳”,學(xué)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塑像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jīng)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后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dāng)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dǎo),當(dāng)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xiàn)在一旦要結(jié)束十二年的羶?nèi)饫覞{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zhuǎn)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fā)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dāng)?shù)亟?jīng)久不衰的曲調(diào)。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據(jù)傳中原的這種風(fēng)尚還是從她最后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yīng)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wèi)護下回到故鄉(xiāng)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fā)了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
董祀求情
【原文】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xué)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dāng)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 蔡琰像
[1]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詞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dāng)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dāng)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fēng)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并寬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后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jīng)離亂憂傷,已經(jīng)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 文姬歸漢圖(局部)
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dāng)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chǎn)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jié)果呢?蔡文姬當(dāng)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于以父親的關(guān)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fēng)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獵經(jīng)過這里,還曾經(jīng)前去探視。 相傳,當(dāng)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yán)冬季節(jié),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xué)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dāng)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jīng)戰(zhàn)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dāng)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xùn),才朗悟而通云。 當(dāng)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
博學(xué)多才
文姬博學(xué)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后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后參考胡人聲調(diào),結(jié)合自己的悲慘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文姬歸漢
曹操自從赤壁失敗以來,經(jīng)過幾年整頓,重振軍威,自封為魏公。公元216年,又晉爵為魏王(都城在鄴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連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也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把呼廚泉單于留在鄴城,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jiān)理國家。 南匈奴跟漢朝的關(guān)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jīng)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 )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名士,早年因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北)去。董卓掌權(quán)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luò)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里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 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里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jié)果 文姬歸漢圖立軸
[2]蔡邕死在了監(jiān)獄里。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后,關(guān)中地區(qū)又發(fā)生李傕、郭汜的混戰(zhàn),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 打這以后,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來。 左賢王當(dāng)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dāng)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鄴城,曹操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給一個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兒知道時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執(zhí)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連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學(xué)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從把蔡文姬求見的情況報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就對大家說:“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面,怎么樣?”大伙兒當(dāng)然都表示愿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fā),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有什么辦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里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親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時候,正是數(shù)九寒天。曹操見她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頂頭巾和一雙鞋襪,叫她穿戴起來。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xiàn)在還保存著嗎?” 蔡文姬感慨地說:“我父親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jīng)過大亂,散失得一卷都沒留下來。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聽她還能背出那么多,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蔡文姬說:“用不著。只要大王賞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寫下來。” 蔡文姬
后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所謂“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余,節(jié)烈不足,又另當(dāng)別論。”者純屬一派胡言耳!彼時兩漢魏晉時期人心向古,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jié)烈之名羈絆古人名節(jié)。所謂節(jié)烈之辭蓋自宋明理學(xué)之興始熾,束國人于一死巷,日趨裹足難有進展耳!此舉于國于家,安有用乎?朱熹老兒僅于一家之言累國人千年名分,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于其言而不自知者,行何其悲矣。 有感于節(jié)烈之論,發(fā)此觸動,不知所云。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 《胡笳十八拍》
,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gòu)一體。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dāng)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xué)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dāng)代史學(xué)家范文瀾講:“ 電視劇劇照(劇雪飾)
兩漢寫字藝術(shù),到蔡邕寫石經(jīng)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jīng)》外,據(jù)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jié)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于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后,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后,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刻意籠絡(luò)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后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lián)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xué)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dāng)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遠嫁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xùn)|衛(wèi)家,她的丈夫衛(wèi)仲道是大學(xué)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wèi)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wèi)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dāng)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后,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zhàn)
