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傳的新唐書 新唐書白居易傳譯文
作品名稱:白居易傳
創(chuàng)作年代:宋代作者:歐陽修、宋祁
作品體裁:傳記 白居易,字樂天,其先蓋太原人。北齊五兵尚書建,有功于時,賜田韓城,子孫家焉。又徙下邽。父親庚,為彭城令,李正已之叛,說刺史李洧自歸,累擢襄州別駕。
居易敏悟絕人,工文章。未冠,竭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見其文,自失,曰:“吾謂斯文遂絕,今復(fù)得子矣!”貞元中,擢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年,對制策乙等,調(diào)周至尉,為集賢校理。月中,召入翰林為學(xué)士。遷左拾遺。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詔有所蠲貸,振除災(zāi)□。居易見詔節(jié)未詳,即建言乞盡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且多出宮人。憲宗頗采納。是時,于□入朝,悉以歌舞人內(nèi)禁中。或言普寧公主取以獻,皆碩嬖愛。居易以為不如歸之,無令碩得歸曲天子。李師道上私錢六百萬,為魏征孫贖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寢,后嗣不能守,陛下猶宜以賢者子孫贖而賜之。師道人臣,不宜掠美。”帝從之。河?xùn)|王鍔將加平章事,居易以為:“宰相,天下具贍,非有重望顯功不可任。案鍔誅求百計,不恤雕瘵,所得財號為‘羨馀’以獻。今若假以名器,四方聞之,皆謂陛下得所獻,與宰相。諸節(jié)度私計曰:‘誰不如鍔?’爭裒割生人,以求所欲。與之則綱紀大壞,不與則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復(fù)追。”是時,孫□以禁衛(wèi)勞擢鳳翔節(jié)度使。張奉國定徐州,平李倚,有功,遷金吾將軍。居易為帝言:“宜罷□,進奉國,以竦天下忠臣心。”度支有囚系閿鄉(xiāng)獄,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系其子,夫久系,妻嫁,債無償期,禁無休日,請一切免之。”奏凡十馀上,益知名。
會王承宗叛,帝詔吐突承璀率師出討。居易諫:“唐家制度,每征伐,專委將帥,責(zé)其成功。比年始以中人為都監(jiān)。韓全義討淮西,賈良國監(jiān)之;高崇文討蜀,劉貞亮監(jiān)之。且興天下兵,未有以中人專統(tǒng)領(lǐng)者。神策既不置行營節(jié)度,即承璀為制將,又充諸軍招討處置使,是實都統(tǒng)。恐四方聞之,必輕朝廷。后世且傳中人為制將,自陛下始。陛下忍受此名哉?且劉濟等洎諸將必恥受承璀節(jié)制,心有不樂,無以立功。此乃資承宗之奸,挫諸將之銳。”帝不聽。既而兵老不決。居易上言:“陛下討伐,本委承璀。外則盧從史、范希朝、張茂昭。今承璀進不決戰(zhàn),已喪大將。希朝、茂昭數(shù)月乃入賊境,觀其勢,似陰相為奸,空得一縣,即壁不進。理無成功,不亟罷之,且有四害。以府帑金帛、齊民膏血助河北諸侯,使益富強,一也。河北諸將聞吳少陽受命,將請洗滌承宗,章一再上,無不許。則河北合從,其勢益固。與奪恩信,不出朝廷,二也。今暑濕暴露,兵氣熏蒸,雖不顧死,孰堪其苦?又神策雜募市人,不忸于役。脫奔逃相動,諸軍必搖,三也。回鶻、吐蕃常有游偵,聞討承宗歷三時無功,則兵之強弱,費之多少,彼一知之,乘虛入寇,渠能救首尾哉?兵連事生,何故蔑有?四也。事至而罷,則損威失柄。只可逆防,不可追悔。”亦會承宗請罪,兵遂罷。
后對殿中,論執(zhí)強鯁,帝未諭,輒進曰:“陛下誤矣。”帝變色,罷,謂李絳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絳曰:“陛下啟言者路,故群臣敢論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為謀,非所以發(fā)揚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歲滿當遷,帝以資淺,且家素貧,聽自擇官。居易請如姜公輔學(xué)士兼京兆戶曹參軍,以便養(yǎng)。詔可。27年,以母喪解。還,拜左贊善大夫。
是時,盜殺武元衡,京都震擾。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刷朝廷恥,以必得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悅。俄有言“居易母墮井死,而居易賦《新井篇》,言浮華,無實行,不可用。”出為州刺史。中書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貶江州司馬。既失志,能順適所遇,托浮屠生死說,若忘形骸者,久之,徙忠州刺史。
人為司門員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誥。穆宗好畋游,獻《續(xù)虞人箴》以諷曰:“唐受天命,十有二圣。兢兢業(yè)業(yè),咸勤厥政。鳥生深林,獸在豐草。春蒐冬狩,取之以道。鳥獸蟲魚,各遂其生。民野君朝,亦克用寧。在昔玄祖,闕訓(xùn)孔章:‘馳騁畋獵,俾心發(fā)狂。’何以效之?曰羿與康。曾不是誡,終然覆亡。高祖方獵,蘇長進言:‘不滿十旬,未足為歡。’上心既悟,為之輟畋。降及宋璟,亦諫玄宗。溫顏聽納,獻替從容。憬趨以出,鷂死握中。噫!逐獸于野,走馬于路。豈不快哉?銜橛可懼!審其安危,惟圣之慮。” 俄轉(zhuǎn)中書舍人。田布拜魏博節(jié)度使,命持節(jié)宣諭,布遺五百縑,詔使受之。辭曰:“布父仇國恥未雪,人當以物助之。乃取其財,誼不忍。方諭問旁午,若悉有所贈,則賊未殄,布資竭矣。”詔聽辭餉。
