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與“做”兩個字的區(qū)別? 做和作的區(qū)別
(1)“起(起身、興起、振作、出現(xiàn)、發(fā)作)”之義,例如:日出而作、風浪大作、一鼓作氣,以及作怪、作嘔、隱隱作痛等,均只用“作”,而不用“做”。
(2)“寫作、創(chuàng)作” 之義,“作”“做”習慣用法有別。例如:作家、作者、作畫、作曲、作文(寫文章)、作序、作傳(寫傳記)等,均用“作”。但是,“作詩”寫為“做詩”,“作文(寫文章)”寫為“做文”,也無不可。“作畫”“作曲”“作文(寫文章)”均用“作”,但如果后面是雙音節(jié)詞或多音節(jié)短語,也常用“做”。例如:做文章、做小說、做一張畫、做一篇序、做一支曲子等。
“作品、文章”之義,只用“作”。例如:作文(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大作、佳作、杰作、力作、擬作、習作、原作、著作、拙作、詩作、劇作、處女作、代表作等。
(3)“當做、作為”之義,多用“作”。例如:成語“過期作廢”“認賊作父”“作死馬醫(yī)”(俗語為“死馬當活馬醫(yī)”),以及“以理論作指南” 等, 均用“作”。這與“作”很早就有“當做、作為”之義有關。例如,《尚書·舜典》中就有“樸作教刑(用木條抽打作為學校的刑罰)”之語。
“作為”不論是作動詞還是作名詞,只用“作”而不用“做”。“作為” 不能寫成“做
為”。
2.只用“做”或一般用“做”
(1)“制造、制作”之義,用“做” 不用“作”。例如:做家具、做衣服等。但俗語“為他人做嫁衣裳”,而成語則是“為人作嫁” 。
(2)“當、充任、擔任”之義,一般用“做”。例如:做官、做客、做白領、做母親、做奴隸、做職員、做商人、當牛做馬等。“做客”“做賊心虛”,又分別寫成“作客”“作賊心虛”,《現(xiàn)代漢語詞典》選取的是前一種書寫形式,而《新華詞典》等辭書則恰恰相反,選取的是后一種書寫形式。
(3)“結成某種關系”之義,“舉行、舉辦”之義,均用“做”,前者如:做親、做夫妻、做搭擋、做對頭、做鄰居、做朋友等。后者如:做壽、做禮拜、做滿月、做彌撒、做生日、做筵席等。
3.“作”“做”有大致分工
(1)“從事某種活動”之義,或用“作”或用“做”,或通用。“作”多用于一般性的活動,其意義和用法與“進行”相當。例如:作安排、作采訪、作承諾、作沖刺、作補充、作貢獻、作溝通、作構思、作觀察、作擴展、作檢討、作交代、作交流、作思考、作提示、作修改、作研究、作要求、作引導、作摘錄、作注釋、作指示、作準備等。其中的“作”,現(xiàn)在常寫成“做”,但依慣例是寫成“作”。“做”多用于事務性的活動或具體性的工作。例如:做工、做課(舉行示范性或實驗性的公開課)、做活兒、做題、做藥(從事藥物推銷工作)、做賬、做廣告、做家務、做卡片、做建材(做建材生意)、做IT、做樓盤、做手術、做房地產(chǎn),以及做保養(yǎng)、做交易、做實驗、做營銷、做運動等。
此外,泛言“行事”之義,寫為“做事”。“主持并決定其事”之義,《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采用的是“做主”,這種寫法已普遍為人們所接納,但寫成“作主”也并非不可。
(2)“假裝、做作”之義,本來“作”“做”通用,如前面所舉的“裝模作樣”“裝聾作啞”“裝腔作勢”,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確定的書寫形式,應予采納,但其中的“作” 原來都可以寫成“做”。作態(tài)、造作、作開心狀、強作笑顏等,用“作”不用“做”。做鬼臉、做樣子、做姿態(tài)等,一般用 “做”。“表演”之義,有“做戲”一詞,用的是“做”;而成語“逢場作戲”,以及來自港臺的半意譯半音譯詞“作秀(put on a show)”等,用的是“作”。
4.“作”“做”可以通用
(1)“用做”之義, “作”“做” 一般通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688頁的“做”字條目的義項⑥釋為“用做”,并舉例:“樹皮可以~造紙的原料|這篇文章可以~教材。”《辭海》“滿江紅”詞條:“植物名……全草可作魚類和家畜的飼料……”其中的 “做”或“作”一般可互換。做抵押、做紀念等,其中的“做”,也可用“作”。但“副詞可以作狀語”之類,依慣例,用“作”而不用“做”。
(2)“成、為”之義,“作”“做”通用。其用法是附在其他動詞之后構成動補結構,后面帶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以表示行為或動作的結果。這種用法出于北方白話,因此常用“做”字。《漢語大詞典》就以“當做”為正詞條,而以“當作”為副詞條,這是有詞源根據(jù)的。但在這一義項上,“作”“做”完全可通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688頁“做”的義項⑥釋為“用做”,第706頁“看”字條目的【看做】詞條釋為“當做”,而第1685頁“作” 字條目的義項⑥釋為“當作;作為”。這說明《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在“作”“做”的用法上也是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新華詞典》等辭書則用的是“當作”。其實比做、變做、當做、換做、叫做、看