小人書中的蔡文姬(11張)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qū)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dāng)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于是遠適異域,產(chǎn)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當(dāng)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xué)會了吹奏“胡笳”,學(xué)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塑像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jīng)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后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dāng)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dǎo),當(dāng)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xiàn)在一旦要結(jié)束十二年的羶?nèi)饫覞{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zhuǎn)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fā)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dāng)?shù)亟?jīng)久不衰的曲調(diào)。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據(jù)傳中原的這種風(fēng)尚還是從她最后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yīng)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wèi)護下回到故鄉(xiāng)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fā)了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
董祀求情
【原文】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xué)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dāng)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 蔡琰像
[1]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詞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dāng)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dāng)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fēng)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并寬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后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jīng)離亂憂傷,已經(jīng)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 文姬歸漢圖(局部)
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dāng)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chǎn)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jié)果呢?蔡文姬當(dāng)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于以父親的關(guān)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fēng)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獵經(jīng)過這里,還曾經(jīng)前去探視。 相傳,當(dāng)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yán)冬季節(jié),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xué)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dāng)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jīng)戰(zhàn)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dāng)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xùn),才朗悟而通云。 當(dāng)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
博學(xué)多才
文姬博學(xué)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后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后參考胡人聲調(diào),結(jié)合自己的悲慘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文姬歸漢
曹操自從赤壁失敗以來,經(jīng)過幾年整頓,重振軍威,自封為魏公。公元216年,又晉爵為魏王(都城在鄴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連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也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把呼廚泉單于留在鄴城,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jiān)理國家。 南匈奴跟漢朝的關(guān)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jīng)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 )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名士,早年因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北)去。董卓掌權(quán)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luò)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里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 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里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jié)果 文姬歸漢圖立軸
[2]蔡邕死在了監(jiān)獄里。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后,關(guān)中地區(qū)又發(fā)生李傕、郭汜的混戰(zhàn),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 打這以后,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來。 左賢王當(dāng)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dāng)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鄴城,曹操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給一個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兒知道時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執(zhí)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連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學(xué)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從把蔡文姬求見的情況報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就對大家說:“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面,怎么樣?”大伙兒當(dāng)然都表示愿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fā),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有什么辦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里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親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時候,正是數(shù)九寒天。曹操見她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頂頭巾和一雙鞋襪,叫她穿戴起來。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xiàn)在還保存著嗎?” 蔡文姬感慨地說:“我父親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jīng)過大亂,散失得一卷都沒留下來。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聽她還能背出那么多,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蔡文姬說:“用不著。只要大王賞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寫下來。” 蔡文姬
后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所謂“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余,節(jié)烈不足,又另當(dāng)別論。”者純屬一派胡言耳!彼時兩漢魏晉時期人心向古,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jié)烈之名羈絆古人名節(jié)。所謂節(jié)烈之辭蓋自宋明理學(xué)之興始熾,束國人于一死巷,日趨裹足難有進展耳!此舉于國于家,安有用乎?朱熹老兒僅于一家之言累國人千年名分,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于其言而不自知者,行何其悲矣。 有感于節(jié)烈之論,發(fā)此觸動,不知所云。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 《胡笳十八拍》。呵呵,真是才女!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dāng)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xué)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dāng)代史學(xué)家范文瀾講:“ 電視劇劇照(劇雪飾)
兩漢寫字藝術(shù),到蔡邕寫石經(jīng)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jīng)》外,據(jù)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jié)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于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后,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后,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刻意籠絡(luò)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后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lián)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 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xué)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dāng)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遠嫁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xùn)|衛(wèi)家,她的丈夫衛(wèi)仲道是大學(xué)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wèi)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wèi)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dāng)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后,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zhàn)