是時,河朔復(fù)亂。合諸道兵出討,遷延無功。賊取弓高,絕糧道,深州圍益急。居易上言:“兵多則難用,將眾則不一。宜詔魏博、澤潞、定、滄四節(jié)度,令各守境,以省度支資餉。每道各出銳兵三千,使李光顏將。光顏故有鳳翔、徐、滑、河陽、陳許軍,無慮四萬,可徑薄賊,開弓高糧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圍,與牛元翼合。還裴度招討使,使悉太原兵西壓境、見利乘隙夾攻之。間令招諭以動其心,未及誅夷,必自生變。且光顏久將,有威名;度為人忠勇,可當一面,無若二人者。”于是,天子荒縱,宰相才下,賞罰失所宜,坐視賊,無能為。居易雖進忠,不見聽,乃丐外,遷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fù)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復(fù)拜蘇州刺史。病免。
文宗立,以秘書監(jiān)召。遷刑部侍郎,封晉陽縣男。大和初,二李黨事興,險利乘之,更相奪移,進退毀譽,若旦暮然。楊虞卿與居易姻家,而善李宗閔。居易惡緣黨人斥,乃移病還東都。除太子賓客分司。逾年,即拜河南尹,復(fù)以賓客分司。開成初,起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進馮翊縣侯。會昌初,以刑部尚書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贈尚書右仆射。宣宗以詩吊之。遺命薄葬,毋請謚。
居易被遇憲宗時,事無不言。湔剔抉摩,多見聽可。然為當路所忌,遂擯斥,所蘊不能施,乃故意文酒。既復(fù)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輒病去,遂無立功名意。與弟行簡、從祖弟敏中友愛。東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種樹,構(gòu)石樓香山,鑿八節(jié)灘。自號醉吟先生,為之傳。暮節(jié)惑浮道尤甚,至經(jīng)月不食葷,稱香山居士。嘗與胡杲、吉玟、鄭據(jù)、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繪普《九老圖》。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guī)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辯之。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稹卒,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shù)不差。九歲,暗識聲律。其篤于才章,蓋天稟然。敏中為相,請謚,有司曰“文”后履道第卒為佛寺。東都、江州人為立祠焉。
贊曰:居易在元和、長慶時,與元稹俱有名,最長于詩,它文未能稱是也。多至數(shù)千篇,唐以來所未有。其自敘言:“關(guān)美刺者,謂之諷諭;詠性情者。謂之閑適;觸事而發(fā),謂之感傷;其它為雜律。”又譏“世人所愛,惟雜律詩。彼所重,我所輕。至諷諭,意激而言質(zhì);閑適,思澹而辭迂。以質(zhì)合迂,宜人之不愛也。”今視其文,信然。而杜牧謂:“纖艷不逞,非莊士雅人所為,流傳人間,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語入人肌骨不可去。”蓋救所失,不得不云。
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quán)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jié)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嗚呼!居易其賢哉! 《新唐書》共有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北宋時期,仁宗認為前朝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后參預(yù)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zhèn)、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其中列傳主要由宋祁負責(zé),本紀、志、表主要由歐陽修負責(zé),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等職。他歷時十余年完成列傳,于公元1058年(嘉祐三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歷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1054年(至和元年)才調(diào)到朝廷任翰林學(xué)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1060年(嘉祐五年)的事了。 列傳與本紀、志、表合在一起時,并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整齊劃一。
