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學設(shè)計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shè)計之一
一、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孔雀東南飛》;教師朗讀歌詞的前兩段(屏幕顯示),創(chuàng)設(shè)悲憫氣氛。
問1:預習過全詩,請問這是一首寫什么內(nèi)容的詩歌?
問2: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但后人卻更熟悉《孔雀東南飛》,為什么?
結(jié)合屏幕顯示,迅速說明比興手法,及其作用。
結(jié)合屏幕顯示“樂府”: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是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清代沈歸愚稱其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最長的敘事詩應(yīng)該是藏族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一百多萬行,兩千多萬字)
與《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二、過程
1.由《孔雀東南飛》引發(fā)的爭議與探討,引出本堂課程的目標:鑒賞人物形象,挖掘悲劇根源。
悲劇——“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抓住“有價值的”與“毀滅”兩個關(guān)鍵詞。
2.分析什么是有價值的東西:真、善、美
(1)劉蘭芝的美好品質(zhì);(2)焦劉之間真摯的情感。
有價值的:才高、品善、人美、不慕名利
情真、重誓
體現(xiàn)出的高中語文知識體系:賦的知識(鋪陳渲染)、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反襯、比喻等。
3.如何毀滅——社會、性格
(1)不該毀滅的被毀滅,才是悲劇
社會悲劇:a. 焦母和蘭芝兄長的專制(焦仲卿對母親的妥協(xié);劉蘭芝對兄長的屈服。根源:漢代獨尊儒家后對禮教的推崇——孝。)b. 女性的個人能力與社會世俗倫理的沖突。
焦仲卿兩次求見母親試圖挽回;劉蘭芝成功拒絕了第一次求親,但第二次未能成功。
性格悲劇:劉蘭芝性格(自尊敏感、外柔內(nèi)剛、率性倔強)與焦母性格(怪僻暴戾、專橫跋扈、獨斷專行)的沖突。
體現(xiàn)出的高中語文知識體系:細節(jié)描寫,人物形象塑造
(2)本可避免的被毀滅,才更可悲
性格悲劇:焦仲卿的性格(正直純樸、懦弱內(nèi)向、優(yōu)柔寡斷)。
體現(xiàn)出的高中語文知識體系: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與評價
屏幕顯示:性格決定命運!
方法提示:從字詞句入手,從細微處讀書。品味藝術(shù)形象時,應(yīng)就文段本身中的環(huán)境的渲染、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總結(jié)
我認為:《孔雀東南飛》通過東漢末年人物性格沖突而引起的婚姻悲劇,以及劉蘭芝等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再現(xiàn)了個體命運的悲慘和維護自尊的悲壯。焦劉夫婦不是時代文化的先覺者,也不是自覺的反叛者,但他們用自身的行動作了一次對文化的超越。我們在同情焦仲卿夫妻的悲劇的時候,不能再以他們的悲劇人格模式塑造自己。
悲劇的魅力:悲劇在無形中強調(diào)了造成悲劇的種種原因,深刻批判了作者所要批判的罪惡和丑陋,因為深刻所以品味,因為品味獲得啟發(fā),悲劇啟發(fā)了人們對假惡丑的痛恨和對真善美的渴望與追求。調(diào)動學生探尋不同悲劇藝術(shù)的積極性,如后續(xù)必修課本中的《竇娥冤》、《祝福》等,以及《羅密歐與朱麗葉》、《巴黎圣母院》等名著名篇。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shè)計之二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字詞,疏通詩句。
(二)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梳理故事情節(jié)。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性格及典型意義。
(四)理解封建家長制與封建禮教崔才青年男女愛情的罪惡。
二、新課導入
當今時代,人人倡導自由戀愛,愛情男女來來去去,離離合合都無人干涉。但大家是否知道,自由的戀愛方式脫胎于漫長黑暗的封建時代,當中有多少有情人付出了高至生命的代價?