小人書中的蔡文姬(11張)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qū)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dāng)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于是遠適異域,產(chǎn)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當(dāng)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xué)會了吹奏“胡笳”,學(xué)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塑像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jīng)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后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dāng)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dǎo),當(dāng)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xiàn)在一旦要結(jié)束十二年的羶?nèi)饫覞{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zhuǎn)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fā)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dāng)?shù)亟?jīng)久不衰的曲調(diào)。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據(jù)傳中原的這種風(fēng)尚還是從她最后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yīng)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wèi)護下回到故鄉(xiāng)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fā)了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
董祀求情
【原文】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xué)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dāng)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 蔡琰像
[1]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詞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dāng)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dāng)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fēng)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并寬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后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jīng)離亂憂傷,已經(jīng)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 文姬歸漢圖(局部)
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dāng)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chǎn)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jié)果呢?蔡文姬當(dāng)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于以父親的關(guān)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fēng)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獵經(jīng)過這里,還曾經(jīng)前去探視。 相傳,當(dāng)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yán)冬季節(jié),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xué)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dāng)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jīng)戰(zhàn)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dāng)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xùn),才朗悟而通云。 當(dāng)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
博學(xué)多才
文姬博學(xué)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后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后參考胡人聲調(diào),結(jié)合自己的悲慘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文姬歸漢
曹操自從赤壁失敗以來,經(jīng)過幾年整頓,重振軍威,自封為魏公。公元216年,又晉爵為魏王(都城在鄴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連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也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把呼廚泉單于留在鄴城,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jiān)理國家。 南匈奴跟漢朝的關(guān)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jīng)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 )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名士,早年因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北)去。董卓掌權(quán)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luò)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里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 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里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jié)果 文姬歸漢圖立軸
[2]蔡邕死在了監(jiān)獄里。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后,關(guān)中地區(qū)又發(fā)生李傕、郭汜的混戰(zhàn),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 打這以后,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來。 左賢王當(dāng)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dāng)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鄴城,曹操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給一個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兒知道時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執(zhí)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連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學(xué)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從把蔡文姬求見的情況報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就對大家說:“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面,怎么樣?”大伙兒當(dāng)然都表示愿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fā),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有什么辦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里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親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時候,正是數(shù)九寒天。曹操見她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頂頭巾和一雙鞋襪,叫她穿戴起來。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xiàn)在還保存著嗎?” 蔡文姬感慨地說:“我父親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jīng)過大亂,散失得一卷都沒留下來。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聽她還能背出那么多,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蔡文姬說:“用不著。只要大王賞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寫下來。” 蔡文姬
后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所謂“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余,節(jié)烈不足,又另當(dāng)別論。”者純屬一派胡言耳!彼時兩漢魏晉時期人心向古,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jié)烈之名羈絆古人名節(jié)。所謂節(jié)烈之辭蓋自宋明理學(xué)之興始熾,束國人于一死巷,日趨裹足難有進展耳!此舉于國于家,安有用乎?朱熹老兒僅于一家之言累國人千年名分,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于其言而不自知者,行何其悲矣。 有感于節(jié)烈之論,發(fā)此觸動,不知所云。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 《胡笳十八拍》
,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gòu)一體。
蔡文姬(177?-239?)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精于天文數(shù)理,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有才,很美,很慘。。。
三國蔡美人是什么樣一個人
蔡美人叫蔡文姬,漢末三國時期才女、美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蔡美人從小既博學(xué)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作品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但也確實非常有才氣。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
三國蔡美人是什么樣一個人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后,關(guān)中地區(qū)又發(fā)生李傕、郭汜的混戰(zhàn),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 打這以后,她就成了左賢...
息媯是誰?她的一生是什么樣的?
從這句話中,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息媯的出身,她是陳國國君的次女。周莊王十三年三月,息國的國君息侯娶媯氏,人稱息夫人。又因其面如桃花,嬌美欲滴,又被稱為“桃花夫人”。而息媯的姐姐蔡媯則嫁給了蔡國國君蔡侯。陳國為了抵抗日趨強大的楚國,不得已將自己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嫁給兩個國君,這是典型...
形容女人氣質(zhì)的詞語及句子
5、瑟瑟幾響,花樹分開,鉆了一個少女出來,全身紫衫,只十五六歲年紀(jì),比她尚小著兩歲,一雙大眼烏溜溜地,滿臉精乖之氣。 6、那女郎秀美中透著一股英氣,光采照人,當(dāng)真是麗若春梅綻雪,神如秋蕙披霜,兩頰融融,霞映澄塘,雙目晶晶,月射寒江,大約也是十八九歲,腰插匕首,長辨垂肩,一身鵝黃衫子,頭戴金絲繡的小帽...
什么樣的女人才是美女?
她們舉止嚴(yán)謹(jǐn)、服裝雅致,與人交談講究語言藝術(shù),待人接物時有風(fēng)度。對美國男人來說,牛仔褲、運動鞋,加上一雙藍眼睛、黝黑的皮膚、適中的乳房、滾圓的臀部的女人,能吸引任何一位美國人。西班牙女人要有一頭長長的秀發(fā)和一身隆胸美腿的衣服,她應(yīng)該高傲倔強,會用眼睛去吸引人。意人利女人個個都化妝和使用香水,脖子...
...春秋時期該地就以她的名字命名,你知道該地叫什么嗎?
這一件事兒被楚國君了解,不但沒有責(zé)怪息夫人,反倒感覺二人中間的感情濃厚,針對搬弄是非的蔡國君更為深惡痛疾,公布將蔡國君處決,息夫人的事兒也使他非常打動。因此將二人一起合墓在了桃花運山頂,除開楚王君感覺二人的情感濃厚以外,后人老百姓也感覺的確是十分重義氣的兩人,尤其是息夫人的個人...
十大名妓都有誰?
小鳳仙相信斷定他必定是個英雄人物,而蔡也覺得自己可能在垃圾堆中發(fā)現(xiàn)了寶。過了兩天他再次登門,兩人坦誠相待并商量一計。沒多久,京城的官員們就傳出緋聞,說蔡是"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蔡松坡在云吉班大擺筵席,夜夜笙歌,并大興土木為小鳳仙建屋造堂,后又把小鳳仙娶過去作妾,每天過著醇酒美人的日子。 妻子劉俠貞勸...
...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是什么意思
出自《李延年歌》,是漢代宮廷音樂家李延年創(chuàng)作的小詩。此詩以簡括而覺單調(diào)的語言,贊頌了一位舉世無雙的絕色美女。原文如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譯文如下:北國有一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嫻雅之性超俗而出眾,不屑與眾女為伍,無人知己而獨立。她只要...
