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克獎,能具體一點嗎 英國布克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獎
發(fā)源地: 英國
創(chuàng)立時間:1968年
宗旨
"Booker"是英國最大的現購批發(fā)商,英國出版名人馬斯開爾(Tom Maschler)找到這個企業(yè)贊助,希望成立一項鼓勵文學創(chuàng)作的獎項,獎勵當年度最佳英文小說創(chuàng)作而不限英國籍作者。
特色
榮獲布克獎幾乎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是廣受世界矚目和討論的小說獎。布克獎背后有管理委員會運作,負責選出每一年的評審及主席,其評選過程嚴謹,又保持高度的獨立性,也是使布克獎不同于其它獎項之處。每位評審幾乎只有一次參與布克獎評選的機會,評審團的組成兼顧其專業(yè)和社會背景,降低了派別潮流與個人好惡左右的機會。每年布克獎頒發(fā)后,不僅是得獎者的榮譽,對銷售激勵和作品討論幫助也很大。
評選方式
只要是參選資格:以英文寫作的小說,必須是出版后的作品,不限英國籍之作者,但必須是長篇小說。另外,過去十年曾入圍或獲得布克獎得主的新作品亦是入選名單。
布克獎管理委員會包括作家、出版商、代理商、書商、圖書館管理員等,而主席則由布克公司指定。除了每個出版商可以提出五個建議名單外,布克管理委員會也選出五位具有專業(yè)背景的評審(包括文評家、學者、文學編輯、小說家和社會知名人士)來審核。特別的是:每一年的評審都不一樣,而且每一位評審都讀過入選名單和建議名單的所有書籍,最后才選出得主。
每年十月公布有希望獲獎的入圍書目,十一月評獎和頒獎。由英國國家圖書協會頒獎,獎金由Booker公司贊助。美國的出版商,在前一年12月1日到當年11月30日出版(或預計出版而有完整書稿)的書都可報名。
國家圖書基金會(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選出五人的評審小組,其中包含一名主席,由他們獨力作業(yè)選出各類獎項的得主。首先會先公布各類的決選名單,小說、非小說、詩、青年文學這四類獎共有16位決選入圍者,每位可得1000元獎金。
獎金
除了頭獎21000英鎊的獎金之外,布克獎短名單的入圍者亦皆可獲得1000英鎊的獎金以及一本經過特殊設計包裝的該年入圍著作。
設立
1968年,英國的圖書界提議設立一項可以與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美國普利策獎相媲美的文學獎,獎勵年度最佳英文小說,獲獎人不限于英國籍作家,其他如愛爾蘭及英聯邦國家作者都可參與,但美國作家不能參與,以抵制新型的娛樂形式諸如電視對文學市場的蠶食。大獎以贊助商——食品供應公司布克( Booker McConnell )名命。布克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fā)。
布克獎注重權威性、導向性和公正性,評審由具有專業(yè)背景的人士擔當。一般評審有五人,由專門委員會指定,分別為書評家、學者、小說家、文學編輯、文化名人等。每年5位評審必須閱讀被推薦的100多部作品,從中選出20多本初入圍名單,再從這份名單中選出6本進入決賽,最后從這6部作品中選出一位獲勝者。
發(fā)展
1991年,設俄羅斯布克獎,是1917年后俄羅斯境內第一個非國家獎金,每年開獎一次,評選出年度最佳長篇小說。該獎設立以來已成為俄羅斯文學領域最有權威的獎項。
2002年,曼財團(Man Group)成為布克獎的贊助商,布克獎名稱由Booker Prize變成Man Booker Prize。現在有些也翻譯成曼布克獎或曼氏布克獎。
最初設立該獎時獎金為21000英鎊,2002年已加至50000英鎊。
2004年,布克獎打破了地域壁壘,宣布將從2005年開始,每兩年頒發(fā)一次獎金為60000英鎊的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所有作家,無論國別,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譯本發(fā)表,均有資格獲得此獎。本獎獎勵作家的全部文學成就,不僅限于小說。首位獲獎者將于2005年年中宣布。這使布克獎朝著一項全方位的國際文學大獎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新設立的布克國際獎不會取現有的布克獎而代之,兩者將由兩個相對獨立的評審系統(tǒng)并行評比。 根據規(guī)定,每位作家只能獲得一次布克國際獎。
2005年6月2日,首屆布克國際獎在倫敦揭曉,獲獎者為阿爾巴尼亞小說家伊斯梅爾·卡達列(Ismail Kadare)。評委會主席約翰·凱里(John Carey)評論道:“伊斯梅爾·卡達列描繪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歷史,它的熱情,它的傳說,它的政治和它的災難。他采用了傳統(tǒng)的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傳統(tǒng),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作家。”