做、視做、算做、寫做、用做、裝做等,其中的“做”,都可以寫成“作”。
三、關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作”“做”用法的規(guī)范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我國目前權威性最高、影響最大的的一部現(xiàn)代漢語辭書,為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它對“作”“做”用法所進行的規(guī)范,都有一定的根據(jù),我們一般應采用,但也不必過于拘泥。這是因為:首先,它畢竟不是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語言文字標準;其次,語言文字現(xiàn)象很復雜,往往有一定的靈活性,有時很難作硬性的規(guī)定;再者,它對詞形的處理,也未必全都妥當,如它以“必恭必敬”“攙和”“攙假”“攙雜”“丁寧”“希罕”“希奇”“希世”“支解”等為首選詞形(見《現(xiàn)代漢語詞典》1996年版),而在《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則分別被規(guī)范為 “畢恭畢敬”“摻和”“摻假”“摻雜”“叮嚀”“稀罕”“稀奇”“稀世”“肢解”等;另外,各種有影響的現(xiàn)代漢語辭書對“作”“做”用法所進行的處理也不盡一致。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詞語形式,一般來說,是嚴格的規(guī)范;但對某些通用的異形詞語的處理,具有倡導性,不是、也不可能是硬性規(guī)定的標準,“作”“做”的某些用法,即屬此類情況。因此,如果認定“當做”之類的詞語,必須寫成“做”而絕對不能寫成“作”,無視人們的使用習慣,一味地讓“做”字揚威而使“作”字掃地,行之于已尚可,施之于人則殊為不妥。因為這是可以悉聽尊便的事情,不能強求于人。當然,如果“當做”之類的詞語,納入國家語言文字標準,另當別論。
我們的結論是:“做”源于“作”,“做”承擔了“作”的一部分語義,二者既有不同的語義分工和習慣用法,又有一定語義范圍的通用關系。因此,“作”“做”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用,并不是絕對非此即彼的。但對“作”“做”用法分明有別的,則不可混淆。
作一般作為名詞,而做一般用作動詞,比如:做作業(yè),這里做為動詞,而作就為名詞,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在日常生活中,就這樣唄 over
做和作怎么區(qū)分
在語言表達中,區(qū)分"做"和"作"兩個字至關重要。簡單來說,"做"主要表示具體的、產(chǎn)生實物的動作,具有較強的動作性,常用于諸如"做工"、"做衣服"、"做作業(yè)"等日常活動中,連接的是能感知到的實際對象。相反,"作"則多用于抽象的、不產(chǎn)生實物的活動,動作性較弱,如"作孽"、"作弊"、"作曲"、"...
做和作有啥區(qū)別?
“作”和“做”這兩個詞在漢語中十分常見,它們不僅發(fā)音相同,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意義也相近,或者差別細微。因此,在閱讀報章雜志時,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詞被混淆或錯誤使用。鑒于此,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qū)分。首先,“作”字常用來表示充當、作為或充當某種角色的意思,例如“作罷”、“作別”、“作價”...
“做”與“作”是否同一個字?
“作”和“做”是漢語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兩個字,它們用法極其相近,經(jīng)常難以區(qū)分。根據(jù)呂叔湘先生的說法,古代只有“作”字,是個入聲字。后來在說話中變成去聲,可是讀書音還是入聲,就有人造出一個“做”字來代表說話的去聲字音。這種“文白異讀”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許多方言里都很普遍。所以,區(qū)分“作”“...
做和作的區(qū)別。
需要根據(jù)語境選擇合適的字詞。四、示例 例如,"他今天做了什么?"這句話中,由于詢問的是具體的行為或動作,因此使用"做"。"他寫了一篇作文",這里描述的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需要思考和構思的行為,因此使用"作"。以上是對"做"和"作"的區(qū)別的解釋。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你理解這兩個字的區(qū)別和用法。
“作”與“做”兩個字的區(qū)別?