壓迫與抗爭,一個貫穿數(shù)千年的愛情主題,在梁山伯與祝英臺身上出現(xiàn)過,在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故事里演繹過,在寶玉黛玉肩上仍承載著。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一個又一個凄美愛情故事的誕生?今天,讓我們跟隨一對五彩孔雀,走進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故事里看個清楚。
三、解題
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時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 “樂府雙璧”
樂府:原指掌管音樂的官府,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稱為“樂府”或者“新樂府”。
四、初步感知文本,學生一人一段,全篇誦讀。
注意修正字音,標注段落。
五、整體感知,梳理故事情節(jié)。
1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激情誦讀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孔雀東南飛》這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的主要內(nèi)容。下面請同學們學習詩前小序,概括小序交待了哪些方面內(nèi)容?一生讀并概括。
明確:小序交待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結(jié)局、作詩緣由。
2 、本詩的情節(jié)與現(xiàn)代小說的情節(jié)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幾部分。課下已給同學們布置了預習任務(wù),請同學們理清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線索,為情節(jié)發(fā)展的每一部分擬一個小標題,先給同學們?nèi)昼姷臅r間小組交流,然后小組推薦兩個同學上黑板展示。
板書設(shè)計
東雀東南飛
起興(第1節(jié))營造悲劇氛圍
開端(第2節(jié))蘭芝被遣
發(fā)展(第3—12節(jié))夫妻誓別
發(fā)展(第13—21節(jié))蘭芝抗婚
高潮(第22—31節(jié))雙雙殉情
尾聲(第32節(jié))告誡后人
全詩除“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外,按情節(jié)發(fā)展,可分為5個部分:
1.開端2(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是蘭芝對仲卿的訴述,一開始就提出了問題,展開了矛盾。蘭芝和仲卿愛情深厚,本應(yīng)白頭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們離異。
2.發(fā)展3--12(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fā)誓要再接蘭芝回來。這部分寫三項內(nèi)容。
①3-7從“府吏得聞之”到“慎勿違吾語”,寫仲卿向母親求情,遭到訓斥,只好說服蘭芝回娘家,還抱著重新團聚的幻想。
②8-10從“新婦謂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寫蘭芝的個性、神態(tài)和動作,顯出她堅決、鎮(zhèn)靜,忍住內(nèi)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別。
③11-12從“府吏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舍。
3.發(fā)展13--21(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寫蘭芝回家后的遭遇。這部分情節(jié)比較復雜,寫三項內(nèi)容。
①13-18母親開始不諒解女兒,經(jīng)過女兒敘述,終于體諒女兒的處境。
②19-20但是,哥哥堅決不答應(yīng)。他完全以勢利眼光看問題,毫無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③21寫府君家為婚事的鋪張。
4.高潮22-31(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寫蘭芝、仲卿雙雙殉情,為全詩的高潮。
5.結(jié)尾32(從“兩家求合葬”到結(jié)尾),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愿望。
第二課時
導入:《孔雀東南飛》以時間為順序,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了一個令人蕩氣回腸、催人淚下的愛情悲劇。在這首詩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就是劉蘭芝了,下面我們來重點研讀劉蘭芝的人物形象。
首先請同學們找出描寫劉蘭芝的重點段落,他們分別是2、8、9、10、12、16、20、21、26、30。
好,下面同學們快速瀏覽這幾段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主要內(nèi)容,小組交流后上黑板展示。
2、蘭芝請遣 8、自訴衷情 9、臨行嚴妝 10、拜別姑母 12、夫妻誓別
16、蘭芝據(jù)婚 20、劉兄逼婚 21、排場婚事 26、生作死別 30、以身殉情
好,下面同學們按我們標記好的段落蘭重點研讀劉蘭芝的形象特點,請找到具體的字詞句來分析這個人物形象,下面同學們先自己發(fā)現(xiàn),形成觀點,然后小組之間交流完善。強調(diào)一下,等會起來回答問題的同學先明確從那一小節(jié)找出的,然后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然后再明確觀點具體分析,咱按一定規(guī)范來好不好?
第2節(jié):蘭芝請遣 生先讀
①“十三能……十六誦詩書”說明劉蘭芝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節(jié)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guān)系?——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diào)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多才多藝,知書達禮,富有教養(yǎng)。
②“雞鳴…夜夜…三日斷五匹”說明什么?
勤勞能干。
③“大人故嫌遲”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內(nèi)容?