2005年,布克獎將專門為翻譯家設立一個獎金為15000英鎊的特別獎項——布克翻譯獎,以獎勵那些把其他語言的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的翻譯家們。布克翻譯獎的評選不同于一般的評獎程序,其得主并非由評委會投票選出,而是交給布克國際獎的得主擇定。翻譯獎2005年開始頒發(fā)。
2005年的布克翻譯獎頒發(fā)給了伊斯梅爾·卡達列自己作品的英文翻譯大衛(wèi)·巴洛斯。
影響
布克獎的目標是獎勵優(yōu)秀作品,提高公眾對嚴肅小說的關注。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它的威望超過了英國大大小小的其它二百多個文學獎。享有世界盛譽。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
作為一個文化產業(yè),布克獎獲得巨大成功的秘訣在于商業(yè)和文化效益的雙贏。從商業(yè)利益上說,它推動文學的商業(yè)化,使市場潛力得到充分開發(fā)。不但獲獎作品銷售飆升,就連入圍作品的銷售也一路攀升。布克獎還帶動相關文化市場的開拓,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其中就有中國觀眾熟悉的《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等。從文化效益上說,大獎營造了一份大獎文化,大獎鼓勵無邊界創(chuàng)作,使許多思想自由,文體新穎的作品紛紛出現,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文壇格局。它對當代英語小說的影響毋庸置疑。
一些統(tǒng)計
截止到2005年,共有兩位作家獲得過兩次布克獎:J.M.庫切和彼得·凱里。彼得·凱里的獲獎作品是1988年的《奧斯卡和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和2001年的《凱利幫正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J.M.庫切的獲獎作品是1983年的《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和1999年的《恥》(Disgrace)。
截止到2005年,獲最后提名(即進入最后的比拼名單)最多的是英國小說家Iris Murdoch,她共獲得6次,在1978年,她以作品The Sea,the Sea獲得布克獎。
截止到2005年,共有3為澳大利亞作家獲得布克獎,他們是:彼得·凱里(Peter Carey),托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D.B.C. 皮埃爾(D.B.C. Pierre)。
托馬斯·肯尼利1982年的獲獎作品是《辛德勒方舟》(Schindler's Ark),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是根據這本書改變的。
部分獲獎情況
2005年——《大海》(The Sea) 作者: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愛爾蘭)
2004年——《美麗線條》(The Line of Beauty) 作者:阿蘭·霍靈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英國)
2003年——《弗農·上帝·利特爾》 (Vernon God Little ) 作者:D.B.C. 皮埃爾(D.B.C. Pierre)(澳大利亞)
2002年——《少年Pi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 作者:揚·馬特爾(Yann Martel)(加拿大)
2001年——《凱利幫正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作者:彼得·凱里(Peter Carey)(澳大利亞)
2000年——《盲眼刺客》(The Blind Assassin) 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
1999年——《恥》(Disgrace) 作者:J.M.庫切 (J. M. Coetzee)(南非)
1998 伊恩.麥克伊溫(Ian McEwan)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1997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hati Roy) 《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1996 葛拉罕.史威夫特(Graham Swift) 《遺囑》(Last Orders)
1995 帕特.巴克(Pat Barker) 《鬼途》(The Ghost Road)
1994 詹姆斯.寇曼(James Kelman) 《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1993 羅迪.道爾(Roddy Doyle) 《童年往事》(Paddy Clark Ha Ha Ha)