《新唐書》比起《舊唐書》來,確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和優(yōu)點。作者對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沒有的《儀衛(wèi)志》、《兵志》。其他幾個志也各增補了新資料,質(zhì)量多在《舊唐書》之上。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中進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交游,以詩唱和。后入朝任館閣校勘,因指責(zé)諫官高若訥,被貶為夷陵縣令、乾德縣令,又復(fù)任館閣校勘,進集賢校理、知諫院,任龍圖閣直學(xué)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因事被貶滁州,又被貶揚州、潁州、開封府。后來以翰林學(xué)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又出任樞密副使、參知事先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以“太子少師”退位,在潁州(今屬安徽阜陽)去世,謚號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他的文學(xué)成就以散文最高,影響也最大。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答吳充秀才書》),“道純則充于中者實,中充實則發(fā)為文者輝光”(《答祖擇之書》)。他所講的道,主要不在于倫理綱常,而在于關(guān)心百事。他認為學(xué)道而不能至,是因為“棄百事不關(guān)于心”(《答吳充秀才書》)。他反對“務(wù)高言而鮮事實”(《與張秀才第二書》),主張“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fēng),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fā),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自己又以造詣很高的創(chuàng)作實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宋祁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遷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公元1024年(宋仁宗天圣二年)與其兄宋庠同舉進士。初任復(fù)州軍事推官,后歷任龍圖閣學(xué)士、史館修撰、知制誥、工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承旨。曾與歐陽修同修《新唐書》。與其兄齊名,被當時的人稱為“小宋、大宋”。因為他的詞作《玉樓春》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句,人稱紅杏尚書。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詞多抒寫個人生活情懷,未擺脫晚唐五代艷麗舊習(xí)。但構(gòu)思新穎,語言流麗,描寫生動,一些佳句流傳很廣。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輯有《宋景文集》;近人輯有《宋景文公集》;趙萬里輯有《宋景文公長短句》。
新唐書白居易傳
新唐書白居易傳如下:居易敏悟絕人,工文章。未冠,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見其文,自失曰:“吾謂斯文遂絕,今復(fù)得子矣!”貞元中,擢進士,補校書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詔有所蠲貸,振除災(zāi)沴。居易見詔節(jié)未詳,即建言乞盡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憲宗頗采納。李師道上私...
新唐書白居易傳原文及翻譯
居易雖進忠不見聽乃丐外遷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fù)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復(fù)拜蘇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贈尚書右仆射,宣宗以詩吊之。遺命薄葬,毋請謚。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詩。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節(jié)選自《新唐書·白居易傳》)譯文:白居易,字樂天,他...