既顯示了焦母的異常挑剔,也顯示了蘭芝洞察世情的聰慧。
④蘭芝是不愿意離開焦仲卿的,為何不等對方開口便自請譴歸?——不堪凌辱,對現(xiàn)實有清醒地認識,明白焦母的意圖,深知譴歸之事已無可挽回。她沒有坐以待斃,等著被遣,而是主動要求“遣歸”。變被動為主動,表現(xiàn)了蘭芝極強的自尊,積極維護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個性堅強的特點。
板書:聰慧多才 知書達禮 富有教養(yǎng) 勤勞能干 洞察世情 清醒堅強
師結(jié):開端部分通過蘭芝自述我們認識到了蘭芝的聰慧多才、知書達禮、勤勞能干、自尊清醒,下面我們通過齊讀來一塊體味一下。
8、自訴衷情 生先讀
仲卿對著她哭不成聲,一籌莫展,她便說:“勿復重紛紜。”仲卿勸她回娘家,再圖后會,她便說:“何言復來還!”這可以看出蘭芝的什么特點?
她看清問題,明白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一個普通人的人格的尊嚴。
第9節(jié):臨行嚴妝 生先讀
師:新媳婦被遣這是很丟人的事,一般來說被休回家可能會哭哭啼啼,蓬頭垢面,衣服不整,蘭芝為何沒這樣反而要 “嚴妝”呢?并且還“事事四五通”呢?作者著重寫裝束和儀容,有何用意?請同學們思考,同桌之間可以交流。
學生回答。
嚴妝是劉蘭芝一貫的習慣,愛美的表現(xiàn)。
說明劉蘭芝知書識理,有涵養(yǎng)。
它的作用是表現(xiàn)劉蘭芝的自尊、外柔內(nèi)剛。
我認為這里正說明她沉著、鎮(zhèn)靜,臨陣不亂。
這里也可看出劉蘭芝內(nèi)心的不平靜,甚至是痛苦,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現(xiàn)。
師:同學們的討論發(fā)言很成功。我把你們的發(fā)言綜合一下,
詩篇采用了賦的手法,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臉串夸張性的橫向鋪陳,把蘭芝的穿著打扮具體細致地描寫出來,靚麗無比,美艷動人。“事事四五通”,表現(xiàn)了她對梳妝打扮的極其慎重和細致,斟酌再三,刻意追求,力爭盡善盡美。簡直使你覺得她似乎就要去趕赴一個什么重要的聚會,或是去參加一個什么重要的喜慶儀式,使你絕對想像不到她是被休遣回家,正面對著人生道路上巨大的不幸。如果說她主動“遣歸”,是維護自己的人格,維護自己的自尊,那么,歸娘家前精心梳妝打扮則是運用自己的美艷無比作武器,對造成自己愛情悲劇的封建家長焦母進行示威,表示反抗,表示自己的不屈服,不順從。明確地向焦母表示,“遣歸”并不能擊倒我,打敗我,你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即使被遣回家我也要走的風風光光。決不會哭哭啼啼,涕泗橫流,蓬頭垢面,衣服不整,因此,與其說“嚴妝”是表現(xiàn)劉蘭芝的“從容鎮(zhèn)定”,不如說是表現(xiàn)了劉蘭芝個性的剛強,表現(xiàn)了她在善良和溫順中別具特色的掩蓋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剛性,表現(xiàn)了一個弱者和被壓迫者的心底升華起來的那種凜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尊嚴感,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家長的不屈服,表現(xiàn)了她的叛逆的個性。這是詩人塑造劉蘭芝這個不朽藝術(shù)形象最光彩的一筆。
好,這一段文字優(yōu)美,要求背誦,請同學們認真揣摩品讀它的妙處。嘗試背一下,生背
我們一齊來讀一遍。力爭盡快背過,聲音很宏亮,語速要再慢一點,感情再濃一些就更好了。
第10節(jié):拜母別姑 生先讀
① 大家看盛妝之后的蘭芝在與婆婆告別時說了那些話?表現(xiàn)了蘭芝怎樣的性格特點?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子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門第有懸殊有自知之明,仍不卑不亢的說話。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 ”變現(xiàn)了他的通情達理,柔中有剛,有理有節(jié),從容鎮(zhèn)定 。
②姑嫂關(guān)系本不易相處,可是蘭芝“卻與小姑別”時卻“淚落連珠子”,這說明什么?
——蘭芝與小姑關(guān)系融洽,正表現(xiàn)了她的友愛善良,懂禮儀、易相處。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對照。辭小姑時落淚,辭焦母時不落淚,不卑不亢,足以見出蘭芝怎樣的性格?——倔強。
雖然作者極力寫劉蘭芝的善良和溫順,但善良和溫順之中別有一種掩蓋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剛性,這種剛性廣泛地散布在蘭芝全部言行的細節(jié)里,自請譴歸是如此,嚴妝打扮、拜母別姑也是如此。
好我們揣摩這種不卑不亢和友愛善良的情感來齊讀一遍!