1992 麥可.翁達杰(Michael Ondaatie) 《英倫情人》 (English Patient)
1991 班歐克利(Ben Okri) 《饑饉之路》(The Famished Road)
1990 A. S. 拜亞特(A. S. Byatt) 《著魔》(Possession)
1989 石黑一雄 長日將盡
1988 彼得.凱瑞(Peter Carey) 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
http://baike.baidu.com/view/674843.htm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或Booker Prize,又簡稱the Booker),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重要的獎項。每年頒發(fā)一次,與諾貝爾獎一樣,只頒予仍在世的人。
發(fā)源地: 英國
創(chuàng)立時間:1968年
宗旨
"Booker"是英國最大的現購批發(fā)商,英國出版名人馬斯開爾(Tom Maschler)找到這個企業(yè)贊助,希望成立一項鼓勵文學創(chuàng)作的獎項,獎勵當年度最佳英文小說創(chuàng)作而不限英國籍作者。
特色
榮獲布克獎幾乎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是廣受世界矚目和討論的小說獎。布克獎背后有管理委員會運作,負責選出每一年的評審及主席,其評選過程嚴謹,又保持高度的獨立性,也是使布克獎不同于其它獎項之處。每位評審幾乎只有一次參與布克獎評選的機會,評審團的組成兼顧其專業(yè)和社會背景,降低了派別潮流與個人好惡左右的機會。每年布克獎頒發(fā)后,不僅是得獎者的榮譽,對銷售激勵和作品討論幫助也很大。
評選方式
只要是參選資格:以英文寫作的小說,必須是出版后的作品,不限英國籍之作者,但必須是長篇小說。另外,過去十年曾入圍或獲得布克獎得主的新作品亦是入選名單。
布克獎管理委員會包括作家、出版商、代理商、書商、圖書館管理員等,而主席則由布克公司指定。除了每個出版商可以提出五個建議名單外,布克管理委員會也選出五位具有專業(yè)背景的評審(包括文評家、學者、文學編輯、小說家和社會知名人士)來審核。特別的是:每一年的評審都不一樣,而且每一位評審都讀過入選名單和建議名單的所有書籍,最后才選出得主。
每年十月公布有希望獲獎的入圍書目,十一月評獎和頒獎。由英國國家圖書協會頒獎,獎金由Booker公司贊助。美國的出版商,在前一年12月1日到當年11月30日出版(或預計出版而有完整書稿)的書都可報名。
國家圖書基金會(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選出五人的評審小組,其中包含一名主席,由他們獨力作業(yè)選出各類獎項的得主。首先會先公布各類的決選名單,小說、非小說、詩、青年文學這四類獎共有16位決選入圍者,每位可得1000元獎金。
獎金
除了頭獎21000英鎊的獎金之外,布克獎短名單的入圍者亦皆可獲得1000英鎊的獎金以及一本經過特殊設計包裝的該年入圍著作。
設立
1968年,英國的圖書界提議設立一項可以與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美國普利策獎相媲美的文學獎,獎勵年度最佳英文小說,獲獎人不限于英國籍作家,其他如愛爾蘭及英聯邦國家作者都可參與,但美國作家不能參與,以抵制新型的娛樂形式諸如電視對文學市場的蠶食。大獎以贊助商——食品供應公司布克( Booker McConnell )名命。布克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fā)。
布克獎注重權威性、導向性和公正性,評審由具有專業(yè)背景的人士擔當。一般評審有五人,由專門委員會指定,分別為書評家、學者、小說家、文學編輯、文化名人等。每年5位評審必須閱讀被推薦的100多部作品,從中選出20多本初入圍名單,再從這份名單中選出6本進入決賽,最后從這6部作品中選出一位獲勝者。
發(fā)展
1991年,設俄羅斯布克獎,是1917年后俄羅斯境內第一個非國家獎金,每年開獎一次,評選出年度最佳長篇小說。該獎設立以來已成為俄羅斯文學領域最有權威的獎項。
2002年,曼財團(Man Group)成為布克獎的贊助商,布克獎名稱由Booker Prize變成Man Booker Prize。現在有些也翻譯成曼布克獎或曼氏布克獎。
最初設立該獎時獎金為21000英鎊,2002年已加至50000英鎊。
2004年,布克獎打破了地域壁壘,宣布將從2005年開始,每兩年頒發(fā)一次獎金為60000英鎊的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所有作家,無論國別,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譯本發(fā)表,均有資格獲得此獎。本獎獎勵作家的全部文學成就,不僅限于小說。首位獲獎者將于2005年年中宣布。這使布克獎朝著一項全方位的國際文學大獎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新設立的布克國際獎不會取現有的布克獎而代之,兩者將由兩個相對獨立的評審系統(tǒng)并行評比。 根據規(guī)定,每位作家只能獲得一次布克國際獎。