3.“作”“做”有大致分工 (1)“從事某種活動”之義,或用“作”或用“做”,或通用。“作”多用于一般性的活動,其意義和用法與“進行”相當。例如:作安排、作采訪、作承諾、作沖刺、作補充、作貢獻、作溝通、作構思、作觀察、作擴展、作檢討、作交代、作交流、作思考、作提示、作修改、作...
做和作字用法和意思上各有什么區(qū)別
區(qū)分“作”、“做”用法的區(qū)別:1、區(qū)別的基本標準是“文”和“白”,內容抽象或書面語言色彩重的詞語,一般用“作”,成語都用“作”。2、做單音節(jié)動詞用,多數(shù)用“做”,少數(shù)用“作”的,其賓語內容也比較抽象。賓語是動名詞的(如:報告,調查,榜樣,處理,動員,貢獻),一般也用“作”。3、...
“做出”跟“作出”的區(qū)別是什么?
1. "做"和"作"兩個字都表達了從事某項活動的意思。通常認為,"做"指的是具體的動作,而"作"則指抽象的動作。2. "作"字還有一個意思是"裝",例如說"作出一幅半死不活的樣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做出鬼臉"也可以表達為"作出一幅鬼臉"。
怎樣區(qū)別“做”和“作”這兩個字
二、從感情色彩上看, “做”所連接的多數(shù)都是中性事物。如做客、做夢,都無所謂好壞;“作”所連接的事物多數(shù)是貶義的,如作惡、作弊等。三、“做”是一個“全動詞”。“做”能獨立地作為一個動詞,在運用中體現(xiàn)完整的動作意思;而“作”是“半動詞”,它往往跟別的動同連起來使用,才能表達一...
如何區(qū)分"作為"和"做為"中的這兩個做(作)字??
在中文里,“做”和“作”這兩個字常常被人們混淆,尤其是在日常對話和寫作中。實際上,“做”和“作”的區(qū)別在于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一般來說,“做”更廣泛地用于描述各種行為,例如制造、寫作、從事工作等,還有充當某個角色或身份的意思,例如“做朋友”。而“作”則較少使用,主要體現(xiàn)在...
“做”和“作”的在用法上有什么區(qū)別?
1. 成為。如:做人,做官。2. 進行某事。如:做生意,做實驗,做事。3. 舉辦。如:做生日,做滿月,做周年。4. 制造。如:做衣服,做鞋子。5. 假裝。如:只「做」去收捕梁山泊的官軍。「作」與「做」讀ㄗㄨㄛˋ音時,常見混用,但綜觀這兩個字的各種意義,其實仍見區(qū)別。因此,《國語辭典...
相關評說: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做”和“作”的區(qū)別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杜翔 問: 我是搞理論研究的,在文章中經(jīng)常用到“做”和“作”字,但現(xiàn)在報刊上的用法與我上學時老師所講的...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是作當“做”和“作”同時當動詞用時.兩者在普通話里是同音字,均讀zuo,詞義也相近.因而,這兩個字常常被不少人相混使用.其實,“做”和“作”在用法上是有一定的分工的: “做”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單音節(jié)動詞,主要有這樣幾個...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做是動詞 作是名詞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作是意義是的,做是行動上的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作」有當「名詞」與「動詞」的可能,當動詞時,有下列九種意義與解釋: 1.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 3.創(chuàng)作.如:寫作,作畫,作詩. 4.進行,舉行.如:作戰(zhàn),作簡報. 5.為,當.如:認賊作父. 6.假裝....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做四聲,是動詞;作現(xiàn)在有兩個讀音一個是四聲,名詞用如作業(yè)作用等,還有一個讀一聲,是形容詞形容無底線的無理取鬧,比如不作不會死,這里的作讀一聲.帶是攜帶或者帶狀物也指某一地理區(qū)域,比如淮河一帶.戴指佩戴.所以戴手套是指套在手上的,例如:冬天很冷,騎車別忘戴手套.但是帶手套也不錯,比如明天要掄大錘,記得來時帶手套.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一般認為,“做”表示具體的動作,“作”表示抽象的動作.我也一直這樣認為,雖然心下有一個疑惑,具體和抽象是相對的,如果遇到具體、抽象分不清的時候怎么辦.最近使用北京...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68996.html?fr=qrl&fr2=query 很詳細 對不起 太長了 發(fā)不上去 「做」與「作」這兩個字,不論是自單字或成詞的使用,被混淆的機率都很高.而這兩個字的根本差異究竟何在呢 首先,依據(jù)教育部《國語一字多音...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作”表示的動作性不強,意義比較抽象、泛化;“做”表示的動作性強,意義比較具體、實在
鎮(zhèn)賚縣分度: ______ 第一個主要是動詞,第二個主要是和其他字組成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