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有那些詩啊?急求!!!!!!!!!!!!!!!!! 蘇軾的堂前月色愈清好的詩名是什么?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婉約的:
水龍吟
【宋】蘇軾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①。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③。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賀新郎
蘇 軾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 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 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艷一枝細(xì)看取,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阮郎歸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
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卜算子
蘇 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楓落吳江冷。
永遇樂
蘇 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鷓鴣天
【宋】蘇軾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xì)細(xì)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豪放的:
滿江紅
蘇 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西江月
蘇 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水調(diào)歌頭①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西江月·重九
蘇 軾
點點樓頭細(xì)雨,
重重江外平湖。
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
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
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間今古。
滿江紅·懷子由作
蘇 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fù)當(dāng)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fā)。
一尊酒,黃河側(cè)。無限事,從頭說。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衣上舊痕馀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④。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蘇 軾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yīng)回首,為我沾衣。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臨江仙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①?夜闌風(fēng)靜谷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江東去》
蘇東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這僅僅是蘇東坡悟透禪機到相當(dāng)程度的一個小小例證,可以說蘇東坡基本上算是進(jìn)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種境界,但是他還是沒能“八風(fēng)吹不動”,竟然“一屁”就“打過江來”,這說明我們從知“道”,到做到,還有相當(dāng)大的距離,所以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然后能按這個道理做———行“道”,從“知”到“行”這是兩回事,只有將兩者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可以說,股市匯聚了人世間所有外在的“八風(fēng)”干擾,同時股市又赤裸裸的顯現(xiàn)出來所有內(nèi)在的“人性”干擾,要想真正達(dá)到第三種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層面上,而不去“行”“道”,也會最終頭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為大家。
這個“行”最重要的一點順風(fēng)黑馬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博學(xué)多才,兼通釋典。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脫雋逸,耐人尋味的禪機。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禪師,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優(yōu),蘇東坡和他過從甚密,并頗為折服。
蘇東坡在被貶期間,有一次,寫了一首贊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大江東去》
蘇東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這僅僅是蘇東坡悟透禪機到相當(dāng)程度的一個小小例證,可以說蘇東坡基本上算是進(jìn)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種境界,但是他還是沒能“八風(fēng)吹不動”,竟然“一屁”就“打過江來”,這說明我們從知“道”,到做到,還有相當(dāng)大的距離,所以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然后能按這個道理做———行“道”,從“知”到“行”這是兩回事,只有將兩者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可以說,股市匯聚了人世間所有外在的“八風(fēng)”干擾,同時股市又赤裸裸的顯現(xiàn)出來所有內(nèi)在的“人性”干擾,要想真正達(dá)到第三種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層面上,而不去“行”“道”,也會最終頭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為大家。
這個“行”最重要的一點順風(fēng)黑馬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博學(xué)多才,兼通釋典。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脫雋逸,耐人尋味的禪機。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禪師,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優(yōu),蘇東坡和他過從甚密,并頗為折服。
蘇東坡在被貶期間,有一次,寫了一首贊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zhèn)書崇壽院壁】
馬上續(xù)殘夢,不知朝日開。亂山橫翠幛,落月淡孤燈。奔走煩郵吏,安閑愧老僧。再游應(yīng)眷眷,聊亦記吾曾。
【留題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無厭,上到巉第幾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鬢眉纖。不慚弄玉騎丹鳳,應(yīng)逐嫦娥駕老蟾。澗草巖花自無主,晚來蝴蝶入疏簾。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橋畏其險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石鼻城】
平時戰(zhàn)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閑。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従此送殘山。獨穿暗月朦朧里,愁渡奔河蒼茫間。漸入西南風(fēng)景變,道邊修竹水潺潺。
【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嘗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雙骭。一朝嬰世故,辛苦平多難。亦欲就安眠,旅人譏客懶。
【郿塢】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里金多退足憑。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樓觀(秦始皇立老子廟于觀南,晉惠始修此觀。)】
門前古碣臥斜陽,閱世如流事可傷。長有游幽人悲晉惠,強修遺廟學(xué)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誰燒廚灶香。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庚桑。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岐陽九月天微雪,已作蕭條歲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愁腸別后能消酒,白發(fā)秋來已上簪。近買貂裘堪出塞,忽思乘傳問西琛。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應(yīng)。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病中聞汝免來商,旅雁何時更著行。遠(yuǎn)別不知官爵好,思?xì)w苦覺歲年長。著書多暇真良計,従宦無功謾去鄉(xiāng)。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近従章子聞渠說,苦道商人望汝來。說客有靈慚直道,逋翁久沒厭凡才。夷音僅可通名姓,癭俗無由辨頸腮。答策不堪宜落此,上書求免亦何哉。(章子,敦也。)