2005年6月2日,首屆布克國際獎在倫敦揭曉,獲獎者為阿爾巴尼亞小說家伊斯梅爾·卡達列(Ismail Kadare)。評委會主席約翰·凱里(John Carey)評論道:“伊斯梅爾·卡達列描繪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歷史,它的熱情,它的傳說,它的政治和它的災難。他采用了傳統(tǒng)的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傳統(tǒng),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作家。”
2005年,布克獎將專門為翻譯家設立一個獎金為15000英鎊的特別獎項——布克翻譯獎,以獎勵那些把其他語言的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的翻譯家們。布克翻譯獎的評選不同于一般的評獎程序,其得主并非由評委會投票選出,而是交給布克國際獎的得主擇定。翻譯獎2005年開始頒發(fā)。
2005年的布克翻譯獎頒發(fā)給了伊斯梅爾·卡達列自己作品的英文翻譯大衛(wèi)·巴洛斯。
影響
布克獎的目標是獎勵優(yōu)秀作品,提高公眾對嚴肅小說的關注。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它的威望超過了英國大大小小的其它二百多個文學獎。享有世界盛譽。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
作為一個文化產業(yè),布克獎獲得巨大成功的秘訣在于商業(yè)和文化效益的雙贏。從商業(yè)利益上說,它推動文學的商業(yè)化,使市場潛力得到充分開發(fā)。不但獲獎作品銷售飆升,就連入圍作品的銷售也一路攀升。布克獎還帶動相關文化市場的開拓,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其中就有中國觀眾熟悉的《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等。從文化效益上說,大獎營造了一份大獎文化,大獎鼓勵無邊界創(chuàng)作,使許多思想自由,文體新穎的作品紛紛出現,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文壇格局。它對當代英語小說的影響毋庸置疑。
一些統(tǒng)計
截止到2005年,共有兩位作家獲得過兩次布克獎:J.M.庫切和彼得·凱里。彼得·凱里的獲獎作品是1988年的《奧斯卡和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和2001年的《凱利幫正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J.M.庫切的獲獎作品是1983年的《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和1999年的《恥》(Disgrace)。
截止到2005年,獲最后提名(即進入最后的比拼名單)最多的是英國小說家Iris Murdoch,她共獲得6次,在1978年,她以作品The Sea,the Sea獲得布克獎。
截止到2005年,共有3為澳大利亞作家獲得布克獎,他們是:彼得·凱里(Peter Carey),托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D.B.C. 皮埃爾(D.B.C. Pierre)。
托馬斯·肯尼利1982年的獲獎作品是《辛德勒方舟》(Schindler's Ark),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是根據這本書改變的。
部分獲獎情況
2005年——《大海》(The Sea) 作者: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愛爾蘭)
2004年——《美麗線條》(The Line of Beauty) 作者:阿蘭·霍靈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英國)
2003年——《弗農·上帝·利特爾》 (Vernon God Little ) 作者:D.B.C. 皮埃爾(D.B.C. Pierre)(澳大利亞)
2002年——《少年Pi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 作者:揚·馬特爾(Yann Martel)(加拿大)
2001年——《凱利幫正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作者:彼得·凱里(Peter Carey)(澳大利亞)
2000年——《盲眼刺客》(The Blind Assassin) 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
1999年——《恥》(Disgrace) 作者:J.M.庫切 (J. M. Coetzee)(南非)
