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的全部翻譯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
論語十二章的全部翻譯如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習并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里感到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自己還不精通熟練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和命運;六十歲時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無所得。”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薄妒龆?/p>
翻譯: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翻譯: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翻譯: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高中語文論語十二章翻譯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1、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說:“做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對禮節(jié)能怎么樣呢?做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對音樂又能怎么樣呢?”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3、子曰:“君子喻...
論語12章的翻譯。
論語12章的翻譯如下:《論語》十二章的翻譯:孔子說:“學習然后按一定的時間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是有品德的人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
高中語文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高中語文《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原文: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翻譯:孔子說:“學習后及時復習,不覺得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解釋:第一句強調了學習的過程和及時復習的重要性。在孔子的教育觀念中,學習是一個不斷重復、實踐...
論語十二章的全文翻譯?
高二上冊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論語》十二章 1.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說:“做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對禮節(jié)能怎么樣呢?做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對音樂又能怎么樣呢?”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3...
論語十二章原文和翻譯
(一)《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語文》(新版)初中一年級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 中多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 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
論語十二章的翻譯及原文
高二論語12章翻譯及原文如下:<論語》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里仁》)(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注釋初中
初中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注釋如下: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注釋:學習后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感到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2、子曰:“吾十...
七上語文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
七上語文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如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十二章的翻譯
1、譯文:孔子說:“學習并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里感到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2、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自己還不精通熟練呢...
論語12章的翻譯
論語十二章翻譯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翻譯:孔子說:“學習后及時溫習,心情很是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也非常快樂。”詳細解釋:子曰:“學而時習之”:這里的“學”指的是學習或...
相關評說: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觀學后,時常練習,不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氣(惱怒),不是君子嗎?” 2、曾子曰...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答案] 相信我,對的.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觀學后,時常練習,不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氣(惱怒),不是君子嗎?” 2、曾子曰...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說:“學習并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里感到...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習. {不亦說乎}乎:語氣詞. 說:通“悅”,愉快. 慍:生氣,發(fā)怒. 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吾: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立: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逾:越過,超過. 堪:能忍受. 篤:堅守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
神農架林區(qū)直流: ______[答案]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①吃粗糧... 篤:忠實,堅守. ④時光就像這流去的江水一樣.逝:流逝. (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