辭官不出意誰知,敢向清時怨位卑。萬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憂家有師。此外知心更誰是,夢魂相覓苦參差。
【病中大雪數(shù)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屬戲用其韻答之】
經(jīng)旬臥齋閣,終日親劑和。不知雪已深,但覺寒無奈。飄蕭窗紙鳴,堆壓檐板墮。(關(guān)中皆以板為檐。風(fēng)飆助凝冽,幃幔困軒簸。惟思近醇醲,未敢窺璨瑳。何時反炎赫,卻欲躬臼磨。誰云坐無氈,尚有裘充貨。西鄰歌吹發(fā),促席寒威挫。崩騰踏成徑,繚繞飛入座。人歡瓦先融,飲俊瓶屢臥。嗟余獨愁寂,空室自困坷。欲為后日賞,恐被游塵涴。寒更報新霽,皎月懸半破。有客獨苦吟,清夜默自課。詩人例窮蹇,秀句出寒餓。何當(dāng)暴雪霜,庶以躡郊賀。
婉約的:
水龍吟
【宋】蘇軾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①。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③。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賀新郎
蘇 軾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 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 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艷一枝細(xì)看取,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阮郎歸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
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卜算子
蘇 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楓落吳江冷。
永遇樂
蘇 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鷓鴣天
【宋】蘇軾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xì)細(xì)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豪放的:
滿江紅
蘇 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西江月
蘇 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水調(diào)歌頭①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西江月·重九
蘇 軾
點點樓頭細(xì)雨,
重重江外平湖。
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
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
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間今古。
滿江紅·懷子由作
蘇 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fù)當(dāng)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fā)。
一尊酒,黃河側(cè)。無限事,從頭說。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衣上舊痕馀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④。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蘇 軾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yīng)回首,為我沾衣。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臨江仙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①?夜闌風(fēng)靜谷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江東去》
蘇東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這僅僅是蘇東坡悟透禪機到相當(dāng)程度的一個小小例證,可以說蘇東坡基本上算是進(jìn)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種境界,但是他還是沒能“八風(fēng)吹不動”,竟然“一屁”就“打過江來”,這說明我們從知“道”,到做到,還有相當(dāng)大的距離,所以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然后能按這個道理做———行“道”,從“知”到“行”這是兩回事,只有將兩者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可以說,股市匯聚了人世間所有外在的“八風(fēng)”干擾,同時股市又赤裸裸的顯現(xiàn)出來所有內(nèi)在的“人性”干擾,要想真正達(dá)到第三種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層面上,而不去“行”“道”,也會最終頭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為大家。
這個“行”最重要的一點順風(fēng)黑馬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博學(xué)多才,兼通釋典。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脫雋逸,耐人尋味的禪機。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禪師,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優(yōu),蘇東坡和他過從甚密,并頗為折服。
蘇東坡在被貶期間,有一次,寫了一首贊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大江東去》
蘇東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這僅僅是蘇東坡悟透禪機到相當(dāng)程度的一個小小例證,可以說蘇東坡基本上算是進(jìn)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種境界,但是他還是沒能“八風(fēng)吹不動”,竟然“一屁”就“打過江來”,這說明我們從知“道”,到做到,還有相當(dāng)大的距離,所以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然后能按這個道理做———行“道”,從“知”到“行”這是兩回事,只有將兩者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可以說,股市匯聚了人世間所有外在的“八風(fēng)”干擾,同時股市又赤裸裸的顯現(xiàn)出來所有內(nèi)在的“人性”干擾,要想真正達(dá)到第三種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層面上,而不去“行”“道”,也會最終頭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為大家。
這個“行”最重要的一點順風(fēng)黑馬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博學(xué)多才,兼通釋典。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脫雋逸,耐人尋味的禪機。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禪師,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優(yōu),蘇東坡和他過從甚密,并頗為折服。
蘇東坡在被貶期間,有一次,寫了一首贊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偈語,氣概非凡,意境很高,顯示出東坡居士才華橫溢,不可一世。
蘇學(xué)士寫下這首偈頌,立即派人過江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期望得到這位方外知交的贊揚。哪知道佛印禪師拜讀以后,提筆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帶回。蘇學(xué)士一見這粗惡而帶辱罵的批語,不禁無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禪師評理。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默然無語,頗有愧省之意。
婉約的:
水龍吟
【宋】蘇軾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①。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③。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賀新郎