1998 伊恩.麥克伊溫(Ian McEwan)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1997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hati Roy) 《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1996 葛拉罕.史威夫特(Graham Swift) 《遺囑》(Last Orders)
1995 帕特.巴克(Pat Barker) 《鬼途》(The Ghost Road)
1994 詹姆斯.寇曼(James Kelman) 《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1993 羅迪.道爾(Roddy Doyle) 《童年往事》(Paddy Clark Ha Ha Ha)
1992 麥可.翁達杰(Michael Ondaatie) 《英倫情人》 (English Patient)
1991 班歐克利(Ben Okri) 《饑饉之路》(The Famished Road)
1990 A. S. 拜亞特(A. S. Byatt) 《著魔》(Possession)
1989 石黑一雄 長日將盡
1988 彼得.凱瑞(Peter Carey) 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或Booker Prize,又簡稱the Booker),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重要的獎項。每年頒發(fā)一次,與諾貝爾獎一樣,只頒予仍在世的人。
"Booker"是英國最大的現購批發(fā)商,英國出版名人馬斯開爾(Tom Maschler)找到這個企業(yè)贊助,希望成立一項鼓勵文學創(chuàng)作的獎項,獎勵當年度最佳英文小說創(chuàng)作而不限英國籍作者。
榮獲布克獎幾乎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是廣受世界矚目和討論的小說獎。
《奇怪的西方記者》閱讀答案
“這我能理解,”喬什夫說,“可是,在尼日利亞有低俗的人,也有高雅的人,你為什么不寫一寫高雅的人呢,比如那些作家、學者……有很多的呀,如198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索因卡,1991年布克獎得主班·歐克利,著名作家齊諾瓦·阿切比……他們有好多事值得說一說……”喬什夫從安娜的臉上看出了不屑...
《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實用寫作課,揭開大文豪的寫作秘密
《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作者理查德•科恩,曾任英國知名出版社發(fā)行總監(jiān),他編輯的作品多次獲得普利策獎、布克獎、科斯塔獎。本書源自于作者在高校的授課內容,提供偉大作家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思路。 本書將帶你潛入一流作家的腦海,看看最具創(chuàng)意的頭腦如何解決寫作難題,通過閱讀本書,你將更加清楚的掌握關于寫作背后隱藏...
耶胡達·阿米亥的詩歌翻譯
《紐約時報》對此書的評論曾冠以《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印度女作家阿倫德哈蒂·羅易的小說,1997年獲布克獎)的標題,說的就是這一點。以色列最著名的小說家阿莫斯·奧茲(Amos Oz)也說過:“讀阿米亥的時候,我們會感到,他寫詩的地方好像就在我們的廚房、我們的起居室、我們的臥室。”阿米亥曾這樣...
“以文化人”是什么意思?
“以文化人”的意思是用文字、文章等教化人。“文化”一詞,最初是由兩個字組成:“文”有文字、文章、禮樂制度、鼓樂、曲調等意思。化作“變化”解,人受教而變化為“化”,故本義作“教行”。凡以道業(yè)誨人為教,人能接受此道業(yè)而變易其氣質以遠過遷善,即足以證明善教得行;人接受教誨則在...
辛德勒名單是真實的故事嗎?
由澳大利亞作家托馬斯·基尼利所著的長篇小說《辛德勒名單》在1982年出版,榮獲了當年的布克獎和洛杉磯時報小說獎,后來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辛德勒名單》在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一舉獲得了七項奧斯卡獎。小說和電影之所以這么成功是因為對于辛德勒這個人物驚人的歷史記敘,里面包含的所有事件都有歷史...
《微物之神》這部書你喜歡嗎?你覺得這部書寫的如何?
1997年,蘭登書屋出版了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半自傳體小說《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洛伊憑借此書奪得當年的英國小說創(chuàng)作大獎布克獎。所有試圖熱愛文字的作者都會存有兩種類型的夢想,一種是用文字建筑情節(jié),一種是用文字織繡情感。而對文字上癮的作者還會有更...
想了解各國神話、史詩、和英雄傳說,有哪些入門書籍推薦?