12節(jié)夫妻誓別 生先讀
然而她愛仲卿,也知道仲卿愛她,兒女深情使她對冷酷的現(xiàn)實仍然不得不抱著一絲幻想,幻想團聚。“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她被仲卿的真摯的情義所感動于是“感君區(qū)區(qū)懷”;她對仲卿體貼諒解,認為兩人“同是被逼迫”;
她對愛情更是忠誠,“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齊讀
16、蘭芝據(jù)婚
縣令差人做媒,她這樣婉言拒絕:“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不慕名利
20、劉兄逼婚
哥哥逼婚時,為什么仰頭應(yīng)允了?表現(xiàn)了蘭芝怎樣的特點/?
剛性又立刻占據(jù)了蘭芝的靈魂,處于弱者和被壓迫者地位的那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感在她心底升華,她決定以結(jié)束生命來表示最后的抗議,所以“仰頭”回答,很快便應(yīng)允了。“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外柔內(nèi)剛,自有主意,忠于愛情。再嫁期作定時,裁衣做裳乃至“
揣摩著齊讀
21、排場婚事
從另一標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悲劇故事里,女主人公劉蘭芝最具人格魅力,主要塑造了這一人物形象。可是作者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難道這一段描寫對劉蘭芝形象的塑造也有作用嗎?
有。
那位同學能解答這一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有權(quán)勢嗎?
富有、有權(quán)勢。
那么劉蘭芝對這富有的郡守感興趣嗎?
不感興趣。她嫁給郡守完全是兄長的逼迫。
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等待焦仲卿來迎娶她”。 以死殉情
所以作者不惜筆墨,濃墨重彩,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
是為了反襯劉蘭芝的對愛情堅貞不移的品格。襯托出劉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她對仲卿的愛和忠貞經(jīng)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
26、生作死別
對愛情的忠貞,善解人意
30、以身殉情
最激烈的反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舉身赴清池”,沒有一點遲疑和猶豫。她從來沒有向惡劣的環(huán)境低頭。
師結(jié):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精彩的個性解讀,相信同學們對劉蘭芝的人物形象已經(jīng)有了更為清晰透徹的認識,下面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認識和別人的個性解讀完善自己心目中劉蘭芝的形象,用你生花的妙筆為劉蘭芝寫一段鑒賞文字,,可以寫成詩歌對聯(lián)或散文,可長可短字數(shù)不限。
完成后交流,評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在漫漫長夜里,那清池的圈圈漣漪是夢幻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淚的控訴,是對人類文明最強烈的呼喚!
她,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她,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她以自己的嬌柔與自尊向強大的封建宿命相抗衡,演繹了一支柔腸寸斷而又蕩氣回腸的愛情悲歌!
“舉身赴清池”,這是鳳凰涅槃的悲壯,就在那一瞬間,綻放生與死,綻放愛與恨,綻放情與愁!人們親眼目睹那美麗的愛情在自己的眼前輕輕的、輕輕的撕碎了……
世間的愛情凝固在這一瞬間,生死相許的愛情見證了這一瞬間!
曹操經(jīng)典詩詞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
下面是我整理的《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以供大家閱讀。 《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 高一語文 必修2第二單元第7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這個單元的詩歌是高中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第一階段單元內(nèi)容包括:《<詩經(jīng)>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
文明的足跡 作文
秦漢時期,我國史學、文學、藝術(shù)的大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有不朽的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史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樂府詩的名篇《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征》。氣勢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藝術(shù)史上的一顆明珠。重點分析:1.司馬遷與《史記》司馬遷寫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實性...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著重處理好哪些關(guān)系
新的教學行為讓學生開闊了視野,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收獲知識、提升能力。然而,靜下心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讓人憂患的東西:實例一:教室里一片熱鬧聲,原來這節(jié)公開課上的是《孔雀東南飛》一課,學生們在辯論誰該為焦仲卿、劉蘭卿的死負責,師生情緒是高昂的,可令人不解的是,整堂課,除了演課本劇,就是討論、...