蘇 軾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 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 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艷一枝細(xì)看取,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阮郎歸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
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卜算子
蘇 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楓落吳江冷。
永遇樂
蘇 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鷓鴣天
【宋】蘇軾
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xì)細(xì)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豪放的:
滿江紅
蘇 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西江月
蘇 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水調(diào)歌頭①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西江月·重九
蘇 軾
點點樓頭細(xì)雨,
重重江外平湖。
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
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
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間今古。
滿江紅·懷子由作
蘇 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fù)當(dāng)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fā)。
一尊酒,黃河側(cè)。無限事,從頭說。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衣上舊痕馀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念奴嬌①·赤壁懷古②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④。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蘇 軾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yīng)回首,為我沾衣。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臨江仙
【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①?夜闌風(fēng)靜谷紋②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蘇東坡詩詞有哪些(蘇東坡最美的十六首詩詞)
自東坡此詩后,“雪泥鴻爪”成為了人生行蹤偶然無定、留跡瞬間煙滅的一個喻象。《海棠》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此詩寫詩人的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癡絕,當(dāng)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
蘇軾寫的詩有那些
明白條暢,如《石鐘山記》、《放鶴亭記》等與《赤壁賦》、《后赤壁賦》同為傳誦名篇。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與《祭黃幾道文》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又近年發(fā)現(xiàn)的《瀟湘竹石圖卷》當(dāng)亦系他的作品。詩文有《東坡七集》,詞有《東坡樂府》等。
蘇東坡著名的詩句有哪些
《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蘇軾古詩
問淵明?或曰:東坡此詩與淵明反,此非知言也。 蓋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復(fù)異人天。 豈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則為星斗懸。 我散而卑之,寧非山與川。 三皇雖云沒,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終,彭祖非永年。 皇皇謀一醉,發(fā)此露槿妍。 有酒不...
蘇東坡有那些詩啊?急求!!!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啊?” 蘇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笑道:“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學(xué)士一聽,頓時...
蘇東坡的詩句有哪些?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白話釋義:你我夫妻訣別已經(jīng)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以忘懷。千里之外那座遙遠(yuǎn)的孤墳啊,沒有地方跟她...
蘇軾勵志詩詞名句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樽前。6、《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蘇軾 宋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
收集蘇東坡有名的詩詞~~~
蘇東坡有名的詩詞有《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fēng)波》、《江城子·密州出獵》,以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例:《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xué)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chǔ),...
蘇東坡有名的詩詞
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2.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4.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5.不應(yīng)有恨,...
蘇東坡的詩有哪些
明媚溫柔。5、贈劉景文 \/ 冬景 宋 ·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jié)啊。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蘇軾 ...
相關(guān)評說: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江城子》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青深,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二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江晚景》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今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文學(xué)作品大多是詞和散文.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灑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年級學(xué)的是《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后兩首是2000年《頒布的九年義務(wù)教育全日制小學(xué)語文教學(xué)大綱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大概用于選修的兩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春宵 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花影 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惠崇《春江曉景》 (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 q返回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 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 江城地瘴蕃...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答案] 蘇軾的《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蘇軾《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fēng)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1、《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3、《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清豐縣數(shù)學(xué): ______ 《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