1. 奧維德 《變形計》(我只讀過一個版本)《The metamorphoses of Ovid》我們老師說這個是史詩級的了 希臘和羅馬神話來源 需要有一個name list 因為同一個神在希臘和羅馬版名字不同 喜馬拉雅好像有有聲版 我可以說我當時還用了動漫做輔助嗎 2. 《馬比諾吉昂》--《Mabinogion》凱爾特神話 貌似可以搜...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
這部根據托馬斯·肯尼利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布克獎獲獎小說拍攝而成的電影,這部電影給斯皮爾伯格的職業(yè)生涯帶來了最具敬意的關注。電影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七個奧斯卡金像獎獎項,同時贏得了一億美元的國內總票房。至此,斯皮爾伯格被廣泛的推崇為世界電影大師之一。 在觀眾的強烈要求和呼喊聲中,斯皮爾伯格重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真實的么?如果是現實發(fā)生過的事情,那么真實的情 ...
此時印度發(fā)生了全面性的改變,動搖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歲那一年,他的父母決定舉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帶來新世界的新冒險,卻也代表派必須離開他的初戀情人。在選擇移民加拿大之后,派的父母關閉動物園、收拾所有家當搭上一艘日籍貨船。在船上,他們遇見一位殘忍成性的法國廚師。當天...
梅林傳奇 第一季 里的 亞瑟和梅林 是 哪個演的~~~
梅林:Colin Morgan 柯林·摩根生于1986年1月1日,北愛爾蘭Armagh郡人。2007年畢業(yè)于皇家蘇格蘭音樂戲劇學院,同年在倫敦“老維克”劇院改編自阿爾莫多瓦電影《關于我母親的一切》的舞臺劇中扮演Esteban一角,并在“新維克”劇院由英國布克獎獲得者DBC皮埃爾的小說《維農少年》的改編劇目中擔任男主角。Morgan...
相關評說: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北京禾田雨橡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簡介一、“世界大學城”遠程教育平臺背景介紹(一)項目主管“世界大學城”遠程教育平...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惡搞要靠自己體會的 以下內容轉自9C官方上 這些彩蛋都是隱藏在游戲中的,與電影... 另外在它的說明文字里提到“比至尊二戒稍差那么一點”,也許是暴雪的設計師們更...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崩潰》是齊諾瓦·阿切比的代表作,1959年發(fā)表后立即獲得英國最高文學獎布克獎.至今,本書在全世界的銷售已超過1100萬冊,被翻譯為50余種語言. 小說講述了一名非洲部落英雄的故事以及英國殖民者入侵博族人的生活實況,被稱為非洲英語小說中的杰作,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刻畫了一個信奉傳統(tǒng)的英雄形象——主人公伊博人量個很有毅力充滿智慧的人,終其一生致力于克服軟弱的父親在他心里下的陰影,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同鄉(xiāng)鄰里之間贏得了極高的聲望,一度被讀者奉為類似希臘悲劇中的失敗的英雄.文中充滿了悲天憐人的人道主義關懷,社會苦難、傳統(tǒng)的人文主義、社會凝聚力與作者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構成了珠聯璧合的極致.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尊重的教育是我們辦學的核心價值,是我們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尊重制度,建立秩序,樹立良好校風是開學近期目標和中心工作. 制度,不是給人套上鐐銬,限制自由,相反,是為了自由...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雙色球的中一等獎的概率要高些 雙色球中一等將的概率為 1/17721088 大樂透中一等獎的概率為 1/21425712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智力PK賽題目 1、 稱零件 有13個零件,外表完全一樣,但有一個是不合格品,其重... 你知道他想的什么辦法嗎? 3、 分襪子 兩個盲人一起到商店買襪子.每人各買了一雙...
淄川區(qū)安全: ______ 一等獎: 7個號碼相符(6個紅色球號碼和1個藍色球號碼)(紅色球號碼順序不限,下同)(1/17721088) 二等獎: 6個紅色球號碼相符(1/1181406) 三等獎: 5個紅色球號碼和1個藍色球號碼相符(1/109389) 四等獎: 紅藍共5個色球號碼相符 五等獎: 紅藍共4個色球號碼相符 六等獎: 0至2個紅色球號碼和1個藍色球號碼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