中學語文《迢迢牽牛星》優(yōu)質(zhì)教學設(shè)計
第一問:《孔雀東南飛》中女主人公劉蘭芝可以 三日斷五匹 ,可織女為何卻終日織布卻不能 成章 呢? 討論明確:(因思念而無心織布。) 第二問:終日以淚洗面為何還要去織布呢?此句運用了什么修辭?表現(xiàn)什么情感? 討論明確:用比喻、夸張手法,以借織布排遣思念的愁苦,來表現(xiàn)愁苦到至極。 無心織布卻又不得不借織布以...
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擔任備課組長,能在每周的備課組會上認真組織組員,共同探討語文課題,并積極參與集體備教《家導讀》、《荷塘月色》、《孔雀東南飛》、《游褒禪山記》等課文的活動。同時積極聽課,認真參與評課。 本學期還繼續(xù)參與語文組的“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的研究,順利完成多篇論文結(jié)題。 積極按時參加教研組、備課組和...
《短歌行》教案大全
《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 一、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新課標高中語文第二模塊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在這之前,學生按照我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歷程,先后學習了《詩經(jīng)》兩首、《離騷》和《孔雀東南飛》,已經(jīng)從多個角度對中國古典詩歌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學習這首建安文學的代表作。 二、學情分析: 1、學習特點...
《蘭亭集序》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
古代有“贈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內(nèi)容多是對于所贈親友的贊許、推重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xiāng)晚輩的贈序;還有 “詩序”,是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或作詩的緣起,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前面的一段序。 還有一類,既與贈序性質(zhì)不同,又不專為詩而作,而多...
《與微之書》教學設(shè)計
①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副詞,暫且 ②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副詞,將要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詞,將近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連詞,表讓步,尚且,還 ⑤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段太尉逸事狀》連詞,表并列,又,邊……邊…… ⑥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陳...
高中選修《長恨歌》原創(chuàng)教學設(shè)計
十、《長恨歌》的藝術(shù)特點 這首詩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技巧使你感動? 1.本詩采用七言歌行體,在繼承漢代《孔雀東南飛》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礎(chǔ)上別創(chuàng)新調(diào)。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調(diào)的律句,間用對偶,數(shù)句一轉(zhuǎn)韻,音節(jié)隨情節(jié)而曲折,依感情而頓挫,而多處頂針格的運用,如“后宮佳麗三千...
語文《木蘭詩》教案大全
《“樂府詩”——繼《詩經(jīng)》《楚詞》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蘭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二....
相關(guān)評說: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qū)⑻m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yīng)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jié)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呼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所寫的是另一種類型的愛與恨.詩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劉蘭芝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之間只有愛,沒有恨.他們的婚姻是被外力活活拆散的,焦 仲卿的母親不喜歡劉蘭芝,使得劉蘭芝不得不回到娘家.劉兄逼她改嫁,太守家又 強迫成婚.劉蘭芝和焦仲卿分手之后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他們之間的愛愈加熾熱,最后雙雙自殺,用以反抗包辦婚姻,同時也表露出他們生死不渝的愛戀 之情.《孔雀東南飛》的作者在敘述這一婚姻悲劇時,愛男女主人公之所愛,恨他們之所恨,傾向是非常鮮明的.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寫一個封建社會中常見的家庭悲劇.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廬江府小吏,與其妻劉蘭芝感情甚篤.但焦仲卿的母親卻不喜歡兒媳,焦仲卿又常因公不在家,在此期間婆媳矛盾頗為激烈.劉蘭芝向丈夫訴苦,說自己忍受不了婆婆的苛刻...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其表達的主題是對愛情忠貞不渝,和對封建家長專制和宗法禮教所作的不妥協(xié)的斗爭.造成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的根源是封建宗法禮教、家長統(tǒng)治和門第觀念.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在于:它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劉蘭芝、焦仲卿兩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劇,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zhì),熱情歌頌了劉蘭...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后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當代...
壽陽縣齒根: ______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取材于東漢獻帝 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省)的一樁婚姻悲劇.原為民間歌曲,可能 經(jīng)過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 故事敘述漢末建安年間,一個名叫劉蘭芝的...
壽陽縣齒根: ______ 您可以先從《孔雀東南飛》、《陌上桑》以及《西洲曲》來看個大概. 在前兩篇中,都有大段對美女外貌的描寫, 如:《孔雀東南飛》中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