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詞作開篇以“菡萏香銷翠葉殘”描繪荷花凋零、荷葉枯萎的景象,寥寥數(shù)語,卻已勾勒出一幅深邃的哀傷畫面。荷花的“菡萏”二字,賦予了生命以莊嚴與珍貴,而“翠葉”則傳達出生命的珍美與勃勃生機。在“香銷”與“殘”兩字的渲染下,珍貴芬芳的生命逐漸消逝,其哀傷之感溢于言表。
次句“西風愁起綠波間”進一步描繪秋日的蕭瑟與哀愁。西風與綠波交織,引發(fā)多種聯(lián)想與情感體驗。對于觀者而言,滿眼的風波象征著動蕩與凄涼;對于花而言,綠波風起更顯悲感與惶懼。愁起不僅源于風的蕭瑟,亦是風本身令人愁苦。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則揭示了美好時光與青春年華的凋零與衰敗,引發(fā)無限的悲嘆與感慨。韶光本象征著春光與青春,而憔悴則描繪了美好事物與時光的消逝。這一句與開頭的“菡萏香銷”與“西風愁起”相呼應,將全詞的情感推向高潮。
下半闋中,“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與上半闋形成呼應。此句描繪思婦在夢回的細雨中,遙想邊塞的遙遠與寒冷,以及小樓中吹奏玉笙的深情與孤寂。高聳的小樓、珍美的玉笙、深情的吹奏,共同營造出一種痛苦與哀思的氛圍。
“多少淚珠何限恨”一句,直抒胸臆,將前兩句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一瀉而出。情感的爆發(fā)仿佛滿弓射箭,直擊心靈。然而,隨著一箭出膛,文筆卻戛然而止,不作情語,僅以“倚欄干”三字收尾。這種悠遠含蘊的余味,使得淚與恨更顯深沉,令人回味無窮。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譯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原文及翻譯如下:一、原文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二、譯文 1、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的意思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的意思:卷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原文如下:攤...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攤破浣溪沙》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種深沉而哀愁的意境。詩人通過對凋零殘葉、西風愁波的細膩描繪,以及對美人憔悴、時光流逝的深切感悟,傳達出一種對生命、時間的深刻思考。這種情感的深度和藝術的感染力,使得《攤破浣溪沙》成為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詠秋悲,以“菡萏香銷翠葉殘”開頭,描繪荷花生命的消逝摧傷,傳達出詩人深微的感受。荷花在“翠葉”之下,綴以“香銷”、“殘”字,不僅寫出了荷花生命的凋零,也暗示了詩人對這種生命消逝的哀感。隨后,“西風愁起綠波間”一句,將秋季的蕭殺凄清與荷花的哀愁融為一體,構成...
《攤破浣溪沙·手卷珠簾上玉鉤》(李璟)詩句譯文賞析
注釋:1. 珠簾:即珍珠做的簾子。2. 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武帝的鳥。此處指帶信的人。云外,指遙遠的地方。3. 丁香結:丁香的花蕾。此處詩人用以象征愁心。4. 三楚:指南楚、東楚、西楚。三楚地域,說法不一。這里用《漢書·高帝紀》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帶)為南楚。吳(今江蘇...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兩首,一首描繪春愁,另一首則吟詠秋悲。此詩為秋悲之作。開篇“菡萏香銷翠葉殘”,以“菡萏”和“翠葉”描繪荷花與荷葉,既顯其莊嚴珍貴,又透露出珍愛之情。 “香銷”與“殘”字,雖未明言情感,卻盡顯對生命消逝的哀痛。次句“西風愁起綠波間”進一步描繪了秋天的蕭瑟與...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攤破溪浣沙》是李璟的兩首佳作之一,一首抒發(fā)春恨,另一首則描繪秋悲。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一首,即詠秋悲的《攤破溪浣沙》。詞作開篇以“菡萏香銷翠葉殘”描繪荷花凋零、荷葉枯萎的景象,寥寥數(shù)語,卻已勾勒出一幅深邃的哀傷畫面。荷花的“菡萏”二字,賦予了生命以莊嚴與珍貴,而“翠葉”則...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攤破溪浣沙》詠秋悲,以“菡萏香銷翠葉殘”開頭,傳達出對珍貴芬芳生命的消逝摧傷的哀感。緊接著“西風愁起綠波間”,描繪了秋季蕭殺凄清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生命的驚心悲感。次句“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中,韶光代表青春歲月,與韶光的憔悴相呼應,流露出無盡的悲慨。上半闋層層引發(fā),從眼前...
鑒賞李璟《攤破浣溪沙》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女性在秋景中觸景生情,思念丈夫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南唐國勢日衰和封建統(tǒng)治階級精神空虛。上片借景抒情,起首兩句“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荷花凋零,荷香消散,荷葉敗落,西風愁緒在綠波中涌動。王國維評價這兩句詞“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殘荷敗葉,...
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菡(han)萏(dan)〕荷花。〔韶光〕美好的時光。〔雞塞〕即雞鹿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杭錦后旗西。東漢大將竇憲曾出兵雞鹿塞,戰(zhàn)勝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這是南唐中主李璟最富盛譽的一首令詞。詞中借寫思婦懷念遠人的傳統(tǒng)題材,別開生面地抒發(fā)自己哀傷愁怨的心情。當時南唐“國勢岌岌”,而...
相關評說:
海鹽縣等效: ______ 譯文 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 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zhí)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發(fā),多愁唱黃雞.浣溪沙 北宋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寫生...
海鹽縣等效: ______[答案] 攤破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攤破浣溪沙(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
海鹽縣等效: ______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菡萏,荷花的別稱.文字的語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
海鹽縣等效: ______ “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如李商隱《代贈》詩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意思: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李璟的獨創(chuàng)就在于...
海鹽縣等效: ______ 南唐詞派是以宮廷為中心,以南唐君相為主要創(chuàng)作詞人而形成的一個詞作流派.代表人物有南唐中、后二主李璟和李煜以及元老馮延已.這些當朝君臣們終日縱情聲色,不...
海鹽縣等效: ______ 〔題考〕 【南唐書】:『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系樂府為歌板色.元宗嘗作〔浣溪沙〕詞二闋,手寫賜感化.』此浣溪沙一調創(chuàng)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謂攤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調結構破一句為兩句,增七字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
海鹽縣等效: ______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詞牌釋義 〔題考〕 【南唐書】:『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
海鹽縣等效: ______ 南唐李璟的《浣溪沙》全稱為《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賞析:此詞上片重在寫深秋的景色,下片重在寫人抒情,抒發(fā)了懷人的哀怨和孤寂之情.寫景從西風殘荷的畫面寫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見秋景不堪;寫人從思婦懷人寫起,夢回而...
海鹽縣等效: ______ 李璟——《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 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釋】: 真珠:即珠簾. 青鳥:傳說曾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武帝.這里指帶信的人....
海鹽縣等效: ______ 詞牌釋義 [題考〕 【南唐書】:『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系樂府為歌板色.元宗嘗作[浣溪沙]詞二闋,手寫賜感化.』此浣溪沙一調創(chuàng)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謂攤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調結構破一句為兩句,增七字為十字.后人以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