三國時期一代奸雄曹操和才女蔡文姬的故事
蔡文姬一生三嫁,離不開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兩個人,一個是中原的魏武王曹操,另一個是匈奴的左賢王。蔡文姬由于被身處亂世被擄匈奴,不得已委身于匈奴的左賢王,但后來被曹操派人奪回中原。那么,曹操是怎樣從匈奴的左賢王手中奪回蔡文姬的?驕悍不羈的匈奴人為何放走了到手的中原美人?這其中究竟有怎樣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登徒子好色賦》宋玉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這樣一位丑陋的婦女,登徒子卻非常喜愛她,并且生有五個孩子。請大王明察,究竟誰是好色之徒呢?” 在那個時候,秦國的章華大夫在楚國,趁機對楚王進言說:“如今宋玉大肆宣揚他鄰居的小姐,把她作為美人,而美色能使人亂性,產(chǎn)生邪念;臣自認為我自己老實遵守道德,我覺得還不如宋玉.并且楚國偏遠之地的女子,東臨之子,怎么...
相關(guān)評說:
運城市零號: ______ 蔡文姬 蔡邕之女,是漢朝的大才女,本來喜歡曹操,但是最后卻嫁給了匈奴的左賢王,再也沒有回到中原,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曾派人去尋找,但為了穩(wěn)定北方,只好不了了之. 貂蟬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為漢朝司徒王允的侍妾,后來參加王允的連環(huán)計除掉董卓,在董卓與呂布間周旋,呂布殺死董卓后跟隨呂布,后來呂布被曹劉連軍滅掉后就跟著曹操,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喬、小喬,是江東大家族喬家的兩位大小姐,也是江東兩大美女,大喬嫁與孫堅,小喬嫁與周瑜,但是次二人均是早年喪夫,此后均未再嫁,守寡終生. 好像還有一個甑氏,就是袁紹的媳婦,曹植的洛神賦好像就是為她寫的,不過記不清了 以上均是我個人的記憶,如有錯誤和不全請指出,謝謝
運城市零號: ______ 原文對貂蟬的容貌描寫: 忽聞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允潛步窺之,乃府中歌伎貂蟬也.其女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親女待之. 如果你要問,她的人品性格的話,古代女子常常身不由己,不能表達出自己的喜好,所以王允讓她如何她就必須如何,跟著董卓還是呂布也不是她能決定的.這是古代女子的悲哀.
運城市零號: ______ 甄洛,中山無極(今河北省定元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三國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懂詩文,貌艷麗,是三國時代的著名美女, 甄洛甄洛三歲死去父親,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九歲時,喜讀書寫字,她哥哥笑她...
運城市零號: ______ 貂蟬,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三國志沒有記載.與西施、楊玉環(huán)、王昭君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在小說中,她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huán)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后貂蟬成為呂布的妾,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終. 幾個詞概括:勇敢、聰明、機智
運城市零號: ______ 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真的是一個丑女,這個毋庸置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黃月英在歷史中也是如此. 在我們眼里,天才是與美麗的人在一起才是正確選擇.然而,不少三國影迷和粉粉嘆息說,黃月英,一個智囊團的妻子,其實是一個丑陋的...
運城市零號: ______ 呂布: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是一位三國時期的猛將,但同時他也有一些缺點,如:有勇無謀,反復(fù)無常,兒女情長. 貂蟬:在《三國演義》中,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quán)臣董卓的荒淫統(tǒng)治,受王允所托,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年華,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挑動呂布殺死董卓,是一位愿意舍身報國的可敬女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運城市零號: ______ 她是諸葛亮的妻子,最大的作用就是依靠她的荊州大族的身份幫助諸葛亮打入荊州世族階級,并獲取 了他們的支持,但對蜀國來說并沒有什么貢獻. 至于三國中的地位嘛,算得上是三國時期數(shù)一數(shù)二的才女了,另外兩個才女是蔡文姬和辛憲英
運城市零號: ______ 漢獻帝生母 王美人 趙國(今河北邯鄲)人.祖父苞五官中郎將.美人聰明有才,能書會計. 這位王美人是漢獻帝生母,乃是五官中郎將的孫女,本是貴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認奴認婢.她為丈夫漢靈帝生下了兒子劉協(xié),惹得皇后妒火中燒,連產(chǎn)床都還沒有來得下,就被一杯毒藥葬送了性命.
運城市零號: ______ 其實歷史上是不存在此人的.三國志中,陳壽只是隨意編造出這么一個人物,但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運用小說筆法,將這人寫得栩栩如生.在三國志的注解中,已經(jīng)指出,此人不存在.
運城市零號: ______ 歷史故事成語及主要人物 戰(zhàn)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