新唐書白居易傳節(jié)奏劃分
新唐書白居易傳節(jié)奏劃分為居易雖進忠\/不見聽\/乃丐外遷\/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fù)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居易雖進忠,不見聽,乃丐外遷。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fù)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
且疫情如江公輔學(xué)士監(jiān)禁窯戶曹參軍以便養(yǎng)詔可的意思
且疫情如江公輔學(xué)士監(jiān)禁窯戶曹參軍以便養(yǎng)詔可的意思 這樣綱紀就會遭到大破壞,不給就有厚薄,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追回。出處:北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白居易傳》居易請如姜公輔以學(xué)士兼京兆戶曹參軍,以便養(yǎng),詔可。明年,以母喪解,還,拜左贊善大夫。河朔復(fù)亂,賊取弓高,絕糧道。與之則...
新唐書白居易傳譯文
原文:《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列傳》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guī)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辯之。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稹卒,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
新唐書白居易傳 翻譯
原文:《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列傳》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guī)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辯之。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稹卒,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
白居易傳的解釋
原文:《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列傳》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guī)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辯之。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稹卒,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
稱呼為 “元白” 還有叫 “苦吟詩人”的是誰?
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稱。《新唐書·白居易傳》載:自居易"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苦吟詩人賈島
且多出宮人怎么翻譯?
《新唐書·白居易傳》:居易見詔節(jié)未詳,即建言乞盡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且多出宮人。白話文翻譯: 白居易見詔文細節(jié)不夠具體詳備,便建議乞請全部免除江淮賦稅,以救助逃荒的饑民,并多放出一些宮里人。英譯: When Bai Juyi saw that the details of the imperial edict were not specific ...
誰知道白居易的《新井篇》?
據(jù)《新唐書.白居易列傳》記,“是時,盜殺武元衡,京都震擾。居易首上疏,請即捕賊,刷朝廷恥。宰相嫌其出位,不悅。俄有言‘居易母墮井死,而居易賦新井篇,言浮華,無實用,不可用’,至為州刺史。中書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貶江州司馬。”但這篇《新井篇》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已經(jīng)不可考。
相關(guān)評說:
榮縣不可: ______ 這樣說吧,白堤不是白居易修的,卻是因為他而出名了,下面是依據(jù): 其實,認為白堤是白居易筑的是一種誤解,而這種誤解是由于望文生義,主觀臆斷造成的. 白居易有兩首詩都曾提到過白堤,《錢塘湖春行》的最后兩句:“最愛湖東行不...
榮縣不可: ______ 新、舊唐書對于白居易的評價亦有不同.舊唐書對于白居易的文學(xué)成就給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劉;永明辭宗,先讓功于沈、謝.元和主盟,微之、樂天而已.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
榮縣不可: ______ “元白”就是元稹和白居易的合稱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二人同為新樂...
榮縣不可: ______ 江都公主就是一個被大多數(shù)人遺忘了的與少數(shù)民族和親的公主.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真正的皇帝骨肉和親的主要有 一、寧國公主 《新唐書列傳第八》中記載:蕭國公主,...
榮縣不可: ______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曾祖父白溫遷居下(今陜西渭南),遂為下人.晚...
榮縣不可: ______ 廉政格言警句(一)1、儉以養(yǎng)德,廉以立身. 2、作風(fēng)要樸實,工作要扎實,任務(wù)要落實. 3、是非明于學(xué)習(xí),名節(jié)源于黨性,腐敗止于正氣. 4、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 5、保初節(jié)易...
榮縣不可: ______ 閨 一般指宮中小門或內(nèi)室.“閨”字常和女子有關(guān),沒結(jié)婚的女子稱“閨女”,女子的住室稱“閨房”. 【gui】 閨 (1) 閨 guī (2) (形聲.從門,圭聲.“圭”亦具有表意作用.本義:上圓下方的小門;小門) (3) 同本義 [small door]...
榮縣不可: ______ 《白居易傳》 白居易幼聰慧絕人,襟懷宏放.年十五六時,袖文一編,投著作郎吳人顧況.況能文,而性浮薄,后進文章無可意者.覽居易文,不覺迎門禮遇曰:“吾謂斯文遂絕,復(fù)得吾子矣.”居易文辭富艷,尤精于詩筆.所著歌詩數(shù)十百...
榮縣不可: ______ 嘗膽臥薪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穿壁引光 穿:鑿?fù)?引:引...
榮縣不可: ______[答案] 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